第3章第6节年薪上万雇保镖——炫耀性消费
来自《天府早报》的报道,三位“80后”的“富二代”相约去一家专业保安学校雇保镖。
几位“富二代”的年纪平均都在二十五六岁,但各个都开着名牌跑车。一进入保安学校后,几个人就宣布了此行的目的。原来几位年轻人的父母都是大老板,此次他们是专程来选保镖。
保安学校的负责人在得知三人选保镖的意向后,就引领三人到训练基地来,亲自挑选合适的保镖。训练基地的人员先带领他们了解和熟悉了保镖的训练方式和培训课程后,带出了11位特卫,让三位慢慢挑选。
经过一番演练和比试后,三人同时看上了一位保镖。据负责人称,此人“刚二十五岁,一米八五的个子,六岁便进了少林学功夫,十四岁去泰国学泰拳,十六岁进了国家散打队,掌握各种搏击术,两年前是一家特卫公司的总教头……”。最后,三人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将该保镖以月薪5400元的高价预订了下来。
如今,年轻的“80后”富家子弟们正逐渐走向公众的视野,与他们的父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不同,他们一出生便继承万贯家产,成为社会的一代新贵。他们广为社会关注,一言一行都被置于风口浪尖之上,饱受争议。他们中间一些人大手大脚的消费更为周围人所诟病,“二世祖”便是人们送给他们的“雅号”。
民间流传秦嬴政死后,儿子胡亥继承帝位,被称为秦二世。大臣赵高见他年轻识浅,认为最好是避见群臣,以免自暴其短,朝政由自己代办。秦二世乐得躲在后宫沉迷酒色,尽情享乐,短短三年间就把秦嬴政辛辛苦苦建立的江山败个精光。所以后世就把如秦二世这样败尽家业的败家子称为“二世祖”。
名车豪宅,香槟美酒,名牌着装、饰物,竞选保镖,大把烧钱,之所以会频频成为“富二代”们追求的对象,其实归根到底是其“炫富”心理在作怪。
这种炫富心理其实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很多时候,人们买一样东西,看中的并不完全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东西来显示自己的财富、地位等。所以,有些东西往往是越贵越有人追捧。
著名品牌LV其发展过程始终是与上流社会紧密相关的。1837年,品牌创始人Louis Vuitton来到巴黎寻找生计。经过多年的磨砺,他进入了法国皇宫,开始为王室服务。法国皇后乌婕尼喜好出游,经常需要人打点行李。凭借出色的手艺,Louis Vuitton能够巧妙地将拿破仑三世皇后的衣物绑在行李箱内,而且衣物经过长时间的路途颠簸不打折,由此得到了皇后的喜爱和信任。在跟随皇后的这段时间里,他为能更好地提供服务,还尝试着自己制作行李箱。随着经验的积累,其技术和品味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为其日后制作经久不衰的高档旅行箱提供了“技术保证”。
1854年,Louis Vuitton结束了在皇宫中的工作,在巴黎开了一家皮具店。其制造的皮箱因造型美观,经典实用,广受欢迎,从这一刻起,LV品牌正式创立。凭借多年为乌婕尼皇后服务的经验,Louis Vuitton还创造了经典的“Trianongrey”帆布行李箱,它的面世在巴黎的上层社会引起了轰动,很快就成了巴黎贵族出行的首选行李箱。即使是现在,每当人们走进Louis Vuitton的很多销售店中,仍能看到墙上悬挂着当年的贵族们携带着LV旅行箱上火车的照片。
就这样,在LV发展的早期(19世纪50年代),LV靠品质赢得了第一批消费者——皇宫贵族。对于他们来说,购买Louis Vuitton的理由很简单:方便。在那个没有大众媒体的年代,LV逐渐在上层社会中流传来开。随着法国贵族旅行的足迹,这种口碑也在欧洲逐渐传遍,最初是在欧洲的宫廷之间,后来扩散到欧洲大陆的贵族们……
现在,虽然一件印有LV这一独特图案的交织字母帆布包动辄上万元,但丝毫不影响人们的购买兴趣。人们不仅迷恋于它的时尚耐用,而且迷恋于它尊贵的历史,以及品牌背后所暗示的主人身份。100年来,世界经历了很多变化,人们的追求和审美观念也随之而改变,Louis Vuitton不但声誉卓然,而今仍保持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在制度经济学派的开山鼻祖凡勃伦那里,他把人们追逐奢侈品的这种行为定义为炫耀性消费。他认为商品可被分为两大类:非炫耀性商品和炫耀性商品。其中,非炫耀性商品只能给消费者带来物质效用,炫耀性商品则给消费者带来虚荣效用。所谓虚荣效用,是指通过消费某种特殊的商品而受到其他人尊敬所带来的满足感。他认为:富裕的人常常消费一些炫耀性商品来显示其拥有较多的财富或者较高社会地位。
此外,消费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商品的价格具有很好的排他作用,能够很好地显示出个人收入水平。利用收入优势,通过高价消费这种方式,高层次者常常能够有效地把自己与低层次者分开。这也正是“富二代”们出手阔绰,常有“惊人之举”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