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节谁诱惑了你——折扣效应
情人节之际,章先生到花店买玫瑰(平时玫瑰2元一朵,情人节标价20元一朵)。
章先生想:花虽贵,但不能不买。可是,买了还真心疼,毕竟买少了,面子上挂不住,买多了又费银子。
正在犹豫,店家走了过来,问,“先生,买花啊?”
章先生:“嗯。……这,……咳咳,这玫瑰能不能便宜点?”
店家笑道:“送女朋友吧?追女孩子怎么能怕花钱呢?若是因为这一大束花,换来了你的幸福,那可是太划得来了!”
章先生犹豫不决……
店家接着说:“要不这样吧,您在我这里办张会员卡,我给您五折优惠。”
章先生说:“啊?有这个必要吗?”
店家惊讶着说:“怎么没有啊,谁家红白喜事不送花?难道非要等遇到了才知道买啊?”
章先生想了想也对,就办了张卡,买了束花。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明知打折是商家给我们挖的坑,然而我们还是照跳不误。是商家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演——“我已经赔了,看在老乡的分上就权当我给你捎一个了”——让我们心软了?还是我们天生就是上当的主。
商家的软磨硬泡之所以能频频奏效,恰恰是利用了我们是理性经济人的特点,即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在商场里,经营者以种类繁多的商品吸引消费者,再用昂贵的价格获取利润,而为了能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他们就会适当地给予消费者折扣。因为存在这些折扣,消费者多会感到心里舒服些。既然买东西都会被宰,被少宰一点,总是好一些。渐渐地,人们也就接受了这样的销售模式。这就是所谓的折扣效应。
所谓折扣效应,是指卖方按原价给予买方一定百分比的退让,即在价格上给予适当的优惠,从而诱使消费者再次消费。
把顾客的腰包掏空,是这个追逐利润时代的主流思想。人们都想赚钱,都想变着法地从周围的人身上掏钱。打折扣,就是这样的一个从别人口袋“掏钱”的方法。无数的商场店家,无不用折扣券、会员卡来吸引消费者,且屡试不爽。消费者想捂紧钱包,也很难逃过狡猾的商家设下的一个个圈套。而滑稽的是,有时候消费者不仅不对此感到厌恶,还对此非常钟情。
美国P&G公司曾经实行过“折扣券”制度,对积攒、保存、出示“折扣券”的顾客(往往都是收入较低的顾客)采用比较优惠的价格。1996年,该公司以区分消费者需求弹性成本太高之名要取消此种制度。结果,经常来光顾的顾客火了,一纸诉状将它告到了纽约州司法部,最后,P&G公司被强制要求继续执行“折扣券”制度。
折扣效应让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更加敏感,也蒙蔽了消费者。它让人们光看到自己在某一次消费中少花了多少,而没有看到已经为之付出的和将来还要为之付出的代价。所以,有人在消费某些奢侈品的打折优惠时,还甘之如饴,感到非常满意。却没想到,商家这招用的是“放长线,钓大鱼”,不看眼前蝇头小利,注重的是长期利益。
于是,这一技巧性的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商业竞争中,尤其是在美容理发行业里,被应用得更加广泛和娴熟,甚至夸张。可是,人们却无法用法律来对其进行规制和定性。因此,折扣效应一直存在,大至房屋建筑,小至家居杂物。无论是那一种,我们都会在耳边听到这样的声音——“本店可办会员卡(送优惠券),购物满一百八五折!省钱!实惠!您还等什么!”不知道那些“折价生意”背后,到底是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