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6节运用创新思维助成功 (3)
公司从事市场调研工作。他很快就熟悉了各项业务,并且把握并解决了经营中的主要问
题。3年以后,北欧航联出资买下了这家公司。卡尔森先后担任了市
场调研部主管和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到了1978年,这家中等规模的旅游公司就已发展成瑞典
第一流的旅游公司。
卡尔森的经营才华得到了北欧航联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对卡尔森进一步委以重任。航联下
属的瑞典国内民航公司购置了一批喷气式客机,由于经营不善,到最后甚至无力付清购机款
。1978年,卡尔森调任该公司的总经理。担任新职的卡尔森,充分发挥了擅长重点思维的才
能,他上任不久,就发现了公司经营中的问题的症结:国内民航公司所定的收费标准不合理
早晚高峰时间的票价和中午空闲时间的票价一样。卡尔森决定将正午班机的票价削减一半,
以吸引去瑞典湖区、山区的滑雪者和登山野营者。此举吸引了大批旅客,载客量猛增。
卡尔森主管后的第一年,国内 窈焦炯醋魑竦昧讼嗟狈岷竦睦蟆U怯捎诓欢?
地思考,才为成功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卡尔森的另一举措也充分显示了他的重点思维能力,这就是“修旧如新”。
市场上的那些新型飞机,引不起卡尔森的兴趣,他说,就乘客的舒适程度而言,从DC—3客
机问世之日起,客机在这方面并无多大的改进,他敦促客机制造厂改革机舱的布局,腾出地
盘来加宽过道,使旅客可以随身携带更多的小件行李。卡尔森不会想不到,他手下的飞机已
用达14年之久,但是,他声称要让旅客觉得客机是新的。北欧航联拿出1 500万美
元(
约为购买一架新DC—9客机所需要费用的65%)来给客机整容翻新,更换内部设施,让班机服
务人员换上时髦新装。靠那些焕然一新的DC
—9客机,招徕越来越多的商业旅客。
卡尔森把整个公司划分为许多规模不等的“利润包干中心”,规模大的涉及整个民航客运部
,规模小的仅限于斯德哥尔摩—伦敦一条航线。眼下,主管这条航线的经理是个有职有权的
独立经营者,可以自由决定往返于两大城市之间的班机的时间和航次。
卡尔森鼓励经理们:如果能揽到一笔赚钱的好交易,即使跨出北欧航联的圈子也行。譬如,
欧洲
民航营业部最近绕过公司总部,自行将几架福克涡螺飞机租借了出去。而技术部不仅完成了
分内的工作,也开始外出寻找业务对象。部门层次重叠、统计报表泛滥成灾的现象已经绝迹
。之后,卡尔森发给全公司16 000名雇员每人一块金表。
只要你勤于思考,你将会发现,那些有成就的人都已经培养出一种习惯,那就是找出并设
控制那些最能影响他们工作的重要因素。这样一来,他们也许比起一般人来会工作得更为轻
松愉快。
有些人很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他们把报上所看到的所有消息全盘接受,而不加以分
析;他们对别人的判断,则是根据这些人的敌人、竞争者以及同时代人的评语来决定。从你
识的朋友当中,找出这样一个人,在讨论这一主题时,把他当做是你的一个例子。这种人
开口说话时,通常都是这样说:“我从报上看到”,或者是“他们说”。思想方法正确的人
都知道,报纸的报道并不是一定正确,甚至是一些不正确的消息多过正确的消息。这就需要
尽快花费时间与精力养成重点思维的习惯,去加以分辨。当然,很多真理与事实,都是包含
在闲谈与新
闻报道中。但是,思想方法正确的人并不会把他所看到的以及所听到的全盘都接受下来。
卡尔森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经营中一定 ⒁庵刂兄兀伎迹页鲋?
点,把握主流。只要养成了重点思维的习惯,在实际中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赢得经营
上的成功和丰厚的利润,就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创新思维时代的到来
21世纪是个什么样子的时代呢?有人认为是电脑与信息的时代,有人认为是生物与遗传工程
时代,还有人认为新世纪是儒家文化复兴的时代,更多的人认为它是一个“创新思维的时代
”。
传统与现代化
“创新”这个词,也许是近几年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听人聊天……举
国上下都在讲“创新”。
然而,口头上的创新与实践上的创新差距还很远,因为任何创新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
环境。
传统的守旧观念来自传统社会。“传统”社会是与“现代化”社会相对而言的,是指现代化
之前的历
史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农业为主、手工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不存在世界市
场。在传统社会中,整个社会自上而下形成一个稳固的金字塔,社会主体是单一的而不是多
元的,所以,极少发生横向之间的竞争。没有竞争,当然就不需要创新,人们已经习惯于依
照“老规矩”办事。
传统社会对于某些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是极端仇视的,因为创新将会破坏传统观念,导
致社会的不稳定。所以,布鲁诺因为坚持“地球绕着太阳转”的新学说而被烧死在罗马的鲜
花广场;就连津浦铁路在刚修建时也被拆了好多次,因为很多人把火车头当成“怪物”,
担心这头“怪物”会破坏本地积存数千年的“风水”。
直至今日,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扼杀创新的态度,这些态度正是传统守旧
观念的流毒,在这种传统社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感到一切变动都不必要,一切新的都
是坏的。
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中,甚至到现代化完全实现之后,传统的文化意识和价值
观念也依然会存在,并且继续对人们的创新思维过程产生着消极影响。
在教育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似乎更为明显。有位西方教育学家认为,一般情况下,小孩子
的头脑中总是盘旋着许多莫名其妙的新想法,而成人总习惯于认为这些想法荒唐可笑、不屑
一顾。每当小孩子内心一阵冲动,站起来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常常会招来一顿训斥:“
坐下!别插嘴!”一个颇有天分的未来发明家或许就在这样的训斥声中被扼杀
了。
传统文化提倡求稳意识,而轻视风险精神。一般情况下,任何创新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它
使你有可能犯错误,有可能失败,有可能受到亲朋好友或者竞争对手的嘲笑,甚至有可能遭
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创新想法,也有可能让你在众人面前丢脸。面对这些
风险,你还有多少创新的勇气?
传统的守旧观念必须加以破除,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走进这个
创新思维的时代。
市场竞争引发创新
相对于传统社会来说,现代化社会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一般来说,现代化社会在经济上的特
征是市场经济,而不是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不论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
济还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国家和社会的运转轴心转为经济。经济生活成了全社会的
核心领域,是人们日常关注的焦点,商品原则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渗透到文化艺
术和道德情感这类它本不该插足的领域。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以经济为本位”的思维方式便应运而生了,其主要表
有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是头等大事,是一切工作必须围绕的中心;第二,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惟一标准,某种理论、主义或原则只有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并产生对人民群众有益的
效果,才是值得我们坚持和宣扬的客观真理;第三,更新人才观念,只要学有专长的人都
应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而不必斤斤计较其宗教信仰、性格癖好等方面的问题。
竞争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竞争,智慧和创新才能派上用场。即使在传统社会
,一旦社会竞争激烈起来,“谋士”和“点子”也会大走红运,像春秋战国时的“养士”,
三国时代的“三顾茅庐”等。
日本有个“东洋人造丝公司”,他们在生产中遇到一个难题,即合成每根纱的5根线粗细总
是纺不均匀,技术人员想尽办法也解决不了这个难题,大量次品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效益。这
时,有个生产班长建议,既然5根线纺不均匀,何不索性生产一种表面粗糙的面料,给一贯
求光滑闪亮衣服的顾客来个惊奇呢?公司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这种表面粗糙、质地柔软的
新型面料投放市场后,很受顾客欢迎。次品的处理办法通常是降价销售,而日本那家公司
转换思路,使次品摇身一变成为畅销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会环境迫使创新
新世纪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饱和与知识爆炸,为了应付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使得我们除了不
断地创新之外,别无它法。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益迅速,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迅猛增加。根据英国学者詹姆斯?
马丁的统计,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为10年,到了70
年代,缩短为5年,80年代末几乎已到了每3年翻一番的程度。
近年来,全世界每天发表的论文达13 000~14 000篇,每年登记的新专利达70万项,每年出
版的图书达50多万种。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加
快。据统计,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半衰期在18世纪为80~90年,19~20世纪为30年,20世纪
60年代为15年,进入80年代,缩短为5年左右。
而且,由科技发明到工业应用的周期也缩短了。18世纪20年代发明的摄影机,112年之
才成为工业产品;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无线电花了35年时间,到20世纪初才付诸使用;19世
纪末发明的调光机经过18年才开始得到应用;而20世纪发明的电视只经过12年就被应用了;
原子弹从设计到应用只花了6年时间;晶体管的发明到工业生产只有3年时间;激光器发明到
应用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