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47838700000033

第33章 佛教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1)

这个世间,战争与和平永远都纠缠不清。人类自从有历史以来,无论是东方或西方,大大小小的战争从未停歇,因战争而导致的人命伤亡、财产损失、建设摧毁、经济困顿、文化破坏等惨不忍睹的景象,都是每个人厌恶而不乐见的。

既然安居乐业、和平过日子,是人类所向往的,为何世界各地仍有层出不穷的冲突与战争呢?过去中国圣贤讨论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的问题,佛教的《大乘起信论》则言“一心开二门”,一个是“心真如门”,一个是“心生灭门”,也就是一个属于善的,一个属于恶的;一个是永恒的,一个是无常的。所以战争与和平,应也是从人性发展出来的文化。

战争无疑是残酷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时伸张正义,推翻暴政,仍需战争手段,而且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往往也是从破坏之后建设和发展出来的。这个世间永远是一半一半的,所谓善的世界一半,恶的世界一半;战争、和平也是一半一半。当然,我们要努力把善的一半提升,把恶的一半消除。

战争的本质是暴力,暴力的驱动,则是人类的自私与执着。因此,人类的一生,可以说都活在战斗中。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最初是向这块大地争取生存;拥有了土地以后,还不能满足,就征服海洋,求取海洋的财富;有了陆地、海洋,还不能满足,接着想扩大自己的领土,征服别的国家。于是战事范围更从小国扩展到大国,由局部扩展到全面,乃至爆发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至今日,冲突仍在全球各处发生,如持续八年才落幕的两伊战争,及恐怖分子发动攻击美国的“9·11”事件,引发美英两国联合对阿富汗、伊拉克开战;还有2004年9月俄罗斯校园人质惨案等,都造成了巨大伤亡。

佛教认为“万法唯心造”,我们唯有消除炽盛的贪嗔痴大敌,人人净化心灵,人类才能远离战争的梦魇,达到真正永久的和平。不过谈何容易呢?战争与和平,如同矛与盾,矛想抗拒盾,盾也想抗拒矛,怎样才能和平共存?

2005年3月4日,星云大师在美国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时,面对来自十个地区,如美国、加拿大、中国台湾地区等数百名中外学生,从学生的提问里,大师精辟分析古今中外战争的状况与影响,也由佛教的观点,提出消弭战争、促进世界和平的具体方法。另外,对现今敏感的海峡两岸问题,大师也有其中肯独到的见解。以下是当天“佛教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的座谈纪实。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战争,每一场战争都有很多人命的伤亡、建设的破坏,例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几乎没有停止过战争。在世界上,有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的东征,6、7世纪阿拉伯帝国的扩张,11至13世纪的十字军东征,13世纪蒙古的成吉思汗远征西亚和欧洲,以及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战,还有现在的美阿战争、美伊战争等。为什么世界上老有战争而不能和平呢?

星云大师:世界上战争不断,根本原因是人性的“贪而好战”,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更多的金钱、更多的名位,甚至更多的土地、更多的利益,不断在利害上夺取,所以就发生了战争。以前中国的圣贤把战争分为两种:一种是霸道、强权的战争;一种是王道、正义的战争,是为了实施仁政而革命的战争。

被拿破仑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的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位战无不胜的传奇帝王。公元前300多年,亚历山大征服了小亚细亚、腓尼基、埃及、波斯等国,32岁就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但是,在他战胜了许多国家,准备入侵印度时,先锋骑兵队的马匹看到印度的武装大象,惊惧地裹足不前,部下也集体反抗,拒绝前进,亚历山大只好黯然撤退,不久即壮志未酬而死于巴比伦(《大英百科全书》)。从《元史》里,我们也看到蒙古元朝帝国的成吉思汗,其战军所到之处血流成河,武力亦横跨欧亚大陆,而今战绩安在?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自有历史的几千年以来,多少国家与国家的战争、民族与民族的战争、宗教与宗教的战争、地方与地方的战争,不管是打经济战还是打武器战,是争夺土地或争权势、名位,总有那么多人死亡,那么多财产损失,到今天已致使世间元气大受伤害,究竟谁是胜利者呢?“大厦千间,夜眠几尺?积资巨万,日食几何?”以佛教的观点来看,想要拥有世间上的一切,不需要用战争来取得,只要大家互相尊重就能拥有。

举个例子,有位大将率领军队攻城略地,为了鼓舞士气,他叫部下努力杀敌,完成任务即有重赏。于是士兵们个个气势高昂,烧杀抢劫,掳掠摧毁,无所不用其极。攻下城池后,大家向将军讨赏,将军慷慨地说:“放你们三天假,尽情去玩,城中一切都是你们的!”士兵们放眼望去,城中民众死的死,逃的逃,要女人没女人,要喝酒没酒店。此时一无所有,大家才警悟,战争不只是别人的伤亡、失败,也是自己的失败,穷兵黩武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在基督教耶稣说:“我到世界来,不是为了和平,是为了战斗。一家五人将要分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父亲和儿子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人类具有如此的战斗性,即是《中阿含经》卷二十五所言:“以欲为本故,王王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斗争,共相憎故,以种种器杖,转相加害。”因为贪嗔好战,强取豪夺,才会产生战争等暴力行为。

贪嗔强取的根源就是“我”!中国的造字很有趣,像“我”的字形即是立旌旗于戈兵上,有战斗的意思。我们的烦恼、痛苦从哪里来?就是有“我”,因“我”而自私,因“我”而执着,因“我”而爱染,因“我”而纷争。“我”之一念,令人永不安宁。世界上不管是哪一种战争,好的、不好的,大的、小的,都是为了“我”才会发生的,比如:执着于我的看法、我的思想、我的意见、我的主义、我的党派、我的国家等。

七八世纪时,阿拉伯帝国为了扩展势力,不断进攻东西北各方国家;11至13世纪,基督教世界借宗教之名以行贪婪之实的十字军东征,都造成战火蔓延无尽、死伤无数的激烈战争。再以中国为例,每一次的改朝换代,不是都要死伤千百万人吗?这个世界光是为了思想、信仰、强权的问题,导致的大大小小战争,就不知牺牲了多少生命!真的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战争绵绵无绝期”!

佛教崇尚和平,在历史上从未发生斗争,不过从另外一方面看,佛教也有不一样的斗争,但不向别人斗争,而是向自己的烦恼斗争;为了降伏八万四千烦恼魔军,取得解脱自在的胜利,而向私欲战斗。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很难想象战争的可怕。我们知道大师从小就经历过中日战争与国共内战,能否请大师描述一下当时的战争情境、感受,以及对您日后的影响。

星云大师:我出生在1927年,那时正是蒋介石和孙传芳在镇江一带作战最激烈的时候。之后那几年也是军阀割据,战争不断。十岁那一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侵略中国,开始八年的“中日战争”,我也跟随流亡队伍各处逃亡、流浪。12岁出家以后,我也是在抗战里成长,不但在死人堆里躲藏、睡觉,还有多次游走在死亡边缘的经验,可以说死了又活,活了又死。那时候小孩子缺少游戏,每当一场战争结束,大家就跑去数死人,看看一共打死了多少人,一个、二个、三个……我们以此为乐。知道哪里有战争,就偷偷地去看如何打仗,看过炮弹“呯”一声而尘土飞扬的情况。不但见过开枪打死人,也经历过子弹从自己耳边呼啸过去的惊险场面。遇到这个情况,我便赶紧跑去躲起来,等会儿再出来看。有时候跟中国军人谈话,有时候跟日本军人玩游戏……总之,我在枪林弹雨中度过了八年岁月。记得有一次,美国空袭日本占领下的南京,炸弹一丢,呯!就把我们从床上震到地上去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对日抗战胜利了,国内又爆发了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国共战争。

我记得我住的那座寺院,白天是国民党的军队来去,夜晚是共产党的军队出没。那时候我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上课,听到外面“呯”一声,就知道又有人被打死了。下了课跑去看,果真路上又多了几个冤魂。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我于1949年来到台湾,当时的台湾正处于白色恐怖时代,我们的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尤其那时候我还年轻,很容易遭人误解。不过,后来成就肉身不坏的汐止慈航法师比我更苦,他坐牢坐了一百多天,而我只坐了23天。有时候真不知道这一次被抓去了,还能不能再回来。从这种种可知当时战争凄惨的情况。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炮火之烈真是触目惊心。1960年,越战发生,美军伤亡惨重。乃至现在,美国和阿富汗战争之后,又到伊拉克开战。记得要开战的那天,我因胆结石正在医院开刀,把胆囊割除,那时候觉得没什么可怕的,因为我已经没有“胆”了。看到战争的场面,虽然不怕,但却觉得可怜、可悲。在战争的炮火之下,又有多少的生命要牺牲,真是何苦啊!

我现在是快80岁(此时为2003年)的人,80年的岁月可以说都是从战争里走过来的。对于战争,心中的感受是:残忍、悲痛,又无聊。但是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和平,才能让无辜的民众免于伤害呢?生命很宝贵,能来世间一次,如盲龟浮木般,实在不容易。如此无谓的牺牲,极为可惜。想想受害的人那么多,发动战争的人怎能无动于衷呢?

不过,大家不要误会,以为佛教完全没有正直、正义的勇气和力量。释迦牟尼佛前世也曾为了降伏魔军、魔王,杀一个坏人救一百个好人,由此可见佛教是具有维护正义的精神。现在世界科学昌明,物质丰富,任何事情都可以在会议桌上谈判,不要只是到战场上用枪炮子弹去战斗。一个家庭发生斗争,互骂、互打,已是不美好的事,更何况战场上性命攸关,当然更不值得了。我们祈求每一个人,都能与家人、亲友和平相处,慢慢地养成这种好的观念、好的作为,然后推而广之,与世界上所有的人和平相处,如此,当能消弭兵祸,世界的和平也能指日可待。期望有这么一天!

虽然战争残酷,但人性好斗,没有办法停止。现在世界恐怖分子那么猖獗,像日本火车毒气事件、美国“9·11”、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爆炸,以及西班牙火车站爆炸事件等,请问大师,您对这许多的事件,有什么可以消除战争暴力的建议?

星云大师:恐怖分子的暴力事件,一桩接一桩,实在是人间的不幸。恐怖分子残暴的攻击行为,当然必须受到谴责,也须想办法制止,最直接的是“以牙还牙”的武力报复。但是如《中阿含经》卷十七《长寿王品》里,佛陀告诫弟子:“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报复终非究竟解决之道,武力报复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办法,像“舆论制裁”“经济封锁”“旅行限制”“关怀救济”,以及运用许多慈悲的力量等。如暴力事件后,美国一方面轰炸阿富汗,一方面又空投粮食救济民众,这是前所未有的战争。那时美国一再对外声明,他们发动战争只是针对恐怖分子,而非伊斯兰教徒。

这是以“世界警察”自许的美国,为除暴安良与维护和平的行动表现,但多少年来美国也陷在战争泥淖里无法自拔。美伊战争之后,欧美一些官员和经济专家忧心忡忡,他们估计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费用将高达990亿至19240亿美元,并且对世界经济发展会产生石油价格暴涨、美元汇率暴跌、世界经济衰退、战争及战后重建耗费巨大、引发贸易战等五个负面影响。所以对付恐怖分子和暴力,战争不是最好的办法,而且导致的结果是继续的仇恨、战斗。假如换个方法,如前面所言,以慈悲、关怀来救济、教育他们,替他们办医院、学校等,来解决他们的困难,时间或许比较久,但也容易达到和平。

《增壹阿含经》卷十六里记载,勇猛善战的梵摩达王抢夺长寿王的土地,杀害了他的全家,唯一逃出去的是长生童子。当长生童子有机会报仇,正要刺杀梵摩达王之际,忽然想起父亲的遗言:“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无怨能胜怨,此法终不朽。”于是放了梵摩达王,也令对方感动得归还土地。就这样,在忍耐、慈悲中,双方和平地了却一段恶因缘。

还有,佛陀曾于焰阳下盘坐挡道,令琉璃王的兵马主动休战;三国时代,诸葛孔明七擒七纵孟获,最后孟获心悦诚服,而永绝后患。《法句经》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隐。”众生皆乐生惧死,所以有时候杀戮、战争,不易求得和平,反而是牺牲、仁爱、慈悲、忍辱,能得到永久的和平。好比为人处事,人我之间相处若不和谐,就无法得到友谊,只能徒增怨恨罢了。反之,若能爱我们的敌人,尊重他,赞美他,给他方便,便能感化他,而促进彼此的友好。

现在举世纷纭,政治上的以强欺弱,经济上的贫富不均,宗教、种族的排挤,男女、地域的分歧。这些不能和平解决的问题,莫不是因为彼此不能平等共存而引起,此即所谓“不平则鸣”。像过去东、西德的隔离,现在韩国、朝鲜,海峡两岸的分裂,彼此剑拔弩张,常处在紧张的状态中。到了1990年,由于西德对东德的尊重包容,让柏林围墙倒塌,人民心中那道无形的围墙也随之冰消瓦解,从此整个国家在人我平等共尊的理念下,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如果韩国、朝鲜,海峡两岸,以阿之间,能彼此尊重,人我无间,则和平又哪会遥遥无期?

总之,佛教认为凡事不一定要借由武器解决,也不一定要在沙场上才能一决胜负,我们主张以慈悲来促进和平,以去除我执来促进和平,以宽容来促进和平,以同体共生来促进和平。此外,实行仁政可以代替战争,如勤政爱民,使得经济成长、富足安乐、自由民主、尊重包容、文化交流等,都是胜利的表征。

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任何国家必须在维持世界和平以及国际安全的前提下,并且经过安理会批准之后,才能采取军事干预手段来解决国际间的争端。请问大师,您认为战争是维护和平唯一且必要的手段吗?佛教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护国土,使两国不用战争而达到和平?

星云大师: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时,发了一通电报到中国,问太虚大师:“佛教对世界和平的获得有什么方案?”太虚大师回答:“无我、慈悲,就能达到和平。”无我、慈悲真能获得和平吗?无我,并不是说我死了就是无我,而是能消除、化解“我的思想”“我的意见”“我认为”“我要什么”的执着。因为这个世界不是一个人的,是大家共有的,必须尊重和包容别人有不同的观念、意见与欲求。慈悲,就是待人好,能调换彼此的立场,慈悲心就容易生起。所以,无我、慈悲不能等闲视之,将此扩展开来,确实能达到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