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现代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47851400000013

第13章 棉花病害及其防治(4)

(四)及时、合理的药剂施用

铃病受气候及田间棉株生长状况影响很大,发生时间长,病菌种类多,药剂防治有一定难度,并且中后期棉株高大、茂密,南方降雨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药难度并影响药剂效果。但是,在上述铃病中,除角斑病由细菌侵染发病外,其余的全是真菌性病害,这为药剂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和效果保障。

1.喷雾防治结合红铃虫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连续2~3次。

2.用药保护铃病初发时用药,以后每隔10天喷药1次,连施3次。可用1:1:200波尔多液,或77%多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400~500倍液等。此外,还可选用炭疽福美、代森锰锌、甲霜灵、甲霜灵锰锌等药剂喷施,喷施时以铃为重喷部位。

§§§第四节棉花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一、棉花红(黄)叶茎枯病

(一)发病症状

棉花红(黄)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一般在棉花蕾期开始显症,在结铃吐絮期发病最重,吐絮期成片死亡。主要症状表现在叶片上,呈现红叶或黄叶两种。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红色或紫色斑点,此后逐渐发展,除叶脉仍保持绿色外,其他部分均呈黄色、紫色或红色,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全叶片变成黄褐色或红褐色。病叶边缘向下卷曲,叶片干枯凋落,最终全株枯死。发病轻的棉株,如得到营养条件和气候变为正常,茎部还能生出腋芽,但不能开花结铃。发病顺序主要从主茎顶端或果枝的枝梢开始发病,自上而下,自内向外发展。在自然条件下,不同棉田表现不同类型,有黄叶型和红叶型,两者多兼有,同一株叶片也可表现不同的颜色。发病植株矮小,结铃少而小,吐絮早,纤维品质差。

(二)发病规律

棉花红(黄)叶茎枯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一般认为土壤、气候、灌溉、耕作制度及营养与棉花红(黄)叶茎枯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条件直接影响棉株的生理功能,造成根系发育不良,影响棉株对养分的吸收。棉田耕作粗放,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棉根发育不良,病害表现较重。土壤缺少有机肥,特别是缺乏钾肥,病害发生较重。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棉花长势过旺,田间郁闭,影响对钾元素的吸收,加重病害的发生。田间排灌不畅,长期干旱或雨后长期积水,影响根的生长,病害发生较重。盐碱地棉田,土壤养分供应不平衡,常诱发该病的发生。前期结铃早而多,导致后期棉株过早衰败的棉田,病害发生较重。恶劣的天气条件,长期干旱后突降暴雨易引起该病的发生,长期阴雨也能加剧该病危害。

(三)防治方法

1.增施钾肥,提高肥效利用率缺钾是诱发棉花红(黄)叶茎枯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土壤潜在性缺钾或施钾较少的棉田,每667平方米可追施氯化钾或硫酸钾10~15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以满足棉花对钾元素的需求,调整棉田肥料配比结构,提高氮、磷的利用率。

2.加强管理,增强棉株抗逆能力对于旺长棉田,每667平方米可施用缩节胺2~3克或助壮素8~12毫升,对水50升喷雾,能有效促进其稳长。对于土壤板结的棉田,及时中耕破板通气,增强土壤通透性能。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棉田要及时注意疏通灌沟,排除田间积水,促使棉根生长下扎。地膜覆盖的棉田,要及时揭去地膜,促使棉根向纵深发展。增施农家肥及有机肥,平衡土壤养分,促进棉花健康生长;轻施苗肥,重施花铃肥,并且施肥时要氮、磷、钾配合施用;及时整枝打杈,保证棉花养分、水分的合理应用;加强棉花病虫害的防治,保证棉花健壮生长。

3.喷施叶面肥,改善棉株吸肥环境发病前期或初期棉田可采取叶面喷施2%尿素+0.2%磷酸二氢钾+叶面微肥混合液,重点喷施中、上部叶片背面,间隔7~10天喷施1次,共喷施2~3次,防治效果较好。

4.抗灾防病灾害性天气是此病的主要诱导因素,因此要完善棉田排灌设施建设,改善排灌条件,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保证棉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棉花缺素症

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缺乏而引起的植物生理失调,生长不正常,出现的各种病状称为缺素症。主要有缺少硼、锌、锰、钼、铜、铁等微量元素。

(一)缺硼症

1.发病症状在土壤严重缺硼时(土壤含速效硼小于0.1毫克/千克),在苗、蕾期即有表现,主要是叶片变厚、变脆,色暗绿无光泽,主茎生长点受损,腋芽丛生,上部叶片萎缩,至蕾铃期脱落严重。但病症却最早出现在叶片上,症状易发生于现蕾到开花的新生组织上。

2.发病条件有机质少的土壤、沙性土、保水保肥性差的土壤,及生育期持续干旱和雨水过多的,易诱发缺硼。

3.施肥方法播种前每667平方米施持力硼200克作为基肥,或用20.5%速乐硼或者20.5%威力硼1000倍液,在棉花蕾期、花铃期各喷施1次。

(二)缺锌症

1.发病症状从第一片真叶开始,幼叶即呈现青铜色,叶脉间明显失绿,变厚变脆易碎。叶边向上卷曲。叶间缩短,植株矮小呈丛状,生长受阻,结铃推迟,蕾铃易脱落,症状易发生在花铃期的老叶上。

2.发病条件磷肥施用量大,以及施用氮肥过多,都会导致土壤有效锌的不足。

3.施肥方法每667平方米用硫酸锌1千克拌细干土10~15千克,在耕地前基施或苗期追施,叶面喷施70%禾丰锌3000倍液,或25%威力锌1000倍液,在苗期、现蕾期各喷施1次。

(三)缺锰症

1.发病症状幼叶在叶脉间出现浓绿与淡绿相间条纹,叶片的中部比叶尖端更为明显,叶尖初呈淡绿色,在白色条纹中同时出现一些小块枯斑,以后连接成条和干枯组织,并使叶片纵裂。症状易发生于现蕾初期到开花的植株上部及幼嫩叶片。

2.发病条件土壤pH大于7、沙性、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有效锰含量低,雨水过多,锰素易淋失,发病重。

3.施肥方法用0.2%硫酸锰或高锰酸钾800倍液,或600倍液的绿叶素等含锰的叶面肥,在苗期、初花期、花铃期各喷施1次。

(四)缺钼症

1.发病症状老叶失绿植株矮小,叶缘卷曲,叶子变形,以至干枯而脱落。有时导致缺氮症状,蕾、花脱落,植株早衰。症状易发生于苗期到现蕾的植株新生组织。

2.发病条件大量使用磷肥、含硫肥料,以及使用锰肥过量。

3.施肥方法用0.05%~0.1%钼酸铵溶液喷施2~3次,也可使用含钼的叶面肥。

(五)缺铜症

1.发病症状植株矮小,失绿,植株顶端有时呈簇状,严重时顶端枯死,而且棉花缺铜容易感染各种病害。该症状易发生于植株新生组织。

2.发病条件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呈碱性,铜的有效性降低。

氮肥施用过多,也会引起缺铜。

3.施肥方法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铜0.2~1千克拌细干土10~15千克,耕前均匀撒施,叶面喷施,可用0.02%硫酸铜在苗期、开花前各喷施1次。

(六)缺铁症

1.发病症状表现为缺绿,开始时幼叶叶脉间失绿、叶脉保持绿色,以后完全失绿,有时一开始整个叶片就呈黄白色,茎秆短而细弱;多新叶失绿、老叶仍保持绿色,症状易发生于新生叶片。

2.发病条件土壤中磷、锌、锰、铜含量过高,钾含量过低,土壤黏性大,水饱和度高,使用硝态氮肥,均会加重缺铁。

3.施肥方法每667平方米用硫酸亚铁5~10千克作基肥,叶面喷施600倍液的绿叶素等含铁的叶面肥。

三、棉花药害症

农药使用不当,如高浓度用药、高温下施药、花期施药,特别是使用对棉花敏感的除草剂时,均能形成药害。

(一)发病症状

触杀性药剂可产生急性药害,一般在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药害,轻者表现为叶片边缘、叶尖烫伤、变色、卷缩、焦枯等,重者叶片大部呈水渍状,或出现斑枯、条纹、变色、卷缩、焦枯等症状。

内吸性药剂则产生慢性药害,施药后较长时间才表现出植株矮化、畸形、叶肉增厚、叶色浓绿、叶形皱缩等,严重时侧枝丛生、生长点坏死。苯氧羧酸类激素除草剂如二甲四氯、2,4-D、2,4-D丁酯等在极低浓度时表现刺激作用,稍高浓度时则抑制生长,表现畸形,甚至死亡。如棉花受2,4-D药害后,叶片变小变窄,呈“鸡爪状冶。氟乐灵的过量使用会使棉花主根形成肿瘤,次生根生长受抑制,生长发育受阻、变弱。残效期长的除草剂,如氟乐灵、莠去津、虎威、绿黄隆等,其残留毒性往往造成轮作中敏感的后茬作物受药害。

(二)防治措施

防治棉花产生药害,首先要选好农药,看清剂型、含量、质量和防治对象,严格按操作规定使用。若用除草剂做土壤处理,有机质含量高的黏性土用药量可稍多一点,有机质含量低的沙土用药量应少些。喷施除草剂时要注意风向,设立隔离带,防止药剂随风飘移而伤害邻近的敏感作物。喷洒除草剂的喷雾器应专用,施过药后要把喷雾器认真冲洗干净,以免以后伤害其他作物。

(三)补救措施

药害一旦产生,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减轻药害。对于触杀型除草剂药害,可追施速效肥料及根外追肥来挽救,以恢复作物生长,对激素型除草剂如2,4-D、二甲四氯雾滴飘移到棉花上产生的药害,可打去畸形枝,并喷洒赤霉素或撒草木灰、活性炭等,促进侧枝正常生长。安全保护剂R-25788和NA萘酐对酰胺类除草剂如敌草能、拉索、丁草胺、乙草胺、都尔等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以避免或减轻除草剂的药害。发生药害后,及时喷洒600倍植物细胞膜稳定剂“天达-2116冶药液,或爱增美2000倍液,或5000倍康凯药液,每5天1次,连续2~3次,可明显降解药害症状,减轻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