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教学科研管理
1.新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小学校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在扎扎实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
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也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增强课程意识,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育手段和技能,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由于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单一的国家集中统一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小学教师课程意识淡薄,习惯于做一个被动的课程的执行者。学校应引导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认识变革的有效性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和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对课程改革的内在需求,作为主体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成为学校课程的决策者、设计者和管理者。学校要尽可能为大多数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提供机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规划和课程设计,不仅会影响到课程设计的结果,而且也会影响课程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新课程在实践中得到实施。
新课程是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设计的,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必然要求教师认同和内化其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观念。一般说来,实施新的课程,要求教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来自教师的新的认识。从这个意义说,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前提。学校应引导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改实践中,注意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新学力观(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统一),个性化的观念,综合化的观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观念,发展性评价观(从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转向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以及大课程观(区别于仅把课程当做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观,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抓住新课程改革的难得机遇,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由原先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地方和学校拥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这就为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进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提供了契机。
要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首先,学校应在充分领会课程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提高课程对本校学生的适应性。从总体上看,目前只有一部分学校对国家课程的实施能达到“开齐、上足”的要求,正在向“教好”努力。而相当多的学校连“开齐、上足”尚且难以做到,更谈不上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形成课程特色。课程实施一般有三种取向,即“得过且过”、“适应和改编”、“忠实、精确或程序化”取向。目前大多数学校倾向于第三种取向,以一种被动的心态,而非主体性的意识来对待课程改革,过分强调对国家课程“被动执行”和“严格忠实”,片面化、形式化、绝对化、神圣化的理解和执行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和课时,对国家课程不允许或不愿意进行自主性、选择性、灵活性、变通性地处理,不愿意或不能对过多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剪裁和处理。其负效应是,一方面是使国家课程不能适应现实的变化和发展,不能适应本校学生的实际;另一方面则抑制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的发展失去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这是新课程实施中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学校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进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校本课程是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校本课程是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要的重要措施;校本课程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环节。学校应本着互补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重视开发校本课程,以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和发挥教师的特点,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
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因此,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把课程置于突出位置,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加以改革和建设。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课程改革在学校教育改革中发挥着牵一发动全身的影响。课程改革将引起学校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和教育行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学校只有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关键环节,才能带动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变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
学校在课程改革中不应是消极被动的执行者,而应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者。要把课程改革的过程当做自觉实践现代教育理论并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构建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使学校成为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新型学校。
搞好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发展,关键是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宗旨和系统的办学思想,有自主办学的意识。这样,有利于把“专家的课程”变成“学校的课程”,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好新课程。
搞好课程改革,还要注意抓住课程改革中一些关键性的工作,如,新课程师资培训,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综合课程的设置,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课程评价改革等工作,使课程改革既有面上的推进,又有点上的深入,使新课程真正在实践中落到实处,切实促进学校的发展。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变革最深刻的一次课程改革。我国中小学教育将在这次课程的深刻变革中,逐步实现由传统学校教育向现代化新型学校教育的转变。
2.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模式
新的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已经两年了。课程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的变革,应该是学校最重要的变革。两年来,这个变革给学校管理机制带来了什么冲击?给学校管理者带来了哪些思索?
造就一个选择的校园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理念中,“面向全体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价值取向。然而,具体到一个校园里,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学校真正做到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我想,造就一个选择的校园,让选择在“市场教育”中成为一只无形的手,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让学生自主选择,走班上课。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打破大一统的班级授课制,在一些学科中实施以走班制为主要形式的分层次教学,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级走班上课,这可能是使我们的教育有可能面向每一位学生的有效途径。我们的教育已经开始强调尊重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长。而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中,不一样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一样的内容,做一样的练习,考一样的试题,又怎么可能面向每一位学生?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笔者曾经在一所初中学校的三个年级六个学科进行了走班制的教改实验,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自主选择的课堂里,学生身上充溢着自信心和责任感——有了选择才有了属于他自己的起点,有了选择才有了动力,有了选择也就有了责任。
对教师来说,学生的走班则带来现实的压力。在学生的选择面前,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始形成,热爱学生,调整教学关系成为教师们自觉的课题。
破解“转班”难题。我们的不少家长常常慨叹:在一所学校里,转班为何比转学还难。毋庸讳言,在我们大部分学校里,到现在还恪守一个不变的规矩:“你可以转学,但不能转班。”为什么?一是怕教师难堪,班里的学生不时地转走,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可这个刺激可能给教师带来什么呢?带给他的应该是自我反思。我们有的教师为什么可以对学生那么“横”,就是因为学生“逃不脱我的手心”。不要怕教师难堪,因为,难堪过后会蜕变出一个全新的教师。再说,你在乎教师的难堪,难道你就不在乎学生的难受?二是怕一旦“开禁”,学生纷纷转班,学校的正常秩序难以维持,再说,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一有不适就转班,将来怎么适应社会?其实,这也无需担心,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你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反而会理智地对待选择的机会,只要我们略加引导,学生远比我们想象的理智。给“转班”开禁,带给我们的将是管理上全新的理念。
让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导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咨询制度将成为学校里一项重要的制度,导师制就是这项制度的一个重要保证。在这样的学校里,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带着数量不等的学生,像大学的老师带研究生一样,学生的开心和烦恼都随时可以与导师分享。谁来做学生的导师,每学期由学生自己选择、调换,有多少学生选择,将成为衡量导师业绩的重要根据。当然,如果没有多少学生选择的教师,对不起,在聘任中肯定会大大丢分。
辅导员要竞选。学校里当然也有行政班,但却没有像现在权力这么大的班主任,取代他的是没有多大权力的辅导员,班级活动的最终决定权全部交回到学生手里,辅导员只是参谋而已。谁做学生的班级辅导员,也是学生选择,当然,教师们也会像总统竞选那样,以选票论英雄,谁得票多谁当选。
在这个充满选择的校园里,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有我们校长和教师已经习惯了的井然有序,但却充满了孩子们喜欢的校园活力。提升教师素质,不再靠学校的号召;评价教学优劣,也不是评委计算分数,一切在选择中都变得自然而有效。选择,成为“市场教育”中一只无形的手,呵护着孩子们的心灵,提升着教育的水平。
中层部门要“变脸”为什么我们学校的中层部门会越来越多,说到底就是对上负责的机制使然。分工越来越细的中层部门,使上级主管部门和校长的工作变得方便,但对教师来说,多一个领导就多一个“婆婆”,多一个部门就多一分忙乱。教育最终靠的是教师,如果一个管理机制,不能让一线的教师心气平和地工作,这个管理肯定不是有效的管理。
事实上,管理层次太多、太乱,己经影响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实施,我们把综合的、面对活生生的人的教育“肢解”了。在教导处、德育处、科研处甚至体育卫生艺术处的“共同努力”下,班主任忙于应付来自各个部门的指令,学生变得越来越无所适从。
我们的德育处在直接管理、教育甚至他们都不认识的学生,这种教育和管理,说白了就是发现学生的“劣迹”,并把它记录在公告栏里,为班主任的批评火上浇油,为学校的处罚提供依据。在有些学校,德育处又叫学生处,可学生处偏偏不是学生的天地,反而是专门整治学生的“拘所”,而德育处的老师,又常常被同学们私下里称为“克格勃”。德育处也经常搞一些很大的场面,对学生进行这样那样的教育,他们往往过于相信说教的力量,其实,在新的课程目标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更应该走进课堂。
教导处是干什么的?检查教师的备课,编排、调整课表,组织考务,统计学生分数和教师成绩,如果还有时间,教务主任有时也听课,但大都是从研究教学方法的角度去听课,从课程的角度研究教育教学的太少了。在一些学校,甚至教学进度都可以由学科组决定,课程的管理、开发,就更没有人去思考。教导处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事务处,教导主任则已经成了事务长。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里,不应该再有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更不会有德育处和体卫艺处,甚至连教务处也不要,取而代之的是专门研究学校中心工作的课程部。课程部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职能部门的主体,课程的管理、研究与开发是它首要的任务。怎么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决定着一所学校能否富于个性、充满活力。
开发学生喜欢的课程,塑造学生热爱的校园,把学校变为孩子们向往的乐园,管理也许会变得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难。
如果有必要,可以再设一个资源部,靠它来开发校园里用途错位的资源。
开发用途错位的资源首先,我们应该立足于建设一个没有仓库的学校。学校里不应该有库存起来的资源,应当把本来放在仓库的东西,全部变成教师和学生手中的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资源,学校里保留下来的就是一个教育资源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