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构建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方法
47855300000017

第17章 教学规范管理(7)

(4)实行情感激发。

心理学研究提示:任何人从事某种工作并非纯粹为了谋生,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争取得到他人尊重和人格平等。教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心、自尊心和荣辱感,其精神需要尤为突出。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运用多种情感激发手段,懂得尊重人、理解人、十关心人,缩短学校各类成员之间心理距离,消除心理障碍,使教师们工作顺心,生活舒心,相处开心。

毋庸讳言,这将有利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发。这里,还值得强调的是,管理者还要培养教师良好的情商;一是要诱导教师遇事讲究实事求是,保持适当的期望值。二是要启发教师能从不利中看到有利,用辩证观点看待不利于自己的事物,坚信事物发展的转化,从困惑中解脱出来,寻求心理平衡,满怀信心,坚持做好工作。三是设法为心境恶劣的教师改变工作环境。当然,对不良心境者要作具体细致的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化解。

(5)实行创新激发。

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一个人工作有所创新。事业上有所作为,理想和抱负得以实现的需要。运用创新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则必须为教师提供锻炼、发展、提高多种机遇,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抓住各种有利契机,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充分挖掘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与创造性。使广大教师在成功的喜悦中增进工作的积极性。

9.实行师本管理帮助教师成长

学校要使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就要使教师健康成长;要使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要让教师全面发展;要开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就必须首先开发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力。如何帮助教师全面成长,山东邹城二中校长吴继峰有自己独特的做法。

在学校管理中,吴校长认为要始终把教师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放在学校管理工作的首位,把人的因素当做管理之本,强化人的本性特征,以尊重人、关心人和信任人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以造就人、成全人和发展人为学校管理工作的落脚点,把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培养教师、发展教师作为管理目的和管理目标,使学校成为教师全面自由发展的场所,帮助教师全面成长。

熟悉二中的人都知道,二中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十分细致、完善的,大到教职工年度考核细则、岗位聘任办法,小到公费订阅报刊的回收管理办法,多达50多项。但翻遍这所有的规章制度,你所见的多是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切忌怎么样等字眼,而找不到一处处罚性的规定。谈及这点,吴继峰认为,学校作为培育青少年的重要场所,有很多事无巨细的工作要做,学校只有建立起完善、细致的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高效运转。但是在人们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一味地用苛刻的制度、死板的规章去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就可能成为束缚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枷锁。

在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关爱、尊重的组织氛围,正是吴继峰教师管理的一大着力点。为此他启动了以事业、情感、待遇三要素构成的凝聚力工程,时时处处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和关爱,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激发教师的事业心、成就感,关爱教师事业上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生活上的需求。

帮助教师全面成长,还要着眼于教师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吴继峰认为,由于青年教师较多,无论是就为学校培养、储备所需人才来说,还是出于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都必须将对教师的培养、培训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不能仅从使用的层面上来考虑教师的管理,不能把教师管理的目的仅限于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定位于考试成绩与评比中获奖等急功近利的层次上。他说:“要把教师队伍作为学校最大的软件,把教师培训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努力使学校成为专业化教师的发展基地,名优教师成长的摇篮。”为此,学校确立了教师培训的六项内容,即师德教风培训、教育理论培训、教学实践能力培训、教育科研能力培训、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学历培训。学校实施了造就名师的“名师工程”和培养青年教师的“青蓝工程”。鼓励、支持教师在职业务进修。学校成立了教科研中心,创办了教科研杂志,注重加强与国内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从教学的“小圈子”步入了教育的“大视野”。广泛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达标竞赛,包括普通话、微机操作、英语应用、教育教学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达标竞赛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0.创新管理为教师成长“架桥”

当今的学校教育面临着挑战,由于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更加突出,人们迫切需要优质教育,加之人才流动频繁,出现优秀教师流动的现象,造成落后地区教师量少质差的问题,如何培养优秀教师成为每所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那么,学校如何与时俱进,创新管理,尽力促进教师发展呢?

更新管理意识营造教师发展的环境

当今的学校管理要更新管理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外引内驱,凸显人文色彩,积极形成“老年教师恋校、中年教师爱校、青年教师兴校”的良好环境。因此,学校领导要更新角色,做营造良好环境的先锋,加强道德修养,要有识才之眼,爱才之心,用才之法,育才之能,聚才之德,让教师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要发挥自身人格魅力的作用,既要当指挥者,更要当服务者,还要是教师成长的评价者、促进者,生活上的知心朋友,让学校成为教师情感交流的港湾、事业的坚强后盾。因此,学校可以搞“园丁工程”,遴选各级学科带头人,让他们成为学科首席教师,让学术带头人作学术报告,还要加强对教师的宣传力度,可以搞“园丁之星”宣传栏和宣传册、“教师之星”广播节目、教师业绩录以及教师工作牌等。总之,学校要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牵引力量,促进教师学习,引导教师成功,努力营造出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用良好的环境熏陶人、成就人,让学校成为教师事业成功的温馨家园。

创新管理制度提供教师发展的保障

对教师的培养要克服放任自流、一暴十寒的弊端,坚持培养的计划性、制度化,努力规范、创新培养制度。我校把“园丁工程”、“青蓝工程”作为学校近五年发展规划的十大工程的一部分来抓,为此制定了《教师岗位职责》、《教学常规实施意见》、《“一助一”手拉手实施办法》、《课堂教学评价参考》、《评选优秀教师方案》、《教学成果、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方案》、《评定职称实施方案》等,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学校发展规模的扩大,不因循守旧,而是积极创新管理方法。我校在制定了《教师培训制度》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培养研究生计划及奖励办法》,学校鼓励中青年教师学习研究生课程,现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办了教育心理及课程改革专业研究生班。教师只要课程结业,学校就支付学习费用,如果获得硕士学位,还要进一步嘉奖。针对时代呼唤名师的情形,我校实行了骨干教师津贴制度。我们还制定了《青年教师考核制度》,通过课堂教学、专业知识的考核,促进教师发展。以上一系列制度的实施,意在打造名师,让教师快速发展,学校兴旺发达。

创新管理方法落实教师发展举措

强化学校管理,促进教师成长,就是要学校搭台,教师唱戏,加强校内各种因素的互动。建立学习型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新。

学校与教师互动,发挥管理的促进作用。学校一是要创新价值取向,实施动态激励。领导要做到胸中有学校、心中有老师,注重教师发展性评价。例如,对教师发表的论文可以用积分的方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断催生新的激励因素,使教师充满生机与活力。学校要重视教师实践,充分相信教师,让他们大显身手,使教师与学校心理趋同,行为互动,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二是坚持管理主客体角色互换,让人人都是管理者,共谋发展思路,共商发展规划,学校要大力强化德育工作,改善办学条件,谋好教师福利,为教师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加强人事改革,实行校长负责、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教职工全员聘任的体制,让干群相互依托,平等对话,优化教师队伍,发挥好教师的整体作用。改革校内分配方案,调整校内津贴,适度向中、高级教师倾斜,新进学校的教师实行试用津贴,优质优酬,多劳多酬,整合学校有限资源。四是实施“爱心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坚持在“爱”字上着力,尊重教师劳动。

同时,学校要让新老教师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着力搞好“一助一”手拉手活动和教师论坛活动,对待年轻教师,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当导师,为他们排忧解难。而对老教师,可让年轻教师给他们培训现代教育技术,传播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思想,帮助他们跟上时代的发展。对于优秀教师,要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促进他们走专家型教师的道路,这样既发挥单兵作战的作用,又增加他们的辐射能量,让他们成为教师的楷模,并不断激励其他教师的进步。师师互动,相互学习,相得益彰,积极建立学习共同体,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

11.让教案成为教师成长的载体

由于过多复杂的主客观原因,设计教学、撰写教案这项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作正在被淡化,被异化:一头是学校刚性化的要求和严格的常规检查;一头是教师整天忙于抄教案、迎检查。那么,到底应对设计教学、撰写教案进行怎样的革新?时下,各中小学在《教学常规》中对教师教学方案设计和检查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不少学校还根据教师撰写的教案质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其初衷无非是督促教师搞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但在过于细化,极具“刚性”的常规禁锢下,在“与考评挂钩”的切身利益直接驱动下,不少教师曲解了设计教学和撰写教案的本意,整天疲于抄写教案,单纯应付常规检查,一心为了换取高分。教案衍变成照本宣科的剧本,教学设计也成了机械的文本复制。从表面看,教师“备课”质量日益提高,而实际上却日渐低下,设计教学、写好教案这项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作正在被淡化,甚至被异化。从新课改所倡导的“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理念出发,我们认为教案形式和备课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教案改革首先要疏通和优化“设计教学、写好教案”这条教师成长的主干道,通过改革教案形式和调整评价重心,减少教师费时低效的摘抄行为,带动备课方式的革新,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对教材的把握、学情的调研、教法的改进、教学的反思上来,切实提升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通用性教案的设计

在具体运作时,我们首先要对教案形式进行革新。新式教案可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用性教案,由学科备课组统一印制,约占页面的2/3;二是空白,备做教学设计的修改之地,约占页面的1/3。通用性教案可以采用活页形式,由学科备课组组织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分工、分头、分期进行设计,然后筛选出优秀教学方案打印并装订成册,任科教师人手一册。通用性教案在内容和结构上切不可像剧本一样,把教师要说的每一句话,甚至学生应怎样去回答等设计得面面俱到,要给任科教师留下再改进、再创造的空间。

个性化教案的形成

教师在使用通用性教案时,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课前通教案、做修订:即以通用性教案为牵引,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理顺教学思路;备学情、做修订,即依据班情学情对通用性教案实行个性化修改。二是课后重反思、再改进:教师上完课后,总会有些成败得失的感触,如果能够及时地加以梳理,作为今后完善教案、改进教学的依据,对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会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在组织并实施教学活动后,应及时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可以点击精彩之举,提炼经验,可以查找教学失误,反思病因,并以此整理撰写教后记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案。

评价的跟进与支撑

为了给新教案的实施创设宽松的氛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学校对新教案的评价必须跟进,必须完善。评价重心应由追求形式美转向注重实效性,由单纯的评判量化转向多元的对话共建,评价指标应具有导向性,体现弹性:即通用性教案的修改程度和教学札记或反思的撰写质量,切不可再规定得过细过死,诸如“教学环节齐全”、“教学过程设计详细”、“书写认真、字体工整”等整齐划一的条条框框只会使任科教师“穿新鞋,走老路”。教案形式的改革可以产生“牵一发而活全局”的实效:

(1)提供了最优化的设计:通用性教案汇集的是一些较优秀的、较具普遍性的教学设计,可以做为教师实施教学的“底线”,为实现教学最优化提供前提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