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47860100000011

第11章 个性与心理测验(1)

学习目标

当学完本章并做完练习后,你应该可以做到:

了解个性的含义

描述个性的特征

举例说明个性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列出一些常用的心理测验

指出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

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是集数百名人物于一书的古典名着。曹雪芹在书中共描写了400多个人物,且每个人物各具风采。其中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等人物性格个个光彩照人。黛玉的忧郁与聪慧,宝玉的多情与反叛,宝钗的自制与圆滑,湘云的活泼与爽快,凤姐的泼辣与奸诈,探春的刚毅与精干,迎春的懦弱与温顺,惜春的冷漠与疏离,妙玉的清高与孤傲,元春的贤德与哀怨,袭人的奴性与忠诚,晴雯的抗争与刁蛮,平儿的善良与周全,小红的钻营与机灵,三姐的刚烈与痴情……大大小小的人物有血有肉,显示出个性差异的“千姿百态”。

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周围人身上也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个性差异。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漠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有的人善良助人,有的人恃强凌弱,等等。无论是在小说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各具特色的个性差异。

那么,什么是个性?如何根据人的个性差异进行管理?这就是本章要介绍的内容。

可以说,个性是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管理心理学研究个性,主要是把普通心理学关于个性的理论应用于管理领域,探讨如何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以达到提高管理绩效的目的。本章对直接影响管理效能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了气质、能力、性格与职业的匹配问题,并对一些常见的标准化心理测验方法进行了介绍。

第一节个性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个性”是一个常用词。例如,人们常说“某某人太缺乏个性了”或“某某人个性太强了”,主要是指某人很“普通”或者某人“与众不同”。平常人们所讲的个性主要是指人的个别性和特殊性,而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则与此不同,它是指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彼此紧密相连的部分。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本章主要探讨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将在第四章和第五章加以讨论。

一、个性内涵

所谓个性(personality),在心理学中西方学者又称之为人格。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是艺人使用的面具的意思,面具随着舞台上的情节而改变。一些心理学家用这个术语来描绘个人公布于众的自我,说明人随着不同情况而改变自己的面貌或行为举止。在心理学中有各种各样的理论解释人格,众说纷纭,各执己见,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如麦迪(S.R.Maddi)认为,个性是决定每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的那些特征和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有机组合;凯立希(R.A.Kalish)认为,个性是导致行为以及使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各种特征和属性的动态组合;美国着名的个性心理学家阿尔波特(G.W.Allport)则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目前,心理学界一般认为阿尔波特的个性定义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个性研究的各个方面。

二、个性的特征

虽然恰当的、统一的、有严格界定的个性定义在心理学文献中很难找到,但对个性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却得到了大部分心理学家的认可。

(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人的个性是在先天遗传的自然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与环境第的作用逐渐形成起来的。因此,个性首先具有自然性,人们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在结构上与机能上的一系列特点,是个性形成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2002年,基因学家在实验中取得的大量证据证明:

人体有特定的基因控制着像焦虑和抑郁这些情绪(见知识库3-1)。但人的个性并非单纯自然的产物,它总是要深深地打上社会的烙印。初生的婴儿作为一个自然的实体,还谈不上有个性。

知识库3-1

科学家认为:焦虑和抑郁受特定基因控制

“有的人天生开朗,有的人生来忧郁”,如今这种说法有了科学依据。

澳大利亚基因学家尼克·马丁在2002年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宣布,他在实验中取得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人体有特定的基因控制着像焦虑和抑郁这些“情绪”。

虽然医学界早就发现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神经性疾病,但长期以来,人们通常并不认为它是一种病,而仅仅是一种情绪,有些人甚至责备自己的心胸不够开阔。马丁说,虽然人类焦虑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它们确实是由遗传性基因控制的,而且属于多基因疾病。

马丁说,他从1万名对具有亲缘性神经性疾病的患者中挑选出其中的600对,并对他们的神经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扫描。他在实验中找到了在同一区域重复出现的几对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对人的神经特质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

个性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教育教养内容和方式的塑造。可以说,每个人的个性都打上了他所处社会的烙印,即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可见,个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地球上没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同样也没有两个心理特征完全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来适应周围的环境。如有的人粗枝大叶,有的人细致入微,有的人坚毅果断,有的人犹豫不决等等。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即是对个性独特性的描述。

然而,强调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个性的共同性。个性的共同性是指某一群体、某个阶层或某个民族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如什么事物令人感到美的欢愉,什么东西令人厌恶,什么原因引起悲伤,处在共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这些情景会作出相似的反应。而且,某些行为准则对全人类都同样适用。正是个性具有的独特性和共同性才组成了一个人复杂的心理面貌。

(三)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个性是一个人内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偶尔的和一时的某种心理现象,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只有那些一贯的、经常而持久出现的心理特征,才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正是那些惯常的行为方式才有可能使我们对一个人的未来行为作出具有一定准确性的预测(见案例3-1)。

案例3-1

空城计

诸葛亮出兵汉中伐魏,不料连失街亭、柳城两个军事咽喉要地。诸葛亮见形势严峻,急忙安排全军撤退汉中。这时魏国骠骑大将军司马懿带领精兵15万直奔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而来,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和2500名军士,众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传令:

诸军将旌旗全部收藏,各守城上岗棚,不准走动和高声说话;大开四门,每一门用20个军士,扮作百姓,清扫街道,如魏军到来,不可惊慌妄动。司马懿带领军队来到城下,只见诸葛亮稳坐城楼之上,身披鹤氅,头戴纶巾,笑容可掬,焚香抚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拂尘。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水扫街,旁若无人。

司马懿大生疑惑,他的儿子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身边无重兵,故作此态?”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来不做冒险的事。眼下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军若进城,就中其计,宜速退兵!”于是魏军尽皆退去。诸葛亮抚掌而笑,众官无不由衷叹服诸葛丞相的胆略与智谋。

个性的稳定性是与人所处的环境、身体状况等密切相关的。一个热情乐观的人由于巨大的挫折或严重的疾病而变得郁郁寡欢,这种现象可以在生活或工作情境中被观察到。因此,个性的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环境的改变或本人主观的努力,个性也是可以改变的。

了解个性的相关特征,有助于管理者进行人才的选拔、录用、晋升及安排相适应的工作,这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础。

第二节个性与职业的匹配

有许多调查和研究说明工作效率与人的个性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在一项对800名男性的追踪研究中发现,其中160名成就最大的与160名成就最小的人相比,在智力方面他们没有什么差距,而个性特点却有很大的不同。成就大者有理想、有强烈的事业心,表现出自信、不屈不挠、谨慎认真的性格特点。美国学者的另一项研究的结论是个人工作效率与其毕业学校的名望并不相关,而与其心理特点如信念、态度等相关度较高①。

正是因为个性在预测工作效率、缺勤、离职等个体和组织行为方面的重要性,有关个性与工作、职业、组织、环境之间的匹配问题和理论得到了管理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

一、气质与职业的匹配

(一)气质的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气质常被用来描述一个人整体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如说某人的气质不错,某人具有艺术家的气质等。而在心理学中,气质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的组合。

气质是与遗传相关的,它依赖于人的先天神经生理特点。儿童出生之后即表现出气质方面的差别。如有的新生儿比较活泼多动且哭声响亮,而有的孩子则比较安静、声微气小。新生儿的这种特征在其以后的活动、游戏、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中都会有所表现。由于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它只是为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因此气质特征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二)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是由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的气质结构。最早将气质进行分类的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和罗马医生盖伦(参见知识库3-2)。但其观点的科学性受到了后人的怀疑和批评。后来又有人从体型、血型、内分泌腺等方面解释气质的本质,仍然不能令人信服。

知识库3-2

气质类型的来源

最早的类型理论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由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来的。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4种基本体液:血液、粘液、黑胆汁、黄胆汁;每种体液对应于一种气质;人体中的4种体液可以有不同的配置,其中占优势的体液主导着人的气质类型。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伦对希波克拉底的4种类型分类采用了气质概念,这就是近代气质概念的来源。

这4种体液与气质的对应关系是:

血液多血质:活泼、快乐、好动

粘液粘液质:沉静、情绪淡漠、不好动

黑胆汁抑郁质:忧郁、不快活、易哀愁

黄胆汁胆汁质:兴奋性强、急躁易怒

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学说,科学地解释了气质的机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巴甫洛夫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两个过程的作用相反,但却又相互依存和转化。这两个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即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参见知识库3-3),这三种特性的独特结合构成了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活泼型、安静型、兴奋型和抑制型。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系统的类型是气质的生理基础,兴奋型相当于胆汁质,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安静型相当于粘液质,抑制型相当于抑郁质(见表3-1)。

知识库3-3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即大脑细胞的工作忍耐力,有强与弱之分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之间的强度关系,有平衡和不平衡之分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之间转换的速度,有灵现实生活中,心理学家曾巧妙设计了“看戏迟到”的特定情境(见知识库3-4),对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四种基本气质类型的观众,在面临同一情境时有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由此可见,气质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了一种独特的色彩。

知识库3-4

看戏迟到

胆汁质的人面红耳赤地与检票员争吵起来,甚至企图推开检票员,冲过检票口,径直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并且还会埋怨说,戏院时钟走得太快了。

多血质的人明白检票员不会放他进去,他不与检票员发生争吵,而是悄悄跑到楼上另寻一个适当的地方来看戏剧表演。

黏液质的人看到检票员不让他从检票口进去,便想反正第一场戏不太精彩,还是暂且到小卖部待一会儿,待幕间休息再进去。

抑郁质的人对此情景则说自己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还这样倒霉,接着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应当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按照四种传统气质类型来划分,只有少数人是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多数人是介于各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因此,在判断某个人的气质时,并非一定要把他划归为某种类型,主要是观察和测定构成他的气质类型的各种心理特性以及构成气质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