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47868600000027

第27章 《宋尔廉文集》序言

(1996年5月31日)

宋尔廉同志是我的老同学、老同事和老战友。他的逝世使我十分悲痛,总想写点东西寄托对他的怀念,但一直没有动笔。最近,他的夫人李纪章同志把他的几篇回忆录、一部分工作资料和早年日记摘抄等,汇集成册,准备出版,嘱我作序,我欣然应命。

1985年,为纪念“一二·九”运动50周年,北京大学党委邀请一批当年参加运动的老同学到北京聚会。一位1937年毕业的女同学由武汉来,她带来一本毕业时的纪念册,有几十位同学的题词和照片。回首往事,弥足珍贵,纸虽已发黄,大家争相传阅。题词中,有的以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相勉。当时强敌压境,国难当头,青年学子以身许国,多有埋头耕耘、默默奉献者。尔廉同志不正是这样的人吗?

1934—1937年,我和尔廉同志在北京大学同学三年,一起参加“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我住西斋,他住东斋,我做学生会和“民先”工作,他做民校工作,工作上有联系,经常见面。在我的记忆里,他工作认真,待人诚恳,总是乐呵呵的,和蔼可亲。七七事变后,我们都离开北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初期,我们不在一个地区工作,天各一方,音问遂稀。

1955年,我和尔廉同志一起调到新成立的重工业部基本建设局工作,老友重聚,快何如之!经过战争环境的洗练和长期基层工作的磨砺,他虽只长我一岁,却比我成熟得多,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一段工作时间不算长,却使我学到不少东西。

1958年,湖南省指名调他去任冶金厅厅长,我到冶金部管生产工作。时值“大跃进”,全国大办钢铁,由于他人地两熟,工作得力,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为湖南钢铁工业打了基础,也使有色金属工业得到发展,受到省和部的赞许。

1960年,我和尔廉同志又一起调到国家经委物资总局工作,经历国家物资总局和物资部,一直到“文革”期间先后“靠边站”。这一段工作时间较长,在日常工作中对一些重大问题他多有独到的见解。我们还一起到华东考察,到湖南蹲点,到天津搞“四清”。特别是在“四清”工作中,他的组织才能、工作方法和群众作风,都给我留下难忘的深刻印象。

1978年,尔廉同志恢复工作,任国家物资总局副局长,我在国家经委仍联系物资总局的工作。一场噩梦过去,恍如隔世,大家都已60多岁了,真有点“劫后余生”之感,总想抓紧时间为经济建设多做点贡献。这一段直到他离休后的10多年里,他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对新时期物资流通领域的体制改革和业务建设,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做了不少重要论述,时有新意创见,多所建树。

可以说,尔廉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冶金工业和物资流通事业,鞠躬尽瘁,倾注了他的毕生精力和全部心血,做出了可贵的贡献。这本书的出版,将使他的精神永存于更多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