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元素与光
47870800000005

第5章 元素(5)

1785年,法国人贝托雷最早利用氯气制造漂白剂。它把氯气溶解在水中,这种溶液便具有了漂白作用。1789年贝托雷改进了制备漂白溶液的方法,把氯气通入巴黎一家化工厂生产的碱性草木灰(即氢氧化钾)的溶液中,效率又提高了很多。后来,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从贝托雷那里了解到制造这种漂白剂的方法,并把这种制造方法转让给泰纳,以方便漂白剂投入生产。1798年泰纳把漂白剂的生产方法改为将氯气通到石灰水中,这样大大降低了成本。1799年泰纳经过多次加工又把这种液体的漂白剂改进成为固体的产品,当时叫做氯化石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漂白粉。这种固体产品的优越性要比液体的漂白剂大多了。

现在工业上还是采用把氯气通往消石灰或石灰乳的方法制取漂白粉。消石灰要含略少于1%(质量分数)的水,因为极为干燥的消石灰是不跟氯气反应的。

氯气在卫生方面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800年,英、法等国家就用氯水作为消毒剂;1854年英国就已经采用漂白粉来消除污水的气味;到了1903年,英国人的饮用水已经大量使用氯气来消毒了。

氯气的生产方法也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直到1936年,人们还沿用贝托雷的方法来生产氯气,这种方法是把氯化钠、软锰矿(即二氧化锰)和硫酸的混合物,加热后产生氯气。

1936年古萨格发明了一种焦化塔,用来吸收路布兰法生产苏打(即碳酸钠)的过程中所排出的氯化氢气体(在当时这种含有氯化氢的气体被人认为是一种废气,从古萨格开始,这种气体才得到了充分利用),从此以后盐酸成为了一种比较便宜的酸,得到了广泛利用。舍勒生产氯气的方法(即用盐酸与软锰矿反应制取氯气)经过改进后,才使氯气大规模生产成为了可能。

1868年狄肯和洪特又发明了用氧气来氧化氯化氢以制取氯气的方法。

4HCl+O2=2Cl2↑+2H2O

人们称这种方法为狄肯法。

以上这些生产氯气的方法虽然在氯气生产史上都起过一定的作用,然而与电解法生产氯气相比较,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生产规模上来说都望尘莫及。所以当电解法普及以后,所有其他的生产氯气的方法都被淘汰了。

氯多用于食盐电解制得。在冶金、造纸、纺织、制药、橡胶、塑料生产以及制造光气、漂白粉等工序均能接触。在液氯的灌注、运输、贮存过程中,以及因钢瓶口密封不严等原因造成氯气大量逸散时常接触高浓度氯。

氯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的元素,在自然界中氯总是以氯化物的形式存在,最普通的形式是食盐。氯和钠、钾形成化合物在体内维持着血液的酸碱平衡。并且氯有协助肝脏的机能,帮助清除体内废物的功能。氯还是胃液的主要成分之一。

目前还未能有确定的日摄取量,但一般只要日常盐的摄取量均衡的话就足够了。饮用含氯的水最好能吃一些酸奶酪和维生素E,因为酸奶酪能补充被氯杀死的肠内有益菌,而维生素E能补充被氯破坏掉的部分。

异想天开的发现——磷

我们所说的元素磷,原意为“冷光”。民间传说中的“鬼火”,就是一种磷的氢化物产生的自燃现象,自然界中的这种磷的氢化物,是人或动物的尸体腐烂分解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气体,当遇到空气,就会自动燃烧起来。我国古代把“鬼火”叫做“燐火”,因此我国就把叫做“冷光”的物质称为“燐”。由于磷是非金属元素,常温下单质为固态,于是又把原来的“火”字旁改为“石”字旁,写成“磷”。这也是用中文汉字命名化学物质的一大特色。

有趣的是,最早发现的磷是从人或动物的尿液中提炼出来的。

最早发现磷元素的人,是17世纪德国汉堡商人波兰特。由于他曾听说从尿里可以制得金属之王的黄金,于是抱着发财的目的,用尿做了大量的实验。1669年,他在一次实验中,将砂、木炭、石灰等跟尿混合,加热蒸馏,意外地得到一种十分美丽的物质。这种物质呈白色、质地柔软,能在黑暗的地方放出闪烁的亮光,于是波兰特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冷光。他所发现的物质,就是我们所说的白磷。波兰特对制磷的方法,起初很保密,但这个新发现的消息仍然很快传遍了德国。

尿液的成分,除了绝大部分水之外,主要的是尿素。此外还有一些新陈代谢过程产生的废物,其中就含有少量的硫、磷等。这些化学元素以极其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长时间的发酵蒸发后,才能变成磷酸盐。

磷是在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仅次于钙。磷是以多种形式的化合状态存在于人及动物体内。主要的有各种酶及促使营养成分发生同化作用、为生理需要提供活力机制的、含磷的有机化合物。磷和钙都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构成材料。正常成年人骨中的含磷总量为600~900克,占总含磷量的80%,和钙结合并贮存于骨骼和牙齿中,剩余的20%分布于神经组织等软组织中,人体每100毫升全血中含磷35~45毫克。平常,我们所吃的食物里都含有磷。但由于饮食的不同,排泄物中磷的量也不同。

磷可以形成各式各样的化合物,用磷的化合物来制取单质,要用石英和焦炭在经过1500℃的高温条件下,产生的磷蒸气(实际是P4分子)。然后在隔绝空气的状态下,在凉水中冷凝,形成固体的白磷。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Ca3(PO4)2+3SiO2+5C=3CaSiO3+5CO+2P

德国化学家孔克尔(1630~1703年)得知波兰特制得的这种发光的物质是从尿里提取出来的,于是他也开始用尿做实验,经过苦心探索,在1678年也试验成功。

英国的化学家波意耳和他的助手德国人亨克维茨,也独立地从尿中制出了磷,并改进了制法,使其投入到大量生产中成为商品。1680年和1682年波意耳发表了两篇论文:《空气发光》和《一种观察到的冷光的新实验》,描述了他对于磷的研究。除了发现磷能发出冷光以外,还发现磷在燃烧后生成白烟,白烟与水作用后生成的溶液具有酸性;磷与碱在一起加热能制得一种气体(即磷化氢),这种气体与空气接触能产生缕缕白烟。因此,波意耳可以算是最早研究磷性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家。1775年瑞典化学家舍勒,从骨头中制出了磷。磷从此正式命名为“发光体”。

最早研究磷酸的化学家是拉瓦锡。1772年,他做了一个实验:将磷放在以汞密封的钟罩里使其燃烧。实验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定量的磷能燃烧于某容量的空气中;磷燃烧时生成无水磷的白色粉末;燃烧后瓶中的空气约剩原来容量的4/5;磷燃烧后较燃烧前约重2.5倍;白色粉末溶于水即成磷酸。拉瓦锡还证明磷酸可用浓硝酸和磷反应制得。至于无水亚磷酸则是1777年化学家舍勒首先制取的。他置固体磷棒于漏斗上,使在有限的空气中作有烟无焰的燃烧,所得液体即无水亚磷酸,溶于水则为亚磷酸。1812年化学家戴维用三氯化磷与水反应才制得较纯的亚磷酸。

白磷发现并大量投入生产成为商品开始出售,但它到底有什么用途呢?在最早时,只是供应实验室用作制造磷头火柴。磷头火柴是当时使用最方便的引火工具。然而白磷有剧毒,又极易着火,很快就被较安全的火柴所代替。我们现在所用的安全火柴也要用磷,那就是涂在火柴盒两侧酱紫色的东西,它的主要成分是红磷。红磷是白磷的同素异形体,但它的着火点要比白磷高,而且毒性也极小。

磷矿石的主要用途是在农业方面,因为磷是植物生产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它是构成细胞核中核蛋白的重要物质。磷对于种子的成熟和根系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作物开花期间追施磷肥,往往能收到显著的效果。一旦缺乏磷,作物根系便不发达,叶呈紫色,结实迟,而且果实小。要想农作物生长得好,每年都应施用一定量的磷肥。我国的磷肥资源很丰富,发展磷肥有广阔的前景。

生命的制造者——氮

在地球表面弥漫着一层气体,这层气体主要成分就是氮气。那么氮气是怎么被人们所发现的呢?

早在1771~1772年间,瑞典化学家舍勒就根据自己的实验,认识到空气是由两种彼此不同的成分组成的,即支持燃烧的“火焰空气”和不支持燃烧的“无用空气”。1772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什也曾分离出氮气,他把它称为“窒息的空气”。同一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也得到了一种既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他称它为“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意思是说,因为它吸足了燃素,所以失去了支持燃烧的能力。

但是,无论是舍勒,还是卡文迪什和普里斯特利,都没有及时公布他们发现氮的结论。因此,科学界公认的氮发现者是苏格兰医生卢瑟福。

1772年,卢瑟福的老师——苏格兰化学家、医生、物理学家布拉克发现,木炭在玻璃罩内燃烧后,即使将生成的固定气体完全用苛性钾吸收掉,仍有一定数量的空气留下来。布拉克就叫其学生卢瑟福来研究这种剩余气体的性质。

卢瑟福用动物做实验,他把小白鼠闷死以后,发现容器内的空气的体积少了1/10。若是再用碱吸收容器内的剩余气体,则又会失去1/10的体积。他就用这种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然后研究剩余气体性质,卢瑟福发现在老鼠不能生存的空气里点起蜡烛,仍可见烛光隐现;等到蜡烛熄灭以后,投入少许磷,磷仍会发光燃烧。

以上事实使他认识到很难从空气中将这种支持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清除干净。以后又用燃烧磷的方法来除去这种维持动物生命的气体,效果很好。于是,卢瑟福对剩余气体进行研究,发现这种剩余气体有不能维持生命并有灭火的性质,并且不溶于苛性钾溶液,因此将其命名为“浊气”或毒气,后来,拉瓦锡命名卢瑟福所称的浊气为nitrogen,中文译名为氮,意思是“无益生命”。

氮元素是组成植物体的主要元素之一。植物蛋白质中约含16%的氮元素。没有氮就没有蛋白质,也就没有生命。有了氮,植物中叶绿素的含量会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也会提高。因此,氮肥是最重要的化肥。

那么,氮气是怎样变成化合物,组成生命物质的呢?

在自然界里,通常在打雷下雨时,空气里一部分氮和氧结合在一起,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随雨水降落,与沙石土壤化合成含氮化合物,经植物吸收而变成有机氮化合物——蛋白质等。另外根瘤菌的作用也可以把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比如,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以及棕色固氮菌、巴氏梭菌等。根瘤菌生活在土壤中,以动植物残体为养料。

当土壤中有相应的豆科植物生长时,根瘤菌便迅速向它的根部靠拢,并从根毛弯曲处进入根部。豆科植物的根部细胞在根瘤菌的刺激下加速分裂、膨大,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瘤子”,为根瘤菌提供了理想的活动场所,同时还供应丰富的养料,让根瘤菌生长繁殖。根瘤菌从空气中吸收氮气,为豆科植物提供养料氮,使它们枝繁叶茂。这样,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结成了共生关系,因此人们也把根瘤叫共生固氮菌。植物可以吸收氮的化合物,转化成蛋白质。动物则只能从植物获得蛋白质,经过进一步转化变为自身的营养物质。

由于经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农作物从土壤中提取的氮日益增多,造成土壤中氮的化合物逐渐减少。这就促使了人工制造氮化合物的研究。

经研究,植物从土壤中摄取的氮化物主要是氨。氨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科学家们试图用氮和氢直接合成氨。合成氨工业是基本无机化工之一。氨是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从氨可加工成硝酸,现代化学工业中,常将硝酸生产归属于合成氨工业范畴。1898年,利用炭化钙吸收氮制氨获得成功,1905年建成工厂。1909年又实现了在催化剂存在下,氮和氢直接合成氨,并于1912年建成日产30吨的装置,此后,直接合成氨的方法发展迅速,而利用碳化钙的方法因成本高在20世纪30年代被淘汰。合成氨工业在20世纪初期形成,开始用氨作火炸药工业的原料,为战争服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转向为农业、工业服务。

氮的惰性同样可以利用。检修可燃气体的设备及管道时,必须先用氮气冲洗置换以防爆炸。电灯泡里充满氮气和少量氩气,可阻止钨丝受热挥发,从而延长使用寿命。粮食里充氮,可使粮食不霉烂、不发芽,长期贮存。

氮也广泛应用于钢铁热处理中,如氮化处理(渗氮)、氰化处理(碳氮共渗)及光亮退火等。钢在氮中外理后,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合金氮化物,硬度高,耐磨性和抗疲劳性好,还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及热硬性(加热至600℃仍保持较高的硬度)等。因此它广泛地用于各种高速传动齿轮、高精度机床主轴、柴油机曲轴,以及在高温、腐蚀工作条件下工作的零件(如阀门等)的热处理。

氮的沸点是-195.8℃。空气经深度冷冻液化及精馏、压缩等操作可获得液态氮。医生们利用液态氮蒸发时得到低温的特点,治疗肝癌。

氨在日常生活中,用来治疗中暑;蝎子、蜜蜂蜇了,擦一点氨水,可以止痛消肿;衣服上的污迹,可用氨水除去。

氮和它的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