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钧品马云
47872000000050

第50章 路怎么走先看看四周

战略,最初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战略对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不同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具体的战略方针。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根据现实情况来制定全局战略是极其重要的,这几乎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命运。

战略,最初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后来这一概念扩大到军事领域以外,为其他许多领域所借用,泛指全局性的高层次的决策性谋略。

战略对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不同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具体的战略方针。如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持续时间长,各诸侯国在筹划和指导战争时重视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对战争的作用,强调义兵、义战,注重变法图强,富国强兵,从战争的长期性上着眼战略指导问题。三国时期,各统治集团处于多极斗争中,联盟战略运用得最为出色,如诸葛亮的“联吴抗曹”、孙权的“联魏击蜀”。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军队强大,统治者在用军事更多地表现为军政兼行、恩威并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采取内外相维、居重驭轻和扼制要地的战略布局。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根据现实情况来制定全局战略也是极其重要的,这几乎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命运。阿里巴巴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是和他因“时”制宜的战略管理分不开的。

1999年阿里巴巴开始创建时,马云等人首先考虑的是中国经济,第一大局的判断是中国加入WTO只是时间问题,通过互联网帮助中国企业出口、帮助国外企业进入中国,这是他们的第一个构思。第二,他们认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是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中小型企业使用电子商务是一种趋势。所以,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企业,这是马云等人的第二个构思。

基于后一个想法,马云想把阿里巴巴总部设在杭州,而基于前一个构思,他想把整个公司总部注册在香港。

一头是海外买家,一头是中国供应商。对马云而言,价值链的双头是并举的,两边的机会都不能错过。但在当时,中国的工厂还未形成气候,商业模式中所有成功的关键因素都集中在海外。该怎样吸引海外买家?阿里巴巴必须利用一切可以找到的机会,首先“搞定”外国人。

1999年7月,马云最终是将阿里巴巴总部定在香港,把杭州定为中国区总部。在他看来,香港是国际化色彩很浓的都市,有利于阿里巴巴向海外发展。

为实现海外进攻,阿里巴巴将网站做得具有鲜明的全球化特色,很快吸引了众多海外用户。除了推出英文网站外,很长一段时间内,到欧美名校演讲也成了马云重要的营销策略。马云认为:“沃顿、哈佛的MBA5年后就是大公司的高层,在他们脑子里播下阿里巴巴的种子,5年后就发芽长大了。”凭着流利的英语和出众的口才,马云几乎在每场演讲中都能博得全体与会者的喝彩。自2000年起,马云不断被邀请到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大学和英国沃顿商学院等全球培养MBA的顶尖“摇篮”演讲。马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美国权威财经杂志《商业周刊》和《福布斯》先后对他和阿里巴巴进行了报道。2000年10月,马云还被“世界经济论坛”列入2001年“全球100名未来领袖”之列。2001年,亚洲商业协会还在好莱坞把年度“商业领袖奖”颁给了马云。

这一切都对阿里巴巴品牌在国外的传播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配合了阿里巴巴的海外发展战略。而海外媒体每一次对马云的采访报道都会带来网站流量的疯长和新一拨投资者。

这种“只争墙外香”的局面直到近2001时年才告一段落。当年马云提出了3个“B2C”概念:BacktoChina(回到中国)、BacktoCoast(回到沿海)、BacktoCenter(回到中心城市)。那年,阿里巴巴获得了孙正义的风险投资,阿里巴巴在西方世界的商誉已基本形成,海外市场已基本稳固下来。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全球性互联网危机爆发,马云决定立即停止海外烧钱,撤回中国,稳定在杭州,扎扎实实地发展价值链的国内一端。

从国外回到国内后,马云成了媒体的宠儿,马云的名字很快和张朝阳、王志东、丁磊一样如雷贯耳,阿里巴巴也成为备受关注的互联网企业。2004年,马云入选CCTV十大“年度经济风云人物”。组委会的评价是:他领导着全球惟一一家连续5年当选最佳的网站。据统计,阿里巴巴2006年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达66%,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创建最初几年就稳固住的。这些都证明了阿里巴巴海外-国内路线的成功。

由阿里巴巴的发展经历我们可以得出:全球化是现代企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企业以什么样的方式全球化还是由具体情况而定。

关于这一点在与阿里巴巴同为全球知名企业的华为身上也能体现。华为的全球化进程,与阿里巴巴不同,它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即先立足国内,占领国内市场,再逐步开拓国际市场;而且它将海外市场的突破口选定在亚非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待品牌在这些国家打响之后,再迂回欧美高端市场。

之所以采用这个战略,华为的考虑是:欧美市场发展成熟度较高,运营商要求严苛,且有国际通信巨头把持,进入门槛相对较高,难以渗透;与欧美运营商更注重产品成熟度不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更看重的是产品的性价比,买方有限的支付能力让华为产品的价格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事实证明,这一策略非常成功。随着华为品牌在国内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逐步打响,华为的影响力逐渐渗透到欧美高端市场。2005年底,华为通过英国电信(BT)耗时长且覆盖12个方面的认证体系,进入英国电信“21世纪网络”供应商短名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顶尖设备供应商。经过努力拼搏,华为终于完成了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进程。

可以看出,华为、阿里巴巴这两个知名企业所采用的战略是迥然不同的,然而它们却都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商业目的,这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吧。因此,采用什么样的策略不可搬用他人的,具体的情况下怎么去做,靠的还是决策者的敏锐眼光和决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