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贵细中药材100味选用
47872700000095

第95章 熊胆

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主产于黑龙江、吉林、云南、四川等地。云南产者习称“云胆”品质最优;黑龙江、吉林产者习称“东胆”,产量最大。

药材识别

干燥胆囊呈长扁卵形,上部狭窄,下部膨大,长10~20cm,宽5~8cm。表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显光泽,有皱褶,囊皮薄,迎光视之,上部常呈半透明。质坚硬,剖开后,断面纤维性。囊内藏有干燥胆汁,习称“胆仁”,呈块状、颗粒状、粉末状或稠膏状。有光泽,颜色不一:金黄色透明、光亮如琥珀,质松脆,味苦回甜者习称“金胆”或“铜胆”;黑色、质坚而脆或稠膏状者,习称“墨胆”或“胆铁”;黄绿色、光亮较差、质亦较脆者,习称“菜花胆”。胆仁气微清香或微腥,入口溶化,味极苦,清凉而不粘牙。

以个大、胆仁多、胆金黄色、半透明、质松脆者为佳。规格标准历史上多按产地、颜色分等。近年已改用现行的规格标准:

分黑龙江1~3等及混统;云南毛金胆、毛菜胆、毛墨胆及净胆等规格;一等干重50g以上,二等干重35g以上,三等干重35g以下。

人工引流干燥熊胆汁,作用、用法、用量与熊胆相同。作用用途熊胆具有清热,镇痉,明目,杀虫的功能。主要用于热黄,暑泻,小儿惊痫,疳积,蛔虫痛,目翳,喉痹,鼻蚀,疔痔恶疮等。

用法推荐

(1)医师处方用量,内服:入丸、散,1~2.5g;外用适量,用于研末调敷或点眼。

(2)熊胆9g、冰片1.2g。共研为末,用猪胆汁调搽患处。用于风火牙痛。

(3)熊胆0.15g。以水溶化,调敷于鼻中。用于小儿疳疮蚀鼻。

(4)熊胆少许、冰片1~2粒。以水化开,点眼。用于目赤障翳。

(5)熊胆少许。以水溶化,外涂,1日数次。用于痔疮。

(6)熊胆粉3g、黄连3g、冰片1g。共研为细末,用棉球蘸药末纳入肛门内,每晚1次。用于痔疮肿痛。

(7)熊胆粉1g、冰片0.3g。共研为细末,用清油调涂患处,外敷纱布。用于痔疮肿痛。

(8)熊胆粉1g、麝香1g、孩儿茶1g、冰片1g、干地龙30g。将地龙烧灰存性,同其余各药共研为细末,用香油适量调涂痔核。用于痔疮(若用于外痔时,可先用消毒针将痔核挑破,再涂药)。

(9)熊胆0.5g、珍珠粉0.5g、朱砂0.5g、麝香0.5g、硼砂3g、元明粉2g、冰片2g。共研为极细末,取少许吹撒咽喉,1日2~3次。用于白喉。

(10)熊胆粉少许、红花少许、闹羊花0.6g、五灵脂5g、马兜铃5g。共研为细末,每次5g,1日2次。用于肝炎。

(11)熊胆粉适量。每次0.5~1g,1日1~2次,开水冲服。用于黄疸。

使用注意本品恶防己、地黄。保存条件

装瓶或装小盒内,置石灰缸内,防粘结生霉,或置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