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理性的陨落——在课堂上被歪曲的尼采和叔本华
47881300000010

第10章 人猿星球(2)

对于有性生殖的动物,交配是这么一回事:雄性交配的成本很低,几分钟后就没自己的事了。雌性不同,成功受孕直到生出下一代,在这段时间里都不能再重新受孕。所以在生殖这件事上,雄性和雌性相比,雌性是稀缺资源。也可以这么说:雄性个体要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最优的策略是寻找尽可能多的未孕雌性交配。雌性个体的最优策略,则是千挑万选,寻找基因最优秀的雄性交配。

那么雄性想要让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就必须和其他雄性竞争。最常见的竞争方式是武力搏斗,也包括用华丽的外表、漂亮的巢穴等等东西去吸引雌性。所以在有性繁殖的动物里,我们会发现,最漂亮的动物常常是雄性的,和我们今天的社会正相反……

你可能还会问,那雌性为什么会对有华丽外表的雄性感兴趣呢?比如,为什么雌孔雀会对有大尾巴的雄孔雀感兴趣?这样的雄孔雀不是生存能力更差吗,这还符合进化论吗?

这个进化过程可能是这样的:最开始雄性孔雀的尾巴还没那么长,雌孔雀选择尾巴漂亮一点的雄孔雀,是因为漂亮的尾巴代表了雄孔雀身体里没有寄生虫,身体健康。所以雌孔雀的基因促使她们对尾巴漂亮的雄孔雀感兴趣(那些对漂亮尾巴不感兴趣的雌孔雀基因,因为有更大的概率去和不健康的雄孔雀交配,所以被淘汰掉了)。我们说了,在交配中雌性是稀缺资源,那么同样都是尾巴漂亮的雄孔雀,就只有最漂亮、最显眼的那一只被雌孔雀挑中。长此以往,雄孔雀的尾巴就像长颈鹿的脖子一样,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了。

当然不要忘了,决定基因遗传有两个因素,生存压力是第一位的。之所以雄孔雀的尾巴能进化到严重影响生存的地步,这是因为孔雀的生存压力很小。假如生存压力大的话,当雄孔雀的尾巴进化到让自己不容易逃跑的时候,大尾巴的雄孔雀就都被吃掉了。孔雀的尾巴只能变大到刚好不会成为逃跑累赘的大小,就停止变大了。就比如公鸡的鸡冠、公狮子的毛发,都起到吸引异性的作用,但大小不可能更夸张,不会影响逃生和它的捕食。

和孔雀例子类似的是,为什么人类进化以后,毛发会越来越少?我们知道,毛发能耐磨、能御寒,好处很多。之所以人类的毛发越来越少,这大概是因为只有毛发少的人类才能向异性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身体:体型匀称、体色正常、没有皮肤病,等等。

当然,这肯定还和气温变暖、人类学会用火和衣服御寒有关,否则人类中的大部分都被寒冷夺去生命,那么毛少的人类也就不会生存下来了。

误解六:进化论还只是一种未经验证的假说。

反对进化论的宗教人士特别喜欢这么说。但有两个解释可以反驳、否定进化论的倾向。

第一,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假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前面要费这么大力气解释进化论的细节,我是想让大家明白,达尔文进化论是目前最合理、佐证最多、反证最少,也是最简洁、最聪明的假说。

第二,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发现增加了进化论的可信度。除了现实中可以观察到活生生的进化过程外,最有力的证据,是在不同地质层里发现的化石都符合进化论的预言。

另一个有力的证据是人工培育。我们今天接触的大部分生物,粮食、蔬菜、瓜果、家畜、宠物,全都是人类选育出来的。今天的小麦也好,家猪、宠物狗也好,放到野外去就都不可能生存了。人工选育的过程是加速版的进化论,是进化论的应用和证据。

在生物研究中,我们还会发现很多“笨拙”、无用的设计。假如生物真的是由一位最智慧的神灵设计的话,这些地方本可以被设计得更好,这也可以反驳“神创论”。

误解七:把进化论推广到社会学领域。

在接受了进化论以后,有些人试图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其他领域,就像哲学家把力学应用到机械论世界观中一样。其中给人类造成最大恶果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了。

简单地说,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意思是,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像优胜劣汰的大自然那样,有很高的淘汰率,把不适合生存的人都淘汰掉,以便达到最高效的进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纳粹的种族主义。纳粹认为只有“优等”种族才有权利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生存下去,其他的“劣等”种族必须淘汰掉,以免和优等种族抢夺资源,以免他们以通婚方式“污染”优等种族的基因。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给纳粹迫害犹太人找到了理论借口。

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纳粹还会杀害老人、残疾人、精神病人等弱势群体,因为他们不再有竞争力,对国家的索取大于贡献,拖国家的后腿。

毫无疑问,这种观念和我们今天奉行的人道主义严重相悖。我们可以暂时放下道德谴责,看看这种理论是不是还有其他可以反驳的地方呢?

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

我们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它就是:要求为了集体(优等基因)的利益,无条件牺牲个体的利益。为了延续“优等”种族,牺牲更多的人民。

这是一个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然而,根据进化论,我们还可以得到另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

进化论不是说基因的遗传——即个体的生存、生殖——是最重要的吗?换句话说,人类基因的本性就是自私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不自私的基因都没得到遗传。那么,自私不就是人类的天性吗?这样看来,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行事也是天经地义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便形成了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相反的、极端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了。

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呢?

英国作家理查德·道金斯写了一本《自私的基因》,解释了生物种群中的利他行为。比如有的蚂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会牺牲掉自己。这是因为,在有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把某一个生物群体看成一个基因单位。当生物是以种群为单位生活的时候,基因中可以带有一些牺牲自己帮助他者的“利他基因”,这样更有助于整个种群基因的延续。当个体牺牲自己利于他者的时候,就等于通过他者延续了自己的基因,并不违背进化论的模式。

所以,“人类天生自私”的这种观点就可以被否掉了。人类就是典型的社会型生物,人类的基因中,并不一定就不存在“利他基因”。

然而,《自私的基因》不正好符合社会达尔文主义吗?不正好说明,为了集体牺牲个体是符合进化论的吗?

关键在这里。

无论是天性自私论,还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全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我们为何成为这样”和“我们应该怎样”等同在一起。这些观点的逻辑是,既然人类的基因是经过生存斗争而来的,那么人类就应该把这种斗争精神延续下去,继续通过竞争来筛选基因。

但是,为什么呢?

进化论仅仅阐述了一套基因变化的规律,这中间并没有任何道德含义。而且正是进化论把神创说从生物界赶走了,才把生物学中的道德元素降到最低的程度。

在整个进化论学说中,有任何的观点能说明,进化论是道德的吗?是高尚的吗?是人类不可干涉的吗?

实际上,就像人类利用力学改造自然一样,人类早已在插手生物的进化过程。这才有了不适合野外生存的家畜,才有了农作物。

所以,把进化论的观点和道德连接在一起,是思维混乱的表现。

进化论对哲学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个影响,是严重打击了基督教的权威。可以说,在所有的科学发现里,基督教最讨厌的就是进化论。

《圣经》里用了很大篇幅写上帝怎么创造万物,写洪水来时诺亚方舟是怎么回事,更关键的是上帝造亚当夏娃的故事,并由此引出了人类灵魂较之于其他动物的高贵性,以及人类的原罪。

可假如承认人类和各种生物都是一点点进化来的,《圣经》的说法不就都不成立了吗?

在今天基督教势力很强的美国,一些州的教科书里不能出现进化论,或者必须把进化论同神创论放在同等地位上来讲。美国辛辛那提州还有一座由基督教信徒开设的神创论博物馆,用大量模型和文字来“论证”进化论是错误的。比如,做了一个原始人和恐龙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的模型,以此证明恐龙和人类是一个时代的……

在基督教和进化论的对抗中,有一些有趣的言论,比如有神创论者认为,之所以在不同的地质层中会出现进化程度不同的化石,是因为每一个地质年代都有一次类似诺亚方舟时代的大洪水让所有的生物灭绝,随后都伴随着一次类似《圣经》描述的上帝造物的过程。还有人解释说,化石是上帝最初创造生物时的实验模型,或者干脆说,进化论是上帝为了考验信徒而创造的。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反对进化论。首先,基督教的教派很多,基督徒不一定就是神创论者。而且《圣经》中和进化论矛盾的地方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性的解释。比如说上帝创造了最初的生命,然后让生物自己进化,或者上帝是通过进化论来创造万物的,或者说《圣经》的很多文字仅仅是比喻,不能从字面上解释。

一个比较常见的基督教解释是,生物的确是按照进化论的模式进化的,但是在人猿进化到比较成熟的一刻,是上帝将人类的灵魂注入到人猿的躯体中,由此产生了人类。

进化论的第二个影响,是进一步消除了人类的神圣性。

在古代,人类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心说打破了这个美梦,告诉我们人类不过是生活在广大银河系一隅中、微不足道的星系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星球上的一种生物,没有任何特殊的地位。

人类原本还以为自己是万物之首,和其他动物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高贵地位,所以在基督教里,只有人类才有灵魂。

然而进化论把这种自满也给消灭了。人类只不过是为了生存、在进化论规律下随机突变出的一种生物而已。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也没有什么高贵性、神圣性。

去神圣化还导致了第三个影响,解释了一些过去被认为神圣、神秘的人类天性。

比如很多哲学家、思想家都认为艺术具有一种高贵的、超越尘世的品质。但根据进化论的解释,一些艺术品的价值就没那么神秘了。

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都喜欢通过雕塑和绘画来展现优美的人体。进化论对此作了以下解释:为什么我们看到某个人体的时候会感到愉悦?那是因为这些人体代表了他(她)拥有更健康的基因,有着更强的生存和生育能力。古典艺术中的人体都是身体匀称、皮肤光滑,第二性征突出的,完全符合基因在进化中的选择。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固然没有直接产生性欲,但是美的根源却是生存和生殖。我们难以想象,仅仅从人体美这个角度来说(而不是人文价值,比如罗中立先生的《父亲》),古典艺术家会认为一个带有疾病的、过胖或者过瘦的、年老的身体会有什么美感。我们也没法想象,一个不带人类特征的外星人形象会让人觉得有什么美感。

所以当康德和叔本华说审美不带有欲望的时候,这话是否还可以商量?

还有一些小的推论。

推论一,叔本华说生物有生命意志,其中生殖是最重要的。生物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生殖。这个观点正好符合进化论。进化论也认为,为了能将基因保留下来,一切都应该以生殖为目的。所以自然界的很多生物,一旦过了生育的年龄马上就会衰老死亡。人类女性在更年期后,雌激素一旦停止分泌,身体马上加速衰老,疾病增多,就是这个道理。

推论二,尼采说权力意志,说每个人都想成为强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进化论。因为生物在进化中必须变得越来越强,才能不断增强种族延续的可能。雄性动物都占有欲超高,要经过激烈的斗争,选出最强的,才有资格和雌性交配。

推论三,有的老师说,劳动是人的天性和本能,这是对的吗?

答案很简单,不对。因为劳动会带来肉体痛苦(劳累、枯燥等)。愉悦和痛苦是人类进化出来的一套奖惩系统,为的是指导人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存概率。在远古时代,会导致愉悦的行为都是利于生存的,是人的天性,会导致痛苦的行为是不利于生存的,是违反天性的。

在远古时代,能量是生命最稀缺的资源。劳动会让人消耗能量,因此基因让人体在劳动的时候获得疲劳的痛苦,用来警告人体,能不动尽量不动,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能量,提高生存的可能。

所以从进化论的角度说,劳动是违反天性的。

认为劳动违反天性是在否认劳动的价值吗?恰恰相反,正因为承认了劳动违反人的天性,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劳动者才值得我们尊敬和歌颂。他们是在忍受天性带给他们的痛苦,为人类创造价值,因此是伟大的。假如说劳动是人的天性,那劳动者有什么好歌颂的呢?我们会说,哟,你劳动了?这不是你的天性吗?不就是你正想要的吗?我自己歇会儿,我把劳动的机会让给你,你是不是还得因此感恩戴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