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婚恋要读心理学
47889900000034

第34章 家庭教育心理

家庭教育心理误区

家庭教育是形成孩子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然而,尽管现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无疑比过去多得多,也比前辈们更讲民主,但总的来说,孩子却比过去骄纵、难管了。综观我国现阶段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以下几大心理误区。

(一)溺爱孩子

近20年来,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越来越高。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认为爱孩子就应该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但忽视了父母作为教育者对孩子应有的教导社会规范的职责。可悲的是:家庭越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为中心,将来难以适应社会。此类家长爱孩子的观念是错误的,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给予,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娇生惯养的孩子步入社会之后,一旦遇到社会现实的冲击和困难挫折的打击就会一败涂地,其生存将受到严重挑战。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父母对孩子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

纠治这种误区的简单做法,就是学会把夫妻关系摆到适当位置。

因为,在一个家庭里,只要夫妻感情融洽,对他们的爱情结晶自然充满爱心,孩子就会得到一个优越的环境来发展身心。不妨告诉孩子:妈妈最爱的人是爸爸,爸爸最爱的人是妈妈,你虽然没有得到最爱,但你同时拥有双份爱。还可以给孩子立下规矩:下班后半小时内不可以打扰爸爸妈妈。结果会发现,以前越关注孩子,孩子的要求越多、越难缠,现在把其位置放对了,孩子反而变得有礼貌和独立起来。不要给孩子留下他是家里“皇帝”的印象,要教育孩子懂得关爱别人。

(二)粗暴打骂孩子

有些家长坚持“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育儿“真理”,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打骂孩子是对孩子负责。殊不知,粗暴对待孩子不仅削弱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望,还可能使孩子产生不良心理,如憎恨父母、崇尚暴力或胆小等等,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父母应多和孩子进行心平气和的思想交流,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心理指导,不可动辄打骂。

(三)对孩子期望过高

家长们望子成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要把握一个度,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期望过高会使孩子生活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下,甚至产生心理焦虑,不利于健康成长。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孩子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所谓“做人中人”,就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人生的价值,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想想,如果家长们都只想让自己的孩子当大官、当科学家、当董事长、当总经理、当博士等等的话,孩子们将个个肩负着怎样的重担?他们美好的梦想在现实面前破碎的时候,将要承受怎样的心理落差呢?

父母应全面衡量子女的能力,给予适当的期望,并根据期望采取积极的教育方式,这将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展。

(四)独断专行

很多家长都喜欢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托付给孩子来实现,把自己曾受的屈辱交给孩子去洗刷,都喜欢把自身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这些家长们可曾想过孩子的感受?孩子虽然是你生的,但他不是你的附属物,而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别人的尊重,会有自己的梦想。独断专行之下培养出来的孩子,要么抵触心理特别严重,要么依赖心理过强,缺乏独立决断的能力,很容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己、受到伤害。因此,作为家长,要改正这种不好的教育方式。

(五)对孩子唠叨不停

有些家长,特别是母亲居多,教育孩子时喜欢唠叨起来没完。可能开始孩子还听几句,可说多了,孩子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真烦,我偏不那样做!”其实,当孩子认为自己并不是被强迫地接受某观点时,父母的意见反而容易被采纳。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

喋喋不休的传经诵道只会使孩子厌烦,春雨润物般的默化陶反而更有效果。爱唠叨的家长们不妨改变一下。

(六)不能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孩子必须怎么做、必须考多少分,却从不注意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不能以身作则。这样不仅教育不了孩子,还会让孩子深深地模仿和学习到虚伪的不良品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性情多半会孤独、冷淡,学习、生活懒散,没有上进心和求知欲望。家长们改正的方法很简单,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要尽量做到,否则就别做出过分的要求。

(七)对孩子太过民主

从前的家长对孩子容易简单粗暴,而现在的家长则往往过于民主。有些家长对孩子不溺爱、专制、粗暴,也不唠叨,让孩子自己发展、随意发展,结果连必要的辅导和教育也放弃。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太高,而孩子无法达到要求,于是感到十分失望,丧失了信心,给了孩子充分的民主与自由。孩子缺少父母必要的引导和教育,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迷失方向。

其实民主是为了了解孩子的想法,并鼓励他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讨价还价。当你以哀求、交易、威胁的方式去对待他的不合理要求时,其实就是放任孩子。

(八)只批评不表扬

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可有时候却用得不怎么妥当。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家长很谦虚,十分在意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只管批评不会表扬,还喜欢在别人面前讲自己的孩子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泯灭孩子的自信心,容易使孩子陷于自卑的泥潭。

适当地表扬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利的。正如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说的,“您想让孩子聪明吗?那么找出孩子聪明的‘星星之火’,吹风鼓气,它就会成为‘燎原之势’。”

(九)只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品德情操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家长们养成了只关心孩子考试成绩、忽视孩子品德教育的失误。淹没一切的考试、升学教育,让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几近空白。不重视品德情操培养、只重视考试升学的教育,会使一些学生长期生活在压抑、焦虑的消极情绪中,很少能体会到成功和快乐,甚至导致性格的扭曲。考试成绩再好但品德发展不良的人会有什么前途呢?

情感丰富、品德高尚的人,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和工作效率往往较高,成功的概率也较大,更重要的是,生活得快乐、充实。

(十)只重视分数,忽视技能

高分低能的学生就是这种教育失误造就出来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大多是搞好学习,忽视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孩子的生活技能,学习技能,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等十分欠缺。这样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很难有大的发展。

目前,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针对这一教育误区的。家长们应该积极响应、跟上形势,对孩子进行家庭素质教育。

(十一)误导孩子不负责任

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形:孩子被板凳绊倒了,家长们赶紧跑过来,打板凳,安抚孩子。殊不知,这样只会使孩子学会抱怨他人、不负责任。对待这样的情形,不同的国家常有不同的方式,而不同的对待方式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征。比如美国的家长大多是“没看见”,不去干预,孩子学会的是爬起来走,独立性强;日本的家长大多是批评指责,孩子学会的是寻找原因,承担责任。

其实很多事情家长是不必急于出面的,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担。比如把小伙伴的东西弄坏了,不必掏钱给他赔,让他自己出零花钱;玩具弄丢了,不要急着给他买,让他承受丢三落四的后果。多承担些责任,孩子才会长大。

(十二)自以为孩子幸福

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肯定感觉很幸福。但幸福不幸福,难道不是只有孩子自己说了算吗?据调查,孩子在下述3种情况下最不开心:

1.父母吵架尤其是闹离婚时。孩子很惊恐,不知所措,又担心自己没人要。

2.没人玩时。特别是乔迁新居后,父母给孩子很多限制,墙上不许画、地板上不能拍球、卫生间里不许玩水,更不能领着同伴来胡闹。到最后,很多孩子都想回老房去住。

3.做不想做的事。被父母逼着、哄着学画画、弹琴、上各种培训班。

安全感、交往、自由都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这些需要没有被满足,孩子吃穿得再好也不会感到幸福。孩子总会有自己的小烦恼,父母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肯定、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帮助其调整情绪,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十三)不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

现在的家长们,尤其是只有一个独生子女的家长们,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或者认为孩子没有必要干什么家务活。自己统统包揽或者全部交给保姆。其实,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而干家务活正是增强他们的能力、自信与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比如,当孩子3岁时可以让他们端板凳、递用具,4~5岁叠衣服、理床铺,6岁收拾桌子、整理房间,10岁的孩子就应该让他们固定地承担家里的某项劳动了,如收拾饭桌、倒垃圾。总之,孩子是家庭成员,就应该让他对家庭尽义务。

根据调查,目前儿童每日劳动时间是: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0.2小时,德国甚至将6岁以后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写进法律。中国几乎是世界上城市儿童劳动时间最少的国家了。中国的家长们应该反思了。

(十四)互相拆台

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犯了错误,父母要严惩,而爷爷奶奶不让;爸爸要追究到底,而妈妈容易心软护犊子;更有甚者爸爸重罚过后,妈妈悄悄带孩子去饭店吃美食以示慰劳。教育孩子时的互相拆台,会使教育功效事倍功半。所以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预先协商,达成一致,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相互指责。另外,教育孩子时家长的态度不可朝令夕改、反复无常。比如高兴时孩子犯再大的错也能原谅,不高兴时孩子一点小错也揪住不放;或者一段时间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一段时间又十分苛刻。结果使孩子往往不去关注教育的内容,而是小心地揣摩家长的情绪。这样孩子怎么会有健康的发展呢?

婴儿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婴儿期是指人从出生到1岁的时期。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以保证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不完善,兴奋特别容易扩散,故婴儿易激动。

出生后两周左右,随着脑的不断发育,新生儿出现明显的条件反射。出生2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开始发展:当吃饱、温暖时,婴儿就露出活泼而微笑的表情;反之,婴儿就会哭闹。因此,这一时期父母应经常和婴儿交流,多给予关心、照顾和抚爱,提供适当的玩具和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积极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状态。出生4个月后,婴儿就开始能够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以回答成人。并会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兴奋地咿呀起来;5~6 个月婴儿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出现了短暂记忆的表现;7~8 个月起,婴儿逐渐能够将某些词的声音与相应的实物或动作联系起来;10~11 个月起,婴儿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模仿成人说话,词开始成为信号。所以,这个时期成人在与儿童接触时应尽可能不断地给予儿童语言刺激,尽快开发儿童的语言能力。

对婴儿最重要的人是母亲,没有人可以取代。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是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出生后,新的外在环境使婴儿本能地意识到生存的挑战。新生儿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完全依赖母亲的呵护。如果得不到母亲的哺乳和及时的关爱,婴儿便感觉到死亡的威胁。母亲的呵护是婴儿最基本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婴儿的心理就会受到伤害。

妈妈们应该尽可能地给予新生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对一个婴儿,怎样关爱也不会宠坏的。如果妈妈不能时刻陪伴孩子,请孩子的父亲、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尽职的保姆、亲戚照料孩子,也可以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婴儿的妈妈应特别注意避免以下两个误区。

(一)不要对婴儿忽冷忽热

有些妈妈工作繁忙,有时对孩子呵护有加,有时却好几天见不着面;有些妈妈情绪不稳定,有时对孩子好,有时却嫌孩子烦人。另外,还有些妈妈过早训练孩子按时吃奶的习惯,即使孩子饿了,不到时间也坚持不喂奶。

忽冷忽热的妈妈,往往在婴儿不断哭闹的情况下才给予食物和呵护,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于是婴儿害怕被遗弃,总是想努力哭闹,以吸引妈妈的注意,逐渐形成了依恋心理。依恋儿成年结婚后,强烈的依恋倾向便会倾泻到配偶身上:占有欲极强,要求配偶时时刻刻关注自己,无休止地需要亲密;对配偶爱恨并存、怨气冲天;总在埋怨对方辜负了自己的爱,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迫使对方关心自己;他们嫉妒、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就是不信任;不能忍受被忽视,害怕被遗弃。这样的夫妻生活不会幸福。

(二)不要对婴儿持续冷漠

有些可怜的小家伙,是在妈妈不情愿的情况下降生的。因此出生之后就要面对妈妈的懊恼、失望和冷漠。此类妈妈往往把孩子看作自己不幸的根源。冷漠的妈妈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很不利。

如果不幸降生到冷漠妈妈身边,婴儿对享受妈妈呵护的渴望就会变成失望和痛苦,逐渐形成了回避亲密接触的自我保护方式。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什么吃什么,没有更多要求,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这样的婴儿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其自我的需要。妈妈或许还会为孩子早早表现出的“独立性”而骄傲呢。可是,当孩子长大成人,这种“独立性”便会发展成孤独型人格。他们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面无表情、性格冷漠甚至冷酷,没有情趣。恋爱的时候,刚开始可能表现出一些热情,但是亲密关系确立后,因为恐惧亲近,他们又会冷漠和退缩。他们较少物质需要,富于独立和忍耐性,在事业上往往很成功,可是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始终挥之不去。

学前期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儿童的学龄前期是指儿童从3周岁到6~7岁这个年龄时期。这一时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时期,也就是正式进入正规学校学习之前、为接受学校正规教育做准备的时期。

学前期儿童在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独立意识增强,并初步形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和能力,比如,愿意并且已有能力帮助父母做些拿板凳、吃饭前拿筷子等事;独立生活能力有了很明显的发展,比如可以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当值日生等等。

进入幼儿园后,独立生活能力进一步提高,产生了新的心理需求,促进了其心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1.渴望独立活动的心理需要和学龄前期儿童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与水平不足之间产生了矛盾。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上的主要矛盾。而游戏活动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心理的主要矛盾逐步得到解决,从而也就推动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另外,通过帮助教育,在不断提高其社会活动水平的过程中促进了其心理向新水平发展。反过来,心理的发展又使他们活动能力不断提高。这是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突出规律。

2.随着心理过程的不断发展,学龄前期初步具有了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能力。这使他们在游戏等活动中,初步学着运用逻辑思维。不过由于知识少、经验不足,尚不能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即心理的稳定性比较差。

3.学龄前期的个性特征已开始形成。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学前期儿童的安全感问题。所谓安全感,既包括对生理安全的体验,也包括对心理安全的体验。涉及人身安全、活动安全、危险性、威胁与惩罚、尊重、依赖、信任等多方面。安全感是整个儿童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学前期儿童尤为重要。安全感有利于学前儿童形成积极的认知愿望;安全感是学前儿童乐于交往、与人建立积极情感关系的保证;安全感决定儿童对群体的归属感;安全感会影响儿童的价值观的形成。

那么什么做法容易使儿童缺乏安全感呢?

1.过度保护孩子。

现今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因而备受呵护。由于家长们或幼儿园老师们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分夸大环境的不安全性,致使孩子即使在没有任何危险和威胁的情况下,也体验到了不安全感,不敢面对任何困难,动不动就退缩和回避,甚至出现社会适应困难。

2.家庭冲突和暴力。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尤其父母之间的关系,会对孩子的安全感产生直接影响。夫妻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有利于孩子保持平和的心境;而夫妻之间经常吵架甚至拳脚相加,则会把家变成孩子烦恼的根源,使他们经常处于惶恐不安之中,影响儿童以后的健康成长。

3.不能为儿童提供安全的居住和活动环境。

由于对儿童安全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的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等原因,不同儿童的生存与活动环境也不一样。当儿童自身或其父母意识到所处环境的不安全性时,有的儿童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和畏惧心理,久之致使儿童缩手缩脚。

4.动不动就威胁和惩罚孩子。

棍棒教育早已被人们所反对,然而至今仍有许多家长和教师把它作为灵丹妙药来对付孩子,甚至对学前期儿童滥施威胁和惩罚。当成人威胁或惩罚儿童时,会对儿童心理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可以看出,儿童的不安全感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既然如此,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增加其安全感。

1.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儿童可能因为担心失去父母和老师的爱而产生焦虑和不安。因此,不论儿童的言行举止是否令人满意,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无条件地、积极地关注孩子。2.提供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

学前儿童生活与学习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因此,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负起责任,既要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也要为其发展创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包括稳固的住房,温馨舒适的房间设计布置和室内的采光照明,美丽的校园环境,良好的饮食卫生条件,各种器具和设备安全等等;和谐的心理气氛,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互相关心,夫妻之间的恩恩爱爱,幼儿教师的真诚热爱、关心和良好的教育等等。

3.鼓励探究行为。

学前儿童的认知动力强烈,好奇好问、乐于探究。在为他们创造安全的活动环境的基础上,家长和教师还应允许和鼓励他们对一定危险情境的探究行为,培养其冒险精神、增强其安全感。仅仅因为怕出危险而过多地限制儿童的探究行为,会压抑儿童的探究倾向,导致其个性的不健全。

4.实施心理辅导。

学前儿童有不安全感是正常的和必要的,但如果不安全感太强,对不该怕的也怕,就有必要通过心理辅导来增强其安全感。此类儿童的家长或老师也应该积极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帮助纠治孩子的不良心理倾向。

总之,安全感对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当儿童缺乏必需的安全感时,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们要积极寻找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培养或增加其安全感,排除其不应有的不安全感,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培养儿童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自信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翅膀,是积累社会阅历与经验的通行证,也是走向成功的金钥匙。拥有自信的儿童,能够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点与缺陷,并为自己的优点而自豪,为纠正缺陷而努力。父母作为孩子最忠实的呵护者,一定要引导孩子多接触积极的东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消除自卑感。

(一)父母要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来自于后天的陶与培养。如果父母都自信心不足,如何陶和培养孩子呢?因此,父母要积极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假如你是一位自信心不足的父亲或母亲,应该如何做呢?

1.总结出你的父母曾经做过的帮助你树立自信心或削弱自信心的事,继承你父母好的做法,摒弃坏的做法。

2.寻求专家的帮助。

(二)积极回应孩子的暗示或要求

如果孩子给出一个暗示或提出一个要求,比如要吃东西或不舒服而哭泣时,父母都能迅速地做出回应,孩子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和存在。“有人会听我的,会照顾我,我是有价值的。”在浓郁的爱中,孩子的自信心就会无形地树立起来。因此,父母应该积极主动地回应孩子的暗示或要求。这是树立孩子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的关键。

但让孩子学习如何面对挫折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将积极回应当成一味地姑息纵容,那样培养的不是孩子的自信心,而是自我中心意识。

(三)经常积极地评价孩子

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十分有意义的。积极向上地评价孩子,他就会积极向上地看待自己和对待别人。

当孩子偶尔犯错的时候,父母不能只是责骂,还应该坚定而严肃地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不犯这种错误的好处在哪里。这种积极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会触发孩子的自我意识,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

(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拥有责任感是对自己价值的认识与肯定,是自信的表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树立其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平时父母应该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比如,可以将就餐前整理餐桌的任务交给自己三四岁的孩子。当看着每个人面前整齐的碗筷和大家的笑脸的时候,孩子就特别满足,特别自信。

(五)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

鼓励孩子勇敢表达情感,并不是纵容孩子随心所欲地发泄情绪,而是要鼓励和引导其在表达情感和控制情绪之间寻求平衡。

当孩子想要表达情感的时候,父母应高兴地给予孩子机会,接受他的情感,并和他积极交流。比如,孩子抱着已经破损的玩具娃娃走到你面前,拽着你的衣角说:“爸爸,你看看我的宝宝生病了。”此时,即使你再忙碌也不能不理孩子,要马上停止工作,轻拥着孩子说:“是啊,真替你难过,你的宝宝真的生病了。爸爸一定给你治好它。”如此真诚对待孩子的情感,他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就会得到提升。

(六)激发孩子的天赋

孩子如果拥有某种天赋或一项特长,他的自信心就比较足,而这种自信的力量也可转移到其他的工作、学习与游戏中。作为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与特长,并帮助他不断地巩固与提高,树立他的自信心。

(七)和孩子一起游戏

父母要常和孩子一起游戏,并且要注意让孩子尽情发挥他的创造性。因为孩子在自发创造中游戏会比在大人引导下游戏更加集中精力,更能增进其自信心。在游戏的过程中,父母要把精力集中在孩子身上,让他感到快乐,否则孩子会很失望,觉得自己对你并不重要。可以说,陪孩子游戏是一种神圣的职责,因为你正在培养一个人才。

(八)帮助孩子交朋友

好的朋友对孩子的价值观与自我形象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孩子结交真正对其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朋友。

当孩子有找朋友的意识时,父母可以有意安排一些比较适合的集体活动,为孩子的好朋友们敞开大门。通过这些集体活动,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观察孩子的社交能力,总体上了解孩子的个性。当孩子不慎交上不适合的小朋友的时候,家长最好给予适时的干预。

(九)直呼其名

名字里蕴藏着人的自我意识。直呼孩子的名字,而不是整天“宝宝、宝贝”地叫,会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那些自信心很强的孩子往往都会直呼朋友的姓名,甚至成年人的名字或头衔。这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自信心在鼓励他们更加直接地与他人交流。

(十)不要轻易给孩子定性

儿童的个性是发展着的个性,并没有定型。因此,父母随意给孩子定性是不正确的,会伤害和误导孩子。比如说孩子偶尔一次胆小,有的父母就时常提起,慢慢地给孩子贴上了胆小的“标签”。久之,孩子也觉得自己天生胆小,常常拿它来当作失败和退缩的借口。

父母要多为孩子创造机会,积极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勇敢地尝试。

当孩子有过几次成功体验之后,就会“恍悟”:原来我并不胆小。逐渐地,胆小的标签就会被揭去,而被自信所取代。

克服儿童“学校恐惧症”

案例一:活泼好动的小明样样讨人喜欢,就是经常逃学。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训斥、哄骗甚至打骂,都不起作用。一到上学时间,小明要么头晕,要么肚子疼,只要答应不送他去上学,他的病一下子就好了。

即使被迫去上学,他也经常逃学去玩耍。

案例二:小华刚入小学时天真活泼,认真好学,家长没有过多操心。后来,为了让他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家长把他送到了一所重点小学,以为孩子会更加好学,成绩会更好。可结果恰恰相反,过去小华回到家里总是自觉地先做完作业,然后才去玩,可现在常常望着作业发呆;过去回到家里总是滔滔不绝地与父母讲同学、老师和学校的各种趣事,而现在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小华对上学的恐惧也逐渐增强,于是经常逃学、生病,让家长十分苦恼。

上述两个例子中,孩子的问题就在于“学校恐惧症”。

学校恐惧症是儿童恐惧症中的一种,主要表现是:害怕上学,害怕参加考试。如果强迫恐惧症儿童去上学,他们会产生焦虑情绪和焦虑性身体不适,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腹痛呕吐、便急尿频等;如果同意他们暂时在家休息,焦虑情绪和不适症状很快就会得到缓解。孩子怕上学,可又深知不上学不行,于是内心产生了解不开的矛盾,很容易表现出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腹痛呕吐、便急尿频等身体不适症状。如果此时家长把孩子当成病人,会使孩子形成习惯反应,同时会给孩子“有病”的消极心理暗示,逐渐形成虚弱自我意识,易使孩子失去自信,不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引起学校恐惧症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在于孩子的性格缺陷,如胆小多疑、过于谨慎敏感等。外因有二:一、家长的溺爱,致使孩子独立性差,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二、家长、老师对孩子期望过高,超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而逐渐使其形成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因而害怕学校、不想上学。

家长在确定孩子患上学校恐惧症后,就应帮助孩子重塑自信,让孩子确信自己没病,是个十分健康的孩子。要积极帮助孩子克服学校恐惧症,但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可按孩子的恐惧程度由轻到重实施以下步骤:

首先,请同学或请老师来家里辅导孩子。

其次,家长先陪孩子在教室学习,然后让孩子自己在教室学习,逐渐让他在教室和几个同伴一起学习。

再次,让孩子在教室由老师单独辅导,或在教室和几个同伴一起听老师辅导。

最后,让孩子在教室正常上课。具体纠正步骤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儿童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个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舆论压力下,在认识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和大多数人趋于一致的心理现象。人们常说的“入乡随俗”、“随大流”、“人云亦云”等便是从众心理的写照。

大多数人都具有从众心理。不同的从众心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据此可把从众心理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类:积极型从众心理能够推动人们对事物的积极认识,消极型从众心理则起到阻碍作用。

根据心理学研究,儿童从7岁至青春期最容易从众。因为,这个时期儿童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最强烈。因此,在某一群体中的儿童很容易受到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的影响而盲目跟从。然而,由于儿童年龄小,知识和社会经验都比较缺乏,尚不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因而分辨不出外界影响是否健康,往往会养成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比如,不少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作风时,把“哥儿们”的恶劣作风也带进校园。他们今天你请我一个面包,明天我请你一瓶可乐,甚至聚在一起喝酒行令,类似这种事情时有发生。

所以,把握好儿童的从众心理,扬长避短加以运用,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意义重大。

(一)培养团结向上的健康集体,促进儿童产生积极从众心理在一个儿童班集体或群体中,大家意见多数一致时,个人就很容易从众。可以利用儿童的这种从众心理特点,加强对集体的教育与培养,促进儿童产生积极的从众心理。

1.建立健康向上的集体。健康向上的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最容易使个人克服坏思想和坏习惯。建立了健康向上的集体后,教师就可以通过集体去影响学生,使他们产生积极的从众心理,从而去模仿、接受、采纳正确的思想行为,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马卡连柯称这种教育方法为“平行教育作用”。

2.帮助少数后进儿童进步。利用儿童的从众心理,可以引导小部分后进生与集体先进成员进行比较,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与先进成员的差距,激起他们的积极从众心理,达到促使其进步的目的。比如,少数小学生书写很不工整、规范,自己通常觉察不到,如果老师请他们观摩全班学生的作业,他们就会了解其中的差距,从而积极从众,改进书写。

(二)消除不良因素,矫正儿童的消极从众心理不良的环境因素容易催生儿童的消极从众心理,因此应及早消除不良环境因素,使学生无众可从。另外,如果儿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也不容易产生消极从众心理。应主要采取下面两种措施:

1.“枪打出头鸟”。在一个小班集体中,总会有几个捣蛋生,成为捣乱的“出头鸟”,很容易号召一帮学生一同违反班规校律。此时应该把力量放在教育几个“出头鸟”上,给他们小官衔,鼓励他们带好头,其他学生也会跟着学乖。

2.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没有独立自主性,儿童就容易盲目从众。比如上课提问的时候,如果前面几位学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其他被提问的同学即使不这样认为,也会作同样的回答。其实呢,这样的答案是错误的。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积极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

纠正儿童逆反心理

儿童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现象,是两代人之间某些不同观念碰撞的正常的心理过程。一般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第一个逆反期是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此时由于儿童自我意识和说话、运动及认知能力的发展,非常想自己尝试做一些小工作,可父母却不放心,限制孩子的这种愿望,故而孩子产生逆反;第二个逆反期是在青春期前后,此时孩子的逆反心理比第一逆反期更为强烈。有逆反情绪的孩子,通常表现为: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明显地对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和原则;自己犯错或行为不当,却责怪他人;频繁发怒和怨恨他人等不合作、对抗与敌视的行为。孩子的逆反行为在家里和学校表现得尤其明显。

(一)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的下述教育方法往往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1.对孩子过于严厉。

有些父母仍推崇“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教育思想,时不时地讽刺、挖苦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导致的结果是要么使孩子变得怯懦,要么变得十分叛逆。

家长应该多理解、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2.过高的期望。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可以理解,但是不可盲目。

许多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往往不考虑孩子的喜好与能力,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硬让他们去做他们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结果给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且很容易引起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使其正常的才能也得不到发挥。

家长的要求与期望不可过高,应该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成。这样,孩子不仅不会感到有心理重担,而且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3.教训孩子喋喋不休。

有些家长教训孩子的时候喜欢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惟恐孩子听不见他们的话。结果,家长唠叨促成了孩子的逆反,即使孩子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也极不愿意听,而且偏会反着做。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简单明了、要言不烦,留给他们理解和调整情绪的时间,这样他们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4.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世界充满了神奇。但有的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好奇心理,认为孩子在胡闹,甚至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孩子的逆反情绪就会逐渐高涨起来。父母应该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鼓励孩子去探索。这样不仅不会使孩子逆反,还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

不管是第一期还是第二期的逆反,家长首先应该理解孩子,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一味地打压、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是不行的,可能产生两种不良后果:遇事唯唯诺诺,或是执拗任性、胡作非为。

(二)如何纠正孩子的逆反心理?

除了注意避免以上4点教育误区外,家长还应该做出以下努力,来纠正孩子的过度逆反心理:

1.确定合理的、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限制,并坚持下去;

2.与孩子冲突时要冷静,不要使冲突加剧,可以暂停或冷静思考一下;

3.用体育锻炼等来舒缓你的紧张情绪,避免向孩子发脾气;

4.一旦孩子表现出合作与变通时,要给予他们正面的表扬和鼓励;

5.寻求与孩子老师的合作;

6.必要时可以寻求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的帮助。

如何应对孩子的“心理断乳期”?

当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你就会发现,“变”成了其显著特点。随着孩子的快速发育,不仅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是变化剧烈。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而且专门与父母对着干,像变了个人似的。你要他这样,他偏要那样;家长多说他两句,他要么不理睬,要么就喊烦。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是其进入心理学上所谓“心理断乳期”的正常反应。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尤其是第二性征的日见明显,以及社会活动增多和知识面扩大,孩子的心理活动也逐渐复杂,自我意识觉醒,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觉得家长不尊重他们,就会产生厌烦和反抗心理,做出对立行为。虽然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有所发展,但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因此常会无意识地犯错误。他们喜欢怀疑别人,其实没有依据;喜欢批评别人,但很容易走极端;喜欢发表见解,却又条理不清;

喜欢与人争论,却又论据不足。

“心理断乳”的真正意义是摆脱对父母的孩子式依恋,走上精神的成熟与独立,也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因此,父母在这一时期应该把爱孩子的重点放在帮助他们完成从孩子到成人的转变上。只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心理断乳期”。

1.对于孩子消极的青春期逆反心理,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行为和心理上进行引导,教育的方式要多样化。应该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让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然后家长把自己的观点、经历讲给他听,让孩子自己进行比较。

2.要理解信任孩子。家长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充分利用孩子的“小大人”想法,针对家里的一些事情征求、听取孩子的意见;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然后鼓励他们自己去正确处理。

3.家长要做出表率。在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应多给予鼓励和安慰;孩子有了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家长自己有缺点和错误,应勇于承认,立刻改正,为孩子做出表率,使孩子从中得到启迪。

4.家长应尽量避免与孩子正面冲突。在孩子发火时,家长应保持冷静。争论激烈时,家长应转移话题或采取冷处理方式,以免孩子萌发对立情绪,使逆反心理更强烈。但家长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平静下来之后,在适当的时候,家长应心平气和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和不当之处,使孩子积极克服爱冲动的毛病。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顺从行为。

5.鼓励孩子多参加有益于身心的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活动,孩子可以广交朋友,丰富、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发展“自我”意识,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有利于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真诚待人的品德,利于顺利度过“断乳期”。

家庭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学生正经历身心巨变,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曾几何时,家庭是自己温馨的乐园和安全的城堡,可是现在却成了家长的唠叨、管教、干预、限制等等构成的“监牢”。中学生们于是不停地抗争,总是想逃出“监牢”,划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为了达此目的甚至离家出走。究其原因是,青少年逆反心理严重,于是儿童时期教育不当产生的问题在青少年时期就爆发式地表现出来。另外,青少年过渡到成年期,在追求独立与建立自我的过程中,常会发生各种特殊的适应困难。

中学阶段是人身心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也是人一生最关键、最富有特色的时期。如何度过人生路途的“黄金时期”,是摆在每个家庭、每位中学生面前的重要课题。

那么,中学阶段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根据一项针对高中生的调查,学生们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较大的前三位因素是:一、父母的影响;二、社会现实的影响;三、学校和老师的影响。可见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

(一)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研究证实,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学习行为、各项能力等的发展有直接影响,是影响其心理健康和人生成就的重要因素。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根据调查指出,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可以分为4种类型:

1.理解民主型。

对孩子从小到大没有打骂,能理性地指导孩子成长,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个正直有用的人。学习上,对孩子要求不怎么多,只需其尽力,不施压力,不要求孩子必须考多少分;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有的家长自己不看电视、少说话。

2.过分保护型。

什么事情都由父母代劳,帮助孩子解决一切问题,即溺爱型。家庭溺爱会熄灭孩子的创造欲望,处处需要别人指点与帮助,智力发展受限;使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积极、自由的发展,从而懦弱、依赖与无能。

3.严厉惩罚型。

教育孩子态度生硬、言语粗鲁、方法简单,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常挖苦责备,甚至打骂孩子,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此种教育方式较以前有所减少,但仍然存在,会使孩子的心理自卑、性格压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同时可能使孩子像父母一样粗鲁、冷酷,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4.过分干涉型。

过分限制孩子的言行,逼迫孩子按父母的想法和意愿去活动,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从而使孩子缺乏独立思维,做事没主意,人云亦云,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

(二)家庭价值观念与中学生心理健康人的行为受其价值观念的影响。重视教育的父母不仅会身体力行做对孩子有益处的事,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也会灌输教育重要的价值观念。孩子的学业进步受到父母的重视,孩子学习的兴趣自然会增加。他们喜欢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攻克难题的喜悦、获得知识的满足,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也都能积极主动、兴致勃勃,感到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因此,这种家庭教育下的学生通常学习成绩优良,心理素质也比较好。

然而,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背景下,有人短时间暴富起来,知识分子的经济收入与这些人相差悬殊。这种知识贬值、脑体倒挂的现象,使一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对孩子读书缺乏家教,只忙于自己赚钱,对教育价值的判断采取了功利主义的态度。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对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缺乏全面认识,牢骚不满,影响了孩子对学校生活的兴趣,使孩子产生了厌学、彷徨、无奈、痛苦等心理问题。

(三)父母的期望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孩子能力的发展、学业成就高低与父母的期望值成正比。父母对子女要求或期望越高,同时在子女成功时给予鼓励、失败时给予帮助,则子女的进步动机就越强烈,成就越高,反之则较低。

根据上面提及的调查,中学生学习动力有这样的分布:社会竞争激烈,个人要争取一个理想的工作占55.48%;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占15.24%;同学间的升学竞争很激烈占12.8%;为了祖国的富强与社会的发展占10.36%;改善家庭生活的现状,报答含辛茹苦的父母占6%。

可见,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对自己的期望值与社会和家庭对他的期望值密切相关。

但期望值不可过高,否则孩子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焦虑症,尤其是考试焦虑症。如果父母对子女的发展限度、能力大小及兴趣不十分了解,却有很强的虚荣心,就容易对子女寄予超出其能力限度的期望,形成子女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如果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又把眼睛盯在学生的考分上,一心想让学生在考试中拔尖扬名,则学生的焦虑心理将更为严重。据1998年的一项调查,中学生心理紧张的原因,来自父母方面的占43.6%(其中被父母错怪、误解占15.1%,父母感情不和占 12.1%,受父母打骂训斥占 7.3%,父母抽烟占 2.1%,父母要求过高占 2.4%,被父母强迫做某事占 1.9%,被父母批评占 1.9%),来自学习上的占 11.3%(其中考试成绩不好占 8.8%,作业太多占 1.5%,家庭学习环境不好占有1%),来自家里其他成员的占8.7%。

父母应全面衡量子女的能力,给予适当的期望,并根据期望采取积极的教育方式,将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展。

(四)家庭素质教育不可忽视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什把孩子的成长生动地比喻为一棵树的生长:

心理就像树根一样,虽然看不见,但却非常重要;看不见的部分关系着一棵树的高大强壮,关系着一个人的生存发展。他指出,树根的成长期是 5 年到 15年,15 年后才是树干与树叶的成长;一个孩子心理建设的重要成长期也是在人生的头15年。在生命最初的年头便学会自我约束、不自私、做好人,将会使孩子的一生充满人性的光彩。

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方式有3成以上属于溺爱型,也就是说至少有3成以上的孩子的心理可能得不到健康发展。父母们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学校素质教育与家庭素质教育的同步进行。如果我们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向素质教育转变,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在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工作能力方面都会存在严重问题。

家庭心理教育应从负两岁开始

我国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近年对全国22个城市、24000名4~16岁儿童的调查表明,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0.2%~14%。据此估计,我国3.67亿未成年人中,有心理健康问题者达3~5千万人。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占 21.6%~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等方面的问题;78%的6~12岁的孩子不开心;14~16岁的学生抑郁症患病率为 4.7%。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妨碍他们自身成长,增加教育的难度,而且影响其未来子女即再下一代国民素质的提高,还可能引发恶性事件,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不幸、不和谐、不安定因素。

家庭心理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要保证其父母的心理健康才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首先从成年人开始,然后才是未成年人;首先从父母着手,优化子女先天因素和家庭教育,然后学校和社会才能有效介入。这正是“家庭心理教育从负两岁开始”的含义所在。

(一)优化先天遗传因素

研究证明,心理异常与先天遗传因素相关,比如躁狂抑郁症与遗传因素有关,焦虑症与强迫症在患者亲属中发病较多等。因此,预防儿童心理异常应该从源头抓起:青年男女从择偶开始就要具有优生优育观念和知识,以尽量减少未来子女心理异常的不良先天因素。

1.积极进行遗传咨询。择偶咨询、孕前咨询、孕早期咨询等,以预防性优生为目的,能帮助当事人了解男女双方及先辈是否患有心理、精神疾病,以便对是否适合结婚生育做出决策。青年男女择偶和怀孕前应积极进行咨询。

2.积极参加婚检。婚前身心健康检查是预防先天性生理心理疾病的重要措施。目前虽然婚检自愿,但建议人们结婚前积极参加。相关社会机构和团体应该行动,大力宣传有关科学知识,使更多的未婚夫妻自愿进行婚检,对遗传性心理疾病患者和有家史者及时诊疗。另外,建议对自动做婚前体检和心理健康测量的未婚夫妻给以适当形式的鼓励。

3.做好受孕准备。结婚之后,应在做好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之后,再选择最好的时机进行生育。

4.注意孕期心理保健。研究发现,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胎儿身心发育。影响孕妇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孕妇的年龄、职业、学历、嗜好、孕次、妊娠月份数、早产史、病史、服药史、家庭史,配偶的职业、嗜好、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心理氛围等。孕妇情绪不稳定、分娩态度消极和较少的社会支持等状况会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使胎儿“内生活环境”产生不良变化,严重干扰胎儿生长,导致先天畸形或出生后发生心理障碍。因此,孕妇应特别注意孕期心理保健,积极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检测,有针对性地接受心理保健指导,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二)改善出生环境

医院和其他相关机构应加强临产孕妇的心理护理,帮助其解决恐惧、焦虑等生育心理问题。美化生育环境、尽量满足孕妇的心理需求,可以使孕妇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形成最佳临产心身状态。另外,要注意布置好新生儿呱呱坠地时的外界环境,因为新生儿脆弱的神经系统易受其微妙影响。要改善产房和育婴室环境,使婴儿一出生就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感受周围人们的关爱。新生儿父母要注意改善家居条件,使产妇和新生儿出院后能在家中舒适地生活。

(三)提高素质,改善家庭教育

环境、观念和方式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后天因素。家庭人际关系不和谐、家庭成员有不良嗜好或反社会行为、夫妻离异等状况,都会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受阻。违法犯罪青少年大多数出自不和睦家庭和单亲家庭。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偏差(如过分宠爱、过分放纵、过多干预、过高期望),教育内容的偏颇(如重智轻德、重技艺轻习惯),也会导致儿童心理障碍。

只有心理健康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教育未成年人应从提高成年人素质入手。

家庭暴力与青少年心理障碍

案例:小敏的不幸(来自《当代健康报(2005.04)》)

小敏是在爸爸妈妈打架的阴影中长大的。爸爸常常喝得醉醺醺、深更半夜才回来,可回来后就会找事,没头没脸地打妈妈。每当他们的“战争”爆发,小敏都躲在角落里,吓得浑身发抖,战栗着茫然不解地望着这令人心惊的场面。

后来,从母亲的哭诉中小敏了解到,从爸爸提升局长后,父母的家庭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爸爸经常不回家。开始妈妈以为爸爸工作忙,可后来发现,爸爸在外面“包二奶”,回到家就要求跟妈妈离婚。妈妈不同意,爸爸就大打出手。善良的妈妈为了小敏和家庭的完整,一直含屈忍辱、委曲求全,但换来的是更加肆无忌惮的暴虐。

小敏渐渐长大了。她无法摆脱父母那持续不断的暴力场面。爸爸的暴力行为使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乐祥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持续不断的家庭暴力对她的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母亲终于忍受不了父亲的暴力,与父亲分居。从此,父母不再说话,如同两个陌生人一般。父亲开始了对母亲长达10年的精神虐待。

小敏不理解父母的是是非非,更无法体验他们的酸甜苦辣。但是,在她幼小的心里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使她那颗天真幼稚的心灵开始变得冷漠、无情。她开始崇尚武力,憎恨男人。在她的心目中,谁的拳头硬,谁就是强者。在学校她表现出很强的攻击行为,打同学、骂老师。她甚至讨厌母亲的懦弱,讨厌自己是一个女儿身。

当20岁的小敏感觉到自己与其他的女孩不一样时,她开始痛苦,内心有一种无法摆脱的强烈的愿望。一方面她希望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那就是做个正常的女人,交一个爱自己的男朋友;另一方面,她又不希望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女人。她讨厌女人,可又不喜欢男人。她常说的一句话是:女人就是弱者。她在这种痛苦和矛盾中煎熬着……

因为家庭暴力、精神虐待,一个花季少女的心灵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人格出现了明显的障碍,多么惨痛的教训啊!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巨变期,情绪变化大、控制能力差,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家长的行为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家庭暴力会使孩子性格粗暴、情绪压抑,并产生崇尚暴力的心理,甚至会出现性心理障碍,如异性癖或同性恋行为。一旦这样的心理形成了,就很不容易矫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具有可预见性和持续性:6~10岁儿童的攻击行为可以预示其10~14岁时的表现,甚至8岁时的攻击行为,可以预示到其30岁的攻击行为。青少年一旦出现这样的不良行为,如果没有很好的教育和干预措施,将会影响青少年一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