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南怀瑾讲佛学
4789000000014

第14章 听南怀瑾讲佛理 (5)

身、口、意的道理,有三分之二是心理方面;有三分之一属于生理方面,这些道理都是佛经告诫我们的,实际上也是学佛最基本的,同时也是非常难做到的。一般人学佛只认为打起坐来求清净、去妄念很难,其实并不难。要妄念不起或清净是非常容易的事,反而是要把身、口、意三业绝对转入正业是比较困难的事。这也是修行者常常忽略的基本功夫。南怀瑾先生指出,我们每人每天身、口、意都在造业,即有善业,也有恶业,当然还有无记业。佛说,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才可得自在。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对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花瓶放下了。佛又说“放下”,婆罗门又把右手拿的花瓶放下了。然而,佛还是对他说“放下”!这时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放下了,请问您现在要我放下什么?”佛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的时候,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事事物物,皆是梦幻泡影。身的痛痒苦乐、饥寒饱暖、荣辱生死、祸福吉凶、毁誉得丧、安危险夷,一概置之度外。这样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久放下,叫做万缘放下。万缘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别不起,执着远离。至此一念不生。修行就在于澄清当下这念心,身、口、意三业清净。期许自己与一切众生身、口、意皆能达到清净圆满的境地。

◎三法印

无常、苦、涅槃是佛法的三法印,是佛法的基础。无常、苦、涅槃,再加无我,是佛法的四根大柱子。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佛教的“三法印”,被认为是释迦牟尼世尊自人生现实的生老病死问题中,研究其果,推察其因,所观察出的现实中的真理。

释迦佛认为,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所谓无明,就是不懂得人生“无常”、“无我”的道理。为证论人生的无常、无我,释迦佛提出了三个命题:“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皆苦”。这三点合称为“三法印”。“法”指法理、佛理、理性,“印”即印证。用这三个判断来印证是否是佛法。佛教有“依法不依人”的说法。教徒以三法印教理作为评监依据,若与三法印相违背,即使号称“佛说”,亦将之归于冒充;但如果有一教理合乎三法印,不管是谁发起的,即列入真佛说。这也是佛教学说与其它流派相区别的标志。

佛教哲学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是缘起论,从缘起理论加以推衍,就有了“无常”的观念——一切世间法,生住异灭,刹那不住。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永远变化的,因此,世界上也就没有一个常住、独立、自在、主宰的实体或自性。无真实之万物,亦无真实之我。有情众生的一切感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当然是苦,乐受依佛法说也是苦,这是坏苦。譬如健康、美丽,这是快乐,但当失去了健康、美丽时,痛苦就跟随而来;又如一般人常常感叹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筵席时快乐,散席时就感到悲伤,所以说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所感到的是行苦,如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等,世间没有真正长久不变的,这迁流不息的转变,带给人类的也是一种难以忍耐的苦,这是无常的苦。所以说,在诸行无常下,诸受皆苦。

后世有人在“三法印”之外又加了“涅槃寂静”,这样就成为“四法印”。同时,人们认为无常、无我已逻辑地包含着“诸受皆苦”的原理。佛教所说的“苦”,并不仅指情感或肉体上的苦痛,而是无常逼迫的苦。人们的各种安适、愉快、欢乐,并非一得永得,而是不断变化,并终归要坏灭。众生所依的色、受、想、行、识五蕴,众生所住的世界,都是无常的。既然世间的一切都在无常变化的过程中,也就没有什么美妙欢乐可言。可见无常是苦。此外,由无常又可导致无我。此“我”并非是平常所说的你我他的“我”,而是指事物的独立自性。世间的一切是不断无常变化的,非有主宰支配控制,也是无我的。

无常是苦,无我也是苦,苦也是无我。但众生不懂得这些道理,执着于无常为常、无我为我,因此就永远只能在痛苦中沉沦,在轮回中流转。众生若能洞察无常、无我的真谛以及洞察无常故苦和无我即苦的道理,就能超脱痛苦与生死,从此获得解脱,进入涅槃境界。这样,是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为三法印了。

由上可知,三法印建立在缘起理论的基础上,都是由缘起推演得出的结论。无常是空,无我也是空,因此,释迦佛的核心思想即是以空为根本。由此可见,南怀瑾先生认为释迦佛证悟的道就是“缘起性空”,也是很有道理的。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佛法这个“无常”的抽象观念,传到了中国民间以后,就慢慢转变成具体的鬼,变成了城隍庙里的白无常、黑无常。实际上,无常是佛学上一个最高哲理的名称,称为“一切法无常”。物理世界一切东西的存在,乃至精神世界,一切有现象的东西都是无常,不永恒、靠不住、暂时的存在。所谓一百年、一千年的存在,从宇宙的眼光来看,也只是一刹那间就过去了。

——《宗镜录略讲》

行,是迁流转变之意,由此意进而指世间一切皆由因缘和合而生,因而是迁流转变的事物和现象。这些事物,若依佛法来观察,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宇宙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既是因缘所生,自不免有迁流变化。因此,有情的生老病死,万物的生住异灭,世间的时序流转,宇宙的成住坏空,这一切都脱不出无常的范围。

三世迁流不住,诸法因缘相生。一切法在时间上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故说无常;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因缘离散则消灭,因缘是无常的,由因缘所生之法,自然也是无常。譬如人生由过去的业识来投胎,到呱呱出世,由幼而成长,以至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以后又是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如此三世迁流不住,生命实实在在是无常的。又众生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菩萨位上的生死叫做变易生死,未成佛果,必然有此两种生死,有一期一期的生死之相可得,而此一期一期的生命,即是从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的变异而死亡。

人的心念亦然,一念生一念灭,刹那间变幻莫测;宇宙万事万物也是如此。一切现象是时时刻刻,刹那生灭,刹那变化。换言之,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也可说是永远的过程而已。世界的生住异灭,气象的春夏秋冬,人生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的一切,均如大河之流,滔滔潺潺,永远如此,都是流动变化的状态。在这流动之中,并无任何一个不变的东西。

宇宙世间一切事物,依物理学来说,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然都是动的,即是无常。如花朵,以肉眼来看,它是静的,若用佛法来观察,则知组成花朵的各种元素都是动的,且在迁流不息的新陈代谢中。从各种元素的变化,而促成花朵的逐渐凋谢,它虽然也曾鲜艳一时,但终究要枯萎死亡,因此,我们知道它是无常的。如果它不是无常,而是常住不变的,那么花朵将永远不凋谢,不枯萎;既然会凋谢、枯萎,就证明它是无常的。

曹孟德《短歌行》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朝露,是生灭无常;白乐天离乱诗云:“时难年饥世业空,兄弟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骨肉流离,是聚散无常。李太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由宫女如花到鹧鸪乱飞是世事无常;刘梦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花草,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燕子,入百姓家,是繁华无常。

再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似雪”,是青春无常;“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人事无常;“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戎楼空”,是盛衰无常;“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是时序无常。总之,因缘所生法,生灭代谢,迁流不息,原是必然之理。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世间真相,本来如此。

人的一生像是一幕电影,放映机中的胶片不停地转,银幕上的影子也不停地动,前影将逝,后影即显,后影将逝,再后的影子又接上来。银幕上一旦出现空白,表示故事告终,心理活动一旦停止,这一期的生命也就到此结束。所以《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论是生命体或无生命体,有机物或无机物,我们都无法标识为“恒常”。当我们标示的那个瞬间,它已在变化。透过身体内在的直接经验,佛陀体悟到这个生命的核心真理,并宣称:无论有无佛出世,这都是坚实不变的真理法则。一切缘生的事物都是无常,会导致苦,而且没有实质的本体。无常、苦、无我,都是一切有情众生共通的特性。但是,佛法上的无常,只是变灭,而不是断灭。这种变灭是前灭后生,相续不断的。这种生灭代谢,相继不停的情况,即是人生和宇宙间一切现象的真理。

因此,我们应学会接受无常,远离执取,对事物的变化抱持开放的心态,愉悦地面对生命中所有的变迁起伏,于无差别中把握万物。“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金刚经》),不再偏执于自我意识的独特存在,不再迷糊于和他人的差别,不再认为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不再认为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事物存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观我内心即是观人之心,修我内心即是近佛之心,众生心总和也就是佛心,并无本质上的差别。所以,“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正所谓心、佛、众生,性相平等,就是同体之慈,无缘之悲了。

三科法义,对治邪执

人们心理生理的各种作用,如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心理生理的虚妄现状。因缘分离,虚妄的现状就跟着消灭。

——《楞严大义今释》

印度佛教是着重探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无时无刻不和客观世界发生种种直接的密切的关系。“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即是佛教观察人和人所面对的客观世界所划分的三个方面,被合称为“三科”,目的在于破除“我执”的谬见,认识“无我”的道理。

“五蕴”用以分析众生的生命现象;“十二处”则是分析认识活动的产生与发展;“十八界”以认识活动为中心,对一切万法进行总的概述与说明。“三科”各有侧重,作用也不同。佛认为,“三科”之间相互依存,不可缺少。

总体而言,三科学说以人为中心,侧重于对人、人格、人身、人的肉体与精神构成的分类,把统一的人生现象分为若干分立的要素。同时又将人看成是类似大宇宙的小宇宙,人的分立的要素也就是宇宙的分立的要素,由此从分析人生现象扩展到分析一般宇宙现象。也就是以人的认识为重心,从对认识的官能和对象两方面考察出发,进而囊括人的构成要素和宇宙现象的全部分类。

五蕴是构成一切法的身与心(个人方面的一切法)或物质与精神(内外的一切法)的五种要素。

“蕴”也作“阴”,《俱舍论》谓“聚义是蕴义”,即是“积聚”的意思。佛教认为,有情众生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积聚而成的,称为“五蕴”。其中,色蕴相当于物质现象,它包括四大(地、水、火、风)和四大所造。四大所造是由四大所构成的各种物质现象,如轻性、重性、湿性、涩性等物质特性,以及冷暖饥渴及触觉等各种现象。受蕴相当于感觉,是有情众生在与外界事物接触时所产生的各种感受。由于认识的器官不同,受蕴一般分成六种,即眼根所生受、耳根所生受、鼻根所生受、舌根所生受、身根所生受、意根所生受,包括了有情众生的一切感受。而各种感受从道德性质上又可分成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想蕴相当于知觉或表象认识,是一种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认识活动。如人们所了解的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都是想蕴的内容。行蕴相当于行动意志,是人们通过分析思辨以后形成的判断性的意向活动。识蕴相当于意识,即统一各种心理认识作用于一身的根本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