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南怀瑾讲佛学
4789000000016

第16章 听南怀瑾讲佛理 (7)

人们常执着于各种五蕴境界为我和我所有,因此生起欲望,并继续引生烦恼及生死轮回。然而任何五蕴不过是因种种因缘条件的聚合而生起,所以最终也会因种种因缘条件的消逝而毁坏。倘若对远近、粗细、过去现在未来等等做如实的观察,便会了解这一因缘生灭法的本质。如此对于五蕴也无所执着,同时根本无人可执着。这样,所有的执着欲爱及烦恼都将灭尽。现在生不再有任何执着生起,而因此没有任何欲爱,没有任何欲爱,所以没有任何烦恼。当这一生结束时,这样的五蕴就因为没有无明和欲爱的动力,便不再生起,熄灭,冷却。

缘起性空,涅槃寂静

释迦牟尼佛临走前,讲了一部《涅槃经》,涅槃就是如来自性的别名。涅槃也是寂灭的意思,寂灭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而是本来清净,本来寂静。涅槃不是死亡,而是永远存在。所以,释迦牟尼佛临走前说“常”“乐”“我”“净”,把以往所说的“无常”“苦”“空”“无我”全都推翻了,不要以为他真的走了,没有,佛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圆觉经略说》

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证悟一切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事物能够例外;所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即成为一条永久不变的定律。

所谓“缘起”,即是说世间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南怀瑾先生指出,观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以及人的喜怒哀乐等等,无一不是从缘而生,也无一桩事是单独忽然孤立起的。举个例子来说,一块手表是如何产生的?因为有了金属的零件,有了技术工人,有了手表工厂,这一切的因缘凑合起来,一块手表诞生了,这是因“缘”而起。可是在这块手表未造以前,手表是没有的,是不存在的,这块表根本是空无一物,没有自性的,这就是它“本来性空”的道理。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缘起性空好比拳头与手掌,五个指头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这叫缘起;放下来变成手掌,这叫性空。因为性空,所以才能缘起;因为缘起,故知本性是空。缘起性空的道理不容易懂,但是人生各种关系的存在,却都离不了缘起性空的道理。

众生因不明“缘起性空”,不明万有皆无自性,被无明所蔽而生烦恼。倘若认识到“缘起”法性的无常、无我,非实有、自性空,因而断绝执为实有的“无明”,息诸烦恼,便会得到寂静安乐,即涅槃寂静。

涅槃是从无常、无我的观察中,深悟法性寂灭,而获得的解脱。由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可知宇宙人生的现象,并无任何固定的实体存在,只是刹那生灭的连续状态。无常是空,无我也是空,因此,释尊的根本思想,就是以空为根据而有的缘起观。三法印也是以此为基础。

涅槃是梵文音译,翻译成为中文称为“圆寂”。“圆”即是圆满;“寂”即是寂静。所谓寂静,就是涅槃的状态。远离烦恼,断绝患累,寂然常住,就称为“涅槃寂静”。涅槃寂静是三法印的终极。三法印是基于缘起论的学说,要人们从缘起法中体悟无常、无我,即从观察缘起中证悟无常、无我的必然理性,并归于涅槃。

“圆寂”的意义是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即是不生不灭。“灭生死”是众生不用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轮回,了生脱死了,称为灭生死;“灭烦恼”是凡夫有种种烦恼,如果觉悟,把全部的烦恼都放下,即称为灭烦恼。涅槃又称为解脱,就是解脱生死与烦恼。佛说我们众生被烦恼所束缚,所以要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得到自由。烦恼是我们心中的监牢,把我们的心层层地捆绑住,给予我们种种痛苦。解脱烦恼,并非是得到一物,而是将心中的贪嗔痴及见解所执着的渣滓皆丢掉,摆脱妄想的束缚,从而达到寂静。

佛教提出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最后是要显现涅槃寂静之理。由于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众生就会产生厌世之苦,就会追求出离世间;追求出离,就会进一步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无我,舍弃我执,离弃一切爱欲;离弃一切爱欲,就摆脱一切烦恼,也就必然会无所依止,归结于灭,证得涅槃解脱。

◎业报轮回

佛法基本,在说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可畏,故所期在了生脱死,而修解脱道。

——《禅海蠡测》

佛经中曾记述了一位叫瓦次果多的婆罗门询问佛陀关于灵魂(我)的问题。瓦次果多问佛陀:世上是否有灵魂存在?佛陀闭口不答,保持缄默。瓦次果多又问:那么,是否可以说没有灵魂存在呢?佛陀仍就不作回答,保持沉默。

事后,佛陀对侍者阿难说明他为什么不对瓦次果多的提问作任何回答时说:如果回答说是有灵魂存在的话,他就等于和常见论者站在一边了,这无疑要与其所一向倡导的无常学说背道而驰;同样,如果肯定没有灵魂存在的话,他将公然地把自己划在了断灭论的一边,这无疑是在否定轮回转生学说的合理性。

因此,为了回避两个极端,佛陀保持沉默,采取中道路线。佛陀指出,相信所谓造业者就是果报承受者,是一种极端;同样,相信所谓造业者不是果报承受者,也是一种极端。前者属于“常见”,后者属于“断见”。据佛陀说,受报者与前生造业者的关系,是非同非异的。为避免两个极端,佛教提出了缘起论,用“业感缘起”来解释轮回学说。

佛陀认为,任何事物或现象的生起均依靠一定的关系或条件(包括过去和现在的相关条件)。一个人前世所作的恶业则是他来世遭恶报的种因,这就好比一个腐烂了的芒果籽,绝不可能生长出一个健康的芒果树来,也不可能在将来结出硕大香甜的果实一样。人生处于复杂的因果关系之中,依靠一定的关系或条件,生灭相续、迁流变化、反复无常。

要真正学佛,前提是须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六道”指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十二因缘是业报轮回的理论基础。十二因缘是涉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现世的果报必然有过去世的因,现世的因必将引出未来世的果。十二支在三世因果中的循环运行叫做三世二垂因果。此“世”指有情的一切。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就叫因果报应。一切众生,为善可升天,为恶即入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天众虽享尽福报,但如忘善动念为恶,亦不免入三恶道。

释迦牟尼时代,在印度的思想界中有轮回说与反轮回说两种尖锐对立的学说。所谓轮回,轮是车的轮盘,回指车的转动。轮回是譬喻众生的生死流转,永无终期,犹如车轮旋转不停一般。当时主张轮回说的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婆罗门教宣传梵神是创世主,人的灵魂是梵赋予的,梵是“大我”,人的灵魂是“小我”。灵魂属于心脏。人若信奉婆罗门教,能在森林中修习禅定,净化灵魂,以苦行排除各种物质欲望,并以祭祀向梵赎罪,那么死后灵魂就能和梵同住,否则下世就会落到比现世更为低下的境地。

二是,瑜伽派反对灵魂从梵神转变而来的说法,认为人的灵魂是独立的、不依附于神的,称为“神我”。如果一个人现在纵任欲乐,下世神我就会堕到更加痛苦的趣处,相反,如果静修瑜伽派的禅定,身如枯木,心如死灰,制止神我所起的爱欲,死后就可超出轮回,获得解脱。

三是,机械命定论者认为,不仅今生的苦乐祸福、吉凶寿夭是由过去的业所规定的,而且今生举手投足等一切行动也是由过去的业所规定的。人应当听任命运的安排,等到过去的宿业消灭了,灵魂也就随之得到解脱了。反轮回说是古代唯物主义顺世派的主张,此派认为,人体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人体产生感觉思想。死时形体复归于“四大”,同时也停止感觉思想。死后并没有灵魂,更没有轮回。

佛教接受了他们的某些思想,释迦牟尼把十二因缘和轮回、业力的思想联系、统一起来,提出了“业报轮回”,来说明众生的不同命运。佛法的目标即是要众生出离苦难无常的生死轮回大海。

释迦牟尼宣扬业力是众生所受果报的前因,是众生生死流转的动力。众生的行为和支配行为的意志。从本质上说就是业力。即是说,并没有一个真实的灵魂在那里轮回,轮回的只有业力。

释迦牟尼认为,众生的身、口、意三业往往是由无明即无知决定的。人生是无我的、无常的,没有自体,终归要消灭的,众生却要求有我,要求恒常不变。众生的行为往往就是这种无知的表现。众生由于这种无知而发生的行为,就是苦的总根源。业,体现着力量和作用,功德和过失,是决定再生的形态和性质的法则。

释迦牟尼认为业力的影响是不会消除的,众生所作的善业和恶业都会引起相应的果报。比如,当人的生命终结时,其一生动作或行为的总和(这一总和在许多方面等于是个人的性格)会作为一个整体产生效果,并且决定转生的生存者的性格。

按照佛教的说法,也可以这样说,业好比是现代科学术语中的信息概念,众生某个体死后,他生前的所想所说所为会留下一个总信息,这个总信息会转到死者将转生的个体上发生作用,产生另一个新的个体、自我意识。

由于业的性质不同,所得的报应也就不同,来世就会在不同的境界中轮回。释迦牟尼还宣扬,众生如果真正认识了无我,就不会再产生业,也就可以脱离生死之苦了。

南怀瑾先生指出,在中国佛教界看来,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是佛教的实理和根要,如果一个学佛的人否定了这两者,就等于摒弃了佛教,等于想在沙滩上建房子一样,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二者确是佛教的基本理论,没有这种理论,佛教关于众生的行为、归宿和命运的立论就失去评判准绳,佛教的功能也就无法实现了。

因赅果海,果彻因源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几千年前,释迦了悟了宇宙、人生的道理:宇宙人生一切的事物是无主宰的,并不是阎王主宰了你的生命,也不是上帝主宰你的命运。一切万有的生命和事物是因缘所生。

南怀瑾先生指出,中国人有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还不透彻,不是一针见血的讲法,应该说人人有本难念的经。难念的经都是从因缘来。佛学讲因缘,有三项内含、四种关系。三项内含即是善缘、恶缘、无记缘。所谓无记缘,就是不善不恶的缘。譬如我们做人几十年,有许多接触过的人,不是自己有意去找他,偶然一会,过去了也就忘了。苏东坡有句诗说: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切事情都等于一个梦,梦醒便忘,这种缘属于无记缘。

佛说缘的四种关系: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研究起来较为复杂。

因缘——佛教通常把因和缘加以区别,从产生的结果来说,亲生是因,疏助是缘,这里所讲的因缘,是说因即是缘,名为因缘。因缘就是起主要作用的因,如竹器以竹为主要条件,竹就是竹器的因缘。小乘佛教学者认为因缘就是直接产生果的因。大乘佛教偏重于强调因缘是产生果的许多因缘中主要的不可缺的亲因缘。如法相唯识宗以第八识种子为一切事物的亲因缘,即真实的原因。

南怀瑾先生指出,因缘又有亲因缘和疏因缘的差别。什么是亲因缘呢?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例如一粒麦子,在那里摆久了,它自动会起变化,非他力。但是,与他力也互相关联,亲因缘是由过去的时间、空间和自我的积累,所带来的种子,这其间的关系还很复杂。种子生现行,现行又变成未来的种子,循环不已。

什么是疏因缘?增上缘与所缘缘以及等无间缘是属于疏因缘,例如我们生命的来源,必须由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相结合,再加上精神体三缘合和而成,此三缘是亲因缘,精子和卵子中所带来父母的遗传是增上缘。遗传的因素对我们生命的影响也很大,人的思想,行为动作都会和父亲或母亲相像。有些人的个性则与父母亲完全相反,譬如父母很老实,生的孩子很调皮,这是否与遗传无关?不,这是遗传的反动,因为老实的人也有调皮的一面,只是他压抑不敢发出来,到了下一代就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