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经济生产的角度看,反映核算指标与运行指标关系的主要是GDP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
(一)理论与数量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即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GDP的增长主要源自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我国第二产业的增长对GDP贡献最大,其中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又非常高。因此,工业增加值是反映第二产业变动情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统计指标,也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总量上看,两者表现为比较稳定的同步上升关系。1980~2008年间,我国工业增加值从2192亿元增加到129112亿元,年均增长15.1%(可比价)。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GDP也保持与其同步的速度上升,从3645亿元增加到30067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稳定在40%左右,最高出现在1980年的44%,最低出现在1990年的37%。
从增长率看,两者关系主要表现两方面特点。一是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两者相关程度高,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总体上高于GDP增长率。1980~2008年的29年中,两者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8784.除1981~1984年、1990年和2008年这6年外,其余年份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都要高于GDP增长率。二是两者的趋势基本一致,表现出同升同降的格局,具有较强的同步波动性,但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要大于GDP增长率。29年中,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最高为1992年的21.2%,最低为1981年的1.7%,波幅为19.5个百分点;GDP增长率最高为15.2%,最低为1990年的3.8%,波幅为只有11.4个百分点。分阶段看,1980~1990年,工业增加值与GDP增速两者的同步性较好,但两者的稳定关系要差一些,主要表现在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围绕GDP增长率上下波动。1991~1999年,这一时期两者的稳定性有所增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一直在GDP增长率的上方运行,特别是在1992年,两者的相差达到7个百分点。2000年以后,工业增加值增速与GDP增速的相关性、同步性和稳定性都很高,这期间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264.除2008年外,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大致比GDP增长率约高1~2个百分点。
从季度数据看,1999年4季度至2009年4季度的GDP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关系更为密切,两者趋势稳定一致,同步性较好,仍然是工业增加值波幅较宽。一方面,10年内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181,为高度相关,即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状况基本上能反映GDP的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两者的运行态势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除2008年第4季度和2009年第1季度外,当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达到或超过16%时,GDP增长率则达到1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约高出GDP增长率6个百分点左右(从2003年1季度至2008年2季度)。如果工业增加值进入10%~12.6%的增长区间内,则GDP增长率保持在8%~10%的增长区间,两者的差距大约保持在2个百分点左右(从2000年1季度至2002年4季度)。
工业增加值与GDP的稳定关系还可以从两者增长率之差(工业增加值增长率—GDP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关系中得到反映。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与两者增长率之差的线性拟合程度非常好,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5,呈现完全单调递增关系。线性拟合方程表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越高,两者的差额越大,两者在低值区拟合程度更高,这说明一、三产业增长具有相对的平稳性。
总的来看,由于工业增加值作为GDP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长期内密切相关。其一般规律是,工业增加值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作用较大,其增长率一般情况下要高于GDP增长率,两者增速趋势的同步性较高,GDP随工业增加值的加快而保持较高的增长,随工业增加值下降而下滑这就是人们在进行经济形势分析时,常用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来预测GDP增长率的理论依据。但是,GDP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两者的同步关系并非完全稳定一致,有时会出现明显差异。进一步说,在经济上升周期时,两者的稳定关系较为明显;而当经济处于下行阶段时或经济增速回落时,特别是当经济下滑较快时,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下降的速度要明显快于GDP增长率,导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在短期内出现低于GDP增长率的现象,而当经济出现企稳后,工业增加值回升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在较短的时间内超过GDP增长。
(二)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GDP增速的原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年度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GDP增速有1981~1984年、1990年和2008年共6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我们进一步探讨两者形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
1.一、三产业增长较快弥补了工业增速下滑对GDP下拉作用
在工业增速低于GDP增速的6年中,我国第一、第三产业的增长较快,对GDP增长起到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从第一产业看,1981~198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7.0%、11.5%、8.3%和12.9%,1990年为7.3%,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几年,且这一时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又较高,因而其对GDP增长的贡献作用也就较大。而2008年,在其他产业增加值都明显回落的情况下,农业的增速大幅加快(2008年增长率为5.5%,比2007年加快1.8个百分点),对维持GDP增长起到了稳定性的作用。从第三产业看,其增速在上述年份要么保持平稳较快,要么回落相对较小,特别是在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已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80年的21.6提升至2008年的40.1%,2009年一季度这一比重提高至44.3%,并超过同期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44.1%),其减速幅度相对较小,弥补了工业增速大幅下滑对GDP的下拉作用。因此,在第一、第三产业相对较快增长的综合作用,使GDP增长率相对比较稳定,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
2.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三次产业的增长态势不一致
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我国的经济尚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工业化也处在初级阶段,狭小的生产能力主要是为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一时期,外部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国内需求主要表现为以居民的“吃、穿、用”为主导的消费需求,在这种需求结构的影响下,带动GDP增长的主要是传统的农业和以纺织为代表的轻工业,重化工业的比重相对较小,因而工业生产总体水平不高,工业增加值增速相对比较缓慢。同时,由于这一时期,传统服务业中的住宿和餐饮业增长非常快,使第三产业的总体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工业增速,1981~1984年间工业增速明显低于第三产业的增速5个百分点,最高时相差竟达8.8个百分点(1981年),也低于同期GDP的增速。
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吃、穿、用”的投资和生产活动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国内需求逐步升级,走上了以耐用消费品为主导消费需求,但由于80年代末期工业仍然停留在以初级产品为主导的生产结构状况,没有及时地拓展到“住和行”的领域。导致这一时期出现了市场疲软、工业品库存积压严重的问题,从而使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迅速大幅下降,并最终于1990年出现了低于GDP增速的状况。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均GDP于2003年突破1000美元,人均收入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居民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国内消费需求迅速向“住、行、健康”转变,特别是住房和汽车消费需求的持续旺盛,引发了房地产和汽车市场的一轮火爆行情,带动了投资需求的迅速增长。加之这一时期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内需求和外需的强劲增长带动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也就加速了重化工工业化发展进程。但这种需求结构因受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自身调整双重影响而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外需的大幅下降导致出口下降,拖累了工业生产增长,对第二产业增长造成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工业长时期的高投资,使一些行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在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出现较为严重的库存积压,为了出清存货企业被迫放缓生产,由此导致工业生产增速大幅下降。并出现了2008年及2009年1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GDP增速的状况。
3.不同时期的政策导向对工业增长产生了不同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为矫正重工业倾斜发展战略导致的轻、重工业结构失衡问题,1981~1983年,政府实施的财政与货币“双松”政策支持发展的重点行业主要是农业和轻工业,影响了重化工业的发展,重化工工业发展的相对缓慢,相应的也就限制了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提高,这也就印证了前面所说的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主要依靠农业高速增长的局面。
由于1988~1989年,我国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1988年和1989年,我国CPI指数分别高达118.8和118.为抑制物价快速上涨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采取了财政与货币的全面紧缩政策,以解决投资规模过大等问题,但却又造成了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及较为严重的三角债问题,对工业生产的冲击非常之大。工业由此而遭到重创,增速从1988年的15.3%迅速下降至1990年3.4%。
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政府出台了一揽子宏观经济刺激政策(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三农”和民生工程成为这一时期政策的重要落脚点。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下,2009年,农业取得了连续6年大丰收,第三产业中的银行和证券行金融服务业、物流、房地产中介等服务业大幅增长。而工业生产则受抑制产能过剩、调整产业结构等政策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在短期内再次出现了低于GDP增长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