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名优茶生产中,采摘要求最为严格的是太平猴魁,有“四拣八不要冶的原则。“四拣冶为拣山、拣棵、拣枝、拣芽。拣山指采茶时拣高山、阴山的茶园;拣棵为拣生长旺盛的茶蓬;拣枝是拣挺直茁壮的幼枝;拣尖则要求拣匀整1芽2叶。鲜叶采回后,要按1芽2叶的标准一朵一朵地进行选择、剔除,做到“八不要冶:无芽不要、过小不要、过大不要、瘦不要、弯曲不要、色淡不要、紫色不要、病虫危害芽不要,以保证芽叶大小一致。而且要在清晨蒙雾中采摘,雾退即收工,通常只采到上午10时。
安徽的六安瓜片等名茶以采嫩叶为对象。瓜片选采新梢的单片叶制成。采摘分为两个过程:一是采片,指在谷雨到立夏之间,从茶树上选取将成熟的新梢,将新叶片按序采下,梗留在树上。但往往带嫩茎一起采下。二是攀片。采回的鲜叶要经过攀片,使芽、茎、叶分开。攀片的目的是对鲜叶进行精细的分级,将老嫩分开,便于炒制,并使品质整齐一致。方法是将采回的鲜芽叶摊放在阴凉处,待叶面湿水晾干,用手一一攀下梢上的第一叶到第三第四叶和茶芽,第一片制“提片冶,品质最佳;第二片叶制“瓜片冶,品质比提片稍次;第三第四片叶制“梅片冶,芽制“银针冶。
§§§第三节机械采摘技术
对大多数茶区来说,茶叶生产中耗工最多的一项工作就是采茶。在采摘大宗茶的产区,采茶所需用工量占总用工量的60%以上,而且有很强的季节性,必须及时采摘才能保证茶叶的产量与品质。随着茶叶生产专业化程度以及茶园面积和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更好地提高茶园经济效益,茶园采茶实行机械化已经迫在眉睫。据研究,在每亩产干茶200kg的茶园中,单人手提式采茶机,切割幅度325mm,一般比人工采提高工效20倍左右,台时工效可达40—50kg鲜叶;双人采茶机,切割幅宽910mm,工效又可比单人采茶机提高4倍,台时工效可达225kg鲜叶。由此可见,实行机采可以明显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机采茶叶的质量能达到较高水平,明显优于手工粗放采摘的茶叶。
一、机械采摘的基础条件
1茶园条件
符合机械采摘的茶园应是平地或坡度不超过15毅的缓坡条栽茶园,梯级茶园梯面宽在2m以上。茶园的种性较纯、发芽整齐、生长势强。树高保持60—80cm,行间保留15—20cm。三次定型修剪后的新种植茶园,也可采用机械采摘。投产已有较长时间的生产茶园,或因其他原因导致树势衰败的茶园,应先通过重修剪等措施进行改造,待符合要求后再实行机械采摘。
2采茶机械选型及配套
采茶机械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应根据茶园的实际条件,区分是幼龄茶园还是生产茶园,合理地选用采茶机。双人抬式采茶机适用于平地茶园和缓坡茶园;单人操作的小型采茶机械较为适合坡度较大的茶园;以扩大树冠为主的幼龄茶园,适宜用平型采茶机;以采摘鲜叶获取产量为主要目的的生产茶园,应该选用弧型采茶机(平型树冠的茶园只能选用平型采茶机)。另外,机采茶园一般采用修剪机进行轻修剪。修剪机的选型应与采茶机相配套,即平型采茶机配平型修剪机,弧型采茶机配弧型修剪机。
3机手与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机械采茶的技术性较强,参加机采工作的机手及操作人员事先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机采茶园的树冠培育与肥培管理技术;机械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机械常见故障的排除;茶园采茶与修剪的田间实际操作技术等。培训合格后,机手及操作人员才可以进行实际采摘工作。
二、机械采摘的技术环节
1机采适期、批次及留叶
生产大宗红、绿茶的茶区,春茶期间当有80%的新梢符合采摘标准、夏茶期间当有60%的新梢符合采摘标准时为机采适期。春茶机采之前,可以先用手工采摘法采下早发芽,用以加工名优茶,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机采茶园的采摘批次较少,通常春茶采摘1—2次,夏茶1次,秋茶2—3次。由于长期机采会产生叶层变薄、叶形变小等现象,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因此当叶层厚度小于10cm时,应在秋季留一轮新梢不采或留1—2张大叶采。
2机械采茶的作业方法
(1)采茶铗
使用采茶铗采茶时,左右手分别握住下方与上方的刀片木柄,右手同时抓住集叶袋的出叶口,先靠左侧向前采收,到茶行终点后,接着靠另一侧往回采收,即一条茶行分两次在两侧采茶。
(2)单人采茶机
单人采茶机的操作需要两人配合,一人双手持采茶机头采茶,另一人提集叶袋协助机手工作。采茶时,机头在茶行蓬面作“Z冶字形运动,从茶行边部采向中间,分别在两侧各采一次。采摘作业时,通常采用机手倒退、集叶手前进的方式在茶行间行走。一般1台单人采茶机约可管理茶园25亩。
(3)双人采茶机
双人采茶机通常需要3—4人共同工作,包括1名主机手、1名副机手和1—2名集叶手。采茶时,主机手与副机手分别在茶行的两侧,主机手背向机器前进方向倒退作业,并掌握机采切口的位置;副机手面向前进方向,与主机手保持40—50cm的距离,使采茶机与茶行保持15毅—20毅的夹角;集叶手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机手采茶或装运采下的茶叶,应走在主机手一侧的茶行间。每条茶行在两侧来回各采一次。一般1台双人采茶机约可管理茶园80亩。
3机采茶园的配套修剪制度
(1)掸剪
机采茶园在机采后,由于萌发较迟的茶芽徒长等原因,常引起采摘面上部分枝叶突出。为使采摘面平整,保证下次机采的质量,每次机采后一周左右应进行一次掸剪,将树冠面突出的枝条剪去。
(2)轻修剪
机采茶园每年春季应采用机械进行深度为3—5cm的轻修剪,目的是维持茶树的生长势,调节发芽密度。
(3)深修剪
茶树经过连年机采,树冠上层形成密集的细弱枝,叶层变薄,茶树的生长势明显变弱,需要采用深修剪的办法来恢复树势,修剪深度通常为10—20cm。
(4)重修剪
茶树经过长期的机械采摘后,分枝衰退,生长势减弱,产量和品质均显著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应对茶园进行离地30cm左右的重修剪。
4各类茶园的具体采法
(1)茶树定型修剪期采摘法
将处于规定修剪高度以上15cm的芽叶按1芽3叶标准采下,如果芽已硬化粗老,可酌情采1芽2叶,甚至1芽1叶。
(2)幼龄茶园采摘法
第三次定型修剪后至最后定型(90cm)期间,坚持以养为主,打顶轻采。即当新梢长到1芽4至6叶时,留2—3片真叶采1芽3叶。为培养树幅,采摘时应注意采高养低、采密养稀、采内养外、采瘦养壮、采中间养四边。
(3)正式投采茶园采摘法
轻修剪后,新梢生长到1芽4—5叶时,采1芽3叶、1芽2叶、1芽4叶初展。未修剪的茶园当新梢生长到1芽3—4叶时,留一片真叶采1芽3叶、1芽2叶,此后根据情况分别采用留一片真叶或留鱼叶采。每次采摘,都应及时采净对夹叶。年终最后一批茶叶,采后就修剪的,不留叶全部采下嫩叶,另行加工;采后封园的,留一片真叶。为降低茶树营养消耗,每季采茶结束时应对细弱密集的芽叶翻蓬搜采,使茶蓬松散、通风透光。
(4)多次补种缺株的茶园采摘法
由于茶园多次补缺,树龄不一,高幅参差。小茶树都处于不同的定型修剪时期,应予留养不采或区别大小打顶。打顶时对低分枝、外围枝要严格控制,不能将小茶树的芽一扫而光。同时应划出生长差的地段留养,并派专人在留养期间对其中的大茶树进行拣采。
三、机械采摘对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机械采摘与手采在产量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但由于机采采摘的批次较少,单次采摘的强度较大,因此会对茶树生育有较大的影响,最终反映在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上。现有的采茶机,不能进行选择性地采摘,采摘时存在鲜叶老嫩不一,芽叶破碎率较高等弊病,所以机械采摘的鲜叶品质往往不及手工采摘。
机采对鲜叶品质的影响,与茶园、茶树品种、茶树树冠平整度、机采人员操作熟练程度及肥培管理等关系十分密切。目前,由于生产水平和条件所限,机械采摘在名优茶的生产中的应用还比较少,要使机器能较好地用于名优茶采收,必须提高茶园无性系良种化水平,并从种下茶树后就严格按一定的树冠培养模式进行修剪,茶园的土壤要平整,每次机采前的树冠面都应经过整齐一致的修剪,操作机器的工人要有熟练的技能,采回的鲜叶可以有效地进行分级处理,等等。如果各方面配合得当,机采叶的质量能符合加工成名优茶的原料要求,将会对名优茶的生产带来质的变化。
§§§第四节鲜叶保鲜处理
鲜叶采回后,采摘管理人员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验收:原料整体是否符合制茶的要求;同一批鲜叶大小、色泽是否一致;鲜叶是否成朵、不碎,有无红变。如果达不到要求,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