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疑案
47916900000013

第13章 中国历史疑案(12)

不仅如此,和珅还生得身材颀长,眉清目秀,一表人才。而且,他还聪明绝顶、出口成章、处事机敏干练,而最擅长的就是理财和敛财。在和珅任内务府总管之前,内务府——主管皇家事务的机构,却经常入不敷出。和珅来之后,内务府不仅不亏空,而且还有盈余。就凭这点,他也能深得乾隆嘉许。而且相貌俊俏的和珅精通满、汉、藏、蒙四种语言,平时能够应对巧答,处理政务也很干练决断,这些都和合乾隆皇帝的心思。

如果说有真本事是和珅受宠的基础,那么绝妙的溜须拍马术是他升官的梯子。和珅最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思,变着法儿哄乾隆高兴。乾隆爱好黄金,他就建议建造万佛楼,让王公大臣和各级官员献金佛;乾隆喜欢谈文论史,和珅就在编纂《二十四史》时在明显的地方故意抄错几个字,被乾隆一一指出来,满足乾隆的虚荣心;乾隆想下江南又顾虑留下铺张的骂名,和珅就举出《尚书·舜典》上舜“五载一巡狩”的典故,并亲自为皇上监督龙舟等南巡的设施,借机挥霍、私吞。

然而,关于和珅受宠,还有一个更离奇的说法。据记载,在乾隆还是宝亲王时,曾钟情于父皇的妃子马佳氏。两人调笑时,马佳氏误撞到宝亲王的眉际,被皇后看见,便以马佳氏调戏皇子为名将其勒死。宝亲王知道后,流着泪抱着奄奄一息的马佳氏,说道:“我害了你。”随后咬破自己的指头,滴一点血在妃子的颈上,说:“我今生无力救你,来生以红痣相认。”马佳氏流泪归天。

而乾隆登基后,见和珅酷似马佳氏,还发现他颈上也有一颗鲜红的血痣,因此信奉佛教的乾隆便认定和珅是马佳氏的再世,便万千宠爱以补前世。为此,和珅所居住的恭王府中还修有一条地道可直接通往皇宫,与皇帝幽会。

然而,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和珅到底由于何种原因受到宠信?也许有他的聪明能干、溜须拍马、同性献媚,也许还有更多世人所不知道的谜。

香妃到底身葬何处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

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

一缕香魂无断绝。

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这首凄切哀婉的词,刻在一方石碑的背面,此碑的正面刻着2个大字——“香冢”。此石碑立在一座大冢之前。大冢座落于北京城南,在风景宜人的陶然亭的东北角。

据说,这就是有名的“香妃”墓,是在乾隆皇帝的亲自授意下,建造的。史传的香妃就安葬这里的。为的是自己可以随时随地到这里来凭吊她,寄托对香妃无尽的哀思。可是,据说还有2座“香妃”墓,一座在新疆喀什噶尔,一座在河北遵化。2座墓里的香妃,还有2个不同的传说。

回部香妃的传说

传说,香妃长得国色天香,生来身上就有一股奇香,她本来是回族首领霍集占的王妃。她的香味既不是粉香,也不是花香;她根本不用香草薰,也不用香汤洗,依旧香气袭人,因此被叫做“香妃”。

清乾隆皇帝,本来就风流,听说了有个如此的美人,便对她不能忘怀,想方设法把她弄到自己身边。正趁霍集占造反之机,他派大兵去镇压,还想顺便把香妃掳来北京。于是,他再三嘱咐平叛边疆的大将兆惠一定把香妃捉带回来,而且还要沿途官员好生护持,防止她自杀,并还要他们注意保持香妃容颜不损。最后,香妃被捉到了北京。

果然名不虚传,还未到清宫,香妃人的香气就传来了。乾隆大喜,对她嘘寒问暖,甚是热情。可香妃却依旧冷若冰霜,怎么问都不回答,怒目之中露出一腔仇恨流露。虽然碰了钉子,乾隆仍不罢手,还派宫女们去劝她。哪里料到,香妃突然从袖中拔出一把匕首,寒光闪闪,怒气冲冲地说:“国破家亡,我死意已决。但我不想这样默默无闻地死,我要找个机会报了仇再死!皇上如果强逼我,那就尽快地实现我的愿望了!”宫女们大惊失色,赶快禀报乾隆。乾隆知她是烈性女子,不能硬来,只得慢慢想办法。于是为讨好香妃,排解她思乡之情,乾隆让人在皇宫西侧修建了宝月楼,还在宝月楼旁,仿照回族风格,修建了回回营,他还按照土耳其风格,在武英殿西修了浴德堂来供她沐浴。香妃平素的吃用玩游也都按回族习俗,统统能得到满足。

但香妃不为所动,仍不能回心转意。

当时,皇太后知道此事后曾告诫乾隆,要么杀掉香妃,以成全她;要么就放她走,让她回新疆安度余生。可乾隆不忍割舍,就又拖了几年。皇太后想长痛还不如短痛,拖下去可能会发生变故。于是,她趁举行祭天大典,乾隆斋戒沐浴的时候,让人叫来香妃。问她:

“你既然不想做皇上的人,到底想得到什么结果呢?”

“死。”香妃回答的毫不犹豫。

“那么,今天就让你去死,可以吗?”

“那就感谢太后的恩典了。我万里奔波来到此地,是想寻求一个报仇的机会,既然不能如愿,这身躯只是一个多余的肉瘤子,不如早日闭眼,去追随死去的故主为好。”

于是太后便让人把香妃绞杀了。

听到消息,乾隆急忙赶回。看到香妃已经面带微笑死去了。他号啕大哭,痛悔是自己害了她。这人去楼空了,一股香气却袅袅弥漫,就像一缕游魂飘向远方。为了表示对香妃的尊重、哀悼,乾隆下令用软轿将她的遗体抬回新疆喀什安葬。这就是香妃的故事了。

香妃是容妃吗?

一些人查阅了清宫档案,猜想香妃可能就是乾隆帝的宠妃——容妃。因为她是乾隆40多个嫔妃中,唯一的回族女子。

容妃生在新疆叶尔羌回部,她的祖上是伊斯兰教的一个首领。哥哥因配合清廷平定霍集占叛乱有功,被召到北京接受封官。于是她随兄来京,被乾隆看中,于是进入后宫,被封为了“贵人”。为了保持她的民族和生活习惯,她曾对乾隆皇帝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她在京城的住房必须是按照维吾尔风格建的;二是她的哥哥图尔都也必须进京城居住;三是她死后,要把她的遗体运回故乡喀什。乾隆都一一答应了。之后她被封为“容妃”。

容妃不仅容貌出众,还聪明机灵。骑马、射箭、写诗、编织样样精通,因此深受皇帝的宠爱。乾隆特许专人给她缝制维吾尔族的服装,还让专人给她做回回的饭菜。总之一切生活,完全按照维吾尔族的习惯。她曾与哥哥图尔都一起,陪伴乾隆去江南巡视,还南巡过江浙,登过泰山,游过盛京,拜谒过清太祖的福陵,合适风光。过年过节,她所受的赏赐比别的嫔妃多很多。

容妃的家乡有种散发奇异的香味的沙枣树。乾隆为讨她的欢心,派人专门去新疆把沙枣树带回来移栽到她的宫院里。所以她的居室常常飘散着这种奇异芳香,这样人们就称“容妃”为“香妃”了。

容妃在乾隆五十五年病故,葬在河北遵化清东陵西侧的“裕妃园寝”里。那里的月台上有宝顶,在宝顶的下面是安放棺椁的地宫,地宫有14米深,而且与十几米长的地下走廊相通着。

1979年10月,对这座墓进行了发掘清理时发现棺头正中有几行回文,用金漆手书写的,意思是:“以真主的名义……”棺内,头骨的近旁有一条长85厘米的花白发辫,还有龙袍碎片和刀件织物,上面有“江南织造臣成善”、“苏州织造臣四德”字样。此外,珍珠、宝石也不少。

虽然这里曾被盗过。但实物证明,墓主人正是容妃。因为棺头文字说明,死者是伊斯兰教徒。龙袍、宝石又证明她妃子的身份。那花白的发辫与她55岁去世年龄也相符,织物上的“四德”、“成喜”等字样,是乾隆时江南织造官的姓名。

加入容妃就是香妃,这座墓也就是香妃墓了。

但还有人认为,容妃与香妃不是同一人。容妃并无体香,而且并不是被掳进京城的,也不是被赐死的,况且宝月楼在她进京之前就修建了,与她没有关系。

新疆喀什埋的是香妃,河北遵化埋的是容妃,那陶然亭边的“香冢”里埋的又是谁,无从解释。

相关链接——香妃的婚姻之谜

据记载,香妃是乾隆二十五年也就是1760二月进宫的,当时已经27岁。那时候,一般女子都在十几岁就出嫁了。清帝挑选秀女时,13岁的女孩儿就可以参选了,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12岁就嫁给努尔哈赤了;孝庄文皇后也是13岁就与皇太极成婚了;孝康章皇后甚至15岁就生了康熙帝。可是香妃入宫时竟然已经27岁了,所以人们猜测她很可能已经结过婚了,婚史还不会短。加入香妃入宫前结过婚,她以前的丈夫会是谁呢?入宫是因丈夫死了,还是离婚了呢?假设是离婚,那么离婚的原因又是什么?是什么时候结的婚?…这些都无从得知。

当然了 ,香妃可能在入宫前没有结婚。个别晚婚现象在那个朝代都会有。比如叶赫部首领布扬古妹,丰姿绰约,聪慧柔顺,是有名的美貌佳人,可能正是因为她美丽聪慧,到33岁她才出嫁,成了著名的“老女”。香妃也是久负美名,而且远近闻名,她成为第二个“老女”的可能于是有的。在民间,也会有一些有地位、有财富的、有美貌的女子,依恃自己的财貌,不容易挑到如意的郎君,直到妙龄花季已过,就耽误了婚期。香妃会不会也类似?这个真的难以解开了。

曾国藩不称帝之谜

曾国藩(1811~1872),是在我国近代史上是很有影响的人物。他从湖南双峰偏僻的小山村入京赴考,28岁就考中了进士。之后一步一阶踏上仕途路,还成为了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

在京十几年间,他先任翰林院庶吉士,后累迁待读,又历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好做过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他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一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的。

后人对曾国藩的评价

曾国藩的年代,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走向了衰败,可以说是个内忧外患不断、动荡不安的时代。曾国藩母丧返乡之时,太平天国横扫了湖湘大地。清王朝统治危在旦夕,于是他在家乡组建了一支湘军,这只湘军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立下汗马功劳,他也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是清代以文人封武侯的第一个。他后来又历任了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至一品。死后谥“文正”。

人们对曾国藩的一生功过争论不休。有人推许他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先哲,是建树功业、转边运世的贤人,是清咸同中兴的第一名臣。但也有人骂他,说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总之褒贬不一。

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就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1870年的“天津教案”,使得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他自己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有了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有革命党人说是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骂他是汉奸,遗臭万年。建国后,史学界斥责他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是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是汉奸卖国贼,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等等。总之他被骂得狗血淋头。

曾国藩手握兵权为何没谋反

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曾国藩手握重兵,掌握地方大权,难道就没有过要推翻清王朝,取而代之的想法吗?相反,他自己不但不做皇帝,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还主动解散了湘军,还强迫曾国荃离职回家。这不得不令人怀疑。

曾国藩为何要这么做?一般认为有三点理由:

首先,根深深蒂固的忠君思想使他这么做。深受晚清理学大师——唐鉴影响,他起兵的目的相当明确:保卫明教、保卫地主阶级利益、保卫清朝。个人追求只是做一个光宗耀祖的中兴之臣,封侯拜相。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浸淫,曾国藩孜孜不倦地学习,日夜不息地苦读。特别是在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之后,他“日以读书为业”。而且他勤于求教,不耻下问;还博览历史,重视理学,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可以说是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由于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所以在政治上他有自己的独特观点。他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运用儒、法思想来治理天下,就是他政治才能的表现。他推崇程朱理学,提出过治理天下好办法,吏治与廉洁、物质与财用、选材与用材、兵力与兵法等方面的治理办法他都有所涉及。

其次他称帝的条件不完备。南方的曾国藩和北方的僧格林沁两个人是清王朝倚为肱股的大臣。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是最受器重的,他拥有一支强大的庞大队伍,以骑兵为主。与八旗兵不同,他的军队战斗力很强,部署又是在中原河南的腹地,对东南虎视眈眈,使得曾国藩不敢轻举妄动。曾国藩起兵是保卫明教和忠君保国的,如果自己称帝,就是不忠不义、大逆不道的行为,他也就人心必失。湘军内部,左宗棠名下是楚军,李鸿章名下的是淮军,湘、楚、淮有关联,但湘军其实已经分裂。再加上,以英国为首国际上在我国的势力也决定扶持清政府了。这些曾国藩都考虑到了。因此,曾国荃等人多次劝其他对清王朝取而代之,他还是不为所动。

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知识分子曾国藩,他认为“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他还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要效仿:“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他不信医药,不信僧巫,更不信地仙。只是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他也不慕富贵,认为“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

这些是他成为清朝中兴名臣的道德修养基础。从外表而言,他“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睡,身材仅中人,行步则极厚重,言语迟缓。”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