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瓦舒金凶神恶煞般的模样,里亚贝舍夫只有服从。至少死在德国人手上还能当个烈士。刚刚杀出重围的第8机械化军不得不再次掉转矛头,将撤退的后队改为前队,以25辆坦克为前导,其余的180辆坦克紧随其后,靠着最后一点燃油发动了新的攻势。
对面的德国第16装甲师其实才是最惨的,好不容易送瘟神似的将苏军赶走,结果他们又杀回来了。苏联人到底在玩什么花样?!拍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吗,杀进敌阵三进三出?
还没等德国人回过味来,第8机械化军再次突进12公里,于德军战线上撕开一条口子(果然不愧为最精锐的机械化军)。然而这时,苏军的汽油终于耗尽了。德第16装甲师在4个步兵师强有力的增援下,进而反包围了孤军深入的第8机械化军,里亚贝舍夫少将只好将那些没有燃油的坦克埋进土里,充作固定炮塔抵挡德军的冲击。6月29日,德军又调来了两个装甲师阻止第8机械化军突围。在7个德国师的围殴下,身负重伤的里亚贝舍夫少将跳进一辆坦克,组织残部且战且走,终于在德军合上“口袋”前跳出了包围圈。但是,第8机械化军的损失是惊人的:里亚贝舍夫后来承认,由于战斗和不断的调动,成功撤到第聂伯河左岸的只有不到10%的坦克。要知道,仅仅在一周前,第8机械化军一共拥有856辆坦克呀!
对此次进攻负有主要责任的瓦舒金同志绝望了——他选择了自杀。当副总参谋长巴格拉米扬拿着一份新计划去找他时,正好撞见乌克兰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赫鲁晓夫粗声粗气地告诉他:“没有必要啦,现在用不着向他报告了。尼古拉·瓦舒金的战争已经打完了。”
当然,赫鲁晓夫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他也是此次进攻的倡导者之一②。斯大林一旦追究起责任来,他肯定是跑不掉的(完全可以参考巴甫洛夫的下场)。
真是好笑之极,赫鲁晓夫和瓦舒金两个共产党员从未带过兵,甚至对军事一窍不通,却总爱充内行,对基尔波诺斯指手画脚。瓦舒金同志倒是很有政治觉悟,直接找马克思报到了。但赫鲁晓夫同志,你为何不买块豆腐撞死呢?
注:
①事实上,此次大反攻从一开始就遭到了西南方面军总参谋长普尔卡耶夫将军的反对。他的理由很简单:
所有第2梯队军队距边界远近不一:步兵第31、第36军需要走5~6天。前文提到的机械化第9、第19军也要走3~4个昼夜。
因此,他建议边境部队积极防御,等消耗了德军实力,并判断出德军主攻方向之后,再集中力量反击。但他的意见却遭到了瓦舒金的无端指责,说他是失败主义,“不加抵抗地把主动权拱手让给侵略者”,“胆大包天地放法西斯分子深入祖国腹地”,云云。
②根据巴格拉米扬的记载,正当普尔卡耶夫将军和瓦舒金吵得不可开交,差点掐起架来的时候,朱可夫和赫鲁晓夫走了进来,他们纷纷支持瓦舒金“马上转入反攻,把德军赶过国境线”的计划。
少数服从多数,这才迫使基尔波诺斯下定决心,不待兵力完全集中就仓促地投入反击。
挺进,前方就是乌克兰!
后来有人调侃说,德军进入苏联后对苏军的政治委员不应该枪毙,而应该发勋章,他们帮了不少的忙。对于红军的后勤官员更该发铁十字勋章,没有他们的努力,德军的战果也没这么大。总之,瓦舒金同志的死亡是对西南方面军有帮助的。不管怎样,基尔波诺斯上将终于能不受那些所谓“政治委员”干扰,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了。
此时此刻,基尔波诺斯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撤退。但我们都知道,斯大林是不允许撤退的。据说有一次,列宁格勒军区司令打电话给斯大林恳请撤退,斯大林竟然咆哮着对电话筒吼道:“撤退,还能往哪儿撤?到北极去吗?!”
但是到了6月30日,也就是西南方面军陷入重围的那一天,莫斯科突然又批准基尔波诺斯全线撤退的命令,同意将部队后撤240公里,大体上到了科罗斯田—奥伦斯基新城—普罗斯库罗夫一线的苏联旧疆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斯大林防线”)。
上天帮了苏联人的大忙。就在那天深夜,乌克兰下起了一场暴雨,雨水冲垮路基,导致德军机械化部队陷入泥泞之中。而苏军则抛弃了重型装备,一边进行顽强战斗,一边缓慢退却。
可是,传说中的“斯大林防线”实在太坑爹了。照理说,这条以国家领袖命名的防线应该很坚固才对。但当疲惫不堪、浑身湿透的红军将士撤退到那儿后,才发现“斯大林防线”杂草丛生,已经荒弃很久了。负责管理这些阵地的将军向基尔波诺斯汇报说,“只有寥寥几处筑垒地域驻有常备军,至于其他筑垒地域,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另一位将军的汇报就更有意思了,他表示“正在对废弃的工事进行修复,但没有武器储备”,并问道:“能否寄托退却军队手中的武器战斗?”
不是废话吗,如果能战斗还跑这儿来做什么?你总不可能对德国人说,你们先停手,等把防线修复好了再打过来吧。
没有办法了,苏军只好继续跑路。但是在措辞上,苏联人很谨慎,他们纷纷表示,这不是撤退,而是“战略转移”。在7月份的第一个星期,西南方面军就一直做着这样的“转移”。很快,第聂伯河沿岸的森林和丘陵已被抛在身后,德军越过“斯大林防线”,推进至乌克兰大平原。
眼下,由于边境交战的巨大失利,红军此时的战线实际上已被分割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波塔波夫少将率领的第5集团军。这位波塔波夫少将也算是红军中少有的牛人了,他的集团军从交战第一天起便被德军包围在国境线。但波塔波夫少将却从容地将残部带进普里皮亚特沼泽,并利用那里的地形做掩护,不断袭扰德第6集团军。令德国人特别愤怒的是,一旦德军发起进攻,苏军又立刻远离大路,退进沼泽腹地。士兵们不得不穿过灌木丛和齐腰深的芦苇进行冲锋,即便在攻下目标后,隐藏在灌木丛中的苏军狙击手仍然继续骚扰,并有计划地杀死那些无人救护的德国伤兵,用刺刀将他们逐个捅死。此举大大激怒了德第6集团军总司令赖歇瑙元帅。他下令,“将苏军战俘像游击队员那样对待,不论他们是否身着军装”。
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的阻击战打得卓有成效,但另一部分,也就是红军西南方面军主力却过着凄惨兮兮的日子。乌克兰大平原遍地都是麦子和向日葵,一望无际,无遮无拦。英国二战学者艾伯特·西顿后来形容那里的地形时写道:
“大地疏疏落落地点缀着藏在槐树荫中的一排排农舍。牲畜和家禽仍在田野里,只是马匹和人员已经离去。广阔又单调的天际,更加重了大地的荒漠和空落落的气氛,给人以茫茫无际的感觉……”
但我觉得,老外形容得太烦琐,太没诗意。因为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种地形下,苏军能往哪里撤?平原这么大——方圆160万平方公里,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甚至连乌克兰第一书记、半个乌克兰人的赫鲁晓夫也对保卫家乡失去了信心。
7月份的第一个星期,赫鲁晓夫乘车回到基辅,着手组织乌克兰首府的防御工作。可他同样发现,这里啥也没有。(那些饱食终日的政府官员还以为战争离自己很远呢!)据赫鲁晓夫自己的说法,他计划组织一支工人军队保卫基辅,并打电话到莫斯科要武器。国防委员马林科夫却告诉他:“这儿一片混乱,什么事情也闹不清楚……”他指示赫鲁晓夫,可否“让大家自己打造武器、做长矛、做刺刀,用瓶子、燃烧瓶去跟法西斯坦克搏斗”?
德军仍在迅速挺进。7月8日,德军几乎在所有地段上越过了“斯大林防线”。7月9日,乌克兰西北部日托米尔州首府日托米尔也被德军占领,离基辅不到150公里了。这一消息吓得赫鲁晓夫魂飞魄散,遂决定转移基辅的重要物资和粮食。但这一情况很快通过肃反人员汇报给了斯大林。7月11日,斯大林向赫鲁晓夫拍去了一封电报,电报同样吓得赫鲁晓夫魂飞魄散。
因为上面的内容是:“假如你们向第聂伯河左岸后撤一步,你们所有人都将被作为懦夫和逃兵而加以严惩!”
斯大林的意思很明白了——丢弃任何地方都忍了,但你们丢了基辅试试。
保卫乌克兰首府
基辅,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9世纪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的首都,素有第聂伯河上的“帝王之都”、“俄国众城之母”之美誉。将这座城市拱手让与敌人,斯大林的震怒可想而知。
当然了,赫鲁晓夫同志是很灵光的,尽管同僚们在谈及他时都忍不住蹦出“那个土豆政客”的评语。但不可否认,在那个时代,赫鲁晓夫揣摩上意的本领无人能及。他很清楚,这是斯大林的底线。基辅若是丢了,跑回去叫斯大林一百遍“我最伟大父亲”也没用。
第二天,也就是7月11日,赫鲁晓夫拍了回电,他说:将竭力保卫基辅,战斗至最后一兵一卒!
与此同时,另一位苏军高级指挥官也来到了基辅,他就是苏联内战中的老英雄,被列宁称为“世界上最杰出骑兵统帅”的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元帅。
长期以来,布琼尼是很不得斯大林信任的。原因是,他在人民和军队中享有太高的声望。伏罗希洛夫元帅曾写信给斯大林,说布琼尼“小农意识浓厚,名望太高,也很狡猾”。伏罗希洛夫还惊慌地打小报告说:当问及一名年轻红军战士,他是为谁而战时,后者竟回答说“为布琼尼而战”,而不是为“斯大林而战”。因此,斯大林一直把布琼尼留在身边,不委以实权。
但是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斯大林也顾不得为谁而战了。他于7月10日任命布琼尼为西南方向总指挥,统一指挥西南方面军和黑海舰队。给布琼尼送行时,场面还是极为动容的——斯大林拉着老元帅的手千叮万嘱:“无论如何要守住基辅呀!但暂时没有预备队,不管多么困难也别来要……”
布琼尼元帅是开着坦克到前线的……对,没错,坦克!前来迎接他的赫鲁晓夫看到这一幕真是哭笑不得——布琼尼得意扬扬地告诉他:“现在不比国内战争那时候了。德国人有技术、有飞机,我就藏到坦克里躲他们,还开着它当汽车使呢。”
笔者弱弱地问一句,骑兵元帅开坦克算不算与时俱进呢?
不管怎么说,布琼尼下车伊始,嗯,不对,是下坦克伊始,便对基尔波诺斯的撤退战术产生了质疑。尽管对局势缺乏基本了解,但布琼尼元帅大手一挥,颁布的第1号命令便是:“不准后退一步。要坚守和反击!”
基辅(KIEV)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为乌克兰首府,经济、文化中心。建于第聂伯河中游两岸,位于最大支流普里皮亚季河与杰斯纳河汇合处附近。面积782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