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苏联反击战
47917900000011

第11章 神圣的战争(2)

结果,就在第二天,苏军的反攻开始了。为了迷惑敌人,科涅夫统率的加里宁方面军率先发起反攻。12月6日,朱可夫将军率领的西方方面军也跟着转入进攻,在沿着35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着筋疲力尽的德国中央集团群铺天盖地压过来。

1941年12月5日,是德军历史上最黑暗,也是最悲惨的一天。同时,这也是苏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损失最惊人的一天。为了掩护西方方面军的行动,科涅夫统率的加里宁方面军首先发难,它越过结冰的伏尔加河上游,向对面的德国第9集团军扑来。

怎料,加里宁周边气温骤降。在12月4日夜晚,苏联西北部迎来了冬季最后一次也是最严酷的一次降温。平均气温降到了零下29~零下25摄氏度。加里宁在莫斯科更北边(换句话说比莫斯科还要冷),平均气温已是零下30摄氏度!

当地人无奈地告诉在此地苦战的德国人:“你们真倒霉,已经有20年甚至30年没见到过这样坏的天气了。”

在这种气温下,别说行军打仗了,就是出门都是遭罪的,连皮糙肉厚的苏军也高呼受不了了。指挥官们惊讶地发现,士兵要在齐膝深的雪地里奔跑非常不易,速度不快,而且容易跌倒。后来,一位德国军官对加里宁方向的苏军进攻是这样描述的:密密麻麻的敌人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滚滚而来,穿过冰天雪地向我们进攻。我们的机枪不停地向他们扫射,把自己的说话声都淹没了。在我们前边的雪地上,被打死的敌人和垂死的敌人像地毯似的黑压压铺了一层……可是,一群又一群的敌人还在向我们压过来,越冲越近,真可谓源源不断。最后剩下来的俄国士兵进入我们手榴弹够得上的距离时,才在我们的机枪前倒下。这时,我们的机枪手稍作休息,倒下的敌人重新活动起来,在宽阔的地平线上黑糊糊地上来一片,于是战斗又开始了。

诸如此类的战斗,德军伤亡非常轻微。但是冻伤员却日益增多。结果,很多人就因为没有遵守“一小时活动准则”,被冻僵、冻死。截肢人数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然而,第9集团军还是坚持了下来!德军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仍然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防御战——加里宁方面军一头撞上,结果被撞得粉身碎骨。在突破敌人前沿阵地后,攻势陷入了停顿。科涅夫恼羞成怒,曾多次督促各集团军继续前进,结果除尤什克维奇第31集团军获得进展、插入德军右翼35公里外,其余各集团军都被赶回了出发阵地。

紧接着,12月6日,在700架飞机的支援下,朱可夫西方方面军右翼第30、第20、第16集团军和第1突击集团军也发起了大规模进攻行动。在这段时间里,朱可夫已将预备队的第20、第1突击集团军运动至第30和第16集团军的结合部之间。换言之,在突破口上,苏军的实力瞬间翻了一倍!

德国第9集团军已被科涅夫死死缠住,无法回缩。在这个方向与苏军对阵的是德国第3、第4装甲集群。虽说是装甲集群,但德国人油箱早空了,坦克被冻住,炮塔无法转动。而宽履带的T-34却能在雪地中健行如飞。

由于行动困难,苏联士兵纷纷爬上坦克,进行短距离急速冲锋。德军抵挡不住,开始向西溃退,沿途抛下了大批战略物资。

但是,当撤退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德国人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妙了,因为天气实在恶劣,大雪铺天盖地,车辆一离开公路就开不动了,就是在公路上行驶也非常困难。在这种气温下,发动机一旦熄火,就很难再次打着(必须升火烤上几个钟头)。德军一次撤退只有几公里,因为抛锚的车辆横在路中央,将公路堵得拥挤不堪。士兵缺少冬靴,行动起来更是困难重重。

然而,苏联滑雪部队却不存在这些困难。在苏联最高统帅部的秘密组织下,由西伯利亚人组成的滑雪师,构成了反攻力量的中坚。他们穿着加厚的短上衣和白色的迷彩服,头戴保暖的棉制帽子,两边有弧形的软毛护耳,脚上还穿有温暖的特制靴子,并将武器非常好地掩饰起来——上面涂有动物油脂,以防止冰冻。

因此,西方方面军拥有无与伦比的机动优势,他们死死咬住德军后卫部队,还从侧翼搞突然袭击。有时,苏联人冷不丁地突然出现,打完一梭子弹后便滑雪逃逸,德军追又追不上,打又打不过,受限于公路两侧,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况且,士兵极怕落单,因为落单就意味着死亡,因为苏联人没有留下俘虏的习惯。

为了防止德军重整战线,朱可夫下了死命令,他告诉各集团军指挥官:“一定要咬住敌人的脚后跟进行追击!”

起初,他还以为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因为科涅夫方面传来消息说,“德国人打得非常顽强,未能击退敌人”。所以,当看见德国人溃不成军的狼狈样,竟吃了一惊。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团军作为第二梯队,本应跟在突击第1集团军后面行动,现在却杀红了眼,冲上了第一线,始终处于攻势的顶端。

要知道,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

他那筋疲力尽的集团军,在得到3个步兵旅的加强后,不作任何停顿地转入反攻(突然从防御变为进攻),打了个德军措手不及。一部分德军退入距莫斯科50公里的克留科沃市,企图依托这一要塞城市与苏军巷战。结果,罗科索夫斯基指挥部队从西南迂回,将德军团团困住。

所幸的是,厚厚的积雪阻碍了苏军机动,在封闭包围圈的最后一刻,德国人愣是杀开一条血路,跑了。不过,54辆坦克、120辆汽车以及堆积如山的武器弹药和军用器材却成了苏军的战利品。克留科沃的解放,使该城居民无不欢欣鼓舞,人们顶风冒雪伫立在街头,欢迎自己的队伍进城。

之后,第16集团军马不停蹄,开始向伊斯特拉以及伊斯特拉水库一线突击。回到半个月前的旧战场,罗科索夫斯基感慨万千。不过这一次,进攻方和防御方的位置互换了。

德国人也不含糊,他们再次派出工兵,摧毁伊斯特拉大坝。汹涌而出的滔天巨浪暂时阻挡了苏军去路。然而,罗科索夫斯基早料到了这一步,他将主力转移至伊斯特拉河上游,从北面迂回。与此同时,由西伯利亚人组成的第78步兵师更是冒着严寒和敌人的炮火强渡伊斯特拉河。罗科索夫斯基亲眼看到了他的部队是怎样过河的——圆木、栅栏、门板、麦秸编的筏子、橡皮艇……总之,一切能浮在水上的东西都派上了用场。

多么滑稽的一幕啊!想想看,一大群士兵蜷伏在门板上,用枪托作桨,向对岸划去……德军被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惊得目瞪口呆,只能丢下防线阵地继续逃窜。沿途遗弃的辎重物资之巨,几乎把路都封住了!此外,德军还不得不抛弃他们的野战医院。一些医生在把伤病员丢给敌人的时候,还在每个伤病员的床上放一把手枪,“我们让他们选择是否活着落入苏联人手里”。因为苏联人喜欢把伤病员拖出去,头朝下绞死,再往他们身上倒汽油,烧着他们。一些未受伤的德国兵还必须看着这种酷刑,然后在他们的屁股上猛踢一脚,再送回到德国阵线那边,并指示他们“详细描述一下布尔什维克是怎样对待法西斯分子的”。

即使一个健康的指挥官在这种猛攻面前也会感到恐惧,更何况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这个重病缠身的人呢?11月里,他的心脏病又犯了几次。希特勒与前线将军通话,也不征询他的意见了。用哈尔德的话说,“连邮差都不如”。现在,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撤退有变为溃逃的危险。用不了几天,部队就会垮掉,“拿破仑式的悲剧”重演了。况且,后方没有可以退入的阵地,也没有可以守得住的防线。

博克元帅更是滑头,他宣称自己病了,据说还是胃溃疡。他和勃劳希契纷纷向希特勒提出辞呈。他俩明白,再不辞呈有被当做替罪羊的危险。勃劳希契更是直接,他跑进元首办公室,进行逼宫:“元首大人啊,快让我滚蛋吧,我再也干不下去了,我有心脏病呀……”

希特勒苦闷难当,在屋里踱来踱去,十几分钟没有回答。然后他说:“在目前这个时刻,我不同意作任何变动。”

勃劳希契二话没说,离开了房间。

就这样,没有一人肯站出来主持大局。12月希特勒对哈尔德嘲笑地说:“如果一切都顺利,你们这些杰出的将军就会争先恐后地干。事情一不太好办了,你们就以生病或者体弱多病为由,打报告请求辞职!”现在,前线每时每刻都有士兵倒下,但第三帝国的领导者们都宁愿把重担推给别人,将头埋进沙子里。希特勒有时甚至是故意躲着他的新闻首席发布官奥托·狄特里希,将他当做噩兆的源泉。因为狄特里希先生带来的全是苏联前线的坏消息。

但是,就在12月7日的黄昏,奥托·狄特里希匆匆跑进元首的地穴,说他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求见。由于刚收到苏联前线发来的报告,希特勒生怕狄特里希又带来更坏的消息——他显得很不自在。当他的新闻首席发布官念完电报,希特勒脸上却浮现出了惊奇的神色。

原来,日本偷袭了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

希特勒精神为之一振,非常激动地问:“消息确凿吗?”

狄特里希:“消息确凿。”

希特勒二话不说,一把抓过电文,不穿大衣也不戴帽子,冲出暗堡,穿过寒冷的夜幕,把这条新闻直接甩在凯特尔和约德尔面前。“我们败不了啦!”他大喊道,“又多了个盟友,一个三千年来从未吃过败仗的盟友!”

你是我的敌人

——向美国宣战!

是的,日本人真这样做了。1941年12月7日,当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白宫办公厅里悠闲地享受着午餐,他那宽大的写字台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接线员说,对不起总统先生,打扰了,海军部打来了电话。紧接着,惊慌失措的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便向他的总统报告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珍珠港遭到空袭,这不是演习!”

总统简直不敢相信。他觉得,就算日本人开战,也不可能跑到珍珠港。更何况,一个不比加利福尼亚州大的国家,竟敢同美国宣战,这在战略上简直是发疯。

但是,现实不容置疑。据初步估计,两艘战列舰和四艘巡洋舰遭到重创。当消息被确认后,罗斯福不再犹豫了。第二天清晨,他在国会支持下宣布对日本开战,全面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同一天,他打电话给伦敦,丘吉尔感动得几乎热泪盈眶……

罗斯福说:“好了温斯顿,现在我们在同一条船上了。”

几年来的失败和屈辱终于使丘吉尔看到了曙光。因为他当时就知道,这场战争他们赢定了!那天晚上,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今天,我们赢得了战争!世界上五分之四的人民站在了同盟国这边。”说完,他抱着枕头跑去睡觉去了。

丘吉尔当然有理由喜出望外,美国所蕴涵的军工实力不言而喻。但希特勒竟然也很高兴,这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他天真地以为,日本参战既可以把美国拴在太平洋,又可以通过陆路进攻英国在远东的属地(譬如印度、香港),从而使丘吉尔腾不出手来。更可笑的是,他还把日本当做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海军强国(这是雷德尔告诉他的),却忘记了这个国家既不产油,又缺乏钢铁,连一个二流国家都不是。

与往常一样,希特勒非常“耿直”——那种德国人与生俱来的憨直。一个星期前,好战成性的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浩将军曾问里宾特洛甫:如果日本真决定同“英国和美国打仗”,柏林将持怎样的态度?

里宾特洛甫回答说:“将站在你们这边。”

大岛浩将军又惊又喜。据美国作者威廉·夏伊勒记载,为了核实一下自己是不是理解得不错,矮小精悍的日本大使继续追问:“阁下的意思是不是说,德国和美国不久就会发生战争?”

里宾特洛甫回答说:“罗斯福是个狂人。因此说不上他会干出什么来!”然后,里宾特洛甫庄严地、正式地向日本作出保证:“一旦日本与美国交战,德国自然会立即参战。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绝无可能单独同美国媾和,元首在这个问题上是下了决心的。”

狡猾的日本人还是放心不下。里宾特洛甫并不知道,就在他说话的时候,日本联合舰队正在秘密驶往珍珠港途中。因此,东京迫不及待地希望德国人签字——口说无凭。到时候你们德国人耍赖不认账咋办?

就这样,在东京政府强烈要求下,德国政府服服帖帖地签字了——将自己的命运绑在了日本的战车上。时间是12月4日,也就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三天。12月5日,意大利人也就范了。齐亚诺后来承认,日本政府这一招使他目瞪口呆,他们竟引用三国条约中的条款,要求意大利在战斗一开始就立即向美国宣战,而且还不准单独媾和!这足以看出亚洲人的狡猾与贪婪。齐亚诺说,他不打算签这份文件,因为意大利在这一事件中捞不到任何好处。但墨索里尼却无所谓——打就打,难道我墨索里尼还怕上厕所都要人扶的罗斯福不成?

总之,轴心国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当珍珠港事件传来之后,他们纷纷向日本表达了祝贺。与此同时,在东京街头,成千上万的民众走了出来——穿着最盛大的节日礼服,无论男女老幼,纷纷跪了下来,朝着日本皇宫方向顶礼膜拜,感动得热泪盈眶。长久以来,美国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及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令这个岛国倍感痛苦。现在,黄种人终于站起来了!敢于向白人提出挑战,日本人怎么能不感激涕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