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古墓探秘[图说天下.探索发现]
47921300000048

第48章 解密中国古代盗墓现象

中国古代盛行的厚葬之风使得历朝历代的盗墓现象屡禁不止,当然也不乏出于复仇等心理而掘墓。盗墓活动一直以来都充满了神秘色彩,盗墓者们穿走于亡者的领地,发人冢,掘金宝……所行之事虽被人唾弃,但纵观从古至今的盗墓活动,也是一部另类传奇。

“北派”和“南派”

盗墓的历史由来已久,加之中国南北地理情况的不同等诸多原因,形成了南北方不同的盗墓方法和手段。根据南北盗墓技术的不同,形成了中国盗墓史上的“南派”和“北派”。

“北派”以豫陕为中心,以使用洛阳铲为特色。洛阳铲是一种用来探测地下土层土质的铁铲,铲的一端为半圆柱形,一端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杆后又可接绳。

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几厘米的深井,以此来探明地下的遗迹。相信大家很难想象,在今天的考古发掘中,洛阳铲的使用对考古遗迹的探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重要的考古工具之一。由此可见古代盗墓人对这一技术的深入研究与探索。

所谓“南派”,以长沙为中心,特有技术为“望、闻、问、切”。望,即为看风水。

古代大墓多以倚山面水居多,古代的风水观使得在墓葬的位置选择上尤为重视,由此盗墓者多会以风水判断墓地的大小。闻,为闻气味,依气味的不同来分辨墓葬的有无,听起来真如同仙术一般。问,即与当地老乡攀谈,历史、传说、地名、古迹等等无一不透露着遗迹的信息。即使在今天的考古调查发掘之中,古地名、古传说仍然是有价值的。比如说,有村庄以“窑”命名,那么就要注意方圆百里是否有过烧窑遗址的存留。切,为根据土层来判断墓葬的年代和大小;在墓中棺材里摸死者身上的物品;用手摸出土物品,以判断物品的价值大小。“南派”的理论中除“闻”之外,似乎都是十分科学的。不难看出,所谓的盗墓不仅仅在于一个“盗”字,这其中也有着一定的技术与理论。盗墓小说中都是光怪陆离、神奇诡异的,但对墓葬的判断不是光凭感觉,而是或多或少凭借着科学。

“官盗”与“私盗”

说起盗墓,无外乎月黑风高之夜,三五个人影,挥舞着铁锹,终于见到耀眼的珠宝,却被早已仙逝的墓主人吓个汗如雨下……历史上,所谓的盗墓者不仅仅是我们听说的以此来发家致富的盗墓世家,更有为了某种目的而盗取古墓的所谓“官盗”行为。

“官盗”,顾名思义,就是统治者或官员组织进行盗墓活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官盗者有东汉末年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等,至于近代更是有1928年孙殿英“私盗”又称“民盗”,指的是个人或团伙的盗墓行为,多数的“私盗”还是出于对随葬品利益的追求。他们盗取随葬品后找机会出售来谋求暴利。“私盗”一般集中在古墓分布较多或密集的地区,如陕西、河南等文物大省。解放前私盗团伙一般由两个人组成,一个人挖洞、向外传递随葬品,另一个清土、望风。多数的两人盗墓团体都有亲属关系,当然,也有大型盗墓团体和个人的盗墓行为。

一般“官盗”古墓人员为数众多,公开地炸开封土,大量运出宝物,曾经惨遭这样洗劫的墓葬一般已经不会有太大的考古价值了。而“私盗”,既称其为“私”,便是不可如“官盗”般明目张胆了。一般是在墓室的上方打开直接通往墓室的通道,盗出宝物后逃之夭夭。

自古以来,对私人盗墓的惩罚一直都很严格,多以死刑论处。但是,千百年来却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无怪乎一个“利”字。

盗墓行为在古人看来是对死者的不敬,是有悖人常的行为,而在今天,盗墓行为给考古学研究带来了很多遗憾。如若墓葬已经遭盗,其考古学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墓葬中的随葬品也不再是置于原来的位置了。

花样百出的盗墓技术

盗墓多是世家,手艺代代相传。有人戏称,之所以会有如此结果,主要是因为盗墓需要多人为之,一个人怕是难成其事的。打出盗洞,进入墓室,总要有人先爬出来运送宝物,若非父子兄弟,一般的朋友总怕是靠不住的。

考古发掘中所见已经被盗的古墓数量惊人,许多古墓甚至多次被盗。根据考古地层学理论,由墓葬回填土中包含物的时代特征,可以发现许多古墓因时代久远,故而几次被盗的时间间隔也是甚为久远的。

盗洞一般都是直接打通墓室,这不禁让考古学家惊讶其对墓室判断之准确。比如位于安阳侯家庄西北冈的殷商王陵区,共有大墓13座,多被盗掘过。盗墓者在墓室的正中开一个圆形盗坑,坑口紧贴墓室四壁,盗洞直达椁室,盗墓者直接进入椁室珍贵随葬品被洗劫一空。

盗墓者寻找古墓无外乎凭借洛阳铲,以及“望”“闻”“问”“切”,除此之外,盗墓者还有一些隐蔽措施。《警世恒言》 第十四卷《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就曾记述了子承父业的盗墓故事。朱真半夜盗墓,所带之物皆是其父所留:一个皮袋,里面盛着挑刀、斧头等,一个皮灯盏,一个盛油的罐,还有一领蓑衣,蓑衣是在雪天使用的。朱真先将蓑衣穿起,又将十来条竹片编成一行,绑在蓑衣后。这样,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就被后面的竹片拨平了。一般在将古墓盗掘之后,也要将土回填,并把地表作平,这样小心谨慎无外乎是忌惮于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严惩了。

到了当代,盗墓技术更是发展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探测时使用军用罗盘、探测仪,盗掘时使用雷管、炸药、电锯,运输、通讯的工具有汽车、摩托车、手机等等,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高科技手段应有尽有。

历代防盗措施

针对高超的盗墓技术,墓主人也想出了种种反盗墓方法,真可谓五花八门。一般来讲,防盗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让人知道墓的位置,但这又不符合帝王追求奢华的心态,于是诞生了“疑冢”,比如三国时的曹操就为自己设了七十二疑冢,目的就是迷惑盗墓人,提高安全性。

虽然增加墓葬数目可以迷惑盗墓者,但终究有一个墓是真的,可以说疑冢只是提高了安全性,但并没有将安全系数提高为百分之百,所以还要增强墓葬的坚固性,让盗墓者无从下手。历史上采用较多的防盗方法是用石头加固墓葬,具体应用中,棺椁采用石质的或墓葬外围采用石块垒砌。为了增加坚固性,还采用了将石与铁相结合的方式,即将熔化的铁水浇筑在石头上。

不论是疑冢,还是铁石加固的办法,都属积极防盗措施。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防不测,聪明的墓主人还想出了种种消极防盗方法,比如在墓中储放流沙来防止盗墓者打盗洞。还有一种以杀伤盗墓者来保护墓葬的方式,传说秦始皇陵内就设有机弩矢,一旦有人靠近,就会被乱箭射死。另外,秦始皇陵的地宫内注有大量水银,水银有毒众所周知,用水银挥发的毒气将盗墓者毒死,这一做法不能不说是一种绝佳的反盗墓方法。

古代帝王修建陵墓后,往往会将参与修陵的工人秘密处死,以防他们泄露陵墓的入口。《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陵建好后“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然而,无论墓主人如何费尽心思地布置防盗设施,盗墓者都能找到破解的方法,正是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古今墓葬中,能逃脱被盗厄运的真是少之又少。

近代以来,文物走私暴利颇丰,盗墓行为也随之猖獗,虽然国家法律严令禁止,可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还是不断有人铤而走险。这些人的不法行为造成许多文物流失民间和海外,对中国的民族财富造成极大伤害,也给考古工作者带来很多麻烦,如著名的陕西秦公一号大墓,考古工作者历经10年,发掘到最后竟是一座空墓,其上的盗洞多达2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