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孩做很多事情难以一次获得成功,但他们肯定希望做得尽量好,得到成人的肯定、鼓励和表扬。可不同的小孩做同样事情时,因为智力、专心程度、方式方法等差异,肯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应该从过程上关注、欣赏小孩的努力,观察其在过程中的态度、习惯等表现,引导孩子规划、专注、坚持,并实现过程中“里程碑”式的目标。如果家长能肯定、鼓励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和表现,孩子就会拿出良好的姿态,甚至付出多倍的努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家长。如果我们只根据最后的结果评判优良中差,肯定只有少数小孩会得到鼓励和表扬,绝大多数小孩再努力也难以获得老师的肯定。时间一长,很多小孩就会觉得“无所谓”了。
笔者的小孩在小时候曾学练小提琴,这是个完全失败的经历。笔者还依稀记得,当她获得小提琴初级证书时,非常有成就感,并把证书给笔者看。但笔者当时并未认识到教育过程的重要性,加之工作繁忙,未能抽出时间关注她每天练习的情况,肯定她每天或每周取得的进步,后来,她拉练习曲不再认真,自己也逐渐失去了兴趣、成就感和信心。最终,她放弃了拉小提琴。
三、对“教学”过程的建议
(一)对老师的建议
进入学校后,很多小孩常对家长说“我们老师这么说的”、“我们老师这么要求的”。因此,对学生和家长而言,老师就是“权威”,老师所说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同样的话,老师说出来与家长说出来,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1.知识源于生活
人们常说:知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其中,“高于生活”指知识是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现象与逻辑的总结、提炼和抽象。从小学的语文、数学,到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所有课程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参照物。单纯地讲授知识显得过于抽象、空洞;结合生活的应用实例讲授知识则显得具体、生动,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
例如:分数n/m很抽象,但如果将“分”结合除法理解、将“之”理解为“的”,那么分数3/4就可以理解为“东西分成4份,其中的3份”。只要老师肯用心,不是为了教知识而教知识;学生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不是为了学知识而学知识,那么,对学生而言,大多数的知识就不再那么抽象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理解知识的方法、思维和习惯。反之,如果学生只追求表面的知识结果,背诵大量的人文经典、公式定理,却不能真正理解其本质含义,不要说让他们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就连拿高分都困难。
2.注重教育的过程
说到教育,我们通常朴素地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如何“授人以渔”呢?通常来说,“鱼”是结果,“渔”是方法。但方法是抽象的,结合过程开展教学,方能显得具体而不空洞。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知识的形成过程。任何知识,不管是科学理论还是专业技术,都可以说是“问题驱动”的结果。因此,探索发现问题、从问题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思考总结知识形成的过程,比知识结果本身,更体现智慧和创造性。
(2)知识的传授过程。知识是培养学生“如何思考”的较好载体,知识教学过程则是培养学生“如何思考”的较好选择。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结合知识形成的过程传授知识,引导、培养学生“从问题到知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思考。这种培养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本身,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注重细节、分析解决问题的态度、习惯、思维、能力和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老师对知识的理解远远超越书本,而且要求掌握十倍于所要讲授的内容,能结合自然现象、现实生活融会贯通。其中有些知识的讲授还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见识和经验。另外,还要求老师更加用心地开展教学,站在学生理解的角度,组织、设计教学内容,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3.避免照本宣科地教学
如果教师纯粹为了“讲授知识而讲授知识”,那么,他通常只会照本宣科地讲授。对照书本讲授知识比较容易,所以,很多“南郭先生”就混进了教师队伍。对学生而言,这种教学过程如同嚼蜡,枯燥乏味,根本无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习惯、思维、能力等。更可怕的是,这种教学方式反而会让学生形成“只追求结果”的功利性心态和思维。
针对经验型知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缺乏实际经验的很多老师可以照本宣科,却难以透彻地开展教学,因而难以传授给学生真正的知识。如企业管理、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应用型课程,书本知识以经验总结为主,即使老师缺乏实际经验,照样可以讲授教材上的知识内容。仅从内容讲授的角度看,老师甚至可以讲得很“精彩”。但这种精彩的讲授无异于在岸上教学生学游泳,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
笔者曾到马来西亚华文中学参观。他们开设了烹饪技术、木工技术、焊接电路板等动手课程,学生将几何知识与木工技术结合,动手做很多手工作品。学校还为学生开设很多计算机课程,如网页设计制作、Java语言编程等,老师只是简单辅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程序。了解我国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的人都知道,这些课程都是在大二、大三开设的专业课程,甚至Java等编程语言课程用七八十个学时开展教学,师生还觉得学时不够。因为教学只是“为了学语言”,只围绕编程语言开展教学、考试,学生学习编程语言后,却不会开发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英语和其他课程的教学不也是如此吗?其实,基础教育的课程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尤其是传统的人文思想和精神。多从知识的“为什么”、“怎么做”方面,通过故事、事例或活动讲授知识,对启发学生的思维更加有利。
4.老师应该站得更高
家长和学生常常只关注结果,如关注某次的考试成绩。老师,特别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应该比家长和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如果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老师就可以“游刃有余”地转换角度或思路,看清问题的本质和发展趋势;若仅从单一的角度看待事物,往往不全面。可是,每个人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往往又会不自觉地局限于自身的思维定式。那么,如何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拥有更高的视野呢?笔者仅列举一些建议供读者参考。
(1)老师应该在过程中认识问题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老师如果能够从过程的角度和视野出发,分析每个学生在“软知识”方面的表现,就会更加全面、客观。这样,教师对学生的优缺点“一览无余”,不会因为成绩的不理想或某次考试的失误而全面否定学生,也不会因为成绩优秀或某次考试的超常发挥而忽视学生自身的不足。
有的学生明明很聪明,考试成绩却总是不理想;有的学生明明懂得了所学知识,作业完成得也不错,可考试时就是不能正常发挥;有的学生只是成绩好,动手能力却有待提高。这些问题的背后,总是存在态度、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如好高骛远、粗心大意、做事不踏实、做事磨磨蹭蹭等。只有从态度和习惯方面进行改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老师要善于集思广益
很多富于启发性的思想、方法和观点也许藏在很多书中,但却难以从书本上获得。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拓思路:
第一,多听报告。我们常说听报告重要,有的人并不以为然。在功利性的社会中,人们都忙于追逐各种名利,他们要的往往是结果,并不是思想和思维。即使很多人愿意聆听报告,却只听大师、明星和专业性的报告。很多年轻老师、学生甚至很少参加报告会,更不要说一些教授、博导、领导们。
第二,多与人交流。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因为各人生活的轨迹、接受的教育、结交的朋友、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看法以及看问题的视角总是存在差异,导致每个人的思想、观点等都可能有其独到之处。哪怕交流的对象年龄比自己小,社会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水平没自己高,甚至是自己的小孩或学生,他也未必就没有真知灼见。
笔者虽属IT方向的教师,但喜好与历史、经济、数学、物理乃至管理专业的朋友以及政府官员、公司老板等闲谈交流,谈话主题也不局限于专业话题。有时甚至可能有点“奢侈”,和朋友在办公室、茶馆喝茶交流,谈论各种社会现象、文化思想、教育方法等。为什么说“奢侈”呢?因为大家都“很忙”,能偶尔“静”下来开展“头脑风暴”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很多人不愿意参加类似的交流活动,甚至觉得这种活动无聊、无用且幼稚。因为这种思想交流很难让人马上得到什么好处和利益,除非是陪同领导、大专家或另有所图,否则很多人不愿意静静地品茗思考、驰骋思维、与人交流碰撞思想的火花。可没有了思考和交流,也就难以有新思想,这也许是当下缺乏思想家的主要原因吧。
第三,增加阅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阅读的重要性自不用说,阅读的内容也不局限于经典名著,各种书籍、杂志、报纸、网络上的文章、轶闻趣事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在阅读过程中,你可能需要“跳出书本看书本”,而不要带有“先入为主”的思维和判断去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观点。微观上,可以学习别人的好词好句;宏观上,可以理解学习别人的思维和方法。另外,你也可以理性地从其他角度接受不同的观点。
很多人都知道阅读很重要,但阅读往往不能满足人们功利性的欲望和目标。他们宁愿打牌、醉生梦死,也不愿静静地阅读。君不见有的人在机场候机时,都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克服场地不便,抓紧时间打上几把牌。甚至有人在乘飞机的过程中,可以解开安全带,置个人安全于不顾,打上几把。可在其他国家,不管是候机还是乘机,很多人都在安静地阅读。
第四,其他方式。在网络时代,分析新闻事件、查看网络评论也非常有效。也许对同一事件的多数评论是雷同的,但常常有许多理性的观点、思考、评价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出发,则显得弥足珍贵。这些声音虽然淹没在浩瀚的网络评论中,但却可以大大拓展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思维方式。
(3)老师要具有豁达的心态
不管是知识面、看问题的视野,还是生活的经验,老师都是学生的榜样和示范,其心态、胸怀常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老师更应该有海纳百川的心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短期且功利的角度看,成绩、排名和升学率等“结果”可能会影响老师的晋升、收入状况。但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老师若能从道德、态度、习惯等方面影响学生,使他们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那他们的成绩也不会太差,反而会对老师有利。
学生的好奇心,特别是中小学生,会让他们提出老师想象不到的问题。在面对学生提出刁钻问题时,老师也可能束手无策,心里还会觉得很丢面子。这时,老师应该理性地认识到,自己未必能回答学生的所有问题,但却可以给他们引导和建议。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心底无私天地宽。要做到如此,老师就应该像“海绵”一样,随时可以从各种报告、文章、事情中汲取营养,总结经验和教训,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很多年前,一学生告诉笔者一个故事:某年轻教师被问及他不能回答的某问题,当时该教师并未恼怒,只是告诉学生他并不懂得这个问题,但他会课后查资料,给学生解答。不久后,该老师查阅资料,并给学生满意的回答。从学生的描述中我发现,学生不仅没有因此而看低该老师,反而更加尊重他。有的老师心胸狭隘,面对这种尴尬处境时缺乏理性。在被学生“问倒”时,就觉得丢了面子,甚至记恨学生;如果学生不听话,就故意刁难学生,甚至报复学生;因为学生的不良表现影响其奖金、声誉,就对学生大发雷霆,甚至谩骂学生等。如果老师的思维、心胸尚且如此,他们又何以能培养具有大视野的学生呢?
(4)老师要具有设计和驾驭能力
班主任、任课老师还需要具有设计和驾驭的能力。班主任不只是简单地发发通知、念念文件、管管学生等,而需要像“电影导演”一样设计活动,建立班级“文化”;任课教师也不只是简单地讲授知识,还需要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思考运用教学方法,方能驾驭教学过程、课堂气氛。这些能力往往超越了书本知识,甚至没有任何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需要老师非常“用心”,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才能应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我们常常在《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读到这样的故事:一个好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可以改变学生的命运;一个理性、睿智的家长,可以在小孩成绩不理想时,锲而不舍,去引导、鼓励小孩。如在每次考试以后,某睿智的老师让学生比较这次考试成绩和上次的变化,自我发现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对一般人来说,这些故事仅仅是故事而已,但老师、家长看到这样的故事时,应该分析过程中的做法,看看是否具有可学习和借鉴之处。
(5)老师要参与教学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