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47934000000045

第45章 实施现代教育的一些建议(6)

如果政府能以更长远、更宽广的视野谋划大教育,对教育管理从结果导向转为过程导向,更加关注道德、价值观、态度、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我们方能窥见教育的真谛,恢复教育的本来面目,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媒体对个人成功的宣传不局限于成绩、财富和排名等结果,而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得到结果的过程,社会对教育的认识才能逐步趋于理性,对问题的解决才能付诸行动。如果教育工作者,包括校长、领导和教师,本着对学生人生负责的精神开展教育,不过于追求功利性的指标、政绩,才能通过“教书”实现“育人”的目标。

2010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送数万名校长到国外学习培训的议案。显然,该提议只提出了“做什么”,却没有深入地思考“如何做”,所开出的药方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不妨深层次地思考:首先,出国学习培训的目的、内容、方法是什么?其次,这种培训是否会变味,成为变相的出国旅游?再次,如果培训活动的组织和设计不结合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培训就只会流于形式、走马观花,那又何必劳民伤财呢?最后,通过出国培训,即使校长们知道“如何实施现代教育”,可实施现代教育的基础和土壤是社会的观念、政府的管理、教师的认识。没有了基础和土壤,在国外镀过金的校长即使有三头六臂,也还是难以实施现代教育。

(二)那么

理想地说,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全面地谋划未来五十年的教育,并付诸行动,政府、媒体和教育机构逐步实施上述“如果”。那么,我们的认识、观念将逐步得到改善。二十年后,大、中、小学也许普遍践行现代教育理念;四十年后,我们的教育将会得到明显改善;五十年后,鼓励教育、“做中学”方式、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不只是口头上的理念,鲜活的事例随处可见。

到那时,我们的教育才会脱胎换骨,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其他层次的多元化教育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格局:高考、考公务员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社会公众对各种职业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理性认识;本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绝对不止一两个。

很多人也许并未意识到“我们距离现代教育到底有多远”。要知道:在道德、价值观、态度、习惯等软知识上存在细微的“失之毫厘”,将会带来结果上的“谬以千里”。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这种潜在的危机,并付诸行动,那么,杨振宁博士的预言还是水中月。因此,我们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任重而道远,但愿笔者对五十年后教育远景的设想并非是一厢情愿的奢望。

第三节 对大学教育的建议

关于大学教育,很多资料都有论述。这里仅针对现行体制下的大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教育的目标,提出建议,供读者参考。

一、关于大学教育

(一)对大学教育的定位分析

针对大学或大学教育,有很多种说法: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教育应该教学生“How to Think”而非“What to Think”;大学教育就是“大人的教育”;大学应该是精神的净土,理想的大学精神是“教授治校、学术独立”,大学的办学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这些观点莫衷一是,每个观点只单方面地说明了“大学教育是什么”,并不全面。针对大学或大学教育的定位,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年龄角度看,大学教育主要针对18岁以上的“成年人”,除了少数少年大学生之外。对很多人来说,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转型阶段。因此,大学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关注人从孩童到成年、从学生到社会人的重要转变。

2.从内容角度看,大学教育更加专业化。如果说基础教育重在夯实基础,那么大学教育则更为广阔且专业化。虽然大学和中小学所传授的知识不同,但所有这些阶段的教育目标应该一致,因此软知识的教育应该是连续的。

3.从方法角度看,大学是培养思考的态度、习惯和方式的重要阶段。对人的一生来说,道德、价值观、态度、习惯、能力等软知识远比硬知识重要。通常来说,大学是这些软知识固化形成的最后机会和阶段。

4.从目标角度看,教育的目标不仅培养有用之人,更需要培养完整的人。所有教育阶段皆为此目标服务。大学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该通过通识教育和各种活动,传承人类优秀的人文思想和精神,引领社会的主流文化,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非功利性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个人自我完善奠定全方位的基础。

任何组织机构,社会、民族、大学、企业、团队等,建立其优良文化皆为上上之举。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其个体的品行、态度、习惯,甚至理想、精神等方面。真正的文化精神应以人类的共性文化为核心和基石,这种共性文化是人类几千年文明传承所沉淀的精华,不因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存在差异,也不因地域、民族、国别的差异而失去意义。温家宝同志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其他积极向上的普世价值和人文精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曾几何时,本应引领社会主流文化的大学,沦为了鱼目混珠的官场文化、世俗文化和其他社会文化的附庸。今日大学精神的丧失,首先从文化阵营开始瓦解、坍塌。

(二)大学和专业的选择

莘莘学子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面临着很多困惑。有的学生因高考发挥得不理想,未能进入自己希望的大学或攻读想学的专业;有的学生即使梦想成真,却发现大学生活并非那么理想。因此,进入大学以后,有的人抱怨,有的人转专业,甚至有的人退学重新参加高考、出国留学。那么,究竟该如何认识、看待大学和专业,并理性地进行选择呢?

首先,大学教育只是个人成长的一种选择。很多没有进入大学的人,可参加某种职业技能培训,甚至直接步入“社会大学”,他们只得面对着人生的无奈。其中不乏平凡之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同样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其次,地域、大学选择通常比专业选择更重要。严肃点说,毕业于好的大学犹如出身名门望族,选择大学就是选择文化、选择出身。地域、大学是文化的大环境,专业只是学习的小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好的大学往往具有良好的文化传承,大学的差异表现为大学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又体现在师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态度习惯、思维方式、思考能力、学术风气和氛围等方面。大学文化会无形地影响人的一生,远胜于知识、技术对人的改变。

再次,如果未能进牛津、哈佛、北大、清华等国际、国内一流大学,学生又该如何?毕竟,凭借个人天赋和努力能进一流大学深造的只是极少数。这时,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同样可以获得成功。相反,即使进入一流大学,如果自身不努力,同样难成大器。

不论中外,很多在仕途、商场、学术上取得成功的翘楚并非一流大学的毕业生,有的甚至没有大学经历。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文凭只是个人可获得的标签和砝码,并不等价于个人的道德、态度、习惯和能力,更不能决定个人的发展之路。伟人身边之人未必伟大,仙人身边之物未必皆有仙气。即使一流大学有很多名家大师,进入一流大学并不等于已成才。

最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教学应该建立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导致对专业人才的功利性需求,使得用人单位以专业作为选聘人的重要导向,并形成普遍的观念:作为就业敲门砖,专业似乎很重要。

很多朋友在小孩选择专业时向笔者咨询:该读什么专业?计算机软件和电子通信等IT专业还能热多久?很多学生入学时急功近利地选择热门专业,可毕业时热门专业却不再热门。那么,该如何理性地选择专业?我们不妨思考这几个问题:五百年前有专业吗?为什么国外一流大学在前两年不分专业?比专业更为重要的是什么?

现实生活、实际工作对个人的知识、技能需求并不仅局限于专业之内。即使博士毕业,也不可能获得一生所需的所有知识技能。甚至有的人在本科、硕士、博士所学专业,工作所从事的专业都不相同。更何况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并非终生从事固定的专业工作。如果仅仅为了找工作,专业教育也许更直接有效,但如果从培养人和个人一生发展的角度来说,专业并非首位选择。在专业教育之前奠定道德、态度、习惯、能力等通识教育基础,则更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国外很多一流大学在前两年不分专业,先实施通识教育,道理恐怕就在于此。

(三)如何适应社会需求

现代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精细化,对人才提出了更为多元化的专业技能需求和更高的素质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这种需求是大学专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原始驱动力。其中,大学教育既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又需要服务于教育的目标,注重人文基础和通识知识的培养。

理想地说,大学教育应该基于扎实的通识教育,实施更高层次、更为专业化的教育。教育的理想、目标、目的和理念都是抽象的概念,必须通过每门课程、每节课、甚至每分每秒的教学过程实现具体化,将理想的教育精神践行、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教育既植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需求,却又高于它,以实现教育理想和现实过程的结合。

回头再看看当下的教育,姑且将政治、体制等因素摆在一边,又存在哪些先天的不足呢?也许我们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关注传统的文化传承;另一方面,又面对现代社会对新知识、新技术需求的挑战。更多的教师也许根本就没有认识到“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课程教学,其本质不过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一种载体”,因而,在大学专业教育过程中极易出现“顾此失彼”的倾向:重专业轻人文、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管理。

目前,我国中小学、大学乃至研究生教育只注重知识传授,却没有在“如何通过教育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软知识、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理想的教育精神”方面下功夫。如果将专业化教育视为“单一学科领域性、专业方向性的知识教育”,那么这种教育本应基于宽厚的人文精神和通识教育,到大学高年级、研究生阶段才开始实施。现在,这种教育已形成“抠书本”式的畸形教育,向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方向蔓延。这种倾向是超越民族、国家文化的共性问题,在西方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出现过。西方教育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沉淀,方才形成了今天的现代教育,正如徐贲徐贲:《高等教育因何“高等”》,《新京报》,2008年11月22日。所述:“这样的高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目标不仅在于专业知识训练,而且在于培养有文化、有教养、有价值观的公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学生在学院的前两年可以不设专业划分,学生文理兼顾,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课程,后两年才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这种教育开始于通识课程,目标却是人的无止境的自我完善。”

二、人生需要规划

(一)有规划和没有规划是不一样的

站在更高层次看,人生是漫长的过程。不管是平时测验、期中测试、期末测试、中考还是高考,如果将考试比作100米、200米、1000米赛跑的话,那么人生则可以比作马拉松。在开始的100米,甚至1000米领先的人,并不一定一直领先到最后。因此,人生需要更长远的目标规划,在不同年龄阶段应该做不同的事情、实现阶段性的目标,大学只是其中的某个阶段。

在小孩很小的时候,很多家长就给他们设定了较狭隘的人生目标:读大学、读研究生、出国留学、成家立业。以至于很多学生缺失了理想、精神、追求和人生规划。当他们面对就业压力、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时,就对学知识、读大学产生了怀疑,对人生产生了困惑,甚至怨天尤人。也许有人会说:有没有规划,人生还不是一个样,得一天天地过日子。

人生本身就像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过程,犹如城市的发展,其宏观规划不可或缺,人生的发展过程有无规划亦完全不同。如果城市的建筑、马路、公园景观等建设布局缺乏超前的战略规划,那么,城市的整体建设就会杂乱无章,即使微观部分修得多么的雅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很多城市要么拓展建设新城区,要么实施老城改造。因此,对成大事者来说,人生规划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它是实现人生理想、目标、追求的蓝图和导航器。

城市如果缺乏规划,政府可以花钱拆迁、改造,拓宽马路,重盖高楼大厦。但人生却没有这样“推倒重来”的机会。从理论上说,再大的城市都可以推倒重建,再渺小的生命却不能“从头再来”。

实际上,对持续时间较长、涉及面较宽、过程较复杂的任何事物而言,规划就是事前的战略谋划。即使过程难以具体、目标不断调整、结果难以预测,事前谋划还是有助于事物朝好的方向发展。如果缺乏规划,事物发展的随意性强、可控性差,常常还会顾此失彼。一条马路的修建如此,一个城市的建设如此,一个国家的发展建设更是如此,个人的人生发展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