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我们最宏伟的事业,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农业生产有关。无论资产,还是工人就业和产品的出口方面,农业都占重要的地位。谁都不愿意农业的发展受到任何的障碍,但传统农业的发展已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森林砍伐和草地的不合理开垦使大量的肥沃土壤白白流失,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造成了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使农业的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持续农业就是要尽力避免和消除这些不利的影响,想方设法使农业生产持续不断地发展,并满足当代和今后世代人的基本营养需求,而且不造成资源环境的退化。
持续农业强调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资源再生能力的提高,不断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减少不利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和其他风险给农业带来的危害,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和人类生存的环境。它与有机农业的共同之处是强调可再生资源如水、养分等的永续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主要的不同是持续农业并不排斥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而是把它们作农业措施的必要补充;有机农业则强调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而用动物粪肥、绿肥豆科作物和有机废物、矿质岩石等代替,农药也以耕作、覆盖和生物控制等自然防治措施替代。在持续农业中,农药、化肥和农业机械等仍占一定的地位,但不像传统农业对它们的依赖,化肥的用量减少,作物所需的养分主要由豆科作物、植物残茬、绿肥和当地有效的有机废物提供。病虫害主要靠轮作、覆盖和生物防治等自然技术控制,农药只是病虫害综合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只有在自然控制没有效果时才使用农药,而且选用的农药也是低残毒、容易被微生物彻底分解的品种。这既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也节约了能量,减少或避免了潜在的污染。生长调节剂和机械的应用会减少持续农业的劳动力需求,但与传统农业比较有保守的趋势,并在探索更有效的机械。持续农业在资源环境保护与保持最佳生产力和减少劳动力投入之间维持一个平衡。
持续农业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系统,不过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技术,使农业生产取得最优的生产效率,有机农业是持续农业的一种实践,但并非持续农业就是有机农业。
持续农业的技术包括,水土资源保护;土壤肥力和结构的管理;病虫害和杂草控制和植物生长的潜在生产量以及资源和能量的高效率利用和替代能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等。总的目标就是要实现高效、优质、高产的农业生产系统,使世代人民都有充够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农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发展持续农业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持续农业就是使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就是持续农业。1980年,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第一次提出“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7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提出“2000年转向持续农1980年,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第一次提出“持续发展”的概念。如今,持续发展农业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业的全球政策”。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的丹波斯召开了持续农业与环境会议。1993年5月,第一次在中国举行了国际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研讨会,对于国内外的进展情况,提出了具体行动的建议。
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就是在农业生产中尽量避免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而主要靠有机肥、轮作和机械耕作等措施维持农业生产的发展的一种农业方法。传统农业生产系统主要依靠农药、化肥的投入控制病虫害、杂草和作物的营养。而有机农业则以农畜粪肥、绿肥、豆科作物和有机废物等维持土壤的生产力,以轮作、覆盖、适时播种和耕作以及生物防治等措施控制作物的病虫害。
有机农业已有很久的历史,在农药和化肥发明之前,我国古代农民就主要靠有机肥和耕作措施维持较高的生产力。他们用作物轮作和适当的耕作措施以及一些设诱饵的办法较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和杂草危害。现在的有机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出现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的情况下被重新提出来的,她继承了我国古代有机农业思想的精华,强调生产系统中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多样性,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调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有机农业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就是将主要的农作物如小麦、玉米、高粱和棉花等与豆科、绿肥作物进行轮作和间作套种,这样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生成的有效态的氮可以供主要农作物利用,豆科和绿肥牧草还可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使主要农作物产量增加。轮作还可以打破病虫的生存环境,使病虫害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施用牲畜粪肥、绿肥和有机废物,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及时的耕作和锄草及播种既可以保持土壤的含水量,也可以起到控制病虫害和杂草的作用。对病虫害的控制常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也就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危害。通过这些措施,有机农业可以获得较稳定的产量。由于有机农业没有用农药、化肥等,而且维持土壤较高的有机质,使她有较强的抗御灾害的能力。在干旱条件下比传统农业的生产情况好,但在较好的条件下产量一般比传统农业较低,另外有机农业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投入。虽然有机农业成本低,也不会产生生态环境的恶化,但若普及应用会使社会粮食产量供不应求,许多人可能会忍受饥饿之苦,因此不太可能被大多数农民和政府所接受。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根据生态系统内有生命的生物群体与无生命的环境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一个综合型的生产结构,在这个生产结构中植物通过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过程,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光、热、水、气和养料,一部分通过植物转化后,又归还给环境;一部分为植物体积蓄、贮藏。这些贮藏的能量和物质,因动物吞食而转移到动物体内;动植物的残体被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分解,复杂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质,重新又回到环境中,为植物再一次吸收利用,这就是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转移过程。在我国广东、浙江等地,农民利用生物互生互养的原理,建立起田塘生态系统。他们挖塘养鱼,在塘面上种桑,利用桑叶养蚕,再用蚕沙喂鱼,含有鱼屎的塘泥作肥料还塘基,形成一个闭合的生态链环,称为“桑基鱼塘型”生态系统。在这个食物链中,桑树是生产者,蚕是一级消费者,鱼是二级消费者,鱼塘中的微生物则是分解者,物质在其中周而复始地循环,生生不息,废物得到了全面的利用。
现在国内外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总的精神就是要求农业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善于遵循自然规律,立足今天,放眼未来,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
有人对我国的生态农业提出一种观点:切实根据生态学原理组织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实行无废物生产,提供尽可能多的清洁产品。既有效地利用机械设备、化肥、农药,又尽量减少其污染影响,也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的经验,力争实现绿色植被最大,生物产量最高,光合作用最合理,经济效益最好,生态平衡最佳等目标。
生态农业并不排斥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所以可能获得较高产量。它比较注意生态平衡,做到山、水、日综合利用,在施肥上看重有机肥料,在病虫防治上注意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减少农药污染。所以我国大多数农业科学工作者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只有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才能避免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在产出大量优质产品的同时,也可望建立一个优美宜人的环境。
生态农业与中国
生态农业指主要或完全依靠生物生产的有机物来提高产量的耕作制度,源于传统的有机农业。
生态农业的推广,不仅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良性循环的形成,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效果。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在农业生产历史上遗留下许多优良传统和生产经验,其中许多是符合生态农业原则的。如精耕细作,通过轮作、间作、套种提高单产;充分用地,施用农家肥料,种植绿肥,用地养地结合;循环利用,低能消耗;以种植业为主,农牧结合;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自然能源,改善生产条件;以生物防治为主,防治病虫害等,这些都为建立中国式的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传统的桑基鱼塘可以看作是水域生态农业的一个雏型。80年代以来,对于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论述、评价与日俱增,一些省市开始了有关生态农业的试验。如北京环保所在京郊大兴县留民营村所进行的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系统的建设与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在20世纪以前,世界各国都以传统的有机农业为主,产量很低。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石油、化工、机电工业的发展,兴起了无机农业(又称石油农业)。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产量空前提高,但也造成了土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生态农业的目标壤、大气、水源、食品的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为此,1971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土壤学家W.A.阿伯奇特首先提出“生态农业”概念。1981年,英国的M.K.沃辛顿进一步指出,生态农业是生态上低输入、自我维持、经济上可行的小型农业系统,旨在对环境不致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具有最大的生产力。生态农业的特点是利用半数以上的耕地种植多年生牧草,发展养牛,实行农作物轮作,种植豆科植物,利用牲畜粪肥和含有矿物质的岩石,采用生物防治等方法保持土壤特性,提高土壤肥力,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化肥、农药等。它在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保持水土、减少污染等方面均有较好效果。但由于生态农业主要依靠生物本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进行生产,转化效率低,农作物产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