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47954600000010

第10章 互联网的带头大哥

用谷歌自己的话来说,谷歌的目标是管理全世界的信息。全世界的用户,无论你在哪个角落,只要能够连上互联网,你就能在万能谷歌上面找到你想要的任何信息。这话听起来口气很大,谷歌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谷歌的英文名Google来自于单词“googol”。这个单词是由一个名叫米尔顿·西罗蒂(Milton Sirotta)的美国小孩在1938年想出来的词,代表10的100次方的意思。谷歌刚开始的时候只做搜索引擎,就想到了这个词,意为用户在谷歌上面可以获得接近无限的信息。但是在注册域名的时候发现googol已经被人注册了,所以稍微改变一下就叫作Google。看来不是每个大人物的诞生都会电闪雷鸣,房子中央蹿出一条龙来,谷歌这个名字的由来就再随意不过了。

经过短短几年的快速发展,谷歌不知不觉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到2009年年底,谷歌在美国的搜索引擎市场的份额高达72%。相比之下,雅虎只有12%,微软bing只有9%,被甩得不是一般远。

除了搜索引擎,谷歌还有一个长长的产品列表,每一个产品的市场份额都让竞争对手胆战心惊。

Youtube,这个谷歌花16亿美元买来的家伙,目前占据美国视频网站市场的50%。

谷歌曾经还打算花20亿美元买下Facebook,但是最后Facebook投入了微软的怀抱。强扭的瓜不甜,谷歌干脆自己开发社交服务产品。2010年2月,谷歌Buzz上线。

谷歌地图,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崛起,在美国市场已经和老牌地图网站Mapquest打成平手。

电子邮箱市场虽然垄断集中度较低,但Gmail还是占据了一席之地。在目前的电子邮箱市场中,雅虎邮箱市场份额最大,为4%。包括Gmail、美国在线、AIM、微软MSN在内的其他几家主要的电子邮件服务商市场份额都在1%上下。在这些公司中,除了Gmail只有5年历史之外,其他电子邮件服务商均有10多年的历史了。

谷歌的浏览器Chrome于2008年9月推出,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它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就占到了9%,仅次于Firefox和微软的IE,而且市场份额几乎每个月都在上升。

Blogger(即Blogspot)是谷歌提供的博客服务,目前拥有最多的活跃博客用户,市场份额高于Myspace和Windows Live。

谷歌的Picasa提供相片共享服务,目前市场份额仅次于美国老牌相片存储及共享网站PhotoBucket和Flicker。

此外,还有谷歌的建站(Sites)和文档(Docs)服务,前者提供域名注册和网站建设服务,后者提供在线文件创建和共享服务。这两个服务在美国也有大量的用户。谷歌建站(Sites)目前为100多万用户提供域名申请、建站和电子邮件服务;而谷歌文档(Docs)的用户已经达到2500万。

谷歌图书(Book),目前已经扫描了700多万本图书,供用户在线查阅。

谷歌学者(Scholar),囊括了美国和欧洲主要的学术期刊。被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师生广泛使用。

谷歌的两大广告项目,AdWords和AdSense,占据了美国互联网广告行业的半壁江山,直接威胁到其他美国互联网公司的生存。

谷歌付款(Checkout),是一个网上支付系统,大有和贝宝(Paypal)平起平坐的架势。

谷歌声音(Voice),可使用户通过网络直接拨打电话,美国用户可以免费拨打美国境内的电话,明显就是来抢Skype的市场。

除了互联网,谷歌的触角还伸向其他领域。谷歌目前有自己的手机Nexus One以及自己开发的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此外,谷歌还开始着手建立超高速宽带网络;并且在2010年2月获得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U。S。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 FERC)批准,进军能源领域。

……

看一下谷歌的产品列表,不难发现,在互联网这片自留地中,处处都有谷歌的身影。而且更为蹊跷的是,如果是谷歌占据市场优势的产品,比如搜索引擎、视频网站,别人很难再做大;而对于已经相对成熟的市场,比如图片共享、电子邮件等,谷歌只要想插上一脚,他很容易就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甚至可以把原来市场中的老大拉下马。所以到了现在,连微软、苹果这样的大牌公司都不得不对谷歌刮目相看。

于是很多人感到奇怪,谷歌到底有什么神秘武器?让谷歌致胜的《葵花宝典》是什么?

谷歌没有《葵花宝典》,但是谷歌却明白IT行业的两个大道理:第一个是锁住(Lock-in)理论,第二个是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有时候也用Network Externalities,都是一个意思)。这两个武器足以让谷歌在IT行业中翻江倒海。

什么是锁住理论?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把你套牢,把你绑住。没错,这个锁住理论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每一个用户,使用某一种产品,比如微软的操作系统,比如Adobe Photoshop的软件,比如新浪网,用的时间长了,熟悉了这个产品,就形成了一个使用习惯,对这个产品有了依赖性,即被“锁住”了。当然,用户可以换成另外一个品牌的同类产品,没人拦你。但是很少人会去这样做,因为这里面有一个转换成本问题。如果你换了另外的操作系统,很多文件可能因为不兼容而无法使用,如果全部修改就太麻烦了。同样,如果你不用Photoshop,改用其他图片处理软件,除了有兼容性问题之外,你还得重新学会使用该软件,这个转换成本就太高了。新浪网也是如此,你每天都上新浪网,知道财经新闻在哪里,体育新闻在哪里,如果你要发布评论,知道点击哪里,如何留言,等等,一切都熟门熟路,如果换到其他门户网站,可能就要重新琢磨半天。

这些转换成本,有些是用户习惯造成的,有些是产品本身人为设置的。但是作为企业,总是想方设法把用户“锁住”,想方设法提高用户的转换成本,让用户对自己的产品形成依赖性。一旦这种依赖性形成了,企业就可以高枕无忧,不怕用户流失了。

谷歌十分明白这个道理。在谷歌刚刚出道的时候,当时搜索引擎行业还处于群雄逐鹿的状态,谷歌因为搜索结果的质量相对较高,开始有了一些粉丝。谷歌觉得光有粉丝还不行,粉丝都是喜新厌旧的,说不定哪天来了个比谷歌更有姿色的,粉丝们就都跑路了。关键的关键是要把这些目前喜欢谷歌的人“锁住”。于是谷歌推出了个人首页iGoogle。用户可以在上面定制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比如天气、股票,等等。用户在这上面能够看到自己平时最关心的一些信息,而不必一个个网站去看,去找。这样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情就是进入自己的谷歌首页,跟洗脸刷牙一样成为了必修课。

再比如,谷歌可以让用户看到自己的搜索记录,以及对于某个网站的最近一次的访问时间,这样,用户对自己之前的操作了如指掌,不必进行重复操作。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使用户对谷歌产生了依赖感,时间一长,谷歌就成功地将用户“锁住”了。

如果说谷歌在刚出道的时候成功使用“锁住”这一招,使得谷歌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那么接下来的“网络效应”则让谷歌如日中天。

“网络效应”是美国人总结出来的东西,听起来很有技术含量,但是说白了,一点也不高深。我们拿QQ来说事。为什么QQ在中国有那么大的用户群?MSN、谷歌Talk之类再怎么折腾,QQ用户对QQ还是一往情深、不离不弃,原因很简单,QQ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用户网络,决定QQ使用价值的正是这个用户网络群体的大小,而不是QQ本身是不是好用。所以,是否使用QQ不是单个用户自己说了算,而是要看这个网络中的群体。如果只是你一个人不使用QQ而改用MSN,但是你的好友还都在QQ上,那么MSN哪怕再好用,对单个用户来说还是毫无价值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效应”。网络越大,覆盖面越大,用户越多,越能体现出产品的价值。而同时,正是因为QQ的用户多,它的使用价值也越来越大,因此也就有越来越多的新用户加入QQ。这就跟滚雪球一样,QQ最后成了一个巨无霸的聊天工具,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了。

这个“网络效应”同样适用于其他IT行业。比如手机的使用价值是由多少人使用手机决定的。今天如果有人发明出一个比手机更高科技的通信产品,不管叫它手机还是脚机,或者是头机、脑机,如果没有庞大的用户群,或者说不能跟手机、电话用户互联互通,那这个什么机就是一堆废铁片,除了用来砸人或者垫桌脚,没其他用途。

最早提出“网络效应”理论的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主席希罗多·韦尔(Theodore Vail)。美国人之后根据这位老兄的名字发明了一个词,叫做韦尔主义(Vailism),专指通过用户网络垄断一个行业的做法,一旦这个用户网络建立起来,用户就会被“锁”在里面,不会使用其他产品,而竞争对手也根本进不来。

这个“网络效应”理论长期以来只是应用于传统的电信行业,但是当21世纪初互联网兴起之后,“网络效应”再次被发扬光大,迎来了第二春,谷歌就是其中活学活用的先进分子。

以谷歌广告AdSense为例。AdSense是谷歌的一个广告项目。加入这个项目的不计其数的小网站提供了不计其数的广告空间,而另一方面,加入这个项目的不计其数的广告商提供了不计其数的广告。这么多的不计其数凑在一起,使得AdSense成了巨无霸的广告平台。到了今天,无论是小网站还是广告商都觉得没有AdSense就活不了了。为什么呢?聪明的你,现在也一定会套用这个“网络效应”理论去解释了吧!没错,正是因为小网站的广告空间的总和几乎是无限的,也就是针对的广告受众数量几乎是无限的,广告商才会觉得这个平台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如果另外一个类似的广告平台只有100个小网站加入,那么广告商不会对它有多大兴趣。同时,正是因为谷歌手头有大量的广告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小网站加入到AdSense中来,这样就不愁自己的广告空间开天窗,谷歌肯定会有大量的广告来满足小网站的需求。所以当这个AdSense的广告网络把大家都纠结在一起的时候,其他类似的广告平台就很难再跟谷歌抢生意了。这也是谷歌被很多竞争对手指责垄断网络广告市场的主要罪证。

不光是AdSense,很多谷歌产品的成功都可以按照这个理论去解释。视频网站也是如此,因为大家都用Youtube,所以一方面我可以在这里看到大量的视频,内容比其他视频网站多得多;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用户多,大家才会选择Youtube上传自己的视频,这样能够让有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视频。这样一来,这个平台的价值就出来了,用户都难以跑掉。

除了这个神通广大的“网络效应”,谷歌的优势还在于可以共享用户资源。一旦一个产品——比如最早的搜索引擎——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用户群体,谷歌可以马上把这个用户群体转移到其他产品上去。谷歌收购Youtube之后,马上在Google。com的首页挂上Youtube的链接;谷歌推出浏览器Chrome之后,也立马在Google。com的主页和Youtube的每个视频下面挂出Chrome的下载链接,用户很快都被转移过去了。

同样的道理,QQ聊天软件大行其道之后,腾讯公司用这种方法把用户转移到qq。com网站上,也不费吹灰之力,所以qq。com很快也就成为了主流的门户网站。这比只有单一产品的白手起家的新公司要容易得多。

相比之下,微软的操作系统虽然有庞大的用户群,但无论是MSN还是搜索引擎bing。com,都属于互联网的范畴,属于跨领域了,就不能像谷歌那样近水楼台,共享用户群,因此MSN和bing。com也都是惨淡经营。而雅虎从门户网站起家,跟谷歌有可比性,但是雅虎这几年始终不如后来的谷歌老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跟其自身的经营有关。

所以,如果要对互联网或者IT企业的成功之道做一下总结的话,那就是:不管在“锁住”用户策略上,还是在“网络效应”的应用上,时机非常重要。成功者往往在整个行业刚刚兴起谁也没有做大的时候,基于好的产品或者好的经营策略,能够迅速崛起,做大之后,如果市场环境没有出现大的变革,通常能够稳坐钓鱼台,不用担心用户会跑掉。如果谁还想用同类产品插进来抢饭碗,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行性了。从美国的谷歌到我们的QQ,都是如此。

这个道理说起来很明了,但是如果要做成功,却值得做一番研究。有时候,光精心谋划还不够,还要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在谷歌成功之后,很多专家开始对谷歌的成功之道进行了总结,什么创新啊、团队啊,等等,这些都没有错,但是最关键的一条还是谷歌创始人佩奇自己总结的,那就是:谷歌一开始没有把赚钱放在第一位。当搜索引擎刚出来的时候,谷歌一直都坚持公正性第一,严格按照网页的质量进行排名。这也是谷歌所信奉的“不作恶”(Dont be evil)商业道德。而在当时,包括雅虎在内的不少搜索引擎网站都采用付费排名的模式,谁给的钱多,谁的排名就靠前。他们虽然一开始就赚钱了,但是没能赚长久。而谷歌一开始一分钱都不赚,亏本经营了几年之后,才于2000年推出AdWords广告项目开始赚钱,这个时候谷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用户。

这个“不作恶”的商业信条是谷歌早期的员工保罗·布切海特(Paul Buchheit)在一次会议中提出来的,之后也就成了谷歌的非正式座右铭。当时在谷歌的年轻人厌恶了美国大企业唯利是图的做法,因此希望谷歌能够跟他们划清界限,保持谷歌单纯的本色。这也的确为谷歌在早期赢得大量用户立下了汗马功劳。

之后,谷歌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市值接近2000亿美元、有2万多名员工的大企业,做了互联网行业名副其实的大哥大。而且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所有美国互联网用户都在使用谷歌的产品。谷歌也不断地往家里捧回各种奖杯:美国用户最喜爱的品牌,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最受员工尊敬的企业,等等。不管谁是评委,都不会把谷歌落下。

这个时候,谷歌就不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谷歌了。这个“不作恶”的信条也就迎来了很多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