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47954600000017

第17章 博弈:大企业的政治风头

谷歌的产品和文化全面渗入我们的生活,而与此同时,谷歌在美国本土和全球市场上正面临着各种争端和挑战,这些争端和挑战也出现在全世界媒体的报道当中。不少人可能不明白,一方面使用和喜欢谷歌的人那么多,但是另一方面还是有那么多人跟谷歌过不去?仔细想的话,谷歌的这种处境既正常,又不正常。

说正常是因为谷歌作为一个大企业,他和其他美国大企业一样,肯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行业准则引发的问题,有些是跟竞争对手之间的问题,有些是影响到别人利益的问题,甚至还有别人嫉妒他而引发的问题。对谷歌有意见了怎么办?忍气吞声不行,拿弹弓去弹谷歌家的玻璃也不行。在市场环境和法制都较为成熟的美国,打官司才是正道。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像微软这样的大企业,一旦跟谷歌出现了利益纠纷,大家就法庭上见。

说谷歌面临这么多纠纷不正常,是因为现在谷歌的产品线拉得实在太长了,不仅与几乎所有主要的IT企业都出现了利益纠纷,而且还面临涉嫌侵犯版权和隐私等社会问题,所以大家一致把矛头对准谷歌,谷歌也就成了众矢之的,这是谷歌在未来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如果很多企业跟谷歌之间的矛盾无法很好地解决,那么谷歌这些竞争对手联合起来的力量肯定要比谷歌大很多,这就不是谷歌能够对付得了的,于是光靠市场和法律的手段还不够,谷歌还得认干爹,找靠山。而这个干爹就是美国政府。这也是很多美国大公司要在美国混下去而且想混得好的“潜规则”。

这里有必要简单描述一下美国的政治经济版图。很多人觉得美国是全世界最民主的国家,不错,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其民主制度功不可没,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如果你在美国,作为一个普通的美国公民,你可能会更明白美国的民主制度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美国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每当总统大选的时候,每一个有选举权的美国公民都可以去投票选总统,但是所选的永远只有两个人。这两个候选人分别是美国两大党派——民主党和共和党各自推出的候选人。虽说党内的提名也有竞争,比如2008年总统选举的时候,美国民主党最初就有10个提名候选人,但是人数也极其有限,而且都是党内决定的。

现在假如张三站出来说,我哪个候选人都看不上,我觉得论才华、论长相、论气质,我才最适合当美国总统,所以我也要加入竞选。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美国每次总统选举都会出现一些独立候选人。但是2008年的几位独立候选人的选票总额加起来也只有1%,主要还是娱乐一下大众。实际上张三是根本不可能选上美国总统的。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于一般人无法筹得开展竞选活动所需的大量资金,也无法找到民主党或者共和党这样的大帮派为你的竞选造势,普通选民根本不认识你,也不会投票给你。所以每次大选,美国不可能出现三万个实力不分上下的总统候选人供选民精挑细选,选民也只有选择西红柿炒鸡蛋还是青椒小炒肉的权利。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总统选举,还是议员选举,都是如此。

200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奥巴马花在竞选中的费用高达6.5亿美元,即便是那些在党内初选就败下阵来的早已被美国人忘记了的候选人,也都花了几百万美元。这些钱从哪里来?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募捐获得的。

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募捐就跟和尚化缘一样,一二十块不嫌少,一二百万不嫌多。不少小老百姓也会跑去捐钱,凑个热闹。这种事情有时还被故意报道出来,比如某个美国困难户给奥巴马捐了5块钱,自己生活都已经这么困难了,还要跑出来捐钱,这是什么精神啊?这是拥护奥巴马的精神,这是关心美国政治前途的精神。这种事一宣传,整个美国都被感动了,奥巴马又加分了。除了选民,美国的企业也都加入到捐款的队伍当中来。而那些企业积极捐款,目的就没那么单纯了。

在美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下,政府和官员做事都比较透明,有了制度的约束,贪污受贿基本上没什么空子可钻,而且美国媒体无比强大,一不小心被人到媒体去爆料了,基本上都要吃不了兜着走。因此企业平时想要巴结政府高官,也没有太多的机会。但是一到选举的时候,机会就来了。一些企业向自己看好的党派或者候选人捐款,这等于间接地帮助这个候选人爬上权力的宝座,这个机会美国所有的企业都不会放弃。

因此,每当选举的时候,除了候选人忙,美国的企业也没闲着,私下里都在开会研究哪个候选人更有前途,哪个候选人的政策对我有好处,应该把钱押在哪个候选人的身上。而所有这些,目的就是当自己理想的候选人上台之后,能够照着自己的企业。

企业的政治献金长期以来都是美国政治中的一个敏感问题。在美国的政治捐款体制下,捐款可以分为硬钱(Hard Money)和软钱(Soft Money)两类。所谓硬钱就是直接捐给候选人的钱,供候选人选举所用。美国的法律现在禁止企业或工会向候选人捐款,而对个人捐款也设有上限,目前规定向每一个候选人最多捐款2400美元。美国的法律对硬钱的用途也有严格的监管,账目都要说清楚。

而争议较多的就是这个软钱。所谓软钱就是捐给党派的钱,也就是所谓的“党建费”。任何个人、企业、团体都可以捐。这个软钱之所以存在争议是因为很多人觉得它是不合法的,相当于变相行贿。某个党派收到企业的钱,然后用这笔钱去扩大自己党派的影响力,为自己的候选人加油呐喊,等到自己的人被选上之后,自然也会吃人家的嘴软,因此也要给捐款企业谋点福利。

正是因为存在这个争议,2002年的时候,美国国会通过《2002年两党竞选改革法案》(Bipartisan Campaign Reform Act of 2002),认定所有的软钱都是非法的。

这么一来,这个漏洞似乎堵上了,大公司想拍候选人的马屁也拍不到了。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大公司为候选人卖力表现自己的机会反而更加多了。

首先,大公司往往有成千上万的员工,因此可以发动员工和员工的家属捐款,当然企业不会说应该捐给谁不要捐给谁——即便说了,员工可能也不理你,但是大企业可以营造出一种倾向于捐给谁的氛围。因此,实际上每一个大企业都有强大的募捐能力,能够为候选人出力。

根据美国网站Opensecrets。org的统计,2008年总统选举中给奥巴马募集资金最多的十个组织分别为:

加州大学(159万美元)、高盛银行(99万美元)、哈佛大学(85万美元)、微软(83万美元)、谷歌(80万美元)、花旗银行(70万美元)、摩根大通(69万美元)、时代华纳(59万美元)、西德利·奥斯丁律师事务所(Sidley Austin LLP)(58万美元)、斯坦福大学(59万美元)。

除了西德利·奥斯丁律师事务所,其他九个都是大公司或者高校,可见大公司的募款能力。而这个西德利·奥斯丁律师事务所则是奥巴马当年在芝加哥工作过的地方,因此出现在这个名单中并不奇怪。

奥巴马看到这样一个统计,心里就明白了谁在为他的竞选卖力。

再来看另一位候选人麦凯恩的十大捐款募集人:

美林证券(37万美元)、花旗银行(32万美元)、摩根斯坦利(27万美元)、高盛银行(23万美元)、摩根大通(22万美元)、美国政府(20万美元)、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20万美元)、美联银行(19万美元)、瑞银集团(19万美元)、瑞士信贷(18万美元)。

从这两组名单中,我们其实已经能够看出两位候选人各自的支持者是谁。奥巴马的支持者大部分是高科技企业,以及年轻人聚集的高校;而给麦凯恩捐款最多的几乎都是华尔街的银行,还有就是跟麦凯恩一起反对“网络中立”的AT&T。

而大企业给不同候选人募集的捐款金额也往往能够体现出企业跟哪个候选人站得更近。谷歌为奥巴马总共募集80万美元的资金,但是为另一位候选人麦凯恩募集到的还不到10万。所以奥巴马上台之后跟硅谷的IT企业十分亲近而对华尔街的投行没有什么好感,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除了募捐,大企业还可以帮自己所支持的候选人造势。虽然法律不允许大企业直接捐“软钱”了,但是大企业还是能够变相地使用“软钱”。如何操作呢?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527组织。

美国选举期间,法律允许一些团体出来为自己所支持的候选人造势,影响民意。这些团体相当于一些非营利性组织,也不用交税,美国的税务体系中规定这一条的正好是527条,因此这些组织被统称为“527组织”。

任何人都可以去成立527组织,但是要发挥作用还是得有钱,所以越是有钱的组织影响越大。我们同样引用美国网站Opensecrets。org的数据,2008年总统选举中十大527组织及其收到的资金分别为:

服务业雇员国际组织(Service Employees International Union)2743万美元

美国投票(America Votes)2579万美元

美国方案赢得未来(American Solutions Winning the Future)2272万美元

艾米莉名单(Emilys List)1365万美元

美国基金(The Fund for America)1212万美元

爱国者多数基金(Patriot Majority Fund)822万美元

大学共和党全国委员会(College 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695万美元

正确改变(RightChange.com Inc.)673万美元

公民联合(Citizens United)647万美元

电子工人国际兄弟(International Brotherhood of Electrical Workers)568万美元

这些527组织的名字听着五花八门,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花钱制造舆论、影响民意,为自己所支持的候选人摇旗呐喊。他们收到的钱也基本上都全部花出去做媒体广告或者搞活动,包括抹黑竞争对手。

而527组织的背后就是很多美国的大企业、大财团。虽然每个公司、大财团出了多少钱,都是私下交易的事情,没有公开的账目,但是我们还是能够通过媒体的蛛丝马迹看到一些内幕。拿这个“美国投票”来说,根据《纽约时报》的调查,这个组织就是由三位亿万身价的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彼得·刘易斯(Peter Lewis)和赫伯特·桑德勒(Herbert Sandler)共同建立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倒吸一口冷气:美国的大企业、大财团实在太强大了!大企业、大财团之间的实力较量甚至能够影响美国的总统选举以及整个美国的政治版图。想独立竞选美国总统的张三这个时候估计也被他妈喊回家吃饭去了。

所以对于普通的美国老百姓而言,他们要做的只是每当到了选举的时候,去投票站投票,选中自己喜欢的那盘菜。至于菜谱上有几道菜,使用什么样的厨子,这是由美国的大企业及其背后的政治权贵们所决定的。

美国的政治体制更像是一种平衡游戏,选来选去也就是那一帮子人,所以有不少美国人也对这种政治制度感到厌恶,这也是美国很多选举投票率持续下降的原因。

上面这些只是说到了总统选举期间,而在平时,美国大企业的影响力更是无处不在。在美国,每一个行业基本上是被若干家大公司控制的。别说金融、汽车、高科技等行业了,就连餐饮、零售业也都是如此。比如肯德基、麦当劳、赛百味(Subway)、汉堡王(Burger King)等几家大企业就差不多瓜分了美国的餐饮市场;沃尔玛、Target、Costco等几家企业几乎控制了美国的零售业。无论在美国的哪个角落,都能看到这些企业的影子,而美国所谓的500强企业,几乎也都是由这些大企业构成的。他们的资产十分雄厚,像沃尔玛的年收入抵得上很多小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所以可以想象,这些庞然大物在本行业中有多大的影响力,对于政治又有多大的影响力,白宫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肯定要听取他们的意见。

与此同时,在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下,总统的权力也是受到制约的,很多事情不是总统说了算。所以大企业光搞定总统还不行,总统、议会、法院,一个都不能少。但是议会、法院人太多,光是一起吃饭可能就要几百桌,大企业、大财团不可能投资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因此必须改变策略,采取游说政策。中国很多大企业都有驻京办,美国的很多大企业也有驻华盛顿办事处,为的就是跟官员们套近乎。大企业游说团的团员们可能是律师、媒体、非营利性机构,或者是行业协会,他们的身份各种各样,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去影响决策层。

说到这里不难发现,美国的大企业对政治的影响力非常之大,无论是总统选举,还是某个法案的出台,均是如此,但这还不是全部。甚至,美国的很多高官就是直接来自于企业。比如美国的前任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在就任财政部长之前就是高盛银行的董事长。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华尔街其实比白宫更有权力的原因,因为主导美国金融政策的就是华尔街的大银行。

而对于谷歌来说,他已经经历了一个快速的成长期,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巩固自己在江湖上的地位。因为近几年来,谷歌在垄断、版权、隐私等问题上受到的指责越来越多,谷歌需要依赖政府的力量从政策上让这些问题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决,挖掉谷歌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地雷,最后能够成为像高盛银行或者AT&T那样的美国百年老店。要达到这个目标,谷歌就不得不在政治上变得积极,要有所作为。

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谷歌是最积极的一个,也是风头最旺的一个。在初选期间,谷歌举办了一个“候选人在谷歌”(Candidate@Google)的活动,邀请几位参加大选的候选人到谷歌来演讲,演讲和提问环节的视频都放到了Youtube上。同时,Youtube和CNN联手,全程直播了候选人的几场重要辩论,包括民主党和共和党各自党内初选人之间的辩论以及最后奥巴马和麦凯恩之间的辩论。Youtube还让用户通过网站递交他们对各位候选人想要提出的问题。谷歌的Youtube也因此和CNN一样成为美国人关心政治的首选媒体。

在捐款方面,谷歌除了自己捐钱,还与奥巴马的竞选团队合作,让普通美国人通过谷歌付款(Google Checkout)直接向奥巴马捐款。这个谷歌付款是跟贝宝(Paypal)一样的平台,在竞选期间,谷歌大力宣传这个付款途径,既从贝宝抢走了大量用户,又为奥巴马从大批草根支持者中募集了大量资金。

谷歌的CEO埃里克更是在竞选期间明言支持奥巴马,而奥巴马也指定埃里克为其竞选团队中科技政策的顾问,多次与其讨论科技产业方面的政策。

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后举行就职典礼,埃里克和其他几个谷歌的高管前去华盛顿捧场,其中包括两位创始人佩奇和布林,以及那个在谷歌博客中宣布要退出中国市场的高级副总裁大卫。他们不是空手去捧场,每人还带上了25万美元的红包。埃里克一行六人共向奥巴马的就职仪式捐了15万美元。

但是这些都只是表面功夫,要真正获得自己想要的,还是要跟华盛顿的官员们搞好关系。2004年之前,谷歌在华盛顿的办公室只有1名员工,主要任务是收集政府出台的各种跟谷歌相关的行业政策。随着谷歌自身问题的日益凸显,谷歌在华盛顿的队伍也迅速壮大,现在已经扩张到20人,其中不少是直接从国会挖过来的,包括众议院议员斯宾塞·巴库斯(Spencer Bachus)和参议院议员拜伦·多根(Byron Dorgan)的高级助理,聘用这些人就是为了打通在华盛顿的人脉。

与此同时,谷歌的游说费用支出也在不断增加。2009年,谷歌的游说费用支出为403万美元,比2008年的284万美元增加了近50%。

而对于跟谷歌切身利益相关的联邦政府部门,谷歌也是一个个上门去打交道。2009年年底,谷歌就跑到了议会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去说明谷歌的网络广告运营情况,告诉他们谷歌没有垄断网络广告市场,希望政府不要把谷歌列入调查的名单当中去。而对于中国市场的问题,谷歌也早就去美国商务部进行游说,希望美国商务部在与中国签订贸易条例的时候,能够把“互联网自由”这一条也加进去。

总之,谷歌的高层从没有像最近一两年这样频繁地往返于华盛顿和其总部山景地之间。而谷歌在成长为一个美国的大企业之后,也希望能够发挥美国大企业的影响力,巩固自己的江湖地盘。

谷歌如此不遗余力地要搞好和政府的关系,就是想踏踏实实坐稳互联网老大的位子。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有距离。开始没有,以后可以有。在近几年,你会发现,质疑谷歌的人越来越多,打击谷歌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谷歌该如何消除对自己不利的声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