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
47975700000011

第11章 学生提高文科能力故事推荐(2)

12岁的苏轼听了老师的话,认真揣磨诗中含义,脑海里浮现出江岸边的大片芦苇,心里想,惊起的白鹭一定会落到芦苇丛里藏起来的,何况《诗经》上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苏轼想到这里,乌黑的眼珠转了一下,然后站起来,恭恭敬敬地说:“先生,您这首诗的末两句说: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我觉得逐风斜改为落蒹葭也许会更好一些。”刘巨暗暗吃了一惊。他细细品味一下修改的诗句,然后笑着夸奖说:“苏轼改得好,用词形象而又文雅。”同学们都对苏轼投来惊奇和羡慕的目光。

5.才艺超群的少年李清照

李清照,北宋着名女词人,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章丘,自幼遍读诗书,与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幼时聪明伶俐,10岁时已能作诗填词。

北宋大文学家、词人苏轼,门下有许多大文人,其中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还有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四人,被人们誉为“后四学士”。

“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就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清照幼时,天资聪明,伶俐无比。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两三岁时,父母教说话、吟歌;四五岁时,教她读书认字;六七岁时,就让她接触诸子百家的文章,以及《诗经》、《楚辞》和唐诗等文学作品。10岁左右,李清照已经懂得了诗词韵律,同时还学着作诗、填词、绘画和书法等。

李家是官宦之家,家中常有贵客登门,皆是些饱学多才之士,他们凑到一起,往往饮酒赋诗,挥毫舞墨,兴致很高。少年时期的李清照,每次遇到贵客登门,总是在一旁认真地观赏和聆听。

李清照在学习、领会别人诗词的同时,自己也练习写作。她每创作一首诗词,总要反复琢磨,不断修改,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了,才拿出来请别人指教。

有一天傍晚,薄暮冥冥,细雨纷纷,远山如黛,浓云如墨。李清照站在窗边,望着柳絮泉边,重重竹帘外梨花飘然落地,竹影摇曳多姿,不由挥笔填词,写了一首《浣溪沙》,拿起瑶琴和着音律,轻轻拨动,随声唱了起来。音律柔美,娓娓动听,客厅里的宾朋一听到这美妙的音乐,都停止了谈话,凝神听起来:

小院闲窗春色深,

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阳,

梨花欲谢恐难禁。

悠扬的琴声和着美妙的词韵不觉使宾客赞叹不绝,都夸此女为才女。晁补之问李格非:“此首词可是令爱所作?”李格非笑道回答:“小女信口胡诌,请多指教!”众宾客一听,更是赞不绝口,晁补之惊喜地说:“信口一唱,便成佳作,真了不起呀!”

谈兴正浓酒将尽兴,李格非兴奋之余,不禁把李清照平时写的一些词和诗拿出来,请这些博学的朋友们指点优劣。其中有一首《如梦令》写道: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宾客们读完此首词,细细品味其中韵味,都不觉口出赞叹之语。晁补之称赞之余一语中的说:“李家出了个才女,日后必然名扬海内,成为词坛首屈一指之人物。

6.18岁做《铜雀台赋》的曹植

曹植,字子建,生于东汉末年,是三国时代魏国诗人,在古代文学史上非常着名。天资聪颖,10多岁能够写辞赋。

曹植天资聪颖,刚过10岁就已读了几十万字的诗赋文章,能够大段大段地背诵出来。再长大一些,就陆续写出了十几万字的辞赋,不但情真意切,而且词采华茂,受到当时文人学士的盛赞,认为这位早慧的小才子的文学才华已经超过了比他大5岁的哥哥曹丕(曹丕也是有名的文学家)。

他的父亲曹操,不但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着名诗人。听别人在他面前夸奖曹植,就命儿子把平日写的诗文拿几篇来看一看。

曹植立刻选了一些诗文送给父亲,曹操看后大为惊奇,觉得别人说儿子文思敏捷、出口成章以至许多赞美的话,都不是信口开河,更不是为了当面讨好他才说的场面话。

可是,儿子年龄还小,能写出这样好的诗文吗?曹操有些怀疑,把曹植叫来,问他这些诗文的作者到底是谁,是否确是自己所写。曹植坦然地说:“儿子写诗作文,从来是抒自己所感,写个人所思。别人的思想感情,跟儿子有什么关系呢?儿子决不会把别人的诗文当作自己的,请父王放心!”

曹植见父亲还没有完全消除怀疑,便诚恳地说:

“如果父王不信,不妨面度!”

曹操听罢,笑了一笑,不置可否。

后来,曹操命人建造的铜雀台落成了。这个铜雀台,是曹操用来作为文人聚会、饮酒赋诗的场所。曹操这时郴仅想趁机考一下曹植,而且想同时考考几个儿子的文才。在举行落成典礼那一天,他率领文武官员登台观赏,要儿子们也全部到场。

曹操对儿子们说:“今日铜雀台落成,你们每人各作一篇赋,庆贺一番如何?”

当几个兄弟还在苦苦思索时,曹植很快就写出一篇《铜雀台赋》呈给父亲,使兄弟们都自愧不如。曹操读了这篇新作,进一步证实曹植才思敏捷,从此就另眼看待了。

虽然,铜雀台面试是曹植18岁时的事,但如果他不是童年早慧,打下良好的基础,怎么能比过兄弟们呢?

7.“还”字引起的官司

1997年9月15日,张某骑自行车行驶时被王某驾车撞伤,经交警部门调解处理,王某赔偿张某医疗费6700元,并在欠条上注明欠款数额和日期。1998年5月13日,王某到张某家还款时,在欠条下方写下“还欠款伍仟柒佰元整”,但未签名。后张某索要欠款时,因王某称已还款5700元而发生纠纷。张某诉至法院,请求追回尚欠赔偿费5700元。

因欠条上写的“还欠款伍仟柒佰元整”的“还”字是多音字,而争议的焦点就在这个字上,究竟是“hi”还是“hun”?张某提供不出充分的证据。8月28日法院只得作出驳回其诉讼请求的判决。

8.杨修巧解字

三国时候,曹操有个谋士叫杨修。他聪明颖悟,智识过人。曹操曾经建造了一座相府花园。花园门建成后,曹操亲自去看。手下人说:“请丞相看看这座门建的合适不?如果有毛病再改建。”曹操看了一会,也不说园门建的怎样,只是取笔在门上写一个“活”字就走了。手下人都不知道曹操的意思,很是着急,害怕没有按照丞相的要求进行改建将会受到责备,于是就请教相府的众谋士。别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唯有杨修说:“这是件容易的事。门中活字,乃是一个阔字,就是丞相嫌园门太阔。”众人听后,都说有道理。于是,重新改造园门,改造完毕,又请曹操来看。曹操看后很满意,问道:“这是谁猜着了我的意思?”手下人说:“是杨修。”曹操当众把杨修夸奖了一番。

还有一次,有人从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3个字,放在桌上。众人见了都不了解丞相的意思,放了几天没人敢动一下。这时,杨修看见了,什么也不说,竟然把装酥的盒盖掀开,用汤匙分给众人,每人吃一口。事后,曹操问杨修:“你怎么把我的盒酥分给大家吃了?”杨修说:“丞相在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怎么能违抗丞相的命令呢?”曹操满意地点点头。

原来,曹操所写的“一合酥”,就是将“合”字拆为“人一口”,通读起来就是“一人一口酥”。

9.多写一撇打了败仗

1930年5月,中原大地上爆发了蒋冯阎大战。以冯玉祥、阎锡山为一方,以蒋介石为一方,在河南省南部摆开了战场,双方共投入了100多万兵力。

战前,冯玉祥与阎锡山约定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然后集中兵力歼灭蒋军。但是,冯玉祥的作战参谋在拟定命令时,把“沁阳”写成“泌阳”,多写了一撇。碰巧,沁阳和泌阳都是河南省的一个县;只不过,沁阳在黄河北岸,而泌阳却在河南南部桐柏山下,两地相距数百公里。这样,冯玉祥的部队就错误地开进泌阳,没能和阎锡山的部队会合,贻误了聚歼蒋军的战机,让蒋军夺得了主动权。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战中,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挨打,以失败而告终。如果参谋不多写那一撇,冯阎联军顺利会师,联合一起打击蒋军,中原大战的结局可能就得改写。

10.毛泽东巧解字

在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雪》,以其大气磅礴的笔触,宏伟壮观的意境,在山城重庆的文艺界掀起了一场空前热烈的讨论。当时文艺界的名流,借谈判的空隙,邀请毛泽东作了一次演讲。演讲结束后,有人问道:“假如这次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

毛泽东认真地说:“国共两党的矛盾,是代表两种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他故意拖了拖腔,又接着说,“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个草头将军而已。”说着,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豪迈的笑声。

“那毛——”

不待有人问完,毛泽东就接上去说:“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字,而是一个反手。”意思就是: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

毛泽东这一对姓氏的即兴解说,既风趣诙谐,又表达出了他本人对中国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

11.换了一个词,师出便有名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决定中国出兵支援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开始,他和周恩来总理商量,决定用“中国人民支援军”的名字向朝鲜战场派兵。但在向民主人士征求意见的时候,黄炎培先生认为不妥。

黄先生说:“所谓支援军,总是有人派出去支援的。那么是谁派的呢?是我们国家吗?我们是不是要跟美国宣战?”确实,如果用“支援军”的名义,事情便可能有点复杂化。

毛泽东一听,觉得有道理。他随手拿起笔,圈去“支援”二字,思索了一会儿,写下了“志愿”一词。毛泽东解释说:“这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我们不跟美国宣战。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嘛,人民志愿去朝鲜帮助作战。这是民间的联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对立。”

周恩来当即表示赞同:“对!志愿军在世界上是不乏先例的。马德里保卫战不就有其他国家的志愿军吗?”

黄炎培先生频频点头笑着说:“改得好,改得好,师出有名,战无不胜!”这一年中国就派出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支援朝鲜人民。

12.具体和抽象

小华在写作文时,有个问题搞不懂,就问当老师的妈妈。

小华:“什么叫具体?”

妈妈:“具体就是看得见、摸得到的。”

小华:“什么叫抽象?”

妈妈:“抽象就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小华心领神会地“唰唰”在作文本上写了:“今天早上我起来,看见了我具体的妈妈,在烧具体的早饭。我打开具体的窗户,深深地呼吸了抽象的新鲜空气……”

13.谁对谁错

从前有个旅店贴了一张广告,上面写着:“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位旅客走来,要求住店。店主指着广告说:“你没看见写的广告: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客人说:“我看见了。广告说得清楚: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其实,这句话还有另外两种句读方式:一种是疑问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种是陈述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14.谁是冠军

一场足球赛的战报写道:“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

第一个人看后说,这场足球赛山东队赢了。公报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另一个人说,不对。战报上明明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

15.巧用标点救性命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个着名的书法家为她题扇。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于疏忽,竟然忘掉一个“间”字,慈禧大怒,要问他死罪。那位书法家急中生智,急忙解释:“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词。”并且重新断句,读给慈禧听: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后,无话可说,赐银两为他压惊。

16.先生的字据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一次他为儿子请一位教书先生。在讲待遇时,先生知道他平素对人很刻薄,就动了心思,和他立了个字据,上面写道:

无米面亦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

财主看了非常高兴,他想先生用膳不讲究,而且不用掏学费,感到是占了大便宜。到了年底,先生要找财主算账。财主哪里肯给,二人就一同到县衙去打官司。县官让财主将字据念了一遍;财主就按所立的字据念了一遍,先生却按标点的停顿念了一遍,这样就念成了:

无米,面亦可;

无鸡,鸭亦可;

无鱼,肉亦可;

无银,钱亦可。

财主一听傻了眼,只得将学费和饭钱付给了先生。

17.只用标点符号的自传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着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议:每人使用最简短的话写一篇《自传》,行文用句要短到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于是乎大家凝神苦思,展纸命笔。

一个满脸沮丧神情的青年最早完成,他交给巴尔肯的“自传”只有3个标点符号:一个破折号“——”,一个感叹号“!”,一个句号“。”。

巴尔肯问他是什么意思,年轻人凄然作色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