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
47975800000016

第16章 学生提高作文能力故事推荐(6)

由于小说中写到历史事件,作品的规模大大扩充了,出现了亚历山大一世、拿破仑、库图索夫、斯彼兰斯基等那一历史时代的着名人物。要写好这些历史人物,必须广泛地研究那个时代,了解19世纪初叶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原因。为了获得这类知识,托尔斯泰研究了俄罗斯和外国有关1812年战争的着作。

在写作过程中,托尔斯泰经常不断地作笔记。在莫斯科、在亚斯纳亚·勃良纳、在基辅公路上散步、在和客人围坐喝茶——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用锐利的、好奇的眼光注视着一切,为他的长篇小说写下一些零散的笔记,积累一些原始材料。

有一次,他的新婚妻子塔吉雅娜·别尔斯忍不住问他:

“你老是往你的小本子里记些什么东西呀?”

“记的就是你们。”

“我们有什么可记的呢?”

“这就是我的事了,真实总是有趣的。”他回答。

还有一次,他对妻子开玩笑地说:

“你以为你在这儿是白住的吗?我把你的行动都记下来了。”

确实是这样,他在妻子塔吉雅娜·别尔斯身上找到了《战争与和平》中的女主人公娜塔莎·罗斯托娃的原型——自然而爽直、富有乐观精神的俄罗斯妇女的典型。他还从他的先人和亲属中寻找作品中的人物:如书中的伊里亚·安德烈耶维奇·罗斯托夫伯爵的原型是作者的祖父;彼拉格雅·尼古拉耶夫娜·罗斯托娃的原型是作者的祖母;尼古拉·罗斯托夫的原型是作者的父亲;玛丽雅公爵小姐的原型是他母亲;老公爵尼·安·鲍尔康斯基的原型是他的外祖父;安德烈·鲍尔康斯基公爵的性格,很象作者的哥哥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

不过,托尔斯泰从来不描绘丝毫不改变的肖像。有一个朋友问他:鲍尔康斯基公爵的原型是谁?他在信中回答:“如果我的全部创作都在于依样画葫芦……我是没有颜面发表出来的。”有一次谈论他的人物姓氏时,他说道:“假如直接根据一个什么真人来描写,结果就根本成不了典型,只能得出某种个别的、例外的、没有意思的东西。而我需要做的恰恰是从一个人物身上撷取他的主要特点,再加上我所观察过的其他的人们的特点,这才是典型的东西。”

在描写战争的时候,作者结合着他曾参加过高加索的战争和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的感受,极力想从“流血、苦难、死亡”中表现真正的战争,而不加任何掩饰。

小说《战争与和平》就是在不断地删改、斟酌中诞生了,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了各界读者的喜爱,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部雄伟壮丽的史诗巨着。

53.苏轼错批王安石

宋仁宗时,22岁的苏轼中了进士后,即以诗、词、文章知名于世。宋神宗时任宰相的大文学家王安石,对他的天资聪颖,才气横溢,也十分赞赏。苏轼少年气盛,又自恃聪明,因而就难免要闹点小乱子出来。

有一年秋天,苏轼从湖州任满回京,到丞相府去拜望王安石。他在书房等了许久,仍未见王安石回来。这时,他忽然发现书案上用砚匣压了一张写了字的素笺,便取出来看,原来是王安石的《残菊》诗,只写了开头两句,墨迹尚未全干。苏轼边看边念:

黄昏风雨打园林,

残菊飘零满地金。

苏轼念完之后,暗自想道:“王荆公这首诗太不真实了。菊花其性属火,深秋开放,最耐严霜。它与春天开花的桃、李不同,只会在枝上枯萎,决不会被西风吹落,更不会花落满地,一片金黄。诗中说残菊飘零满地金,岂不是太不切合实际了吗?”想到这里,苏轼诗兴勃发,技痒难熬,就提笔在王安石诗的后面续了两句:

秋英不比春花落,

为报诗人仔细吟。

续完后,苏轼又等了许久,仍不见王安石回来,便离开了王府。不久,苏轼就因这两句诗的缘故而被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执掌地方军事的助理官)。这年重九佳节,好友陈季常来看苏轼,苏轼十分高兴,便邀陈季常同往后园赏菊。

他们来到后园,但见秋菊盛开,景象万千。苏轼触景生情,便与陈季常谈起王安石的《残菊》诗:“王荆公说残菊飘零满地金,这菊花不比春花,只会在枝头枯萎,哪会落瓣呢?”

谁知陈季常却说:“王荆公的诗有道理,黄州的菊花就是要落瓣的。”

苏轼不信:“我可没有见过落地的菊花!”

话刚说完,突然刮来一阵大风,盛开的菊花纷纷落地,一刹时,满园都是飘落的菊瓣,一片金黄。苏轼看得目瞪口呆,方才明白“残菊飘零满地金”确是事实;自己学识不广,批评王安石是批评错了。从此以后,他就注意仔细观察生活,对自己未弄清楚的事物,决不随便写入诗中。

54.学好语文的方法

不少同学学习语文,精力花费了许多,效果却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学习语文呢?下面几点可供参考。

1.做好课前预习。

新课开始之前,就要认真做好预习工作。首先,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比如,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情?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物?结果怎么样?然后,再仔细阅读课文,查字典解决生字、生词,不理解的做上记号,待课上解决。再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中心。通过预习发现问题,上课时带着问题听课,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上课专心听讲。

专心听老师讲课,这是最重要的。有些多音字,我们查字典也把握不准,就要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老师讲解时,要重点解决自己不理解的生词。老师分析课文时,看一看和自己分析的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就要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及老师划分的依据。这样带着问题,有重点地听课,比泛泛而听效果要好得多。

3.做好课堂笔记。

小学阶段课堂笔记比较简单,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圈上勾画,即用不同的圈点、线条等符号,标出文章的段落层次,圈出重点词语,勾画出重点句段。二是用笔记本或在书的空白处记录。记录内容主要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及老师的板书等。认真做好笔记,能提高我们的课堂学习效果。

4.课后整理复习。

课后要及时整理笔记,回顾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认真完成作业。有不懂的地方要向老师请教,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更不能不懂装懂。今天的问题今天解决,决不能留下尾巴。

如果能认真做到以上几点,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成绩一定会不断提高。

55.汉字横行书写的开始

古人写文章都是直行从右往左书写,是什么时候开始改为横行从左往右书写的呢?

原来,古人书写材料一开始多为木简、竹简,书写工具多为毛笔。木简、竹简狭而长,竖写起来方便,用毛笔写字,也是从上往下方便,再加之汉字是方块字,所以形成了直行从上往下,从右往左的定势,虽然后来发明了纸张,但是“积习难改”,书写顺序依然不变。

时至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提倡汉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致力改变传统的书写方式,改用横行从左往右的书写方式。1909年,我国出现第一本“横排本”书籍——《音韵记号》,其作者为刘世思。

56.标点符号的发展

中国古时候没有标点符号,古人写文章一气到底,没有停顿。读的人可就吃力了,甚至还会产生误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可看出标点符号的重要,某校篮球比赛结束,裁判在黑板上宣布:“我校篮球比赛已经结束初二(1)班打败了初一(2)班夺得了冠军。”结果,两个班都说自己是冠军,初二(1)班同学说黑板上明明写着“初二(1)班打败了初一(2)班,夺得了冠军”。初一(2)班同学说,不对,黑板上写的是“初二(1)班打败了,初一(2)班夺得了冠军”。你看,不用标点符号,引出多大麻烦?

读错了还是小事,如果翻译外国着作那就更加麻烦。清朝末年的文学家、翻译家林琴南老先生就闹过不少笑话。林琴南不懂外语,却用文言文翻译过150多种外国小说。他翻译时苦恼的倒不是自己不懂外语,而是中国没有一套统一的标点符号。特别是外国小说中的省略号,弄得他束手无策,只得在省略号的地方写上“此语未完”四个字应付一下。

古人也明显地感觉到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实在难读,汉朝人便发明了“句读”符号,语义完整的一小段为“句”,用“。”表示;句中语义未完,语气可以停顿的地方为“读”,用“、”表示。这样,文章读起来就比较方便了。宋朝人开始改用“,”“。”表示句读。明朝人又进一步发明了人名号和地名号。有了这些符号便可以避免误读,但用于文章的表达还是远远不够的。

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在以上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了12种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解放以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9月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

57.“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在语句中都做结构助词,不表示实在的意义;读音也一样,都读“de”。因此,许多同学不能准确区别、正确使用这三个字。

“的”、“地”、“得”在句中的用法是完全不相同的。“的”用在名词的前面,起连接中心词和修饰、限制词的作用。如:

1.火红的太阳冉冉升起。

2.他的嗓音真好。

“的”字后面的那个词是中心词;前面的是修饰或限制词,表示“谁”、“什么”等。如“火红”是修饰“太阳”的,表示太阳是什么样的;“他”是限制“嗓音”的,表示嗓音是谁的。

“地”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也起连接中心词和限制词的作用。如:

1.小艇迅速地前进。

2.会上,大家的情绪异常地热烈。

第一句“地”后面是动词;前面是限制词,表示是怎样的动作。第二句“地”后面是形容词;前面是限制词,表示“热烈”的程度。

“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它后面的词或词组是前面动词或形容词的补充成分。如:

1.同学们干得很起劲。

2.苹果红得可爱。

第一句“得”前面是动词;后面补充说明动词怎么样,表示“干”的程度。第二句“得”前面是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形容词怎么样,表示“红”的结果。

同学们要掌握这三个字的用法,只要分别记住它们各自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就可以了。当然,“的”字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同学们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的”可以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合起来构成具有名词性质的短语。如:

1.红红绿绿的是同学们扎的纸花。

2.吃的、穿的,都要保证供应。

“的”还可以放在几个并列的词后面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

1.桌子上放了些纸、笔什么的。

2.他去买了些糕儿饼儿的。

58.“您”和“她”的演变

“您”在现代汉语中作为第二人称的敬词。不过,在古时候,“您”只是一般的称呼,并没有特别尊敬的意思。

也有人认为“您”是从“恁”字演变而来的。“恁”在古时候是个常用的字,是“这样”、“如此”的意思,有时候也被人借来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但是,并没有明显的敬意。南宋戏文《张协状元》里说:“有些钱,怎知奴便凑来助恁。”可见,用“恁”称“您”,由来已久。

“恁”和“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并存的,“恁”可以表示多数,明朝文学家徐文长就说过“你每(们)二字呼为恁”这样的话。“您”也可以表示多数,《五代史评话》中说:“您孩儿们识个什么!”后来,人们终于舍弃了“恁”而专用“您”字。现代汉语中“您”不能再加上“们”合成“您们”来表示多数,就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到了“您”由表多数转向表单数,专用于“你”的意思时,就表示尊敬。近十几年来,有些书上出现了“您们”的用法,不过,在口头上却不这样用,人们仍习惯用“您几位”来表示对不止一人的尊称。商店里营业员常说:“您二位想买点什么?”

“她”在现代汉语中专指女性第三人称。不过,在古时候,“她”的读音和含义都与今天截然不同。《康熙字典》中说“她”是“姐”的古体字。这个字很少有人用,属冷僻字,连1915年出版的《辞源》都没有收录它。

古时候,人称代词没有性别之分。“五四”时期,人们开始用“伊”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但“伊”与“他”并用,有些人分不清,常造成混乱,且与口语读音不同,人们觉得很不方便。1920年6月6日,刘半农在他发表的一篇题为《她字问题》的文章中指出: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个第三人称阴性的代词?如果要的话,就用“她”字。这个提议很快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因为“她”既能区别于“他”表明性别,又符合口语习惯,所以人们都乐于接受。

59.二、两、俩用法异同

“二”、“两”、“俩”都是数词,所表示的数目是相同的,但用法并不完全一样。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应当合理选用,否则就会造成不应有的语病。

“二”和“两”在用法上有相同之处,其主要表现是用在表示长短、容积和轻重等量词(即度量衡单位)的前面,用“二”和“两”均可,如二尺,也可以说成两尺;两千克,可以说成二千克,它们所不同的是在一般量词的前面,通常用“两”而不用“二”。如两本书,一般不说二本书;两间房子,不说二间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