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样的人是人才?
什么样的人才算人才?人才应具备什么基本素质?不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及其教师就不明确教育工作的目标,工作就没有方向。
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呢?为社会作贡献的人都是人才。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一是乐意为社会作贡献;二是有能力为社会作贡献,两者缺一不可,虽然有乐意为社会作贡献而不有为社会作贡献的能力的人不可能为社会作贡献,这种人“有德无能”不算人才。虽然有为社会作贡献的能力(技术),但是,不愿意为社会作贡献,甚至用自己的技术危害社会。这种人“有能无德”不是人才,是社会的渣滓。这两种人中,社会宁可选择前者,不愿意选择后者。认认真真工作的环卫工人是不是人才?是人才!我们试想如果没有工作认真的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我们的城市会是怎么样的城市。而一个疯狂地盗窃小汽车的研究生能算是人才吗?不能!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一代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只要他们有为祖国、为人民贡献青春的志向,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去,认真学习和掌握实践知识与技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就一定能够成为有用之才。
人才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依法竞争,利益公享,世界是物质的,没有鬼神。人生就是为他人更好地活着而达到自己更好地活着。
品德素质:博爱,文明,诚信、守法、协作、会做人。
能力素质:有从事社会生产的基本文化、基本技能,有较良好的心理素质、强健体魄、会求知、会共事、会谋生、会发展。
人才的多样性,人才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人一生下来就有差异,这种差异决定着人才的差异,只有承认人才的差异性,才能允许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社会是一个庞大的机体,这个机体要健康的有序地发展进步,任何有益社会的职业、岗位都缺不了,都要有人去干,缺了那一个岗位,少了胜任那一个岗位的人。这个机体(社会)就会出毛病。而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胜任所有的岗位。这就是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的要求。人才具有不同之分,但没有贵贱之别,任何一个有益于社会的的职业岗位都少不了。每一个人都应为自己对社会作贡献而感到自豪,每个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都应得到社会的尊敬。
(2)人才的成长。对于人才成长的规律的认识很重要,它影响人们的成才心理,影响人们的教育思想,没有正确认识人才的成长规律,往往出现教育万能或教育无能的教育思想,教育万能或教育无能的思想都有害于人才的成长。
第一,人才具有先天性,同时具有可塑性。
第二,加强修养,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可以提高人才的素质。
第三,人才成长具有渐进性和层次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应有不同的水准。
第四,学校教育对人才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五,青少年时期是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它为日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青少年时期是人才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人才的品格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往往又是进入就业门户的通行证。
学生主体观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生受教育的渠道的猛增,经济多元化,世界政治的多极化,经济世界全球化,带来了人生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也带来对教师学生评价标准的更新。只能培养听话学生的教师已经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只学会听话的学生也不再是优秀的学生,空洞说教的德育方法对现代的德育工作已显得苍白无力。热爱学生是过去或现在也是未来永恒的爱,但是已不是教师一相情愿的爱,要建立在对学生的人格尊重和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学生只能用自己的感官吸收精神营养,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思考、分析,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教师必须非常珍视学生的“独立性”,承认学生的这一根本特性。一切德育活动都要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主体参与,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得到发展。
学生主体观还体现在德育要求方面,对学生的品德要求不能超越学生在某一阶段的接受能力,我们不能把中学生的德育要求作为小学生的要求,把共产党员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准作为对中小学的要求。一般来说,现在我们的教师并不反对学生是主体,但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却往往不把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来对待,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师没有真正树立学生主体观。要落实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第一,教师要相信学生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做主,事无巨细都包办代替。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应在思想上改变过时的观念和专制的作风。
第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教育的具体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德育管理的系统观
德育管理的系统观,强调德育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机系统,从德育的内容上看,从小学到大学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体系,从实施德育的机构、人员、班主任、科任教师、政教处、少先队、团委会、学生会、家长、校外辅导员,是一个德育工作网络体系。从德育途径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有显形教育、有隐形教育,有显性课程,还有隐性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管理者(校长)要有系统观,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途径网络化,实行德育工作的全方位管理,使各科德育力量形成合力,使德育工作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运作体系。有了德育管理的系统观可以避免德育工作的零敲细打,见子打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脚踏西瓜皮,滑那里就哪里的无序现象。
3.德育工作管理的原则
学校德育在小学指思想品德教育,在中学指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德育工作各个部门都有责任管理,校长和每一位教职工都要负起责任来。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结合教学工作进行
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很多,有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的活动;班主任工作;社会活动和各种类型的劳动等。其中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德育工作必须结合教学工作来进行。这是因为:第一,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生活的。如果离开教学,离开广大教师来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然重复过去“左”的一套的错误做法。第二,各科教学本身都有丰富的教育因素,不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是如此。至于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更负有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任务。各科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第三,结合教学进行德育,是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种教育形式,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有威信的教师,这种作用更为突出。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进行
正确认识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的前提。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的理论分析他们的年龄特征,还要分析时代特征,即分析时代和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一般说来,青少年好奇、好动、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自尊心强、可塑性大;另一方面,思想不成熟,分析判断能力较差,对一些腐朽思想,缺乏识别和抵制能力。这些特点,有积极方面的,也有消极方面的。从积极方面来说,青少年是容易接受教育的;从消极方面来说,青少年容易受到腐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任其自流。
还要看到,时代和环境不同,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有很大影响。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青少年同今天的青少年,在知识面、认识水平、道德修养、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异。50年代、60年代的青少年,大都亲身经历了新旧两个不同的社会,他们从小受到正规的良好的道德教育,形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前途有信心、有理想。但是那时的中国,是个封闭的社会。中国以外的世界,他们几乎一无所知。他们老实、听话,对现实容易满足,缺乏开拓思想和创新精神。今天的青少年,处在改革的时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世界上的种种变革信息,源源不断传来,给青少年以很大影响。从国内来说,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科技到教育,都在改革,甚至政治体制改革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一国两制,改革规模之大、程度之深,都是建国以后前所未有的,这些更给青少年以极其深刻的影响。
社会开放了,学生的思想也势必开放,具体表现在思想活跃,其特点是多、快、变。多就是知识面广,懂的东西多,方方面面的知识都知晓一些;快就是接受新思想快,转变快,模仿快,创造快;变就是变得快,不保守,不固执。事实上社会的开放给德育工作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1)是经济搞活了,生产发展了,市场繁荣了,广大人民的生活确有改善,青年就业的门路广了,成才之路多了,这对于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是有利的。
(2)是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头脑,学生见多识广,有利于提高分析、鉴别能力。
(3)是对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自尊心教育也存在有利的一面。开放以后,明显地感到我国科技落后,面对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更要奋发图强,急起直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开放、改革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更高了,难度也增大了。
实际上,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很多、很复杂,上面的论述只是一般的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刻,而且城市与农村、工业城市与旅游城市、小学与中学,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又不尽相同。所以学校领导者在采取任何一项教育措施之前,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都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切忌重复过去那种“一锅煮”“一刀切”的简单做法。
遵循德育规律进行
好多专家、学者把学生德育培养的过程看作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他们认为知、情、意、行是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四要素。还有的学者根据我国模范班主任的教育实践总结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教育经验。这是学校德育的客观规律,但是在具体解释上,在上述内容的排列顺序上,则颇有分歧。是知、情、意、行?还是知、情、行、意?从认识发展的过程看,知、情、行、意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知,就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它主要指的是对人的认识,对生活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丑恶,什么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认识逐步深了,才能形成道德观点,才能转化为道德信念。道德认识离开了知识,要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就要系统传授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就要使学生懂得道理。
情,就是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喜欢还是憎恨,爱好还是厌恶,拥护还是反对,这些情感是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当学生对某个道德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时,就会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种力量,推动他们去追求或舍弃,赞成或反对。如果学生对此表现冷漠,没有引起情感变化,他们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因此,在提高学生的认识时,要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行,就是道德行为习惯。这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最重要的标志。学生的认识是深是浅,情感是真是假、言行不一还是言行一致,只有从行为上来考察。因此,必须教育学生用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约束自己的言行。要对学生的行为提出严格要求,有的还要进行严格训练,要注意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意,即道德意志。人的意志,有的坚强,有的脆弱。要把良好的道德行为坚持下来,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意志脆弱的学生因缺乏毅力,一遇困难就动摇不前,或在行为上出现反复;而意志坚强的学生则能经受考验,迎难而上,使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培养的。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认识,鼓励学生树立坚强的信心与决心,培养学生的义务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要重视实践锻炼,让学生在与各种困难斗争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当然,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中,知、情、行、意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但总的发展趋势是按知、情、行、意的顺序进行的。我国的模范班主任创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人们熟知的四句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正好和知、情、行、意相对应。知、情、行、意的过程,不是自发地形成的,这就需要晓、动、导、持。
晓之以理,就是使学生“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正,什么是反,什么该提倡,什么该禁止,这就需要讲清道理,晓以利害,使学生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