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一百句
48068100000007

第7章 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

◎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诉我们,“仁”和“义”都是一个人天生就具有的“善端”。 一个人如果不把这些“善端”保存好并充分发挥出来,不按“仁”、“义”去行事的话,那是自暴自弃,自暴自弃的人是非常可悲的。但人性是本善的,所以自暴自弃的人并非天生的“坏人”,只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心“放”出去了,“变坏”了,变得像“禽兽”一样了。

人如果不想生活得如禽兽一般,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找回他那被“放”出去了的“本心”。孟子指出, 人往往小事清楚,大事糊涂。他用身边的事来做比喻:家中的鸡狗走失了还知道去找回来,放失了的“本心”怎么就不知道去把它找回来?手指有点小问题还会到处找医生来治,“心”出了问题怎么就不知道治一治?这就叫做不知轻重缓急。由此,孟子认为一个人头等要紧的大事就是应该把放失了的“本心”找回来。所以,“求其放心”,也成了他认定的学问之关键所在——“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中国古代的精神传统注重现实的人与人关系,故其学问主要关心的是人之所以为人这一点,即所谓“安身立命之学”。中国传统主流的学问,强调通过思问与传习,找到个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准确位置,能在环境与命运的各种遭际与挑战前作出从容和正确的反映,并保持心灵的安静平和,而最终目标则在于个人精神人格和道德人格的自我树立和自我完成。这一点,儒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儒家把一个人的修身养性视为最重要的“学问”。人的修身养性,儒家学者又称之为“工夫”或“功夫”。儒家认为,“工夫”的要点在于“践履”——我们今天称作“实践”。而且还强调“明理不难,工夫最难”,即明白一个道理不难,但要真正做到却很难。譬如,人人都明白骂人是不对的道理,但真的碰到一件令人非常气愤的、非常荒唐的、非常不合理的事,许多人往往就会忍不住“口吐莲花”;而当口一张、话一出,可能马上又意识到我不该如此;但下次又遇到了类似的事情,情形却依然如旧。

孟子讲的“学问之道”颇值得我们重视,因为它点出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大特点,即认为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或恢复人本有的善性。这可说是儒家的传统,大而言之也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传统。用现代话说,就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伦理道德,而不是客观知识。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所指向的主要是人文而非科学,由此引出的必然是价值理性的优势而非工具理性的优势。这可以说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原文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注释

暴:残害。今译

残害自己的人,不能与他讲什么善言;抛弃自己的人,不能与他有所作为。出言与礼义相背,叫作残害自己;自认不能心怀仁德、遵义而行,叫作抛弃自己。仁是人最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最正确的道路。空着最安适的住宅不住,舍弃最正确的道路不走,可悲啊!

原文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注释

放心:放失了的良心。

今译

仁,就是人的本心;义,就是人的正路。舍弃正路而不走,放失本心而不知去找,可悲呀!有人家中的鸡狗走失了,还知道去找,可放失了本心却不知道去找。做学问的方法没别的,只是将放失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原文

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孟子·告子上》)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孟子·告子上》)

注释

信:伸。不知类:不知轻重。

今译

现在有个人无名指弯曲不能伸直,不是病痛也不碍做事,但如有人能使它伸直,就是跑到秦国、楚国去(求医)也不觉得路远,为的只是手指(功能)不如别人。手指不如别人知道嫌恶,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嫌恶,这就叫做不分轻重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