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生产力、文化、教育系统综合
一、教育与人口、生产力、文化的关系及其发挥功能的机制
(一)经济、教育、人口
人是教育的对象,人口状况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如人口出生数的增减,影响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随着人口出生数的增长,势必要增加教育投入(教育经费、师资、办学条件、设备),以使每个学龄儿童都有受到应有的教育的机会。但人口过速增长,就会极大地加重社会的经济负担,社会不得不把更多的经济力量首先用来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因而不得不把教育经费压缩到较低限度。例如,有许多人口出生率高的国家,其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并没有随着人口出生数的增加而同步增长,相反,却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情形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与经济发展相平衡的状态,是有利于学龄儿童的入学和提高教育质量的。
社会经济的发达,一方面对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力、财力,并能供养更多的人口从事专门的学校教育。如江苏省无锡市乡镇经济为当地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等提供了保证,那里的群众纷纷要求多办高中,大家感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具有起码的高中文化是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
(二)文化、教育、人口
一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如中国文化具有重家庭、孝顺长辈、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并未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根本改变。这种生育观念对人口的增长有直接的作用。
这些传统观念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是使计划生育难以在农村展开;二是只重多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口的智力投资、人口质量的优化;三是重男轻女,导致农村社会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四是忽视优生优育,一些落后地区的近亲婚配现象仍然严重,据专家对内蒙古灯笼素乡的调查,由于近亲婚配,痴、呆、傻人口占总人口的25%。
落后的人口、生育文化观念,固然与贫困经济、落后的生产方式有关,也与教育的不普及、文盲多有关。因此,在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同时,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功能。个人的现代化水平较低,传统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支配着人们的生活,这是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不顺利的重要原因。英格尔斯著名论断启示我们,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文化观念的现代化即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的现代化,主要靠教育来完成。因此,农村教育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实施人的现代化的功能,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三)教育、人口、生产力
教育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教育能提高劳动人口的质量,从而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认识、理解和接受。随着现代科技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劳动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加,因而对人口的智力要求越来越高。舒尔茨认为:美国自1929至1957年间,通过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和培养人才所起的作用占经济增长率的33%。又据他在美国的抽样调查,受教育程度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率是:小学为43%,中学为108%,大学为300%。所以,教育投资被有远见的经济学家看作是最得利、最有效的投资。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发展教育事业不增加教育投资是不行的。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得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逐步增长”,这个方针是正确的,关键要切实贯彻执行。
教育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力量,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最有力的杠杆力量。这种作用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尤其重大。它不仅是广泛引进、消化、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科技的必要条件,培养本国科技人才、进行发明创造以及培养熟练劳动力、开发国民智能、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经济的最基础的手段,而且也是实现国民人口的心理、思想、态度、行为现代性的最基础的手段。
教育也能使得人口由经济不发达地区向富裕、发达地区流动,由农村向小城镇或城市流动,这些都具有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意义。同时,教育又为农村培养、输送了大批的农技人员、教师、医生以及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者。
二、系统综合:在对立统一中追求良性循环
(一)发展中国家长期受到人口问题的困扰
众所周知,发展中国家由于农业型经济的发展,使得工业发展相对薄弱,整个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缓慢,又加上历史上的累积、传统观念和长期忽视对人类自身生产的控制,致使人口基数大,从而造成人口数量猛增,质量相对下降。人口过速增长,将带来一系列全球性和地区性难题,如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粮食紧缺以及国民人均收入减少,国民经济消费增大、积累减少,社会就业、住房、上学、交通、人民生活、福利难以得到改善等。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实践证明,这是符合国情、利国利民的大政方针。可是,我们目前仍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基数大,素质差,增长速度快以及农村人口比重大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经济建设起着严重的制约作用。如我国数十年来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约有1/3被15岁以下的人口消费掉了,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以及办学条件的简陋与此相关。另外,它对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后果:(1)人口多、增长快,造成了就学的困难,限制了教育经费的增加,从而妨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2)人口分布不均、密度不合理,影响了学校的合理布局和不同地区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3)农村人口比例大,给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困难;(4)人口素质差,加重了教育部门的教育劳动负担等。
中国人口问题的重点、难点在农村。
首先,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而且长期搞的是自然经济,生产力不发达,因而农村和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缓慢,农村人口的比重长期以来都维持在80%以上。这就使得中国农民历来重视壮劳力——生子致富,养儿防老。并且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生育观念,如“传宗接代”、“人丁兴旺、招财进宝”等。这种生育观念或生育文化是具有相当惯性的,不易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而彻底地改变。特别在许多贫困地区、山区、边区、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生育观念依旧根深蒂固。这是农村生育率居高不下(二胎率、三胎率不少)的深层文化原因。短期内改变它,实为大难事,然而又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
其次,从现实角度看,农村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责任制以来,对计划生育工作有有利的一面,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而这些因素又促使人们增强了多生的动机,拼命钻计划生育政策的空子,甚至出现了“一边主动交钱(罚款),一边安心生儿”的怪现象,致使近几年人口出生率又有回升的趋势,人口增加的惯性未减。
再次,从未来角度看,一方面国家要不断完善关于农村计划生育的政策、地方法规,以及研制更为有效、可行的节育技术、工具。另一方面,还得设法扫除农村文盲,特别是女性文盲,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如果只抓一头,那么,最好的政策在一群愚昧无知者面前也只是“一纸空文”,他们照样可以糊糊涂涂地超生;最好的工具、药物,在他们眼中可能会被视为怪物、不洁。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走出这种人口—生产力—文化—教育的不良循环,就成为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课题。
(二)重视人口、生产力、文化、教育的良性循环
世界人口地区分布差异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原因上考查,可归结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两种。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而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生育率迅速下降,人口增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滞。
用人口、生产力、文化、教育的系统观来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思路,不难发现,前者实行的是一条恶性循环的路子,即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教育落后→阻碍经济的发展→加剧人口的不协调;而后者选择的是一种良性循环的策略,即把教育建立在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人口基数小、素质高的基础之上,教育发展与经济进步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不可能很快从历史性的人口压力下解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打破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呢?对策有两点,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增加教育投入;二是与此同时以发展多种形式的初、中等教育为基础,同时兼顾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发展教育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同时兼顾教育的适应性和质量。
这里,特别要指出现代教育具有降低人口出生率的职能。从理论上说,许多人口学者对教育的这一职能曾作过阐述,如法国著名人口学家阿·索维就曾指出:“即使在美国,虽然收入对生育的影响很大,但其影响也不如文化水平。”F.阿诺德和J.福赛德二人还根据得自夏威夷的调查材料,分别计算出了教育与希望要的孩子数、理想孩子数、成活孩子数这些生育率变量,以及与现行避孕数、了解避孕方法数、对控制生育的态度、对人工流产的态度等控制生育变量之间的相互系数,结果表明教育对生育率的反向影响比其他因素都更为强烈。
(三)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方式
控制人口增长,关键是控制人的生育行为,做到计划生育,而这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齐抓共管”、协同攻关,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
社会控制、行政控制,尤其是教育控制等方式是主要的控制人口增长的对策。
社会控制,是通过经济罚款、不予登记出生户口和社会舆论、道德谴责、批评等方法对生育行为以及人口增长率进行调控。中国计划生育的长期实践证明,这种社会控制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但目前还要进一步完善,消除有关政策漏洞,如解决“一边交钱,一边生儿”的新问题,形成“优孕、优生、优育、优教、优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行政控制,是指国家和地方基层行政机关坚决贯彻、执行有关计划生育政策和地方法规,自上而下、垂直控制生育指标,以及直接处理、处分各种超生的生育行为。如组织纪律处分,变动职务、职业等。这种控制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特别对城市居民和职业妇女尤有约束力。如何增强它对广大的农村人口生育行为(特别是流动人口、非职业人口、受工作单位约束力小的人口)的有效控制,这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控制,是指通过各种灌输、感化的教育力量,特别是学校教育的力量,对青年进行理性的、精神的调控和价值导向,提高对自身生产的认识,以及对“两种生产”之间协调、平衡发展的关系认识等,使其自觉地、有计划地生育,真正做到“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教育控制方式,虽然近期效果不及社会控制和行政控制,但它是一种战略性的、内在化的控制人口生育行为的方式,它与社会控制和行政控制的方式是具有内在联系、相辅相成的。将它们相互配置,综合治理,则是控制人口生育行为及其人口盲目急增的根本策略。然而,目前对前两种控制方式较为重视,运用也较普遍,但对教育控制方式有所忽视,或不予重视和研究。从形成人口—生产力—文化—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看,这种对教育调节、控制人口功能的轻视,是一种失策之举。
学校教育控制人口生育率的途径有:
1.扫盲和普及义务教育。
尤其对在校青少年学生,要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实行“愉快教育”、“素质教育”来减少或杜绝流生、辍学现象,特别是要重视女性流生、辍学问题,以减少新文盲大军的出现。
2.实行职业技术教育。
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要把教给学生职业技能,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与降低人口出生率这两者联系起来,全面地、多方位地认识中等教育整体改革的广泛和深远意义。对农村青年而言,特别是对女学生来说,通过学校的职业课程学习,一方面能够将学到的知识、技术直接用于家庭和社区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中国女性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有一技之长)和在家庭、社会中地位的相应提高,也能自觉地摆脱传统或封建观念的束缚,实行计划生育。
3.实行人口教育。
在生产力及教育不发达的情况下,在学校进行人口教育是促使教育充分发挥其降低人口生育率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因此,有关人士建议:(1)在义务教育止于初等教育的地区,在各种教学中渗透一些人口知识或在高年级开设一些关于人口知识的讲座;(2)加强人口教育师资的培训;(3)拓宽人口教育的形式,加强学科间的配合,人口教育可与生物课、青春期卫生教育相配合。并注意参与、配合社区的各种社区教育活动、人口宣传周活动、计划生育展览等活动。
第二节 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协调发展
一、改革的整体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