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知识与能力
48092700000047

第47章 成功校长的人际交往与协调能力(1)

第一节 成功校长的人际交往

成功的校长要增进社交能力,必须正确认识人际交往的作用和特点,掌握社交的原则,并熟练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的传播手段。

一、竭力发挥校长人际交往的积极作用

人们的社会交往既是人类本能的需要,又是人类存在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社会的人,人们之间互相交往、互相依赖,才能生存,人类社会才能进步。人们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建立起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交流思想情感、沟通信息,从而产生共鸣或冲突的过程,也是建立人际关系的桥梁。如果没有交往,那么,不只物质生产、精神活动无法进行,而且连社会也难以存在和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特殊形式。校长虽然职位有高低,业务也各不相同,但是,为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都需要广泛地进行人际交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校长的人际交往将愈加频繁,并愈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校长的人际交往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是积极作用。校长通过交际往来,从而了解下情、理解民意,进而产生人际认知、人际协调和人际吸引的关系,形成团结和谐的环境,以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消极作用。校长通过交往,也可能发生误解,导致人际隔离,以至人际冲突。这将有害于团结,贻误工作。

明智的校长,应竭力促进积极作用的发挥,避免消极作用的发生。校长的成功交往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实施领导

“人情练达即文章。”社交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竞争、发展和获取的手段。社交能力,是校长实施领导,取得事业上成功的不可缺少的能力。出色的校长,应当成为交际的能手。校长善于交往,容易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工作起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从而提高绩效。不懂得或不善于人际交往,是很难胜任领导工作的。

(二)形成合力

校长成功的人际交往,是增强领导群体的凝聚力,形成组织合力的重要条件。领导群体的形成及其凝聚的巩固程度,是以校长的正常的人际交往为条件的,要提高领导工作的整体效能,就必须密切校长之间的关系,提高校长自身的交往水平。而校长之间的交往水平,往往是领导群体凝聚力和巩固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凝聚人心

校长的人际交往,是联络感情、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校长应当十分重视上下左右之间的情感联系,重视感情投资。校长对于人们的情感需要应予以高度重视,对人情取向十分关注,就会产生积极的交际效果,建立起融洽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和干群关系。

二、交往的特点

(一)广泛性

校长的人际交往,具有广泛性。一是由于校长处于其特殊的地位,经常要进行多方位的交往与接触,要与社会各种人打交道。校长的社会交往范围很大,接触面非常广泛,人际交往的对象不断更新,几乎每天都要接触新的面孔。二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交叉性。校长所具有的上下级关系,可能还同时存在着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邻里关系或亲戚关系。校长既有上下级的纵向交往,又有与协作者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同志间的平行联系等。三是由于人际关系具有传递性和连带性。许多校长所面临的是一张庞大而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被这张大网络所吞噬。四是随着交通、通讯和各种信息设备的更新,校长的交往范围跨越更大的时空距离,其交往的手段也增添了现代化的色彩。

(二)参与性

校长的人际关系具有参与性的特点。所谓参与,就是参政议政,贯彻执行某种行为规范。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校长往往主动实行人际关系战略,积极进行感情投资,搞好同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主义民主条件下,校长的交往是双向的。那种单向的,一方制约另一方的关系,正在被双方(上下级)共同参与、共同决策的关系所代替。如上级指挥下级,下级也有权批评上级,校长有权指挥群众,而群众也有权监督校长。

(三)竞争性

校长在社会交往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合作是竞争的基础,竞争又促进合作,同级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竞争性。明智的校长应当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如竞选是竞争性这一特征的突出表现。竞争可以调动人们内在的潜能,激发校长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

三、交往应遵循的原则

(一)平等待人原则

所谓平等,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在政治、法律及人格等方面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志式的平等关系。平等待人是政治上民主的体现。作为校长,必须消除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校长待人平等,既是对法律的恪守,也是对人们人格的尊重。一个人不管地位有多高,职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但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谦逊礼让。

(二)讲究信用原则

在交往中,校长言必行、行必果、守信用,才能得人心,取信于人。校长不要自以为是、轻易许诺,而一旦许诺,就应当见之行动。如果对人口惠实不至,当面答应,而背后又不当一回事,那就会耽误别人的事情,伤了人家的情感,失去信任,也就降低了校长自己的身份。

(三)宽容待人原则

所谓宽容,就是宽以待人、豁达大度、容忍他人,主动退让的心理品质。校长待人宽容,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石。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于非原则性的问题,如能给以开导和宽容,不计较细枝末节,往往能够使一些有过错的人引咎自责、反躬省察。校长如果对逆耳之言能够欣然听取,能够容忍相反的意见,作到有理也让人,从心理上征服对方,从而达到团结同志,齐心协力搞好工作的目的。

第二节 成功校长的言语交往能力

一、言语交往的作用

(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语言,严格地说,应当称为自然语言。之所以作这样的说明,目的在于和现代逻辑所使用的人工语言(即符号语言)相区分。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类交流思想、相互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是传播信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这是对语言一般功能概括地表述。

语言是由语词指号和语词意义构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交际过程中,指号是能够传情达意的手段或媒介物,而意义则是表达者传递于周围人们的思想。说话者运用特定的语词指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听众,听众接受这些指号,并且理解这些指号的意义,就使人们的思想得以交流。如把一定的语言单位与表达者个人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起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表达形式而出现,这就是所谓言语形式。说出来或写出来的,就是言语,而不是语言。

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属于社会现象,言语则属于心理现象。语言是人们进行相互交际的工具,而言语则是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是感情的表达,也是思想表现的成果。

言语活动是人际交往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这种活动必须以语言为手段,而语言也必须通过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

言语活动包括说话(或写)和听话(或阅读)两个方面。说和写是言语的表达过程,称为表达言语。它是主动的言语行为。听或读则是言语的感受过程,称为印入性言语,属于被动的言语行为。言语交际是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的双向交流活动。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人们必须根据言语信息的输出和反馈情况,及时控制好自己的言语行为,巧妙地组织好相应的言语形式。

言语又有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之分。说(写)出来的话,称作外部言语。而没有说(写)出的心里话,则叫作内部言语。说和听属于口语,读和写则属于书面语。口语是源,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流,是第二性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语言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学要求解决人们的交际活动中所产生的语言代码(即符号)的变异、演化、融合、分化以及制定语言政策等问题。现代心理学则迫切要求说明人们使用语言和理解语言的心理机制问题。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对语言的结构模式进而提出了新的理论,以便解决人机对话的尖端技术问题,等等,这都充分说明了语言这一交际工具将愈益显示其重要性。

(二)校长言语交往的作用

1.组织协调作用

校长要真正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就必须具备卓越的口才,能言善辩、能说会道。当代校长如果不善辞令,说起话来吭吭巴巴、重复啰嗦,那就难以胜任领导工作。应当清楚,领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上下交流信息的过程。领导作用的发挥就必须借助言语信息的传播。领导的艺术,实质上就是传播的艺术。现代校长应当是“五才一统”的传播家。“五才”就是通才、拓才、帅才、辩才和文才。事实上,“五才”也都与口才密切相关。校长就是经常运用言语(口语的或书面的)传达上级的指示、命令或本部门、本人的决定、指示等,组织队伍,协调关系,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借以实现领导的目的。

2.讨论议事作用

“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校长无论开会议论政事、制定政策,或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都离不开言语交往,都需要借助言语来表达。校长一项方案的提出,并得到代表会议的通过,不是用金钱或者依仗权力,而是凭借言语来打动人心,从而获得成功。在西方,许多政治家,如林肯、丘吉尔、里根等,就是凭着他们的铁嘴进入政界而成为风云人物的。校长如果仅有韬略,却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那也难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3.联络情感作用

校长通过言语交际,不仅会进而发现或更深刻认识到同事、下级和群众各色人等的态度、思想感情,甚至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而且还可以更多地了解人,理解人,从而更好地与人相处,合作共事。通过交往,校长与他人缩短了思想情感上的距离,建立起亲密友好的关系。

二、言语交往的型态

(一)谈话

校长在近距离与人谈话,远比文件、命令、通知的效果要好。明智的校长十分注重与人交谈。交谈其本质既是人际交往,又是一种信息交流。

(二)对话

对话,是有声言语的双向信息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活动。校长与群众对话,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而新颖的方法。它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征。无论是协调式对话,或是交谈式对话,讨论式对话,都是具有有问有答、有来有往、生动活泼、针对性强的特点。校长成功的对话,对于实施民主监督、增强群众的民主意识,造成团结和谐、活泼的民主的气氛;对于廉政建设、消除腐败现象,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长要使对话获得成功,不可不注意对话的艺术。

(三)演讲

演讲是演讲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借助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公开向听众传播信息、阐明事理、表情达意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校长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站起来面向群众讲话。当你站在讲坛上,以悬河之口,把马列主义的真理,把党的方针政策,把科学文化知识准确、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地传授给听众,使其知、令其信,动其情、促其行,从而激励广大群众去为四化建设而献身,这将何等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确,演讲作为一门激发人们心灵之火的艺术,如果掌握它,对于我们提高自身素质,做好领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节 成功校长的非言语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