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把孩子培养成留法博士的母亲崔丽超,在谈及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方法时,用了八个字来概括:“及时总结,宏观把握。”这位可敬的母亲说:
自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佳佳就习惯于在每一个知识单元结束后,自己做出总结笔记,理清这一个知识单元的内部框架,包括重点与难点的再认识,及有关题型、测试方法分类等。他的一个大笔记本上全部记着这些总结。实际上,这种阶段性总结是一种真正的“拔高”,它与老师、课本、教参上的那种小节有本质上的不同,即它不是从知识的理论体系推演下来的,而纯粹是感性的。因为这时孩子们只在课堂上得到一些不成体系的片断的知识素材,还没有达到居高临下、全面整理的程度。但这时对知识刚刚接触,感觉很新鲜,能抓住真正的要害。这种对于知识要害的感性体验十分可贵,如不及时积累,日后必然会逐渐被冲淡,甚至完全消失。“及时总结”恰恰保留了这些感性核心,形之于书面,日后偶尔翻阅,学习之初的感觉就会喷如涌泉,这对加深记忆、透悟理解、彻底掌握知识的帮助当然是极大的。打个比方说,这就如登山,边走边看,奇峰异石,伟树奇花,令人不由得时而驻足、时而流连。但如果一路走下去,看下去,乃至山巅,必然目疲头晕,眼花神暗,当时的种种印象哪里会再浮上脑际。正因如此,最善解山水之趣的中国古人,于名山奇峰,必于三五里处修一座“半山亭”、七八里处再修一座“小憩阁”,如此迤逦而上,整个山路是峰回路转,亭阁掩映。游人们走上三五里,入亭回首,说一番议一番,就将处处美景深印心底,永志不忘。学习上的“及时总结”,正是这种“半山亭”中“回首得趣”的传神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及时总结”的核心不在于总结出什么,而在于“总结”这一过程。如果不是自己来摸索、分析、整理自己的学习体会,而是将各种书本、参考书的千篇一律的“小节”、“结语”拿来抄一遍,或者借别人的“总结”誊写一遍,都是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的。所以,当我的女儿上初中、高中时,虽然哥哥的各种“总结笔记”堪称楷模,但她却从不去照抄,而坚持按自己的体验,去做自己的“总结”。可以这样说,名山是同一座,半山亭是同一处,但每个人要回味的美景却各不相同。只有如此,学才算是真有所解,真有所悟。
有了“及时总结”是不是就够了呢?不够,还得加上“宏观把握”。这位母亲说:
记得当年佳佳刚上初二,我丈夫便开始向他灌输“宏观把握”意识。每逢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父子二人便要“坐而论道”一番,其间不大接触具体的习题,更多的是讨论知识的内部联系,本章节与外部知识的接触点,本章节留下的空白,知识核心的扩张性与展延性。这时丈夫会适当地描述一下,这个知识点在全部学科及本学科中的地位、层面,及其对以前和今后学到的知识的作用、意义等。开头这种讨论还是即兴式的,没有什么事先的准备,后来越谈越有兴趣,丈夫便认真起来,将各科课本特别是数学课本拿来研究一番,又参考一套日本的数学教学法指导书,将各个阶段的数学知识加以体系化,并辅以课堂上没有的若干边缘性习题,写成了一本笔记。以后二人就边讨论边解题,有说有写,儿子的兴味更浓了。每到一个章节结束,丈夫就会主动地提出一些设想和议论。这样做虽然一时未必马上体现在卷面分数上,却使儿子的数学学得特别扎实。丈夫常和我说,这样做就像当年在乡村扎篱笆一样,不论扎篱笆用的一根根枝条多么坚硬、多么笔直,但仅仅松散地立在那里,而不用横杆将它们扎紧,不用泥土把根部埋实,篱笆也不会结实。至今,丈夫的那个小黄皮笔记本,已经成了家中一宝,女儿上初中时用到它,连亲戚、朋友们的孩子也都受其益。
记得儿子上了高中以后,有次在饭桌上闲谈,曾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爸爸总说宏观、宏观,我没什么感觉。现在,我可真的体会到,学知识,宏观把握太重要了。这就像穿树林一样,林中只见一棵又一棵树,没法知道树林什么样。如果走到树林尽头,连头也不回,那真是和没走过树林差不多,一辈子也不知走过的树林美在哪里。”儿子的话是切身体验,分量自然很重。其实,这个道理中国古人也早已悟出。还拿登山观景来说,中国古人不但善于在沿途设立“半山亭”,更善于在巅峰之上,制高点处修筑“观景台”。观景台往往上无瓦盖,旁无四壁,只是凌空拔地、居高临下,人们到达峰顶,置身此台,才会将山峰树林尽收眼底,其间层层叠叠、盘盘转转,多少回环,多少曲折,从而一目了然。不到此台,此山终是迷山,此景终是迷景。而到达此台,便可呼吸四野、吐吞八荒,将整个风景纳入腹中。学习上的“宏观把握”恰是此情此意。
当儿子从理论上悟出了“宏观把握”的乐趣之后,他便不再需要更多的具体扶助了,“宏观把握”成了他高中时期最主要的学习习惯。
更为可敬的是,这位母亲还将当年孩子学习时所用的“及时总结,宏观把握”的具体方法一一列出。
其一是“系统线法”。即将知识点一一整理好,然后用大、中、小括号,画成相互包含的“线列”。这种方法一目了然,适合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
其二是“知识树法”。即将知识单元做成叶片,采取自下而上,主干分枝直至叶片的“树列”办法加以整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单科知识,如政治课的哲学知识、数学的几何知识等。
其三是“对照表法”。将相关知识,列成卷轴式平列对比表,表长有时达两三米,用时渐卷渐收,一一对比,直观具体。这种办法主要用于文科知识,如历史、语文等。
其四是“系统重组法”。就是用不同于课本的另外一个体系,将课本内容加以分拆重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文科知识,如历史、政治、地理等类。当然,要做到能用另一个体系代替课本原有体系,是相当不容易的。它要求学生对课本全部知识都掌握得精深透彻,运用起来游刃有余。最典型的例子,要算对高中历史课本的重组了。高中历史,特别是世界史部分,是按年代顺序分几个大的历史时期排列的,每个章节中要讲同一时期各自的不同情况。这样的优点是历史发展线索明确,但各国历史被割裂,十分不利于宏观把握。于是不妨将课本原有按时代排的章节打开,将各章里讲到的同一地区、同一国家内容合并在一起,然后按地区、国家的地理位置横排,编成一本与普通中学课本知识量、知识点完全相同,但结构体系截然不同的另一本《中学历史国别史》。编辑得图文并茂、线表齐全,章节标题、页码、注释都有,连大人看了都十分吃惊,至于学校老师、同学更视为奇物,不少人相互传看。临考前,将原课本与自编课本对照使用,效果极好,高考历史取得了满分好成绩。
很多时候,“及时总结,宏观把握”是针对某一门学科或某一学期而言的。这一学科都学了些什么?有几册书?每册书讲了些什么内容?或者是这一章节学了些什么?学得怎么样?等等。
应该指出,即便是学习不错的孩子,也未必会“及时总结”和“宏观把握”,他们往往太过于沉迷于具体的一道题、一篇作文了,即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也确实需要家长来点拨一下,甚至是亲自带着孩子总结一下,当然,或许有家长要说了,这位母亲是教师,她先生是编辑,都是受过一定教育的,可以帮孩子。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办?那就只有请高明的老师,来教教孩子总结了。但不论是家长讲,还是老师教,这一课最好至迟到初中就要补上,不要漏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