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成都考入北京大学,现已赴美上哈佛大学的吴桥同学的家长说,其实直到初三,吴桥的数学都不算好。这位家长还说,在一次大考前,父子俩有了以下一段对话:
临睡觉前,爸爸问吴桥:“概念都掌握了吗?”
“书上的概念我已经全部能够背出来了。不信的话,我背给您听听!”
“题目都会做了?”爸爸还是有点儿不放心。
“都会做了!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和老师讲过的一些题目我都会做。连参考资料上的那些难题,经过我的一番钻研后,现在也基本上掌握了,考试绝对没问题。”
看着吴桥胸有成竹的样子,爸爸很满意。
可结果呢?孩子考得并不理想。于是,父子之间又有了一段对话:
“怎么样?吴桥,考试后的感觉还好吗?”
“不太理想。”吴桥显得无精打采。
“是概念混了,还是题目不会做?”爸爸继续追问。
“概念部分没错,就是最后一道题我没有做出来。”
“你那天不是说,题目都会了吗?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吴桥委屈地说:“课本和参考书的例题、习题,以及老师在课上补充讲的题我确实是都会做的。可是试卷上最后的那道题我从来没有见过。考试的时候,我在这道题上足足花了15分钟进行思考,但就是不知道怎样做。其实,那道试题并不难,只要经过一个转换,就可以变成一个与课本上的例题相仿的题目,而我在考试时就是没有想出来。出了考场,经同学提醒后我才知道应该怎么做。”
后来这种情况反复出现了几次,于是这位家长像大多数家长一样认为吴桥出现这种“出了考场才知题目应该怎么做”现象的原因是题目做得太少。于是乎,就给孩子买了大量的习题集,让他大量地做题。若孩子有题目不会,家长就不厌其烦地讲给他听。可是,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仍不理想,类似这种现象还是屡屡发生。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现在不仅是吴桥,就连家长也发现,以前的学习方法可能有一些问题,不然的话,为什么都复习好了,而题目还是不会做呢?
这位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谈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写道: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会遇到两种类型的题目:一类是与课本或参考书例题、老师或家长讲解过的题目相仿的问题;另一类是知识性内容在掌握的范围之内,但形式以前没有见过的题目。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们遇到的题目,大多数是属于第一种类型。做这种类型题目的基本要点是模仿例题和老师或家长所讲解的方法。类型见得多了,模仿到位了,学生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是不会出问题的。第二种类型的题目,实际上是知识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的应用。这类题目在考试中是经常出现的。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所在是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将问题做适当的变换,将它转化为第一类题目。这种变换和转化问题是解决能力的表现。
这位家长认为,经常背概念、大量做题目的孩子,他们在学习上是努力的。从学习效果看,对于解答第一类题目也是不成问题的。但他们的毛病主要是在新的问题情境中,不能把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应用。因此,要避免类似吴桥考试过程中那种现象的出现,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学业辅导时,应该注意知识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培养的重点应该放在将“不标准”的情形向“标准”转化的过程方面。一句话,孩子会模仿例题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之后,家长不妨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变式”题。
这位家长最后说,正是因为吴桥比同班的孩子多做了一些“变式”题,数学成绩提高很快,为他最后一举考入北京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