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中国股市20年投资智慧
48094100000010

第10章 中国股市各阶层分析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

股票市场如同一台大戏,每天上演四个小时。台上演员众多,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就本质而言,这里没有对错、没有善恶、没有忠奸,只有利益。在纷繁复杂的乱象背后,各位演员都在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本章利用利益驱动分析法,为读者揭开中国股票市场的重重迷雾,透过演员们的台词,看清其真实面目。现在请演员们出场。

监管者:思考与困惑

“政策市”始终是中国股市的诟病。假如将中国股市比作孩子,政策好像是传统式的家长,从孩子出生到成长,从读书到工作,从恋爱到生子,“关心”无处不在。打开上证指数的走势图,几乎在市场每次重大拐点的背后,都伴随着政策调控的影子。为促使孩子“走正路、挣头名”,家长可谓是煞费苦心。回顾20年来监管者的施政措施,可以清晰发现如下四条思路:

一、逐步修复股市本质功能

如前文所述,中国股市诞生在特殊的市场背景下,曾肩负着帮助国有企业脱困的历史使命。这显然违背股票市场的发展规律,走下去必然是不归路。自1999年始,经过长期的探索,终于在2005年启动股权分置改革,以极具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挽救中国股市于颓势之中,让股市的本质功能得以修复,股票市场得以重生,可谓是功德无量。

二、促进市场的规范化运行

大戏开始之初,演员们似乎没有进入状态,阴招频出,冷箭乱发。上市公司普遍造假、股价操纵成风、内幕交易猖獗、市场投机盛行,作为这场大戏的总导演,监管层果断出手,一手抓表演细则制订,一手抓犯规的演员。从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到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从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到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都体现出总导演规范市场运行的决心。

三、调控风格向市场化靠拢

随着中国股市的逐步成熟,在对市场的干预中,管理层调控风格已基本完成从“简单粗暴”向“成熟文明”的转变,尽量减少人为的强制干预,更加注重市场规律的作用。这好比教育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事,要经常打屁股才肯听话。等长大后,武力将不再凑效,取而代之的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四、提升资本市场战略地位

一个大国的崛起,最具威慑的不在于有多么强大的军队,苏联拥有再多的核弹也摆脱不了解体的命运;一个大国的崛起,最具竞争力的不是你有多少资源,阿拉伯有再多的石油也摆脱不了被控制的命运;一个大国的崛起,最本质的标志是拥有全球商品的定价权。这种定价权的争夺,最终将取决于一个国家的金融竞争力。因此,在中国崛起的路上,必然要建立起强大的资本市场,这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邓小平曾说,稳定压倒一切。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来说,稳定是最高利益。同理,对证券市场的总导演来说,确保“大戏平稳上演、演员各尽其职”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市场的过度萧条和过度亢奋都不符合管理层的利益。综观过去证券市场的所有政策,无不以此为最高原则。

在市场与政策的博弈中,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此消彼长关系。以股权分置改革为界,可将中国股市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政策力量占据上风,后期市场力量占据上风。

政策主导股市走势的最经典案例当属“5·19行情”。199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坚定信心,规范发展》的社论,要求各方珍惜股市发展的大好局面。此后在短短30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上涨高达64.10%,该记录至今无出其右者。

市场力量真正崛起的标志性事件是“5·30行情”。2006年5月30日,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财政部突然决定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上调至3‰,市场闻讯大跌,五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从最高的4335点直线暴跌至3404点,上千只个股连续跌停。但随后市场出现惊天逆转,一路高歌杀到6124点方才罢休。市场以其雷霆万钧的力量,结结实实地向财政部示了一把威。

相信读者会恍然大悟。在1992~2009年的18年里,中国股市流通市值增长734倍。儿子小的时候,老子还能垂帘听政。儿子长大后,不把老子的话当回事在情理之中,总是看父母脸色行事的孩子没出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股市已经完全摆脱政策的阴影,只是随着市场的成长,政策的控制力在下降,市场自身的力量在上升。这种变化值得投资者高度重视。

上市公司:圈钱与蜕变

上市公司属于戏台上演员中的大腕,直接决定票房收入。长期以来,投资者都指责这位大腕名不副实,赢利能力不足,只想着在市场上圈钱。其实“圈钱”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质量状况的讽刺,认为它们根本不具备上市条件,只不过是依靠行政力量才获得融资资格。因此,衡量上市公司圈钱与否的主要标志,在于其赢利能力和分红水平。下面笔者将从客观数据入手,还原该大腕的真面目。

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上市公司赢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显示的是全部A股上市公司1993~2009年整体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图。1993~2002年,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下降,此后逐步回升至13.5%附近的水平。为对冲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现将全部A股净资产收益率减去同期3~5年期贷款利率,得到。

再次证明,在中国股票市场成立的前12年,上市公司总体质量的确不敢恭维。投资股票所带来的平均收益率仅比同期3~5年期贷款利率高出约2.2个百分点,考虑股票的投资风险,实在不划算。2003年以来,随着更多优质公司的上市,尤其是中小板和金融板块(银行、保险、券商)的崛起,上市公司总体质量得到根本改善,赢利能力迅速回升。

全部A股净资产收益率-3~5年期贷款利率

假如从分红的角度去看上市公司,得到的结论更具戏剧性。在2004年以前,上市公司分红总额占其总市值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1991~2003年,投资者如果指望靠分红收回投资成本,平均需要1667年。即便在上市公司赢利能力较强的2004~2009年,靠分红收回投资成本也需要67年。

上市公司分红总额/总市值比例

由此可见,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圈钱的质疑并非毫无根据。尽管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已得到显著改善,却普遍发扬铁公鸡精神,“宁圈一万,不分一分”。

上市公司之所以敢对中小投资者“耍大牌”,除缺乏健康的股权文化外,还与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关。1993年《公司法》颁布后,上市公司普遍建立起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治理框架。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随后上市公司纷纷响应,拥护并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这种以西方现代企业制度为模板照猫画虎的做法虽然值得提倡,但具体的实施效果却完全走样。在笔者接触过的上百家上市公司中,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几乎形同虚设,监事和独立董事的主要职责是“走走过场,练练签名”,监事谈不上监督权,独立董事与“独立”无关,公司真正的权力几乎全部掌握在代表大股东利益的决策团队手中。这种“独断式”公司治理模式,既不利于科学决策,还可能轻易地伤害到中小股东的利益。

虽有诸多不如意,我们还是能清晰地感受到上市公司的蜕变:从以国有企业为主到向所有企业开放,从以圈钱为主到多方共赢,赢利能力和分红水平逐步提高,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日益改善。但这还远远不够,和西方那些“国际巨星”相比,中国上市公司的“演技”还相当稚嫩,表演尚停留在“形似神不似”的阶段,前方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投资者:成长与升级

我们知道,演员可分为群众演员(也称业余演员)和专业演员。专业演员以演戏为生,追求“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艺术境界。群众演员以演戏为业余爱好,在导演的安排下,“别人走我也走”,走完之后还得干别的。在股市里,散户是群众演员,机构是专业演员。

在中国股市成立之初,投资者以群众演员为主。后来少数群众演员久炼成钢,经过市场的残酷洗礼,升级为专业演员。既然各位演员同台竞技,彼此之间应该知晓对方的表演功力,兵法上这叫“知己知彼”。

首先来看群众演员。该群体成分复杂,人多而势不众,无组织,无纪律,几乎等同于一盘散沙。他们害怕损失,所以善变。他们缺乏自信,所以追涨杀跌。他们没有理念,所以盲目轻信。他们像是飘浮在天空的云彩,随雨而来,随风而去,总想抓着救命的稻草,可似乎永远也没有成功。股市仿佛是一座金光闪闪的金山,吸引无数的散户。殊不知,在金山的外面,笼罩着一层坚硬的透明玻璃,碰得无数人头破血流。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此言不虚。

专业演员队伍阵容庞大,派系林立。人数虽少,但近年来发展势头凶猛,实力非同凡响。自2000年中国证监会提出“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起,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如今已成为主导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显示的是机构投资者的壮大过程,截至2009年年底,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已超过8万亿,占A股流通总市值的比例将近60%。这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首次超过散户,这标志着中国股市投资者已完成从群众演员向专业演员的嬗变,从此正式进入机构博弈时代。

据统计,当前在沪深两市约1.3亿的开户数中,超过98%是散户投资者。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专业化分工是必然的趋势。这就是说,在股票市场的舞台上,群众演员的戏份将越来越少,专业演员的戏份将越来越多。当然,这并非为让戏更好看,而是优胜劣汰的自然结果。

证券公司:表象与本质

2004年前后,证券公司的生存状态相当不堪。由于业务形式单一,为维持生计,证券公司“各显神通”,挪用客户保证金、挪用客户债券、违规委托理财等不法现象相当普遍,风险集中爆发,全行业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为扭转券商业的糟糕局面,2005年7月国务院转发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大力整顿和清理行业违规行为,实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建立起证券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和基本信息公示制度,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和预警制度,加强对券商高管和股东的监管。这套组合拳帮助券商悬崖勒马,起死回生,在随后的牛市中大发横财。

《史记》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证券市场上,不管表象如何繁杂,只要抓着利益这条绳子,就能够顺藤摸瓜,最终发现事实真相。因此,假如分析券商的行为特征,首先得知道它的根本利益。券商业务大致可分为六类,一是经纪业务(证券交易代理),二是证券投资(自营盘),三是投行业务(证券发行、承销、财务顾问等),四是资产管理(委托理财服务),五是直投业务(股权投资),六是其他业务,包括研究服务、证券咨询等。其中经纪业务是券商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根据2009年年报统计,在上市的10家券商中,经纪业务占主营收入的比例平均超过75%,可谓名副其实的命根子。假如您是券商的老总,您一定恨不得股市每天24小时交易,投资者都是短线狂人,打开账户就买卖不停。

在股票市场上,券商是最重要、最活跃、最积极的中介机构。财经媒体充斥着券商发布的研究报告,证券分析师们在公开场合频频露面,向投资者传递他们的市场观点。经过长期的跟踪观察,笔者发现,券商可能是股市里与生俱来的乐天派。在任何时候,只要看多股市,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听听下面这些逻辑:

1.指数在上涨过程中:千金难买牛回头,强者恒强。

2.上涨过程中的下跌:只要回调就是买入机会。

3.指数在下跌过程中:市场向理性回归,已现价值投资机会。

4.下跌过程中的上涨:反弹有望持续,仍可积极做多。

……

造物主最巧妙之处,就是给人类一张巧言令色的嘴,能搅得天昏地暗,黑白不分。对于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投资者总是愤愤不已。其实大可不必,券商也要吃饭,反正有合法的证券咨询牌照,不用白不用。不看多谁还买股票?不买股票还怎么赚佣金?券商也不能总喝西北风吧。

“签字族”:利益与道德

在主题讨论开始前,先来看一场话剧表演。

B:那个谁,叫啥来着,过来一下。

B挥挥手,C立刻飞奔过来,满头大汗。

C:B总,您找我?

B:看看这个,如果没问题,签个名。

C接过来一堆文件,面带犹豫,似乎有难言之隐。

C:B总,您看,这……这……不太好吧。

B见状,脸色大变。

B:不想签是吧,那好,你们这帮人,吃我的,喝我的,连名都不签。马上换人!

B正要打电话,C急忙上去阻止。

C:别、别、别……我的B总,有话好商量嘛,不就签个字的事吗?

就这样,C的意志被“强奸”,B得意地拿着文件扬长而去。

字幕:

上市公司扮演者:B。

“签字族”扮演者:C。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里“签字族”泛指那些为上市公司服务的证券机构,如证券发行保荐人(券商)、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由于缺乏独立和客观性,故而笔者称为“签字族”。

在股票发行与交易过程中,有两位“签字族”的作用至关重要。按照当前的股票发行制度,证券公司既是保荐人,又是承销商,扮演着对申请上市的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并同时向投资者推介的角色。试想,假如这位“介绍人”见利忘义,品行不端,后果将是多么可怕。在证券市场,会计师事务所被称为“经济警察”,负责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报告。当“警察”和“罪犯”勾结的时候,受害的永远是投资者。著名的“银广夏事件”便是“警匪勾结”的典型案例,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丧尽天良,对公司虚构巨额利润的事实视而不见。

在缺乏有效监督和法治精神的市场中,当利益和道德冲突的时候,道德往往是被抛弃的一方。看看那些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那些上市不久便业绩骤变的公司,那些赢利能力如坐过山车的公司,它们之所以能堂而皇之地“忽悠”投资者,“签字族”难逃罪责。

为利益放弃独立的“签字族”固然让人鄙视,但真正引人深思的,是导致“签字族”出现的那些因素。最终依然要归结为制度的缺陷,好的制度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让好人变坏。话剧中的C并非天生想做孙子,实在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媒体:独立与良知

股市短期的波动,反映的是市场情绪的变化。媒体的舆论导向,不仅是市场情绪的反映,而且反过来能影响市场情绪。因此,如果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那么媒体则是股市的晴雨表。

正是基于媒体的独特作用,中国股市自成立便与其结下不解之缘。管理层打着“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旗号,利用报社社论、发表谈话、风险教育等方式影响股市,庄家或主力通过“个股推荐”来操纵股价。观察媒体的报道内容,让人油然而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之感。其实在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利益诉求。对媒体来说,核心利益有两项:

一、吸引眼球

现在报纸玩的是发行量,网站玩的是点击率,电视玩的是收视率。概括起来称为“眼球经济”。为吸引市场眼球,记者和编辑们纷纷在标题上狠下工夫,诸如“即将横空出世的黑马”、“我如何从股市赚到100万”之类的文章,简直是泛滥成灾。这背后的逻辑相当简单,没有“眼球”,就没有广告,没有广告,就得关门。毕竟记者和编辑也得吃饭。

二、有偿报道

有些人很聪明,但聪明才智用的不是地方。比如,在业内盗版书不叫盗版,叫B版(正版是A版),报纸插页广告不叫广告,叫软文(莫非其他文章叫“硬文”?)。“有偿报道”便是各路媒体创新的杰作。所谓有偿报道,简单地说,就是你给钱我办事。具体到股票市场,能办的事分为两类,一是包装股票,不管是啥股票,都可以打上“黑马”、“牛股”的标签;二是包装个人或公司,不管是谁,都可以吹嘘成“高手”、“股神”。有偿报道的结果看上去是共赢,媒体得到钱,出钱者得到“名”,但实际上可能对读者或观众产生误导,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

在笔者看来,证券媒体最不可宽恕的罪过便是刻意渲染股市的赚钱效应,让普通投资者误以为股市就是提款机。结果进去才知道,股市确实是提款机,只不过不是你提股市的钱,而是股市提你的钱。其实成功的投资是极其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辛勤的付出和艰苦的努力,远非轻描淡写可以形容。

媒体遇到的困惑和“签字族”类似,被迫在独立客观的道德准则与现实利益之间作出选择,结果是无法定价的道德准则变得不名一文。

以上描述,并非是对媒体的全盘否定,其实媒体对证券信息传播、提高市场有效性的贡献有目共睹。这里只是用利益驱动的分析方法,揭开媒体的阴暗角落,以防止投资者上当受骗。

至此,活跃在中国股市舞台上的主要演员已介绍完毕。不管演技高低,不管角色大小,大家都是奔着利益而去。在这个利益交织的市场里,投资者必须抱着“怀疑一切”的态度,处处谨小慎微、明察秋毫、抽丝剥茧般对待各类证券信息。唯有如此,才不至于在错综复杂的市场中迷失自我。

延伸阅读:中国股市IPO乱象

一部中国股市史,虽时间不长,却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其中尤以IPO最为壮观。它不仅体现出中国股市的畸形与扭曲,更能衬托出对普通投资者的不公平,活生生一副“霸王硬上市,散户奈我何”的嘴脸。为更好地解读IPO乱象,先让我们熟悉一下股票的发行制度。

1990~2000年,中国资本市场处于建立和发展初期,股票发行实行审批制。

1999年9月,发行审核委员会成立,负责对申请发行股票的公司资质进行审核。2001年3月,新股发行实施核准制。2004年2月1日,新股发行实施上市保荐制度。所谓保荐制,实际上是明确保荐人(券商)在IPO过程中的尽职调查责任,防止故意欺诈和造假上市。

在新股定价方面,2004年前实行核准制,即按照合理的市盈率为新股定价。此后核准制被取消,实行询价制,询价的对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这好比卖东西,核准制相当于价格已定,谢绝讨价还价,询价制是在价格确定前,先征求投资者的意见,彼此协商定价。

上市保荐制和新股发行询价制的建立,的确比此前的决策方式有所进步,制度设计也看似相当完美。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市场各方(保荐人、上市公司、PE、投资者等)极尽钻营投机下,该制度漏洞百出,尽显乱象。

乱象之一:新股定价高得离谱

显示的是沪深主板市场新股发行市盈率的变化趋势,在2004年采取询价制前,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约为21.18倍,2005年采取询价制以来,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陡然上升至41.53倍。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情形更是夸张得让人瞠目结舌,截至2010年8月,所有中小板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为35.29倍,创业板更是高达66.39倍。要知道,在过去的200年,世界各国股票市场整体市盈率平均在15倍左右。1990~2009年,纽约、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四地股票市场市盈率均值分别为19.74倍、15.91倍、15.14倍和29.07倍。在上市公司质量并无显著优势的前提下,这种定价简直是把铜当黄金卖。怪不得提到在A股上市,全国各地企业蜂拥而来,世界各地企业跃跃欲试(国际板)。如此美事,谁不向往?

乱象之二:新股上市后业绩频频变脸

如前文,新股在IPO过程中,普遍存在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部分公司甚至不排除欺诈的嫌疑。据统计,从2009年7月A股重启IPO至2010年8月,共有297家公司完成上市融资,竟有45家公司上市后业绩就变脸。像华英农业(002321)上市仅半月便出现亏损,速度之快堪比川剧变脸大师,让人感觉其《招股说明书》中所描绘的光明前景,怎么看都像是“忽悠”。

乱象之三:“保荐代表人”奇观

首先来看一则保荐代表人的招聘广告:

工作内容:能够独立主持保荐项目各个阶段的工作,履行对发行人的尽职调查和上市后的持续督导等职责;

任职要求:拥有中国证监会注册的保荐代表人资格;

薪酬待遇:每年不低于120万元薪酬福利待遇和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业内戏称保荐代表人是“靠签名就能年薪过百万”的职业,这实在是世界“职业史”上的奇观。此怪象至少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保荐代表人稀缺,获得保荐资格门槛较高,二是上市保荐业务存在暴利。

乱象之四:神秘的原始股股东

在市场经济中,哪里有暴利,哪里就爬满“苍蝇”。IPO创造的暴利神话,吸引着各路逐利资金,在公司上市前成为其原始股东已成为全中国人民的梦想。于是市场便涌现出这样一批人(或机构),它们总能在距离上市公司挂牌前突击完成复杂的接洽、谈判和签约流程,如愿以偿地成为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东,然后静静地等待暴利的降临。如此幸福的赚钱方式背后,必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真相,而真相便是已成为中国各行各业“潜规则”的权力寻租和腐败。

用利益驱动分析法能够轻而易举地破解IPO乱象。对企业和保荐人来说,成功上市是实现暴利的基础,因此它们会想尽办法讨好发审委,除过度渲染公司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外,美化财务报表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毕竟大家都这样做。这就是导致新股上市后业绩变脸的根源。

企业成功挂牌后,可谓皆大欢喜。上市公司募集到巨额资金,保荐人(券商)及其他“签字族”得到服务费,交易所拿到路演费、其他原始股东(如VC、PE等)实现财富暴增、打新股中签者成功套利。而且发行价越高,上市公司圈钱越多,其他“小鬼”(主要是保荐人)的好处费也水涨船高。在这场IPO的暴利盛宴中,唯独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无权分享。他们只能按已被严重高估的价格买入流通筹码,然后卖给比他们更傻的人。按照这种逻辑,当前的IPO更像是一场对普通投资者的掠夺。在光天化日下,没有公平,没有正义,只有被制度和人性扭曲的利益。

IPO存在的种种乱象,已充分证明股票发行核准制的失败。当前国际发达市场的股票发行普遍采取注册制,对证券发行人不作实质性的审核,将新股发行与定价完全交由市场决定。这或许是中国股市未来IPO的正确出路。因为,一个健康的证券市场,必然是所有人都能在其中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回报,而不是一部分人掠夺另外一部分人。因为公平,所以没有暴利;因为公开,所以没有阴暗;因为公正,所以没有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