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素质教育在日本
48105300000017

第17章 日本人培养孩子的方法(4)

所以,弗洛姆和井深大都说道,我们都很像一棵发育不充分的植物,我们中许多人从生到死,没有实现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巨大潜能。

动物出生后都存在着对某一行为形成的时间期限,即在这一期限内不经学习就能在适当环境的刺激下对某一行为保持终生的能力,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便永不能产生。例如,刚孵化的小鹅把第一眼看到的“动”物当成妈妈,如果出生时看到母鹅,它就跟着母亲走;如果看到母鸡,它就把母鸡当成母亲;如果是玩具、风船、小球,它就会把这些当成母亲,而对真正的母亲不予理睬。过了这个时期,这种印刻就再也形成不起来了,并且已经形成的印刻影响非常巨大深刻。如把小鸡交给鸭、小猫交给水獭抚养,小鸡和小猫都会习惯于水中生活;把猫和鼠从小一起饲养,这对天敌竟然和平共处,猫居然不再食鼠……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形成异常鲜明的表象,并且可以对表象继续进行观察。如让一个小孩观察一幅充满细节的图画几十秒钟,把图拿走后,孩子仍能在摆图画的地方,看见这幅图画的形象,甚至能把这幅图的细节描述下来。很多艺术大师多有这种“特异功能”:达·芬奇十几岁的时候被大教堂的壁画所吸引,回家后将整个画面默画下来,不仅物象的轮廓比例、细节点缀酷似原作,甚至连色彩明暗差别也都非常逼真。莫扎特仅仅听过一遍“阿勒格利”这部九声部合唱曲,就在几天后的音乐会上自弹自唱起来……俄国杰出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人的性格大都是在人一生的最初几年内形成的,而且在这几年内在人的性格中形成的东西是很牢固的,它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

美国教育家阿诺德.格塞尔说得更具体:“在学龄前阶级,大脑发育的速度非常快,六岁前,大脑的大部分几乎都成熟了……以后人的脑力、性格和心灵将永远不会再像形成前发育阶级那样迅速发展了。我们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去奠定智力健康的基础了。”

更多的教育家、科学家、作家根据自己的研究或体会,认为孩子的一切在五岁前就已形成并决定了。

俄罗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这样说道:“我难道不是在那一时期获得了我现在赖以生存的一切东西吗?那时我获得了如此多的东西,并且如此地迅速。在我一生的其余岁月中所获得的东西都及不上那时所获得的百分之一。从五岁的我到现在的我之间只有一步的路程。从新生儿到五岁之间则是巨大得骇人的距离,而从胎儿到新生儿之间却是无底的深渊。”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的基础主要在五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在这以后,还要继续进行。人的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你精心培植的花朵,在五岁以前就已绽蕾。”

但是,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为,孩子在三岁前的教育甚至已经决定了他的一切。

杰出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出生后头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级……如果从生命的变化,生命的适应性和对外界的征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人的功能在零至三岁这一阶级实际上比三岁以后直到死亡的各个阶级的总和还要长,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三年看作是人的一生。”

著名法国儿童教育家洛朗斯·佩尔努说:“孩子三岁以后一直到青春期,在他的生活中,再也不会有像第一次微笑、说第一句话、迈第一步这样值得注意的事件发生了,再也不会有像智力显露和自我发现这样重要的情况出现了。他的主要品质已经形成,基础已经打好,只要对它们进行精雕细刻(如平衡)和加以发展(如智力)就成了。”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伯顿·L·怀特甚至断定:“如果一个三岁的幼儿在与学术上有益的各方面,如语言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迟开窍六个月或更多一些时间,那么他就不可能在以后的学业经历中获得成功。这个判断会有一些例外,但是‘开端与追踪’处境不利幼儿发展计划(美国旨在帮助贫困儿童补偿社会经济环境对他们的学习和社会成长所产生消极影响的教育补偿计划。——作者注)和其他补救计划的研究结果,都明确支持这个适合于美国多数儿童的意见。”

美国教育政策委员会1966年提供的报告指出,到六岁时,大部分孩子已经发展了他们成年后所有的智力的很大一部分,因此过去的那种将六岁视为正常入学年龄的做法已经过时,“所有的孩子自四岁始都应有公费入学的机会”。与此同时,他们还进一步强调:“生命最初的三年很可能比第四年或第五年更为关键。但是,关于这样小的孩子如何在家庭以外的环境加以教育,人们所知太少。因而帮助父母或未来的父母改进家庭生活方式的努力可能更为实用。我们强烈倡导这种努力。”可是,就是三岁开始进行教育的观点也同样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科学家们所摈弃,他们提出了更加绝对的零岁教育。

杰出的日本儿童教育家木村久一,总结出儿童智力发展怕递减规律:如果生下来就在理想的教育条件下培养,儿童可以发展自己智力的100%,但是,如果从五岁开始才进行教育,就是理想的教育,儿童也只能发展自己智力的80%;若从十岁开始教育,就只能发展自己智力的60%,也就是说,教育得越晚,儿童智力发展所受的阻力越大。

美国著名教育家本杰明·布卢姆和他的芝加哥大学同事所做的研究论文指出:人的智力呈现先快后慢的发展趋势。根据他们对17岁青少年所测得的智力来看,大约50%的智力发展是在胎儿期到四岁之际完成的;30%是在四至八岁时完成的,大约20%是在八至十七岁时完成的。换言之,智力在人生的最初四年中的发展等于随后十三年中的发展。或者说,到了八岁,不管孩子上什么学校,处于什么环境,他心智能力可受影响的余地,只有20%。

创造出“井深理论”,从而享誉世界教育界的日本儿童教育家、企业家井深大认为,过去的教育都是从孩子懂话的时候开始,但是这种教育已经迟了,因为在孩子会讲话之前,他就已经获得了比利用语言传授的知识更多的东西,因此,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既不是‘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太迟了’,也不是三岁。真正重要的时期是无限接近零岁的时候。至于妊娠期,更是有许多必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果存在着培育精神、性格或气质的时期,那么,这个时期就是在懂语言前这一段时期。”

科学的发展似乎总是比教育家的猜想和实践还要超前与迫切。在70年代,科学界认为母亲的大脑和胎儿的大脑之间没有直接的神经纤维相联,因此,无论母亲的大脑受到什么样的刺激,对胎儿都不会直接产生影响。

但是,到了80年代,科学就已经表明母亲与婴儿之间传递着一种与电信号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信号,母亲一紧张,其内分泌就发生变化,通过脐带进入婴儿体内的血液成分的浓度也就发生变化,从而直接对胎儿的状况产生影响。

因此,胎教不再是一种无稽之谈,因此,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所“胎儿大学”,因此,继“零岁教育”之后,又提出了“负一岁教育”、“负两岁教育”……尤其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的日本父母认为,孩子的能力是这样培养的起来的:

1、培养孩子能力的条件在家庭

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在生命的作用下,将会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日本人认为:“任何孩子的培养都离不开父母。”0岁婴儿教育自然是从父母创造出的环境中开始的。

培养孩子能力是地球上所有父母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父母所创造的环境——家庭是培养孩子能力的最重要的条件。除此之外,没有比家庭再好的条件了。

孩子的身体在生命的作用下迅速发育。同样,孩子的所有能力也是在生命的作用下,在家庭成员相互接触中不断提高的。

婴儿在与家庭成员尤其父母的日常接触中,不断理解人的心情、增强感觉和掌握习性。他不分善恶丑美,通过家庭日常活动,使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

为尽量把孩子培养成为心地善良、感觉敏锐和能力强的人,家庭日常生活应该是欢乐的、充满爱意的,这是首要的条件。创造夫妻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良好家庭环境,乃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出发点。

日本父母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孩子的能力是“天生的”或“固有素质”的说法,都是毫无道理的。对此,大脑心理学这一新的学说也做了说明,认为刚出生的婴儿,脑子里好像一张白纸一样,空空的,但在以后每天生活的刺激下,脑细胞逐渐联结起来,形成了能力。

所有孩子的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适应环境条件培养出来的。无论出生于西方国家的,还是出生于东方国家的孩子,无论出生于非洲国家的,还是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孩子,他们的能力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培养的。进而,在这些国家的各个地区,又有不同类型的父母和家庭环境,他们培育着与这些环境相适应的千差万别的孩子。

一切事物的发展有因必有其果,孩子的培养也是如此。在良好的环境里,会把孩子培养成为善良的、感觉敏锐的人;而在恶劣环境里,则会把孩子培养成为非善良的、感觉迟钝的人。

这样一来,有人会说:“我们很难创造出那样的良好环境。”其实不然,唯有愉快的、温暖的家庭才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最佳环境条件。否则,就谈不上什么优越环境了。只是外表上装饰得漂漂亮亮的家庭,不能算做是一个能培养好孩子的家庭。

2、能力的培养应感到容易

日本父母大多认为,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从简单的会做的事做起,不断反复训练,总有一天孩子会“感到容易”,有所进步。

这些父母把对孩子初级阶段的指导方法要点归纳如下:

①从少量的、会做的内容开始;

②经过训练,内容达到运用自如;

③把运用自如的内容中不正确的部分纠正为正确的;④注意不断培养能力;

⑤再增添少量同等程度的内容;

⑥完成的速度出现差异(能力开始萌芽);

⑦要把前面学过的内容和新内容结合起来训练;⑧要不停地训练,使前边的内容学得更好,新的内容得到正确纠正;⑨前面的内容要学得更加熟练(培养能力),新内容达到灵活动用;⑩在实现⑨的基础上,再增添新内容。

经过上述指导方法反复训练,就会使孩子总感到一点也不难,“容易学”,随之能力不断提高。

在训练过程中,已经掌握的能力,在进入新的阶段时,并不是说不需要了。例如,人的身体能自由操纵自己的手足,而手足则能进行更复杂、更微妙的动作。这又如孩子成长的那样,任何孩子都是自然而地掌握能力,所以他们都感到容易。

孩子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它与人的发育过程一样,是逐步提高的。

3、培养正确的判断力,也是培养“能力”的一部分日本著名教育学家铃木镇一先生,一生致力于儿童教育。有一天,经他的朋友介绍,一位西洋画家——田中实一先生领着一名可爱的小男孩来访问他,对他说:“我的儿子叫祯一,今年五岁了。他在婴儿时期眼患病,已危及生命,不得不被摘除,结果双目失明。我想至少还可以通过音乐给这孩子带来一点光明,于是我来到这里,请您在学习小提琴方面给予指导。”

当时,铃木镇一先生想尽量满足这位父亲的要求,但不知怎么指导才好,所以没有立即表示同意。

铃木镇一面对着在今后漫长人生道路上摸索生活的幼小祯一的身影,站了好久好久,脑海里思索着:“指导这个孩子学小提琴也可以吧!”于是,他对田中实一先生说:“在一周之内,让我认真考虑考虑,请耐心等一等,好吗?”

铃木镇一回答后就让他俩先回去了。他把自己关了屋子里想了半天,仍不知道怎么教盲儿拉小提琴才好。但他明白,光想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

到了晚上,铃木镇一先生突然觉得来了头绪:“对呀,不妨先使自己处于盲人一样的状态。”想到这里,他不由得从久坐的椅子上站起来,关上了电灯。

顿时,屋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在这黑暗中,孩子应以什么作为行动目标呢?怎样才能给他提供行动的线索呢?他这样边想边摸索着从箱子里取出小提琴和弓,轻轻地试拉起来。

在拉琴过程中,铃木镇一先生并不感到有什么不自由。在黑暗中,弓柄、弦和间隔位置都清楚可见。不过,靠的不是眼睛,只凭感觉去拉,通过这样的训练是可以培养孩子能力的。

铃木镇一确信,不用眼睛,只要把小提琴和身体溶为一体,黑暗中的弓柄就会“看得见”,这就是祯一学会拉小提琴的重要条件啊。此外,他又专心致志地考虑了盲儿拉小提琴的方法,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一周时间过去了。

接着,训练拉小提琴的计划便开始了。祯一右手拿起弓柄,用弓顶住手指,使弓上下左右移动,仅“掌握”弓的训练就进行了好几次。他在这十分艰苦的磨练中,增强了对弓的感觉,终于“看见”了弓和弓柄。

在此基础上,祯一开始学拉小提琴了。一年之后,经过令人十分感动的努力,结果与普通孩子一样,能拉各种各样的曲子了。

“你能用左手拿弓拉琴啦,换换右手怎么样?能‘看得见’弓柄吗?”铃木镇一问这个可怜的盲儿。

“嗯,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