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居
48111800000006

第6章 各具特色的民居(3)

宋庆龄之所以成为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女性,并非只因为她勇敢地冲破家庭的阻挠嫁给了孙中山,更是因为她自身的伟大人格、坚强的意志和出众的才干。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宋庆龄并没有从此消沉,在她娇美柔弱的身躯里,隐藏着一颗是非分明、坚强不屈的灵魂。“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事变后,为了维护孙中山先生生前制定的三大政策,她以超人的勇气与势力强大的独裁者蒋介石决裂,公开发表反蒋演说。抗日战争时期她亲临抗战前线,慰问奋勇杀敌的将士。她积极发起并组织了“保卫中国同盟”,有力地支援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游击区的抗日斗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侮之时,她遵从民族大义,摒弃前贤,与宋霭龄、宋美龄共赴重庆,开展抗日活动。宋氏三姐妹一同出现在硝烟未散的战场、躺满伤兵的医院和刚遭受过轰炸的废墟,这对于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是何等有力的鼓舞!解放战争时期,她通过各种渠道给解放区的军民以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后,她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此后又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主席、中国福利会会长、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执行局委员等职务,全身心地投人到新中国的妇女儿童福利事业、祖国的统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由于她的卓越贡献,1981年5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宋庆龄原本在北京并没有寓所,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她都住在上海孙中山先生生前购置的旧居中。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为她在北京修建住宅,但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她不希望国家为自己花费很多钱盖新宅。后来,周总理提出可以借用醇王府西花园,并邀请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亲自参与设计施工。

醇王府原为康熙时的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的宅第,明珠的长子纳兰性德为清代著名词人,在其诗集中多有对其宅邸及花园的描写。乾隆年间,宅第被权相和坤霸占为别墅。和砷倒台后,嘉庆帝将此宅赐给了成亲王永磷。光绪继位后,又将其转赐给了醇亲王奕譞,并先后发内库银十六万两进行修缮。末代皇帝溥仪就是在这里出生的。溥仪登基后,其父醇亲王载沣被封为监国摄政王,因此此府又称摄政王府。1912年9月10日,孙中山先生第二次到北京时,也曾到醇亲王府与载沣会晤,地点就在王府的大书房宝翰堂。民国后溥仪被逐出紫禁城,也曾在这里暂居。

醇王府的花园明珠宅时称“渌水院”,建有“渌水亭”。成王永磷居住时,嘉庆皇帝特准引玉泉山水入园,此水从园的西端引入,绕园一周,由东端流出园外。在“渌水亭”的旧址上,永磷建了一座两面临水的六方亭,取名“恩波亭”,以示皇恩浩荡。水上建有七架各具风格的小桥,为花园增添了几多灵秀与凉爽。在西南石桥边的太湖石上,镌有“岁岁平安”四个大字。其中的“歲”字中的“一少”,缺了一撇,变成了“一小”,不是写者的笔误,而是有过一年小一岁,越活越年轻的寓意。据说这四个字便是书法小有名气的成亲王永磷的手笔。醇亲王府时期,园中多有修建。当时的主要建筑有前厅“濠梁乐趣”、后堂“畅襟斋”、侧厅“听鹂轩”、东厢“观花室”等。花园东南土山上还建有造型别致的扇亭,西边建有角形的“听雨坞”,寓意“风调雨顺”。

宋庆龄入住后,“濠梁乐趣”,改建成大客厅,后面的“畅襟斋”改成大餐厅,是宋庆龄同志从事国事活动,会见及宴请宾客的地方。畅襟斋前有两株古老而繁盛的西府海棠,为醇王府花园旧物,春天开花时节,灿烂如一天彩霞,秋季果实累累,宋庆龄还用它的果实制作海棠酱分赠亲朋。现“濠梁乐趣”与“畅襟斋”开辟为展厅,陈列着宋庆龄生前400余幅历史照片和300余件文物。东厢房名听雨室,西厢房则成为通往主楼的通道。

主楼是特为宋庆龄女士新建的二层小楼,由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亲自指导设计。其外观仿中国传统建筑,飞檐翘角,绿栏朱柱,堂皇富丽,内部结构和设施则为西式。既与原有的传统建筑相和谐,又满足了居住者现代生活的需要,是中西合璧的典范。这座楼是宋庆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一层主要是生活服务区。包括小客厅、餐厅、治疗室、秘书办公室。小客厅的东墙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西墙上是毛泽东主席的照片。一个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一个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两位伟人在这里相遇。这也正如宋庆龄女士的革命道路,前半生为民族的命运奔走呐喊,后半生为新中国的建设操劳。此外客厅内还有一套沙发,一台彩色电视机、一架电唱机、木雕竹编蓝、布娃娃,仅此而已。

小餐厅是宋庆龄用饭的地方,如平常人家餐厅一般。治疗室是保健医生为宋女士例行检查身体的地方,一张床,两把藤椅,两个沙发,再简单不过了。

二楼南侧的房屋隔为两大间,分别为卧室和书房。北侧的房间为工作人员的住房和洗衣间等。卧室内有一张办公桌,上面放有书报、文件、钢笔、老花镜等办公用品。西墙边有一张大床,床头上“共进大同”的横幅是孙先生的遗墨。南窗下有一陈旧的老式梳妆台,镜子中的水银已经开始脱落。坐在台前,向窗外望去,一株古槐矫健飘逸的身姿映入眼帘,有如一只盘旋回首的凤凰。屋里靠门边还有一架老式黑色的“施特劳斯”牌钢琴和一些合影照片。钢琴是哥哥宋子文送的。宋庆龄喜爱音乐,尤善弹钢琴,在一天辛勤工作之余,她常常关上门,在卧室里一面弹钢琴(她从不在公众面前弹)一面哼着她小时候听父亲唱的一些歌曲,仿佛回到了童年时父母兄弟姐妹相聚的快乐时光。宋庆龄珍藏有她父亲留下来的不少歌曲书,有的还有她父亲宋查理的英文签名。屋子的中间有一个小沙发和两张软椅和一个小圆茶几,这是宋庆龄工作间歇休息的地方。屋子里的一切是那么宁静、自然,象是主人刚刚有事离开一样。室内的日历翻到1981年5月29日,而室外的一架挂钟的指针停留在20时18分,宋应龄就在这一刻安然地离去。伴随她工作的钟表在这一刻嘎然停止,留下永恒的瞬间。挨着卧室,是一间书房,北边的一面墙排满了书柜,里面放有马恩列斯著作、毛泽东著作、孙中山先生的著作和许多外文书籍。靠窗的写字台上有一台英文打字机。

上点岁数的人也许还记得,在建国初期的国庆阅兵仪式上。曾经放飞无数白色的和平鸽。然而很少有人知晓,这些鸽子很大一部分是宋庆龄养的。出小楼西门北行,在一颗百年老槐树旁,建有一座鸽子房,宋庆龄闲暇时常到那里喂鸽子。鸽子和她都很亲近,只要一听到她的招呼,马上就飞下来,在她的手里啄食。宋庆龄养鸽子不只是因为她喜欢这种文雅的飞禽,还因为孙中山先生生前也非常喜欢鸽子,更因为鸽子象征着和平。她去世后,这群鸽子仍然留在花园里,有100多只,常在故居的上空结队翱翔。2001年12月9日,台商林先生又为宋庆龄故居捐赠了12对世界著名赛鸽。它们都是比利时“詹森原舍”鸽,个个身价不菲。而且每只鸽子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和平、回归、统一、海峡等,代表着人们盼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心愿。

宋庆龄喜欢鸽子,更喜欢孩子。她特意请人在庭院内竖起了两架儿童秋千,供来这里作客的小朋友玩耍。宋庆龄自己没有生育,唯一的一次怀孕,却在陈炯明叛变事件中流产。她将自己的母爱全部奉献给了新中国的少年儿童。

与主楼隔湖相对还有一座“南楼”,一条抄手曲廊把它们巧妙地连接起来。南楼前临水有合欢树七株,其中两株为三百年前的古木,据说为当年纳兰性德手植。纳兰性德《通志堂集》中有“夜合花”一诗:“阶前双叶合,枝叶敷华荣。”南楼现辟为纪念品服务部。

1981年,北京市政府对宋庆龄故居进行了全面整修,并于1982年5月29日对外开放。宋庆龄故居的展览分三个展厅。第一展厅介绍了她从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中国革命,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她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的生涯;第二展厅表现了她在新中国建设事业中的卓越成就;第三展厅生动地反映了她关怀、爱护少年儿童的事迹。2001年5月29日,为纪念宋庆龄逝世二十周年,宋庆龄基金会在东广场竹林前举行了宋庆龄汉白玉雕像的安放仪式。

“斯人已逝,犹歌长存”,宋庆龄女士为中国革命与中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将永载中国史册。

四、杨柳青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位于天津杨柳青镇,南临河沿大街,北至估衣街,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第四子石元土的住宅,堂名“尊美堂”。该宅始建于1875年,南北长96米,东西宽62米,占地6080平方米,建筑面积2945平方米,是天津典型的四合院住宅建筑。

宅居的总平面由东院、西院和跨院组成。最南面设三座门,东西两端设侧门。东门宽4.7米,为车马通道。正中为正门,向北为影壁,再北有箭道直通北门,并有侧门通东、西院落。箭道内又设有两道门楼,第一道门楼正面为青砖雕砌,背面是木雕垂花门。第二道门楼正面砌青砖西洋券门,柱头、柱础呈花钵形,方柱,山花为3个圆弧线,是民国年间增建的,说明当时天津四合院已受外来的影响,背面为垂花门,甚为别致。

东院为住宅院落,由前后三套四合院组成,各院正房五开间,但中间两层的明间为穿堂。东、西厢房均三开间。西院是厅堂院落,由两座回廊院连接而成,是石家大院中规模最宏大、装修最精美的一组建筑。南面由两座青瓦硬山顶和卷棚顶前廊构成,前面为花厅,作为接待贵宾及宴会时用,后面为戏楼后台。戏楼由周围廊和罩棚组成,戏台面宽3间,每间3.8米,进深2.2米,明柱悬朱红底黑字楹联。东、西廊各5间,每间面宽2.6米,进深2.35米。廊柱为方形抹角“梅花

柱”,与厅堂底圆形木柱相区别。内廊柱为两层楼高底通柱,外廊柱高一层,内廊柱高出部分安装玻璃窗,供戏楼采光。戏楼回廊内为观众席。戏楼北面底楼称厅,厅北檐柱间为“四抹灯笼框六角菱花”槅扇门,有天津的地方特色。再北为东西廊庭院回廊,每间2.85米,各有3间,进深2.06米。廊柱间上面有花罩牙子,下面有坐凳栏杆,庭院南面有精美木雕垂花门及精美石雕。屏门正中悬大红“福”字。庭院北面为佛堂,面宽3间,进深一大间。最西面是跨院,有3个庭院作为书

房及私塾用,两侧有廊子相通。

石家大院建筑的墀头、博风和门楼均饰有雕刻精美的砖雕,图案有“松鼠葡萄”、“葫芦万代”、“福善吉庆”、“鹤鹿同青”等,为天津砖刻保存最多的宅院之一。1987年西郊区人民政府将石家大院定位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杨柳青博物馆。

五、保定王占元故居

保定古城西南边,李鸿章祠堂以东,今兴华路以北,有一组造型优美、格局独特、地方风味十足的民居建筑,这就是当年号称“长江三督”之一的王占元在保定建的别墅。日伪时期是“保定市政府”所在地,后为国民党28军军部,现为“王占元故居”。故居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由50余间平房组成7套院落,另有一座小花园。

这组建筑布局严谨,构思巧妙。由临兴华路的前门至史家后门,是一条南北方向的主轴线,全长160余米,沿轴线向串建了四套院落。在这四套院以西由左旁门进入的与四套院相连的前、后院,前院是车马棚院,后院是佣人院。在这两院之间是利用原清河道署议事厅改建的王氏宗祠。在四套院以东还有一套警卫住房院。这七套院落的联系是由左、中、右三条交线串通。由正门经二门穿二三层院的北上房,到第四套院是中轴线。由大门的左右旁门进,可分别通其他各院,为左、右交通线。由大门至后院,这四套院的房间都设有檐廊。此外,沿各房的外廊全部用回廊相连,这样主轴线上各院各房的联系便能顺廊通过。同时,在各院的北上房和厢房间,又都有通向左、右院的旁门。

建筑标准豪华,施工技艺高超,是这组建筑的另一特点。门楼高大宏伟,门旁有一对造型雄浑的青石立狮护卫。门楣、柱础、前檐等关键部位多饰雕刻花饰。尤其二门是一座卷棚顶式的垂花门,门楣上部近2米全部是紫檀透雕花鸟,可谓逼真,手法精巧,给人庄严、文雅、清新、别致的感觉。各院门窗全部是木雕艺术作品,虽吸取但又不拘泥于我国传统的“冰凌纹”、“步步锦”的做法,各院门窗雕饰所采用的图案各有各的基调,如后院是以“方”、中院是以“圆”、前院是“方圆相配”为图案基调。这种造型各异、变化多端的窗花饰,充分表现了建筑艺人们的才智,是不可多得的建筑珍品。同时,全部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材质要求也相当高,各房山顶式,磨砖对缝,砖木结构。房屋内部不仅木条吊顶、木地板,进深宽、净空高,还有相当厚的火墙。房内外另有地下室。窗前遍栽丁香、木槿。冬暖夏凉,满院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