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外名家修养教育格言与故事
48114800000015

第15章 修养教育故事(7)

看了好一阵子,歌德突然说:“我知道星星是怎么做出来的了,是用做月亮剩下的东西做的。”

妈妈听了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特别激动地亲吻了自己的儿子:“宝贝,你的想象真奇特。”爸爸听了这件事以后也非常高兴,赞美他的回答是世界上最棒的。后来,歌德成了世界著名的文学家。

缇萦救父

淳于意,本是太仓令(官名),后来弃官行医,由于医术极高,妙手回春,医治好许多人,所以很受当地人的爱戴。有的甚至仰慕他医术精湛,不惜长途跋涉前来求医呢!

有一次,一位贵妇人得了重病,请淳于意到家中诊治。他诊断后知道贵妇已病入膏肓,恐怕无药可救了。但是贵妇的家人再三恳求淳于意试着救救她,淳于意只好勉强开了几服草药让她服用。

不久,正如淳于意所料,贵妇人因为病重而去世了。她的家人却一口咬定是淳于意开错了药方,害死了贵妇。而昏庸无能的官吏也不分青红皂白,判淳于意误诊有罪,必须受肉刑。

当时的肉刑有三种:一种是在脸上刺字,再涂上墨染黑,叫作黥面,也称墨刑;另外一种是割去鼻子,称劓刑;还有一种是砍断犯人的脚,叫作刖刑。

由于淳于意曾经当过官,所以被押送到京城长安去受刑。临行时,淳于意和家人都泣不成声。怀着满腹的冤屈,他不禁感叹地说:“可怜我连一个儿子也没有,现在发生这种事,生了五个女娃儿有什么用,一个也帮不上忙!”

缇萦是最小的女儿,大家都喊她五娘。父亲这番话听在缇萦耳里,她哭得更伤心了,不禁喃喃自语:“难道女儿真的没有用吗?”

到长安去的路上,既辛苦又危险,但缇萦想了想,还是决定陪父亲到长安,替他申冤。缇萦听说汉文帝曾下旨,准许百姓直接以奏章的形式申诉冤情,于是她请人代拟奏章,并于奏章中指出肉刑的残酷和不人道。

她说,犯人受了肉刑,失去的肢体永远不能复生,即使想要改过自新也无济于事呀!缇萦最后又向汉文帝陈情,宁愿自己入宫当奴婢替父亲赎罪。

汉文帝读完奏章,深深地被缇萦的孝心所感动,召集大臣共商对肉刑的看法,最后决议废除肉刑。

董永卖身葬父

汉朝的董永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他家里很穷,父亲去世了,家里连安葬的钱都没有。董永怎么忍心看着父亲抛尸露骨呢?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将父亲体面地安葬,以尽到做儿子的孝心。他向别人乞讨,别人都很吝啬,不愿施舍。最后董永只得将自己卖身于一户富有人家,答应办完父亲的丧事后给他们家做工,这样他才凑足了安葬父亲的钱。

丧事办完以后,董永立即去买主家做工。半路上忽然遇到一个气质非凡的漂亮女子,对董永含羞微笑,并说愿意嫁给他,结为夫妇。董永对他也产生了爱慕之心,自然乐意答应了。于是他们约好一起向买主求情。

买主哪里肯放他回去呢?他要求董永必须织布三百匹,织满抵过卖身的钱,才可以回家,董永没有办法,只能留在买主家拼命织布,边织边沮丧地想,三百匹何时才能织得完啊?哪知他的未婚妻却非常娴熟,速度很快,只用了一个月,便织了三百匹布。于是董永很高兴地带着那女子回家。

走到他们两人初次相会的地方,那女子却向董永告辞独自离去了。原来她是仙女,是为董永的孝心感动,特地来人间帮助他做工的。

人们敬佩董永的孝行,给他的故事增加了仙女相助的美好传说。黄梅戏曲《天仙配》便以此而作。

杨香扼虎救父

杨香是晋朝杨丰的女儿。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含辛茹苦,把她拉扯成人。杨香是在苦难中长大的,心眼好,懂事早。她知道父亲抚养自己不容易,既当爹又当娘,吃了很多苦头。因此,她对父亲非常孝顺,可以说是关心备至,体贴入微。

杨香14岁这年,曾随同父亲杨丰去田里割稻,忽然蹿出一只大老虎,扑向杨丰,一口将他叼住。杨香急坏了,一心只想着父亲安危的她,完全忘了自己与老虎的力量悬殊。好个杨香,只见她猛地跳上前去,用力卡住老虎的头颈。任凭老虎怎么挣扎,她一双小手始终像一把钳子,紧紧卡住老虎的咽喉不放。老虎终因喉咙被卡,无法呼吸,瘫倒在地上,他们父女才得以幸免遇难。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

“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

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窦燕山教子有方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他的老家是蓟州渔阳,也就是今天天津的蓟县。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据说:窦燕山为人不好,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从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一天,他在客店中捡到一袋银子。为找到失主,他在客店里整整等了一天。失主回到客店寻找,他原封不动地将一袋银子归还给失主。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请名师教课。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总之,自那以后,窦燕山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周济贫寒,克已利人,广行方便,大积阴德,广泛受到人们的称赞。

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在他的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长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尚书;次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侍郎;三子曾任补阙;四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谏议大夫;五子曾任起居郎。当时人们称窦氏五龙。

人间少有的孝行者庾黔娄

有一年,庾黔娄被派到孱陵当县令。一天,他突然觉得心跳加快,额头上的汗珠簌簌往下落。俗话说“父子连心”,黔娄心想:一定是年迈的父亲病了。于是,他决定辞官回家。

衙门里的人听说后,纷纷劝他三思,可他毅然谢绝了众人的好意,立即起程回家。

果不其然,父亲真的生病了。黔娄不顾疲劳,找来最好的大夫为父亲诊断病情。大夫告诉黔娄说:“如果你想知道病情严重与否,就去尝尝你父亲的粪便。如果是苦的,就很容易医治;如果是甜的,就不好办了。”

黔娄听后想都不想就去尝了。在场的人都被他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

黔娄尝出了一丝甜味,说明父亲的病很严重,这让他忧心如焚:白天,他亲自服侍父亲;晚上,就向北斗七星磕头祈求,希望能以自己的身体代替父亲承担病痛。

可是,他的愿望破灭了。不久,父亲就去世了。黔娄在守丧期间非常悲恸,常常因思念父亲而泪流满面。

父爱永恒

乔治一直对父亲有这样的看法: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他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

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乔治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他的心愿:他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

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

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

母亲很惊讶,问:“为什么?”

他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

母亲叹了一口气,说:“你是嫌弃你父亲了?”

父亲这时正好走过来,说:“这些天我得出差,有什么事,你们商量着去做就行了。”

比赛很快就结束了。乔治所在的队得了冠军。

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很高兴,“要是你父亲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一定会放声高歌的。”

乔治沉下了脸,说“妈妈,我们现在不提他好吗?”

母亲实在无法忍受了,说道:“你必须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乔治满不在乎地笑了笑,说:“不为什么,就是不想在这时提到他。”

母亲的脸色凝重起来,说:“看来有些事情是应该告诉你了。你知道你父亲的腿是怎么瘸的吗?”乔治摇了摇头。

母亲说:“你两岁时父亲带你去花园里玩。在回家的路上,你左奔右跑。忽然,一辆汽车飞驰而来,你父亲为了救你,左腿被碾在了车轮下。”

乔治顿时呆住了,泪水夺眶而出。

二人慢慢地走着。母亲说:“有件事可能你还不知道,你父亲就是布莱特,你最喜欢的作家。”

乔治惊讶地喊了出来:“你说什么?我不信!”

母亲说:“其实你父亲也不让我告诉你这件事。你不信可以去问你的老师。”乔治在老师那里得到的是同样的答案。

两天后父亲回来了。乔治问父亲:“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布莱特吗?”

父亲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我就是写小说的布莱特。”乔治拿出一本书来,说:“那你先给我签个名吧!”父亲看了他片刻,拿起笔在扉页上写道:

赠乔治,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布莱特。

艺人与儿子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做泥娃娃的手艺人。他做的泥人十分漂亮,人人喜欢,在市场上卖得也很红火,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很不错。

艺人有一个儿子,手很灵巧。为了手艺不失传,艺人决定教儿子做泥人。就这样,父子俩开始一起做泥人。

儿子的手比父亲的还灵巧,加上他年轻力壮,干起活来干脆利落,他做的泥人比父亲的还好,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起初,他做的泥人和父亲做的卖一样的价钱。但是,当挨了父亲的训斥之后,他做泥人就更加认真了。结果没有多久,他做的泥人的卖价远远超过了父亲的泥人价格。父亲做的泥人每个卖两卢比,他做的卖3卢比。可是,父亲对儿子的斥责并没有减少。他对儿子做的泥人总是不满意,不是说这里有缺点,就是说那儿有毛病。

儿子做泥人比以前更用心、更刻苦了。每天吃完饭就做泥人,并且天天如此。

现在,儿子的泥人做得比以前更好了,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不断升高。父亲做的泥人还是跟以前一样,每个卖两卢比,而儿子做的则涨到了4卢比,5卢比,6卢比,8卢比,最后到了10卢比!

可是,父亲仍不满意。他给儿子做的泥人一个一个地挑毛病:这只眼睛比那一只大了,两个肩膀不匀称;这做的是耳朵还是打谷场用的簸箕?指甲太小,看都看不见!

第二天,儿子生气了,抱怨地说:“父亲,你为什么老是挑我做的泥人的毛病?你做的泥人,每个我都能挑出20个毛病!你也不看看,你做的泥人至今仍卖两卢比一个,而我做的呢,卖10卢比人们还都争着买。我觉得我做的泥人什么毛病也没有,根本不必再加工!”

父亲很失望,伤心地说:“孩子,你说的我都明白。不过这些话从你嘴里说出来,我很难过。我知道,今后你做的泥人的价钱永远也不会超出10卢比了。”

“为什么?”儿子惊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