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真的假的谁玩谁
48118900000032

第32章 烟鬼戒烟(28)

郭秀秀默默地把栾玉香引到另一间屋子里,只见一张床上肮脏的被褥叠得挺厚,被上躺着一个骨瘦如柴的男孩,十岁的年龄,还不如她八岁的儿子小悦个子高。这男孩眼睛大大的,看得出,健康时是个非常聪明可爱的孩子,如今他胸部坦露着,肌肉大面积坏死、腐烂,这孩子忍受住极大的痛苦,见了栾玉香,挣扎着要坐起来:“阿姨,您是市里的领导么?您是来救我的吗?我好想上学,阿姨。”原来这房屋破烂,墙壁隔音效果太差,刚才两个大人的谈话,孩子基本都听到了。

“孩子,你放心。”栾玉香不能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小公务员,那样,她的采访不会如此顺利,就安慰孩子说,“阿姨保证把这件事重视起来,你一定会治好病,重新回到教室里。”

“谢谢阿姨。”孩子笑了,就那么一刹那,他的眼神又暗了下去,“阿姨,我不想治我的病了,那得花十几万呢,还不能保证治好,多可惜呀。有了这些钱,妈妈可以生活到老呀。我只盼望爸爸能站起来,他还可以跟我妈妈再生一个孩子,我就是死了,也含笑九泉……阿姨,您是大领导,您管管那些不办人事的官儿,我爸爸为国家在井下负伤,为什么这样悲惨?”

“孩子,别激动,阿姨一定办到。”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说得出“含笑九泉”这样的话,栾玉香简直是心如刀绞!在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真的能帮助这一家脱离苦海,“孩子,你放心,阿姨回去向全社会呼吁,大家帮忙把你的病治好。”

“阿姨。”到底是孩子,脸色立刻晴朗起来,“您真是我的好阿姨。我就是不敢抱您。我真想抱住您亲一下,等我病好了再亲您好吗?阿姨,我不想死,连老师都说我可惜了。我的成绩很好,尤其是老师出难题的时候,班里总是我第一个答出来。”

栾玉香不敢再待下去了,她怕那孩子在冲动时果真抱住她,多脏啊,那病菌……她匆匆留下几句话,便告辞回到婆婆家。儿子小悦需要在奶奶家住些日子,她便讲了亮亮的故事:“看你的童年多幸福,还整天抱怨爸妈不满足你这要求那要求。比比人家亮亮小哥哥,他都要死了,还惦记着爸爸妈妈……”

正说着,郭秀秀来了,用围裙包着十几个鸡蛋:“玉香弟妹呀,我家穷,没什么送你的,这鸡蛋没喂添加剂,煮煮可以补身子……”

栾玉香说什么说不收那鸡蛋,感动得郭秀秀差点要跪下磕头,嘴里直称赞她是好干部。其实,栾玉香想想她家里的两个病人就反胃,她怎么敢让儿子吃她家的鸡蛋,传染上病可不是玩的!

栾玉香回到市区,马不停蹄,把郭秀秀一家的遭遇写成报告文学,同时寄给好几家报刊。她怀着美好的愿望:有关领导看了这文章,内疚之余,肯定过问此事,说不定马上有人捐钱,亮亮这聪明可爱的男孩就可以获得新生了,而她栾玉香也可能一炮走红,成为名副其实的作家……转眼暑假期满。奶奶把小悦送回市区,听说小悦坚持着去看望了生病的亮亮哥哥,栾玉香心里有些犯堵,那病说不上传染呢,婆婆真是的。可是,见儿子一下子仿佛懂事了许多,她也就不再过问。想想自己答应给郭秀秀讨说法的事,而投出去的稿件,都说这事情非常感人,可就是涉及揭露社会阴暗面,又空洞了些,主编不同意发……当然,亮亮的捐款问题也就没了头绪,她感到有些惭愧。

婆婆说到了亮亮的病情:“那孩子已到晚期,就等着死了。”婆婆说,“好孩子啊,那么痛苦,竟连一声也不吭,说怕爸爸妈妈听见了难过。唉,不过,那孩子死也知足了。”婆婆又说,“我带小悦去看他,他盯着小悦穿的这身牛仔服,眼珠都不转啊。我知道他馋,打小就没穿过件像样的衣裳啊。我一咬牙,问小悦,哥哥穿一下你的衣服行不行?小悦说,他早想这么办了。孩子穿上小悦的衣服,高兴极了,说要不是自己病得这么难看,真该照张像留给爸爸妈妈,他还给小悦折了个纸船留作纪念。”

这天晚上,栾玉香把那套牛仔服洗了又洗,反复用电熨斗熨过,最后,她对婆婆说:“妈呀,您把这身衣服带回去送给亮亮。”老太太双手哆嗦着接过衣服,“玉香啊,我早就有这想法,只是怕你舍不得,开不了口,我替亮亮谢谢你。”

这一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栾玉香的婆婆带着郭秀秀找上门来,郭秀秀进门就给玉香跪下了:“弟妹,我没法报答你的恩德……你让我当牛做马,如果不相信我是毒命,就让我帮您照顾小悦吧。”

郭秀秀的儿子亮亮终于死了。在奶奶拿回去那套牛仔服的第二天,小亮亮穿上它,又双手紧紧护住,生怕又被人脱了去。就这样,孩子无限满足地闭上了眼……亮亮死后不久,他爸爸因悲痛过度,也离开了人世……栾玉香好歹把郭秀秀劝说回去,她连夜把那篇报告文学底稿找出来,觉得真是太肤浅了。她带着歉疚的心理,将稿件重新写过,投给一家全国知名的杂志,主编读后,十分感动,马上批示,将此稿替换掉其它稿件,马上发排!这篇稿件问世后,各报刊纷纷转载……文章内容惊动了有关领导,马上指示,调查处理有关人员,还郭秀秀一个公正。郭秀秀虽然失去了丈夫、儿子,可毕竟生活有了保障。

栾玉香自从发表了那篇作品后,名声大振,创作灵感也一下子打开了,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被誉为全市有名的才女;组织上提升她为街道书记,她工作认真负责,群众口碑极佳,最近,又成为副区长的候选人……栾玉香每到一个新的岗位,头一项就是跟新同僚、部下讲那套牛仔服的故事::“……我对亮亮的同情一开始是假的,我只想自己写东西,出名,这样的心态、情感,怎么可能打动读者?那套牛仔服我洗了又熨,原来是为灭菌的,后来觉得还是有病菌,不能让我儿子穿,就只当扔掉,送给了那可怜的孩子。哪想到,郭秀秀却感激终生,逢人就讲我如何大慈大悲。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良心上如何能承受!我今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为什么不敢让亮亮抱一下呢?就是这种内心的谴责,督促我努力工作,努力亲近老百姓……我想把东西写得多一些,把官儿做得大一些,别再让我的周围出现第二个亮亮……”

高才生悲喜剧

市长到外地考察,无意中发现有位研究生毕业的小老乡,在那边找工作。市长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管辖的这座城市本来就偏僻落后,好歹出了人才,又都外流了,这不是恶性循环嘛。跟这位高才生一番交谈,发现他才思敏捷,见解独到,将来很有发展前途的,就立即拍板说,回去为家乡做点贡献吧,政府不会亏待你。

高才生随市长回到家乡,市长就把他安排在秘书处工作。可是,这位高才生反应固然十分敏捷,但往往太爱抢话说,领导没表态的事,他时常插嘴,而且不管意见犯不犯忌,张口就来,搞得好几位副市长、秘书长、主任都烦他。研究生也觉得工作不顺心,打算辞职,再次去南方发展。市长想,好不容易挖来一位人才,怎么可以说放弃就放弃呢。就批示道,初出茅庐,不成熟处在所难免,让他先到基层磨练一番吧。秘书长就把他派到杂志社当编辑。

高才生到了杂志社,没几天就熟悉了所有业务。他发现单位连电脑都没安,就建议主编,这样会被潮流淘汰哩,得安装微机。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办公室主任也就是会计的热情支持,于是,杂志很快就可以接收电子邮件,并且能和作者进行网上交流了。办公室主任夸他道:“到底是高才生,想法就是与众不同。”高才生也觉得自己得到了公允的评价,安心在这里做下去。

一个月后,高才生从网络上发现了一个文学网站,在那里可以团结更多的作者。他就跟主编建议,申请加入那个网站,肯定会提高杂志的知名度。主编很痛快地点了头,办公室主任更是赞不绝口:“怎么样,高才生!”

第二天,办公室主任就打电话约来一位电信局的员工,两人就在高才生的身边商讨设网站事宜。那位员工说,杂志是宣传弘扬文化的窗口,他理应支持,优惠价,初设一年给三万元,以后逐年递减。主任跟他费了一上午口舌,好歹减到两万五,就说什么也不再减了。

高才生听得好生气闷:杂志是政府养着,经费不足,再说也没多少事儿呀,干什么要花掉两万多元钱呢,那不冤枉死啦。可他暗示办公室主任几次,别上对方的当,而那位推销的员工嘴皮子煞是厉害,主任硬是给蒙住了。高才生想想自己来社里很受器重,也没什么报答,就做点贡献吧。他当着主编、主任和那位员工的面给远方的一位同学打了电话,那位同学恰是主持某文学网站的头儿,听到这边困难,同学说:“你放心,我下午就给开通,乐意给,就赏两千元意思一下,不乐意给,只当我帮老同学的忙啦。”高才生说:“给什么钱,免费吧,我领情了行不行。”电话是免提的,所有人都听得清楚。高才生对那员工说:“听见了吧?不用花钱,您甭再纠缠我们领导啦。”那员工费了一上午吐沫,得到这样的结果,自然悻悻地走了。

高才生觉得自己终于为单位省了一笔钱,好几万呐。从此他感到天格外蓝,事业无比美好。但是,渐渐地他觉出了不对头,怎么办公室主任突然对他爱搭不理的,就是跟他说句话,也总是冷嘲热讽,让他半天回不过味儿来。

这是怎么啦?高才生想想,自己没错呀。由于主任的态度,其他同事也对他冷淡起来,几个月后,杂志社领导向上面反映,高才生放在杂志社里,屈了材料,请求将他放在更适合发挥其专长的岗位。

调离杂志社时,高才生难过得要命,伏在那张桌上好一顿流泪。管收发的打更老汉见周围没人,悄悄对他说:“你这孩子,不懂社会。你开设微机,是好事,因为高微机要花钱,只要花了钱,领导就有好处,当然夸你;你错就错在给单位省掉那笔网页钱,那就得罪了主任,他本来该有丰厚回扣的,跟那个推销的死命砍价,不过是装给别人看的,你坏了他的好事,又如何能吃得开。”

简直是胡闹!高才生特意研究过社会心理学,那是多少科学家总结的成果呀,怎么没这条呢。他怀着一肚子疑惑,到新单位报道。

他被分到交警大队,配合科长专管违章处罚,司机违章或者肇事,按章或罚或拘,这容易。

高才生反应灵敏呀,干了不到一星期,就发现交警们太笨,效率低:明明极容易就处理的事,却把违规车往存车处一拖,驾驶执照往抽屉里一锁,事主找了多次,就是不给办。其实没什么复杂的事呀,照章一罚不就完事了吗,像现在这样,简单问题复杂化,多耽误正事。他就把自己的看法跟科长说了。科长听后极不高兴,冷冷地说,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哪那么多事。高才生这回委屈透了,你不采纳正确意见,这是官僚主义,是忌妒。就直接跟大队长反映。大队长拍拍他的肩膀,说,多跟老同志学习业务,其实学不学无所谓,你迟早是当领导的料儿,要不,你在我办公室帮助看看文件吧。

在交警大队干了几个月,高才生又被调离,调到自考办。他纳闷儿呀,我这回并没给交警队省钱耽误哪个拿回扣呢,咋回事呢?有人告诉他,交警队对违章者进行冷处理,这是一种技巧,你的车扣住不发,影响运输,你不但要交罚款,还得托人情,拿红包……罚款有收据,红包才是个人所得。高才生在杂志社干过,领导担心他将内幕给捅出去,难怪给他炒了!

原来是这样。高才生不服也得服,他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在这里用不上!到新单位后,他暗暗嘱咐自己,一定要看准了再发言,以前,那真是不成熟啊。

成人高考搞得轰轰烈烈。他冷眼观看,自考办抽调了大量的教师监考,可是,考生素质不高,答题一律靠抄。上面来了监考大员,这边领导跟三孙子似的,生怕看出毛病来,派出最漂亮的女公关小姐陪同,还得盛宴款待,对方连吃带拿。就这样,还动不动受批评。

高才生一想,劳民伤财,对事业不利,国家发放这么多没用的学历,对强国富民那有什么好处呢。其实这事要解决,再容易不过。他跟主任提议,在考场安上监控器,实行无人监考,明白地告诉考生们,谁爱抄谁抄,到时候看录相说话。高才生认为,自己这想法完全可以申请专利,全国自考,得省多少钱,而且提高了自考学历的含金量,这才是更重要的。这位主任开明,听了他的建议,马上在会上说,不愧是市长挖回来的人才,就按他说的办,省下监考费用,咱们搞福利。

高才生终于遇上了知音,他甚至下决心在自考办干一辈子了。谁知道有一天晚上,他下班回家,半路上却遇到好几个陌生人,问清楚他的名字,不由分说,一顿拳打脚踢,把高才生打得昏死在地,弄到医院里好几天才醒过来。

事后,高才生方知道,自考办主任采纳他安监控的建议,是因为他干到了最后一年,马上要说了不算,就借机捞到一把监考费,而此举给自考事业带来了无穷损失:上次参加自考的全市数千名考生,仅十几名及格,今年再无人报名,无人报名,赚谁的钱?如何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老主任捞了钱,却把高才生推到前台,他成了害群之马,丢掉许多好处的人不揍他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