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习的好习惯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而四处奔波:给孩子选好学校,为孩子请好老师,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然而,与父母热切的期望相反,很多孩子却很不“争气”,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许多父母不禁要问:“我们已经做了所有能够做的,可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就是不见涨呢?”的确,父母已经“够努力”了,可是有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孩子上了好学校,参加了补习班,就意味着孩子的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答案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是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
爱因斯坦在小的时候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他在12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学高等数学,16岁时已经自学完微积分。正是因为喜欢独立思考,爱因斯坦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索神奇的物理世界。经过反复思考和努力探索,终于,爱因斯坦在1905年和1915年先后提出了震惊世界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
爱因斯坦本人也曾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
可见,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重要。的确,能够独立思考的孩子才会真正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学习能力也会更强。孩子读过书并不意味着他已经学到了知识,能够利用所学的概念和方法去思考实际问题才算是真正理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加全面,掌握得更加牢固,正所谓“有所思,才能有所得”。
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会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使孩子越来越聪明。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做一部精密的机器,那么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就是这部机器运行的动力。独立思考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提高他的分析能力,从而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反,不会独立思考的孩子的思维会有很强的惰性,他总想着依赖别人现成的方法,没有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上,孩子如果不会独立思考,就只能等着老师的安排,表现得非常被动。虽然他也会努力地记忆所学的知识,但是他并不知道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结果,他可能当时记住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又忘记了,最后还是没有学到知识。
所以,与其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死记硬背那么多的概念公式,还不如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他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让他更主动地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倾听孩子的见解
只要独立思考,就一定会存在独立的见解。如果我们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那么我们就必须学会倾听孩子的意见。
有一天,妈妈正在收拾房间,有几个花瓶不知道摆在哪里合适,于是来回变换着花瓶的位置。
这时,孩子跑了过来,饶有兴趣地看着妈妈将花瓶摆来摆去,嚷道:“妈妈,这个花瓶放在左边好看!”
“去去去!自己看电视去!别跟我这儿捣乱!”妈妈不耐烦地说。看到妈妈这个态度,孩子只好委屈地走开了。
孩子在家里的摆饰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说明他思考过这个问题,可是妈妈却没有给予重视,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得到认可,如果再有几次类似的经历,孩子就不会再思考类似的问题了,或者即使思考了也只是放在心里,而不愿意再与他人交流。
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主动倾听孩子的一些小想法,不要因为这些想法微不足道而忽视它们。不仅要倾听,还要学会引导,防止孩子胡思乱想。
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庭决策,比如今天吃什么、明天去哪里玩之类的,只要让他参与进来了,他自然也就开始思考了。孩子的想法受到了我们的重视,并且可以与别人交流分享,那么他就会乐于思考,慢慢地,独立思考就会成为他的习惯。
孩子自己的问题要由他自己解决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被一家子人宠着,父母长辈哪里舍得让他自己去做什么事情!实际上,这种做法正是孩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罪魁祸首。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孩子不去实践,他就不会对问题有切身的体会,也就不会想到问题是什么和怎样去解决问题。
阳阳是家里的独生子,一家人都对他十分宠爱。
每天放学回家后,妈妈都指导阳阳做作业。一遇到不会的题目,阳阳就开始耍小性子。每当这个时候,妈妈就显得手足无措,最后只能帮着阳阳把作业做完,然后问阳阳:“明白了吗?”阳阳也总是高兴地点点头。
可是阳阳的成绩一直不好。有一次妈妈问他:“卷子上怎么这么多没做的题,你考试时想什么呢?”
“我想让妈妈给我做!”阳阳满不在乎地说。
妈妈现在很后悔当初没有让阳阳独立完成作业。
我们事事帮着孩子去做,孩子就会对我们形成依赖,在他遇到问题时,头脑中首先想到的不是分析问题,而是这个问题怎么办啊,要是妈妈在就好了。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独立解决一些问题,让他开动脑筋,自己去想办法,我们不要担心他做得不好,不断的失败和尝试正是培养他独立思考的好方式。而且,事情越困难,越能提高他思考的能力。这样,在他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他就会习惯于自己独立做事,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善于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
很多妈妈都喜欢在临睡前给孩子讲故事,这样可以丰富孩子的见识,还可以哄他入睡。随着孩子不断长大,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与孩子做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听他讲这一天都学到了什么。
我们可以听孩子说,也可以不断向他问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可以问孩子:今天英语学什么单词了,学什么句型了,数学讲到哪儿了,语文讲到哪篇课文了,课文里的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对一天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回顾,使他对知识的记忆更牢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会有意识地回忆、联系所学的知识,再加上我们问的一些小问题,更能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去思考,久而久之,即使我们不再问孩子这些问题了,他也会用这种方式去思考,这样,独立思考的习惯就养成了。
引导孩子换个角度去思考
孩子在遇到一些不合他心意的事情时,往往会表现得非常情绪化,而且越是不符合他的想法他就会表现得越固执。这时,我们就要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看问题的水平。
妈妈答应孩子明天带他去动物园看老虎,孩子兴奋得很晚才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孩子就起来了,准备着水和食物,还拿出了照相机准备给老虎拍照。可就在这时,外面忽然刮起了大风,不一会儿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宝宝,外面雨太大了,我们改天再去吧。”妈妈说。
“可恶的雨!我要看老虎!”说着,孩子一把将收拾好的书包扔到了地上,还哭着喊着要看老虎。
妈妈看到孩子开始闹情绪,于是开导道:“不下雨那些花儿怎么开放啊?你不是最喜欢各种各样的小花儿了吗?”
“可我现在就想看老虎!”孩子依然固执地说。
“这么大雨,我们要是淋着了,一定会感冒的。再说了,老虎要是出来也会感冒的,你想让老虎感冒吗?咱们先让老虎歇一歇,等雨停了,妈妈就带你去看老虎。”
听妈妈这么一说,孩子便安静了下来。
孩子由于思维能力有限,有时会产生许多不良的想法,比如钻牛角尖、偏激、胡思乱想等,这些想法不能称做“独立思考”,而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孩子经常有这些想法,就会影响到他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像上面这位妈妈那样,引导孩子从另外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孩子的思维水平,使他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