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鸟
48147600000025

第25章 李商隐

李商隐(公元813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初为牛党令孤楚赏识,被表为巡官。开成二年,因令孤楚之子令孤绹荐,中进士。调弘农尉。李党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为掌书记。后商隐与王女结婚。这行为被牛党视为“背主、忘恩”。从此他一生处在牛李党争的漩涡里,无法摆脱,郁郁不得志。开始,他虽遭打击,但还有热情,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想有所作为。及李德裕为相,朝政有些起色,他也比较积极。后来牛党上台,政治上倒行逆施,他再次受到排挤,到桂州、徐州、梓州等地做幕僚,最后在郑州抑郁而死。他的思想基本属于儒家,但看重实用,对儒学有一定批判精神,认为不必规规然以孔子为师,不必以“能让”为贤等。他还有佛道思想,主张以“自然”为祖。《全唐诗》编其诗三卷。诗长于七律,有杜甫的沉郁。长篇政治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是摹仿杜甫的《北征》,追溯历史,揭露腐败,带有总结教训的性质。《韩碑》则学韩愈《石鼓歌》,对宪宗朝平定淮西叛乱予以赞美。他的《咏史》、《有感》、《重有感》、《茂陵》、《马嵬》、《隋宫》、《贾生》等,或直接、或借咏古来批评时事,讽刺意味极浓烈。《安定城楼》表现抱负、胸襟,驳斥小人对自己的猜忌、诬蔑,其中“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二句为王安石所赏。《哭刘》是控诉小人对故友的迫害。《登乐游原》等诗带有感伤色彩。最能表现其特色的是爱情诗,典丽精工、意境朦胧。写了不少《无题》诗,哪些只写爱情,哪些别有寄托,很难断定。《锦瑟》诗号称难解,也有人认为是感叹身世之作。《夜雨寄北》却意思明朗,感情真挚。生平详见《新唐书》卷203。有《玉谿生诗集》和《樊南文集》。

原文

本①以高难饱②,徒劳恨费声③。

五更④疏欲断⑤,一树碧无情⑥。

薄宦⑦梗犹泛⑧,故园⑨芜已平⑩。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译

①本:本来。

②以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高树,是餐风饮露的,因此把蝉当作高洁的象征。

③费声:枉费鸣声。

④五更:指天快亮时。

⑤疏欲断:是说蝉长夜悲鸣,到天亮时,已力竭声嘶,稀疏到要断绝了。

⑥碧无情:是说蝉在树上哀鸣而苍翠的树色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⑦薄宦:卑微的官职。

⑧梗犹泛:喻指行踪漂泊无定。梗,树枝。泛,漂浮。

⑨故园:故乡。

⑩芜已平:是说丛生的杂草,快要把故园平没了。

烦:劳,麻烦。

君:只蝉。

最相警:最能使人警觉。

举家清:全家清苦。

赏析

这是作者一首著名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咏蝉寄予自己的身世情怀。

诗的前四句咏蝉,实则自鸣不平;后四句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在一起。诗以蝉起,又以蝉结,章法严密,物态的精细刻画与情意的婉转表述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确是托物咏怀的名作。

绝妙佳句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原文

无题

相见时难①别亦难②,东风③无力百花残④。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⑤。

晓镜⑥但愁⑦云鬓⑧改⑨,夜吟⑩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译

①相间时难:彼此没有机会见面。

②别亦难:分别时的痛苦心情更加难堪。

③东风:春风。

④残:调残。

⑤蜡炬:蜡烛,燃时蜡油流溢,称蜡泪。泪:双关语,既指烛泪,又指相思之泪。

⑥晓镜:早晨梳妆照镜。

⑦但愁:只愁。

⑧云鬓:形容青年女子轻软如云的鬓发。

⑨改:指容颜变的憔悴。

⑩夜吟:夜晚吟咏相思之诗。

月光寒:指情人在月下相思长吟而感凄怜。

蓬山:蓬莱山,指为海中仙山之地,这里借指对方的住处。

青鸟: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这里借指信使。

探看:探望,慰问。

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在恋爱的重重险阻中,表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至死不变,也想象对方因日夜相思而形容憔悴,所以在绝望中依然寄托着微茫的希望。

首句以极为沉痛的心情来写伤别。由于一种不可抗拒的原因,诗人不得不和倾心爱慕的姑娘分手。但后会难期,一种难言的痛苦涌塞心头,所以句中连用两“难”字。“相见时难别亦难”,从这一句诗中,可以想见他们的爱情不为社会所容,而受到种种波折和阻碍。次句点明分别的时间和环境,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来象征美好爱情的结束,字里行间蕴蓄着惆怅哀怨之情。第二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一往情深,至死不渝的爱情的真诚表露。第三联诗人转换笔锋,飞驰想象,描写对方分别后的孤独凄寂。最后两句写诗人不顾一切阻隔,寄希望于“青鸟”,期望能互通音讯,以慰朝思暮想的痴情。

全诗结构严密,层次清晰,用比新妙,形象鲜明。整篇以“别亦难”贯穿,又以“别”展开描写,浑然一体。

绝妙佳句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