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雪
48147700000027

第27章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都有杰出的成就,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觉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原文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①,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释

①东栏一株雪: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

赏析

《东栏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人人都写得出这样的诗,但古今以来却只有这一首写梨花的诗篇,传诵千古,至今仍脍炙人口。诗人所描写的景物很美,又很亲切,如同近在眼前。疑是苏轼被贬杭州不久后所作。

诗人凭着东栏看着栏杆外的梨花,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东栏的那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有一种惆怅之美。但是,人生能看到多少个清明?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热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是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悄然为之动容。

这样,诗里极重的忧愁气息就扑面而来。“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明是因为望花感叹人生苦短而惆怅,实是以花喻人,诗人自比一株白雪般清高的梨花,在满城都是“飞花飘絮”的世道里依旧“清明”,但因现实过于残酷,不知道还有几个“清明时节”能够维持了。

全诗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梦之慨。套用杜牧的“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但化“物是人非”之感为“人生如梦”之叹,显得更为深沉。

绝妙佳句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