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白话全译
48155700000027

第27章 调虎离山(1)

原典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译文善于利用上天赋予我们的有利条件给敌方造成困难,采用人为的假象引诱敌人就范。既然对敌人进攻会有危险,那么,引诱敌人出战反而对我方有利。

解读“调虎离山”,意即把老虎诱出深山外。将老虎诱出深山外干什么呢?是为了便于捕杀。古人云:山高林深,必有猛虎出没。山林是虎的巢穴,虎踞山林之中,当然更有威势。要想在山林中与虎相斗,势必难以取胜,而如果能将其诱出,使其离开巢穴,变优势为劣势,要一击成功,就容易多了。

此计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虎”,指代敌方;“山”,指代敌方占据的有利地势。强敌占据地利相当于强上加强,好比兽中之王老虎,如果占据大山,借百兽以增势,便可横行无忌。而当对方失去有利地形,加上与百兽分开,便大大分散、减弱了虎势,再行消灭时,则容易得多,正可谓“虎落平川被犬欺”。因此,面对占据有利地势的强敌,不便强攻时要诱骗、调动其离开优厚的自然条件,我方取胜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它的核心在一个“调”字。“调”要做到巧妙、灵活,隐真示假,既要达到让“虎”离山的目的,又不至于弄假成真,让“虎”反咬一口。

因此,在运用调虎离山之计时,要灵活运用“调虎”的技巧。一般而言,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一、利用各种手段迷惑敌人,造成敌人在判断上的失误。或者根据敌人的特点和需求,以多种利益进行诱骗,促使敌人离开其有利地势或赖以生存之地,以达到我们调虎离山的目的,形成对我方有利的局势。

二、激怒敌人,使其丧失理智,最后不知所措,只得撤离。

三、在敌人的内部或外部制造混乱,敌人为了自保就会逃离。

四、断其后援根本,使其感到原地不可留。

五、向敌人讲明形势,对其晓以利害,让其自动退让。不动干戈是上上策,但有其局限性,敌人必须是明智之人,否则很难实行。

在古今中外的战争舞台上,运用这一计谋调动敌方脱离有利地形,逼其就范,再加以消灭的例子举不胜举。在现代政治、经济、处世等各种领域,此计的应用也极为广泛,常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调虎离山”是让敌人失去所依所凭的一种方法。既然是计谋,用得好,用得对,才能奏效。用得不好,或是让对手识破了,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反受其害。因此,在使用“调虎离山”策略时,要充分把握以下几点。

一、“调虎离山”计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出现时使用:遇到实力强于自己的敌人,或对敌方的固守无可奈何。这是一种弱者战胜强者的战略。假如对手只是一只“兔”或是一只“山鸡”,那是大可不必费神费力去引诱其离山。而如果是强者对弱者使用此计,得手之后,取胜就更轻松了。

二、“调虎离山”中,“虎”是强者,并不能任由我们调遣,因而“调”其实只能是“诱”。这是此计的关键,也是难点。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并防范对手获悉你的动机。因此,“调”还要伪装得尽可能逼真,做到不露痕迹,不动声色,让对手真正感觉自己必须“走”。

三、“调虎离山”的目的在于诱使敌人出击后,寻机将其消灭。因此,事先一定要有后续行动的充分准备,即“虎”离开了有利的条件后,如何快速打击它。否则,待“虎”醒悟,虎再归山,要捕就不容易了。

四、“调虎离山”是一个阴险的谋略,目的在于促进对手的优劣势转换,从优变劣,从而削弱对手的实力,减少自己的竞争压力和危险。因此,在政治斗争与商战中,人们常常运用此计来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要格外注意。要想不陷入“调虎离山”的圈套,必须多动脑筋,切不可因为一时之小利而轻举妄动,酿成大错。

当然,还可以采取以下防范对策应对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

一、抢先占领有利地势,并稳坐泰山,不为利诱所动。如果我们已经抢占了有利地形,就不能性急浮躁,轻易放弃这一优势。要经得住各种诱惑,并千方百计地诱使敌人来我们这里决战,这是问题的关键。

二、要能有去有回,灵活掌控自己的根据地,不被敌人霸占。就是说,当我们不得已必须出山时,应该事先规划好归山之路,确保出得去,也回得来。另外要注意,离开山林不宜太远,以保证一有问题就可及时回营。

三、对适合自己的地形条件做到心里有数,但也不要过分依赖条件。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特点,了解适合自己的条件。做到发现对自己有利的地势时可以前行,而对自己不利的地势,一定要尽早回避。这就是可以利用条件,但不能过分依赖条件的道理。

智慧典例

普鲁士的“巨蟹”阵

“调虎离山”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它的关键是“调”。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地势,且实力雄厚,防范严密,此时,我方不可硬攻。正确的方法是设计相诱,将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将其诱入对我方有利的地区,予以歼灭。

1757年,是普鲁士在“七年战争”中处境最艰难、局势最不明朗的一年。普鲁士军队被来自四面八方近40万敌军围攻:在西面,戴艾斯提斯元帅率领的10万法军以及苏比兹元帅率领的3万法军,正向柏林逼近;在东面,8万俄军已深入东普鲁士境内,打通了通向柏林的道路;在北面,瑞典1.7万人的军队已经开始从波美拉尼亚登陆;在南面,由道恩元帅指挥的10万奥军,正大举向北挺进。此时,普鲁士几乎陷于绝境。

面对危机,普鲁士国王腓德烈大帝并没有惶恐。在对不利的局势进行全面分析之后,他决定在敌军还未实现最后的合围之前,争取时间先将敌军中最弱小的一支力量歼灭,然后再相机而动。于是,他先命令贝芬公爵率领4万余人前去牵制道恩元帅的奥军,然后以10万金币的价格收买了接替戴艾斯提斯担任法军指挥的李希留公爵,让其10万法军按兵不动。最后,腓德烈大帝亲自率领普军精锐主力与苏比兹决战。

狡猾的苏比兹为了回避与普军决战,连连向后撤退,导致敌军的包围圈逐渐缩小。为了争取时间,并有效改善局势,腓德烈大帝率领总数为2.2万人的普军,一路尾随苏比兹军,寻找战机。

而苏比兹却一退再退,最后撤进了布劳恩斯多夫坚固的营地内。敌人的新营异常坚固,腓德烈觉得强攻难以奏效,便主动退至罗斯巴赫,制造撤军的假象,诱使苏比兹离开他的营地。

苏比兹的部下,本来就因为疲劳之苦和骄狂之气对苏比兹的撤退极为不满,现在,腓德烈不战而退,让他们更加相信普军是虚弱而不堪一击的。于是,将领们纷纷向苏比兹建议,应该迅速进攻来结束战争。苏比兹在将领们的强烈督促下,第二天便开始一路进攻。腓德烈大帝的“退却行动”,不仅让苏比兹最终下了会战的决心,还诱使他走出来,放弃了坚固的阵地,失去了有利的优势。

在罗斯巴赫,腓德烈布下了新型的口袋阵。以炮兵阵地居中,以骑兵和步兵为左右两翼,东西长而纵深浅,攻势十足。它的左右两翼如同巨蟹的两支长钳,可以随时伸展出去打击敌军的两个侧翼;而中央的炮兵阵地,如同巨蟹大张的血口,朝着正面而来的联军,喷射出密集的炮火。狂妄的法军本以为普军会摆出一个防御阵形,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是一只张着血口的“巨蟹”。

1757年11月5日下午3时30分,当最后一名敌军踏进自己布下的迷阵时,腓德烈下达了攻击的命令。只见38个中队4 000名精锐骑兵,伴着地动山摇的呼喊,以铺天盖地的威势扑向法军纵队的右翼。法军纵队立即乱作一团,队形很快被炮火轰散。随后,普军的7支步兵营在炮火掩护下,直插法军的左翼,向法军投射出猛烈的炮火。法军顿时大乱,人仰马翻,自相践踏。

经过近3个小时的混战,法军官兵的尸体漫山遍野,落荒而逃的散兵四处逃命。普军最终以500余人的伤亡,毙伤敌军7 700余人,擒获俘虏5 000余人,缴获大炮67门。更重要的是,这场胜利使得普鲁士攻破了联军的包围战略,解除了来自四面法军的威胁,重新唤起了普鲁士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腓德烈大帝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在于他能将正确的战略和出色的战术紧密结合。在敌强我弱、四面临敌的不利条件下,他运用了一条正确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在决战场上,他又巧妙地采用“调虎离山”的战略,成功地将敌人引入了自己的口袋阵。

华尔克抢占航线

“调虎离山”顾名思义,是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造成“虎落平川被犬欺”的局面。在经商活动中,掌握主动权是最重要的。运用“调虎离山”之计,可以使竞争对手损耗财力、物力,为自己赢得主动,达到控制局面、大获其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