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杰出青少年要学的16堂人生哲理课
48161900000043

第43章 务必要重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陆游有这样两句名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是强调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否则,就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春秋时候,有一个叫王寿的人,他爱书成癖,藏书丰富,远近闻名。

古时的书,多是人工抄写在竹片上,再以皮革连结装束起来的。他为了有抄书的材料,就在自家房前房后种满了竹子,形成了一片竹林,并在门前的池塘里种了许多芦苇。他每天所有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都用来借书抄书看书。家里一院小房,除了他住的地方外,已经全部堆满了书。

他每年不但要花许多时间把竹书都搬出去晾晒一遍,免得被虫蛀蚀,还要翻检看有没有脱落的文字,及时补上。40 多年来,王寿孤身一人过着这种自以为充实的生活,以苦为乐。

由于母亲去世了,王寿要到东周奔丧。他随身带了 5 本书,准备途中抽空看看。

王寿已不年轻,5 本竹简也够重,结果只走了一会儿,就累得喘不过气来,有些走不动了。他只好坐在路口休息,并随手抽出一册书来读。

这时有个叫徐冯的东周隐士路过,见他背这么多书,就问他:“敢问是王寿先生吗?”

王寿很奇怪,就问:“你是谁?你怎么认识我呢?”

徐冯才告诉他自己的名字。王寿也曾听说过他。

王寿说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并说自己不惜负重,全为了在旅途中读书充实自己。徐冯听了叹口气说:“无用。”

王寿听得一愣,呆呆地望着徐冯,不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徐冯拱了一揖,笑笑说:“书是记载言论和思想的。言论和思想又由于人的勤奋思考而产生,所以聪明的人评价标准并不是以藏书的多少衡量的。我原认为你是聪明的人,为什么不去思考问题,形成思想,却要背着这累人的东西到处走呢?”

王寿听了,如梦方醒,立刻三拜徐冯,当场烧了自己所带的书,轻身入了东周。

读书不是目的,学习和掌握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才是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思考,积极借鉴别人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智慧,有效地指导自己的人生,尽量少走弯路,迅速达成各种目标。巴甫洛夫特别强调这一点。

一天,巴甫洛夫的一位学生兴高采烈地来找巴甫洛夫,他说:“亲爱的老师,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我可以证明动物在长期饥饿以后,仍然会有消化液流入空的消化道。”

“不大可能有这样的事。”巴甫洛夫断然回答。

学生回去以后又一次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带着实验的数据记录和图像曲线,来见老师。

“我还是觉得这令人难以置信,但我愿意亲自做实验检验一下。”巴甫洛夫摇摇头说,“当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的时候,我无法了解这种分泌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绝对不会苟同别人的观点。”

学生只得留下自己的实验结果。

为了检验这个固执学生的实验结果,巴甫洛夫在饥饿的狗面前,几乎一动不动地坐了一个昼夜。他对谁也没讲一句话,连饭都不吃一口。最后,他得到的数据和曲线终于证明学生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

天亮的时候,这个学生又来了,巴甫洛夫兴奋地说:“你是对的!我恭喜你!你果然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这一结论完全可以用到你的博士论文里。”

巴甫洛夫喜欢用实例,而不是用叙述来教人。他讲起课来不是枯燥无味地照本宣科和简单地灌输学说。他要求学生每个人都要学会用脑子思考,从事实和科学出发,而不要去相信那些不可靠的印象和臆测。巴甫洛夫认为:“要学习做科学上的艰苦工作。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鸟的翅膀无论怎样完善,如果没有空气的支持,它就永远飞不上去。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你就永远无法飞动。没有它,你的‘理论’就只不过是徒然的空想。”

一位哲人说:“高官厚禄也许会从天而降,金银财富也许会不求自来,可是智慧非得我们自己去追求不可。”每个人所受教育的精华部分,就是他自己教给自己的东西。一般说来,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远不如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坚韧所得的知识深刻久远。靠劳动得来的知识将成为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财富。它更为活泼生动,持久不衰,永驻心田,而这恰恰是仅靠被动接受别人的教诲所无法企及的。

比尔·盖茨说:“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能力已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资源,是资本,是财富,更是无价之宝。”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力是制胜的关键。现代社会对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也加剧了青少年希望通过学习把握时代潮流的紧迫感。成功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的不仅是满腔的热情、远大的志向以及不畏艰辛的勤奋,更需要奋斗者具备多方面的必要素质和能力。青少年时期,正是发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