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其实不懂交际学
48165700000007

第7章 从众效应——因为我们都害怕被孤立

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有名且有趣的实验,实验的内容是这样的:

心理学家找来五名志愿者,在一个繁华的路段,让志愿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往前走。当第一个人到达指定地点后停下来抬头看着天空的某一点,然后紧跟着过来的第二个人重复这一动作,接着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都是这样,他们聚集到第一个人的身边,然后一言不发地全都看着天空。

心理学家让志愿者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看看路人看到这样的情况是如何反应的。结果他发现周围路过的人全都不由自主地跟着这五个人的动作朝着他们看的方向看了过去。

由此心理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除了好奇心之外,人类还有一种模仿他人行为的本能冲动,这个实验中,周围人的表现正是这种本能的一种表现。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大多数人的行为和意见作为处事的准则,并据此对事物做出判断,继而形成印象,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从众效应”。

人们为什么会有不自觉的从众心理呢?难道不能像广告里说的那样“我的地盘我做主”吗?可以,不过这有一定的难度,尽管它说起来容易,而且听起来诱人,可是绝大多数的人却没有办法做到。

明明是自己的脑袋和身体,明明自己有判断事物的能力,却为什么还要受到别人行为的影响和左右呢?因为我们是社会里的人,是群居动物,对于社会和群体有依赖性,这种依赖性让我们不可能置别人的想法于不顾,即使对方的行为和观点是错误的,也会停下自己的脚步,花几分钟去做个判断。尤其是当我们的行为被人非议和指责的时候,尽管我们嘴上可能不会示弱,但是心里所受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从人的社会性出发,人人都希望在自己的群体里被肯定,害怕被孤立,所以当不被肯定时,我们的内心不管怎么伪装,都会是沮丧和泄气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耳根子软”的人就会变得动摇和不确定,为了满足众人的心理需求,使自己不被群体孤立,他就会自动去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使之最大限度地和周围的人趋近。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中,选择从众就能迎合大多数人的心意,就会受到欢迎;而如果不从众,就会让大多数人失望,就会引起众人不满,就会被排挤被孤立,甚至让自己面临险境。

所以,我们看到,即使是抬头看天这种无意义的行为也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和追随,就是因为人们害怕有什么东西是别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害怕这种无知会给自己造成伤害,经过一连串的急速反应,每个人都抬起自己“充满思想”的头去做了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儿。当然,这件事对心理学家却是意义非凡的。

了解这些之后,我们是不是也不应该再去苛责身边那些“耳根子软”的墙头草了呢?“少数服从多数”既然是被默认的社会准则,那么从众效应也没什么值得批判的。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软耳朵,只不过是有些人表现得不明显而已,既然我们自己也动摇过,又有什么理由谴责别人呢?何况,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理论来打造我们的人际关系网。既然从众心理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么在人际交往当中为了获得你想要的那些人的肯定,不妨多为自己拉拉票,支持你的人多了,本来对你没什么兴趣的人自然也会注意到你,甚至“投你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