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们身体需要食物一样,我们的精神也会饥饿。但许多人却常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总在使他们的心灵忍饥挨饿,也只在意外或偶然的情况下才充实它一下,却总忘不了满足他们脖颈以下的消费。
也许我的看法有些悲观,我们正处于无限制满足脖颈以下却在忽视脖颈以上需求的时代。事实上,你经常听到有人说:漏吃一顿午餐是件大事,却听不到:你最后一次满足心灵饥渴是在什么时候的声音,难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精神富足者吗?显然不是。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精神饥渴的人随处可见,那些生活在沮丧、消极、失败、忧郁中的人,他们都迫切需要精神的滋养和灵感的召唤,但他们几乎全都排斥再充实他们的心灵,任由心灵黯淡无光。
如果空虚的头脑能像空虚的肚子一样,要填满一些东西就能让主人满足的话,那该有多好。可惜,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反要接受心灵空虚的惩罚。
心灵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家园,我们是好是坏都取决于她的抚育。因为进入这个家园的每一件东西都有一种效用,都会有所创造,为你的未来做准备,或者会有所毁灭,降低你未来可能的生命成就,例如积极。
每一个达到高峰或快达高峰的一流人物都是积极的,他们之所以积极,是因为他们定期地以良好、清洁、有力、积极的精神思想充实心灵。就像食物成为身体的营养一般,他们不忘每天的精神食粮。他们知道如果能充实颈部以上的部分,就永远不愁填饱颈部以下的部分,甚至不必忧愁老年的财务问题。
一个人必须找到自己的家,才不至于去流浪或沦为乞丐。首要的,即使你要出卖心灵,也要卖给自己。我们要接纳自己。我们必须清楚,人是以上帝自己的心意创造的,其地位仅次于天使。上帝不会设下有关年龄、教育、性别、胖瘦、肤色、高矮或其他任何表面上的限制,上帝也没有时间创造没用的人,更不会忽略每个人。其次我们要有积极的态度。
两年前,卡尔·荣格先生与我不期而遇时,这位心理学家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被洪水困住了,他只得爬到屋顶上避难。邻居中有人漂浮过来说道:“约翰,这次大水真是可怕,难道不是吗?”
约翰回答道:“不,它并不怎么坏。”
邻居有点吃惊,就反驳说:“你怎么说不怎么坏?你的鸡舍已经被冲走了。”
约翰说:“是的,我知道,但是六个月以前我已经开始养鸭了,现在它们都在附近游泳。每一件事情都还好。”
“但是,约翰,这次的水毁了你的庄稼,”邻居坚持说。
约翰回答说:“不,并不。我种的庄稼因为缺水而受损,就在上周,还有人告诉我,我的土地需要更多的水,所以这下就解决了。”
那位悲观的邻居再次对满脸微笑的约翰说:“但是你看,约翰,大水还在上涨,就要涨到你的窗户上了。”
乐观的约翰笑得更开心了,说道:“我希望如此,这些窗户实在太脏,需要清洗一下。”
这听起来像个玩笑。但显然这是一种境界——决定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这个纷繁复杂、顺逆起伏的世界。一旦达成这种境界,即使遇到消极的情况,我们也能使心灵自动地做出积极的反应。为达到这种境界,我们只有充实、洁净我们的心灵。
每个人都能改变或被改变。荣格先生说,只要改变一个人的词汇,就能建立他的福利、他的享受,并改善他的生活,乃至改变他的人生。例如“恨”字,要把它从你的词汇中除去,不要想它,而是以写、感觉与梦想“爱”字来代替它。显然,移去与取代的文字,几乎是永无止境的,但心灵却会在移取中变得更加纯净、积极。
我们的心灵是由供应她的事物而决定。我相信,放进心灵中的事物对我的未来非常重要。所以问题显然是:我们要怎样喂养我们的心灵——找什么时间去补充精神食粮?
你是否听到过伐木者的产量会下降,只因为他没有抽出时间来磨利他的斧头?我们花钱,以及很多时间,去修饰头脑的外表,刮胡须、理头发,我们有没有必要花同样的时间和金钱,来化妆头脑的内部呢?当然有,而且可以做到。
事实上,精神食粮随处可得,例如书籍。经由伟大的心灵撞击而写成的书籍,没有一本不是洗涤并充实我们心灵的食粮,它们早已一劳永逸地为后人指明了方向,而我们可以在其中任意挑选我们想要的。伟大的书籍就像伟大的智慧之树,伟大的心灵之树,我们将在其中得以重塑。让我们学会既聪明又谦逊,既谦逊又聪明吧。
当然,我们不能读那些文字商人的书,他们的书有如瘟疫,散布无耻的邪念、讹误的消息和自负的愚蠢,他们的书只配捧在那些浅薄、庸俗的人的手里。我们需要的是能给我们带来行动的信心与力量,能够将我们的人生推到另一个新高度和引导我们行善的书。例如《奋力向前》。
它是一部激荡我们灵魂、激发我们生命热情的伟大著作,我相信美国人民都将因它的问世而受惠,并因此以最积极的方式运用自身的力量,抵达梦想的生命之境。我甚至相信,谁错过读它的机会,谁就很可能错过伟大的人生。我希望我的子孙都能去读这本书,它能为所有的人开启幸福快乐之门。
引领人们爬向高峰的动力,是一种定期被滋润与强调而日趋旺盛的驱动力。那些拥有成功人生的人,无疑都能体认到,高峰有很多空间,但是没有足够的空间供人坐下停留。他们了解,心灵像身体一样,必须定期给予营养才行,身体、心理与精神方面的营养,都要分别照顾到。
约翰,没有谁可以阻挡我们回家的路,除非我们不想回来。让心灵之光照耀我们前进的路。
爱你的父亲
心灵悟语
人的心灵原本犹如一片肥沃的处女地,撒上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土地。但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如果你吸收的都是一些消极的、负面的、不健康的“食粮”,那这片沃土将会杂草重生。其实,要想除掉旷野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心灵阳光普照、清泉淙淙、生机盎然,惟一的方法只有充实、洁净我们的心灵。
高贵的心灵是不沉的方舟
王飙
像行驶在滚滚江河里的航船无法躲避浊流和漩涡一样,我们的心灵在现实的生活里也无法躲避庸俗的缠绕;曾经有多少燃烧着渴望卓越之火的灵魂,却在人生的岁月里被庸俗的浪花溅湿了理想的柴薪,窒息了进取的烈焰。然而,那些无论在任何境况下都不愿失去自己高贵心灵的追求者,却乘着永不沉没的生命方舟扬帆前进,任凭那庸俗的浊流在舟底暴涨翻卷,也只能将那些沙尘埃土、腐枝败叶吞没。
高贵的心灵也许并不鄙视庸俗,就像雍容典雅的兰花不会鄙视善于献媚邀宠的月季,但高贵的心灵绝不会在庸俗的泥淖中沉沦。
高贵的心灵也许会在岁月里与庸俗乘坐同一班列车,就像美丽的天鹅与丑陋的野鸭,在迁徙的途中会在同一个湖泊里歇息,但细细地倾听那湖面上晚风送来的阵阵夜歌里,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把天鹅动听的声音当成嘶哑的鸭鸣。
高贵的心灵也许会与庸俗穿着同样色彩和款式的衣服,就像同一条藤上开放的争奇斗艳的花朵。但庸俗却如那随风飘落后陷于虚空的黄花,而高贵的心灵却是硕果累累。
高贵的心灵也许常常会被庸俗所嘲笑,就像不修边幅的大学者常常会受到披金戴银、衣冠楚楚者的鄙视一样。但高贵的心灵不会去作任何寻求廉价赞美的努力,而是在庸俗的嘲笑里保持着自己的清醒和独立。
高贵的心灵根植于生命的大智大慧,而庸俗却产生于愚昧无知;高贵的心灵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卑微,因此,它总是养护好自己胸中的浩然之气以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而庸俗却处处表现着自己不可一世的自大和鸡鸣狗盗般的“小聪明”……
几千年前,当有人拿一块硕大明洁的美玉去贿赂宋国的宰相子罕时,遭到子罕的拒绝。贿赂者以为子罕不识货,就对他说:“这块玉可是经过玉匠鉴定过的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啊!”子罕却掷地有声地答道:“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我们俩都应该各安其宝啊!”好一个“以不贪为宝”,这不正体现着一个人的高贵心灵吗?在这样高贵的心灵面前,天下任何财宝都为之黯然!
高贵的心灵之所以高贵,正是因为它虽被庸俗所包围或缠绕,但却不会被庸俗所污染。
高贵的心灵是永不沉没的人性的方舟,任凭庸俗的流水泛滥横溢,它永远都将保持住自己的高度!
心灵悟语
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就能使我们在浊流与漩涡中“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就能使我们在世俗中“壮杯不逐秋容变,一任潇洒雨满帘”。但一旦我们失去它,世俗的浊流就会溅湿我们理想的柴薪,就会浇熄我们进取的烈焰。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无论处在何种环境中都能保持那份纯洁,而不被世俗所染。
丰富的单纯
周国平
一
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这大致上属于一种极其健康生长的情况:一方面,始终保持儿童般的天性,所以单纯;另一方面,天性中蕴涵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所以丰富。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计算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二
人性的单纯来自自然。有两种人性的单纯,分别与两种自然相对应。第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与原始的物质性的自然相对应。儿童的生命刚从原始的自然中分离出来,未开化,人仍生活在原始的自然之中,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原始的单纯。第二种是超越的单纯,与超越的精神性的自然相对应。一切精神上的伟人,包括伟大的圣徒、哲人、诗人,皆通过信仰、沉思或体验而与超越的自然有了一种沟通,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超越自然的单纯。
在两种自然之间,在人性的两种单纯之间,隔着社会和社会关系。社会的作用一方面使人脱离了原始的自然,另一方面又会组织人走向超越的自然。所以,大多数人往往在失去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不能获得超越的单纯。
社会是一个人性复杂化的领域。当然,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社会而生活。但是,也没有人必须为了社会而放弃自己的心灵生活。对于那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来说,节制社会交往和简化社会关系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超越社会的壁障而走向伟大的精神目标。
心灵悟语
单纯,在现代,这个词似乎越来越蜕变成一个贬义词了。单纯,意味着幼稚,意味着不谙世事,意味着头脑简单。如今的社会大染缸里,人人都染上了不同的色彩,而纯白似乎成为越来越难以接受的异类。然而,周国平说,单纯是心的最高境界,是极其巨大的人性潜能,尤其是“超越的单纯”。它不是“原始的单纯”,“原始的单纯”是一种因无知而产生的单纯,而一旦告别无知,也就远离了“原始的单纯”。而“超越的单纯”是看透世事、看破红尘后的“丰富的单纯”,它不仅不无知,反而海纳百川,是超越世事红尘,跳出五行之外的睿智的精神世界。心灵的单纯就如七色光汇聚,形成的却是最干净的纯白一般,这样的单纯才是最丰富的单纯,是最伟大的精神力量。
观照心灵
田国燕
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大家都浮躁地活着,忙着各种自以为重要的事,忙到忘掉忙的目的。说世界浮躁的人自己也在浮躁着,说自己浮躁的人好像也不打算改变浮躁,因为让浮躁存在的理由遍地都是,而宁静和平和找不到滋生的土壤。
重要的事,需要全力以赴的事的确很多,它们拥挤着,把可怜的心灵挤到角落里,冰冻着,麻木着,渐渐失掉生气。如果你想和这样忙碌的人谈心灵的需要,他不是看你闲极无聊,就是当你神经错乱。
好在世界永远多姿多彩,知道观照自己心灵的人还是有的。有一天和一位朋友聊天,问他什么时候最快乐,他说:“一个人,什么都不想的时候。”我马上理解了他的这种愉快,那是他观照自己心灵的快感。可惜他说这样的时候很少,因为需要一种从里到外的真正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