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弗里德里希·尼采
1.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尼采的一生是人类精神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像尼采这样为他的天才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者实为罕见。”
在著名的普夫塔寄宿学校里,尼采为他对古希腊文化终生难舍其爱的偏好奠定了基础。此后,他在波恩和莱比锡学习古典语文学。在莱比锡,他结交了著名的语文学家艾尔温洛德,因其作品《灵魂,古希腊人的精神崇拜和对永生的信仰》而享誉学术界。
1870年之后德国对外势力的上升是造成尼采持批判态度和心存忧虑的诱因。在《不合时宜的观察》中包含着尼采鞭笞时弊的思想。观察的第一部是对德国“知识庸人”的典型人物大维·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的一种清算。著名的第二部观察《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则是针对历史知识的大量堆积所造成的真正的人的生活所面临着的窒息的危险。在第三部观察《教育者叔本华》和第四部观察《理查德·瓦格纳在拜罗伊特》中,尼采把他自己崇拜的大师赞誉为一种高贵文化的教育者。
对瓦格纳大加赞扬之后不久,尼采便与之关系破裂,这就发生在他作为客人参加拜罗伊特音乐节期间。尼采指责瓦格纳的主要原因是,瓦格纳在他的《帕西法尔》中向否定生命的基督教理想屈服了。
与瓦格纳的关系破裂标志着尼采的思想发展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他背弃了自己过去一直崇尚的理想和他所敬仰的大师。尼采对艺术和形而上学开始持一种批判的态度。他想从科学中寻找解脱并试图去接近一种自然主义的实证论。他的《人性的,太人性的,为自由精神而写的一部书》证明了这一点。1879年,尼采与死神擦肩而过。身体复原之后,他写了《朝霞》和《快乐的科学》。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描述了一个自我发展的人所要经历的三个人生阶段:对权威和大师的依赖——摆脱他们,为自由而战——最后转向自己的价值观和终极目的。对尼采本人来说,这人生的第三阶段开始于1882年,这一年他写出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自从离开巴塞尔之后,尼采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意大利、热那亚、威尼斯、都灵和法国的利维拉度过,而到夏季他多半是在上恩加丁的西尔斯·马利亚度过,那个地方是他特别喜爱的。1882一1883年的冬天,他是在拉帕罗的海湾度过的。在环绕海湾的漫步途中,在俯瞰大海的高岗上,尼采主要作品的人物形象在他的心中酝酿成熟,查拉图斯特拉“突然向我袭来”。
尚在创作查拉图斯特拉这一尼采哲学思想的诗化形象期间,尼采心里就产生了一个计划,他将用一部四卷本的作品对其系统地加以阐述。这部书的名字应该是《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尼采最终并没有完成这部作品。这部书是在他死后依照他的笔记作为遗著出版的,因此,它保留了残缺不全的特点,不仅仅是语言形式上,而且在思想上也给人以支离破碎的印象。
1886年发表的《善恶的彼岸,未来哲学的序奏》应该是这部作品的一个导言。由于早期作品的再版工作和1887年写作《道德的谱系》,尼采主要著作的创作被迫中断。
在这些年里,尼采变得越来越孤独。早年的朋友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沿着他新开辟的道路继续追随他,他写的书也几乎无人理睬。自《查拉图斯特拉》的最后部分开始,他找不到一个出版商愿意出版他的作品,他不得不自费出版自己的书。在这种围绕着他的可怕的沉寂之中,尼采变得越来越孤高自傲,他的语调也变得更加激烈和高昂。
1888年,尼采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旺盛时期。但是,这种过度的创作热情已经是将要来临的危机的前兆。尼采写出了《瓦格纳事件》,和他的另一篇文章《尼采反对瓦格纳,一个心理学家的档案》一样,它们都是一种尼采与瓦格纳之间的关系的痛苦的清算。他发表了《偶像的黄昏》以及《反基督者》,两者都是对基督教的猛烈攻击。最后,他在这一年的最后几个月里写出了他的自传《瞧这个人》。在给丹麦学者勃兰兑斯的信中——他正在举办关于尼采哲学的讲座,这是尼采产生影响的最初标志——尼采就他的这部自传写道:“我带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讲述我自己,这将会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这本书就如同一种谋杀,他对被钉十字架者毫不顾忌;针对基督教的一切它爆发出电闪雷鸣般地轰击……我向您保证,两年之后,我们的整个地球都会发生痉挛。我对于人类是一种灾难。”
人们可能会想,如果外界更早一些认可尼采的话,那么尼采也许就不会那样疯狂地创作他的后期作品了。不管怎么说,对尼采的肯定还是来得太迟了,而疾病无论如何也在所难免。为“重估一切价值”而付出的旷日持久的和孤独的努力使尼采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已经精疲力竭。他几乎完全失明。最后几年里的所有作品都是在他以一种异乎寻常的顽强毅力和病魔作斗争中完成的。1889年初,尼采在都灵得了一种麻痹性休克,这或许是他早年的一种梅毒感染引起的。从两天的昏迷状态中醒来之后,他给不同的朋友以及身居高位的要人寄发了信,信的内容既杂乱无章又离奇古怪,这使得他的朋友奥沃贝克匆忙赶来,看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奥沃贝克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描述了他重新见到尼采时的那一刻以及尼采的令人震惊的状况。
尼采先是被送往巴塞尔,后又被送至耶拿的诊所进行治疗。他的母亲照料着他。在母亲以及后来他妹妹伊丽莎白·弗斯特·尼采的富于牺牲精神地照料下,尼采在一种神志不清的状态下又活了12年,1900年死神的来临终于使他获得了解脱。
2.尼采哲学的一致性和特点
有人在新近发表的关于尼采的注解文章里认识到,在尼采的思想里存在着一种联系、秩序和一致性,存在着一种尼采终生为之殚精竭虑的中心哲学主题——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假设,还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今日之哲学——自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发表了大量论及尼采的文章之后——已经开始广泛地研究尼采并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他在思想史上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卡尔·雅斯贝尔斯发表了一部题为《尼采及其哲学思想导读》的书;马丁·海德格尔在他的大量的讲座和文章中讨论尼采并于1960年出版了两卷本的尼采问题专辑。在尼采的哲学中发现一致性和贯彻始终的联系是不那么容易的。他的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种天才的格言——就形式而言或警句——就内容而言的汇编,即使是创作旺盛时期的作品也是这样,而绝不仅仅是他1888年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年里写出的作品,或许在这一年里那即将发生的精神错乱已经给他的作品投上了阴影。为了获得一个理论基准点,我们不仅要问:尼采在此阐发的世界观和我们所熟悉的哲学史上的哪一位思想家和哪一个流派有相同之处呢?他的思想渊源来自何处?
为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返回到遥远的过去:返回到那个尼采本人所熟知并自感与其思想相投的哲学家那里,这个人就是赫拉克里特。在尼采这里和在赫拉克里特那里一样,世界是一个生成与流逝、创造与毁灭的永恒过程——仿佛深邃的海洋,在其中一切有限之物产生并成为有形之物,然后重又消亡和流散,在其中蕴含着一种原始的力量。赫拉克里特吗?需要返回如此遥远的过去吗?这是否意味着,尼采对思想史上自赫拉克里特至公元19世纪之间发生的一切都置之不理,难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基督教以及西方哲学都被他束之高阁了吗?其实不然,尼采脱离开他们,并摆脱了他们。事实是,他认为自那以后哲学已误入歧途。他满腹狐疑,他试图摧毁所有遗留的东西并以一种前无古人的极端方式重新开始。当然他不想再继续使用那些遗存的概念语言——他甚至要与它们做殊死搏斗。尼采那“生动的”思维和话语产生的原因即在于此。
“上帝死了,”这一句经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出的话即是尼采思想的简洁表达形式。“永恒的观念”、“物自体”、“彼岸世界”,这一切皆是幻觉,是彩色烟雾和幻想,但是却绝非有益的幻想!它们究竟从何而来?“这是病弱者和行将就木者的幻觉,他们蔑视肉体和大地并凭空杜撰出天堂和救赎的血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如尼采所言,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更确切地说,是权力意志。他补充说:“此外一切皆无!”这是何寓意?这句话里蕴藏着尼采向一切“形而上学”的挑战:这是向一切哲学和宗教尝试的挑战,他拒绝一切试图证明在我们这个所谓的“世界”之旁、之后和之上还存在另外一个“理想”世界的观念。
在这一段引文里蕴含着某种新东西,即一种评价或价值判断,而且是依照成对的概念,如疾病与健康、消极颓废与精于世故。这也是尼采的一个特点,即把一切存在问题看成是价值问题或将其转变为价值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在最庸俗的生物学意义上去理解他的这些概念,那么这对尼采来说是不公平的。无疑,作为传统价值的毁灭者和新价值的创造者的尼采和作为对一切价值进行重估者的尼采,在尼采思想里所显示的一面相对而言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或许是太容易了,以至于人们将其哲学的另一面置诸脑后。就让我们在此条件下看一看尼采的价值表。
3.使用锤子从事哲学思想的哲学家
我们首先考察一下尼采作为毁灭者和批判者的一面。他的这一面人们用七个“反”来表示。
尼采是反道德的。
在历史上,奴隶道德的反叛起始于犹太人。他们的先知们将“奢华”、“不信神”、“恶”、“残暴”、“肉欲”这些概念融为一体并给“世界”这个词赋予一种消极的价值。这种一切自然价值和等级关系的彻底翻转是一种来自低等的穷途末路者的精神复仇行为。于是,那些悲惨的、穷困的、软弱无力的、痛苦的、患病的和丑陋的东西便以“善”的形象出现,而关于“善”的那些高贵的价值取向如高雅的、美丽的、强有力的、幸福的等等却丧失了其主导地位。
在奴隶道德的统治下备受压抑的那种坚强和健康的天性由于无法向外宣泄,因此他不得不去寻找秘密的新的满足途径,于是他转向内在自我,这就是一切“良心不安”的根源所在。强壮的人将会变成一个被捆缚在社会道德的牢笼之中而自残自虐的动物。因而人类便患上了极其可怕的疾病,即人类的自我折磨。在宣扬同情和怜悯并已成为犹太奴隶道德的继承者的宗教教理之中,人们会听到那些失败者们自我蔑视的声嘶力竭的叫喊。
尼采是反民主的。
今日欧洲的一切道德皆为群居动物的道德。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民主运动是其明显的表现。那种英国式的小家子气十足的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人生要义的观念是十分可笑的。
尼采是反社会的。
“不客气地讲……就是那些尚带有自然天性的人,野蛮人……食肉者,那些还拥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和渴望权力者向那些软弱的、有教养的、温和的、或经商或饲养牲畜的人种以及向那些陈旧没落的文化倡导者俯首称臣,在这种文化中,奄奄一息的生命力发出回光返照式的耀眼的光。”
“人们四处都在大肆鼓噪……“剥削的特征”将要消亡的未来社会的状况:在我听来,好像人们正在期望发明一种能够摒弃掉所有感官功能的生命似的。”一切生命的本质在于占有,侵犯,压迫,征服弱者,冷酷无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并吞或榨取。
尼采是反女性的。
女人追求经济上和法律上的独立,即妇女解放便是这种退化的表现。女人在男人丧失其真正男性特征的社会中退化了,并且也抛弃了其最为女性化的本能知觉。
尼采是反理智主义的。
人的直觉“在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所有智慧中是最富于智慧的”。人的大部分有意识的思维也应被认为是一种本能直觉行为,甚至哲学思想也不例外。哲学家们以为,他们能够用冷静的逻辑获得真理。但是,在其背后总是一种直觉的判断和需要就和在叔本华那里一样,对尼采来说,意识、理性、理智只是一种表象,它们都只是意志的奴仆。我们的感性器官根本就不是为“理性”而设的。它是一种概念的和简化的器官,其目的在于为维持生命而去夺取和占有外物。我们不应过高估价意识的作用。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蔑视肉体,视其为敌人,这是荒唐的。认为在一具腐烂的尸体里能够诞生出一个美丽的灵魂也同样是荒唐的。
尼采是反悲观主义的。
如果所有时代的智者们及至叔本华都对于人生下出同样的结论“人生乃虚无”,那么这究竟证明了什么?证明他们英雄所见略同吗?或许更能证明他们都带有某种生理缺陷吧?“或许他们都双腿发软、行动迟缓、踉踉跄跄了吧?……或许人间的智慧就像一只乌鸦,一点腐尸的气味就能使它欢欣雀跃呢?”这等智者们都不过是一些人生颓废者,这在苏格拉底身上是再清楚不过了。他出身下等平民,他对人生的嘲讽是其对社会不满的一种表达,是出于贱民的妒忌。谁要是说:人生毫无价值,他实际上是在说:我毫无价值。
“对此我可以结束我的考察并宣布我的判决。我强烈谴责基督教,我控告基督教会是最为可怕的罪犯……基督教会毫无例外地败坏了一切,它使每一种有价值的东西都变得毫无价值,使每一个真理都变成了谎言,使每一个诚实正直的灵魂都变得卑鄙无耻。有人还胆敢在我面前称赞它的“慈爱的祝福”吗?”所“基督教的上帝概念——作为病态的上帝……作为精神的上帝——是最为堕落的上帝概念之一……上帝蜕变为生命的对立面,难道我们不能代之以对生命的永恒肯定和赞美吗?”有这一切导致了尼采哲学的反基督教特征。基督教是一切颠倒了的自然价值的总称。基督教是对自然的否定,是对自然的亵渎,是反自然的。基督教自一开始就是人的感性生活的死敌。
基督教是对统治者和高贵者的憎恨,是对精神、高傲、勇气、感官和一切欢乐的憎恨。基督教使这个世界——人所拥有的唯一的世界一变成了无边苦海并为它设置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彼岸世界”。基督徒不是去思考怎样使人的生活激情精神化和神化,而是企图根除人的生活激情从而也就根除了生命的根基。
4.价值的重估
“真正的哲学家是发号施令者和立法者。他们说:“理应如此!人的何去何从首先由他们决定……”尼采无所顾忌地摧毁了一切价值,他宣布“上帝死了”,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了人类的新目标:众神已死:那么我们让超人生。看吧,我教导你们何为超人!超人是大地的意义所在……我恳请你们,我的兄弟,要忠实于大地,不要相信那些和你们谈论超脱尘世的希望的人!这些人是投毒者,不管他们对此清楚与否。他们是人生的鄙视者,行将就木者和自我毁灭者,大地已厌倦了他们:那就让他们去吧!
我爱那些个不知生的人,因为他们是跨越者而非沉落者。我爱那些个伟大的蔑视者,因为他们是伟大的崇拜者和射向彼岸的渴望之箭。人是连接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的一根绳索,他的下面是万丈深渊。走过去是危险的,停在中途也是危险的……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桥梁,而非目的;人的可爱之处在于,他既是一种过渡又是一种毁灭。我爱那些个人,他们不是首先到繁星后面寻找原因,从而沉落和成为牺牲品,而是把自己供奉给将要诞生超人的大地。当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满腹学识地从孤寂的山上下来,走进入们中间时,他将他的教导馈赠给他们。
超人是知晓上帝之死的人。他清楚,一切理想的彼岸纯属妄想,他把自己交托给大地和生活并对此持一种愉快的肯定态度。他知道,这个世界是“狄奥尼索斯式的”世界,自存在的源泉中永恒轮回,他承认人的一切创造性的尝试,赋予其价值,获得一个立足点,尽管在威力无比的时光流逝中一切皆为徒劳;他也知道,他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是“权力意志”的一部分而非其他,他对此有清醒的意识,并能够承受得住这一最深刻且难以解决的人生矛盾。尼采称这种与肤浅的和幻觉的知识相对立的知识为“悲剧性的智慧”。
与尼采的另一种最为令人难以理解的思想即永恒轮回的思想相比,超人思想毕竟还是比较能够让人接受的。在前面引用的格言式作品“权力意志”中,永恒轮回的思想已初露端倪。尼采总是只用一种暗示的和譬喻式的方式表达他的这一思想,而且主要是在他的《查拉图斯特拉》第三部中。尼采试图将时间与永恒合二为一,“万物消逝,万物复归,存在之轮常转不息。”尽管形形色色的存在者不可测度,但却并非是无限的。不过时间是无限的。因此,每一种物的组合都有可能曾经在某个时候已经臻于完成;进而言之,这种组合曾经无数次地臻于完成。这种对万物复归,永恒轮回思想的表达和肯定是人所能想出的最为强烈的表达形式。“这就是生命吗?”我欲对死亡如是说:“好吧,那就再说一遍。”
5.对尼采的评价
孤独者尼采。
在发疯的两年之前,尼采在一封信中写到“要是我知道应该怎样对你解释我的孤独感那就好了!在活人中间还不如在死人那里更能找到志同道合者。这真是难以言表的可怕啊……”尼采是一个“意欲超越自我并因而走向毁灭的人”——如查拉图斯特拉所说。那可怕的孤独以及这位孤独者针对统治千年的旧有价值而展开的斗争所造成的令人窒息的压力使他精疲力竭并最终让他沉迷于更为惬意的精神错乱之中。
尼采并不是一个富于批判精神的理性的哲学家。他并不想证明,他在向人们宣告或昭示一种新的信仰。他所钦佩的是在法国人那里表现出的艺术作品中的节制、和谐与矜持并非他的事情。对作者提出的要求是,“一旦作品开口说话,作者就应该闭口缄默”。但是对尼采来说,字里行间里的说话者仍然是他自己。
心理学家尼采。
他显示了无与伦比的揭秘才能:在人的理想和偶像的背后,在哲学、形而上学、宗教和道德的“永恒真理”的背后,认识其隐蔽的和可疑的动机,认识人的自欺和欲望、错误和激情——简言之“人性的,过于人性的”东西。尼采具有天才的心理学家般的敏锐的洞察力。他主要是一位能够洞察隐秘事物和无意识的心理学家。
。这尤其表现在他的创作中期即他的“启蒙”时期,上述作品便是创作于这一时期。
我们既可以把尼采看作浪漫主义者,也可以把他看作反浪漫主义者;既可以把他看作德国人,也可以把他看作反德国人;既可以把他看作基督徒,也可以把他看作反基督徒——因为这是发生在同一个胸膛里的战斗,这是他的天性中旗鼓相当的两面之间的兄弟相争,他在这场战斗中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德国人尼采一个像尼采这样具有如此深刻的、多层面的复杂天性的人是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人们必须呼吸他的作品中的精神和空气。他与德意志民族特性的内在关系也是如此,他的许多思想与德国人的本性和命运息息相关。在那些他似乎已远离德意志民族特性的地方,他恰恰因为反对德国特性和超越德国特性而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德国人。
尼采激烈的反基督教精神是他与占据自己心灵的基督教精神进行顽强斗争的结果。“就在尼采精神崩溃的前几天,他的一次神经质的发作曾引起大街上许多人的围观。站在他的出租马车前的那匹疲倦的老马激起了这位伟大的鄙视同情者的强烈的同情心,他抱着那匹马的脖子失声痛哭起来……”基督徒尼采人们并非没有将“尼采的心理学成就”尤其是他揭示隐藏的矛盾、冲突和动机的艺术应用于尼采本人身上——而且也应用于他对基督教的态度上:据尼采自己所言,他出身于一个虔信基督教的家庭是他的一种荣誉,基督教在他的心目中从来都不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他称彻底的基督徒是最高贵的人,他以真诚之心对待这种人。尼采自言:“若说我不是个颓废派,其实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或许他也可以这样说:“若说我不是个基督徒,其实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
“在德国人中间,谁能像这位绝对立场坚定和无所畏惧的无神论要不停地去应付基督教对他产生的影响呢?如尼采在《瓦格纳事件》中所言,“基督徒欲摆脱自己”。谁会比尼采更像一个狂热的、无望的和英雄主义的苦行僧式的基督徒呢?直到发生精神错乱之前,骨子里是个真正基督徒的尼采从未停止过他的内心斗争。”
预言家尼采在近代思想家中,没有人能够像尼采那样对未来具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他看到,成长中的人类文明正在开始衰落,他也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将会越来越频繁;他看到,人的世界观、社会秩序和道德法则正在变得更具相对性,他也看到并预言欧洲虚无主义的来临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的价值观和生活秩序的失落。他看到,在既有的秩序发生崩溃之后,人类面临的任务是,必须自己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并赋予其新的价值,而且这种新的价值标准将会在世界范围内适用。
“这就是下一个世纪里那些伟大的灵魂所要肩负的艰巨的使命。”确实,“这位西尔斯-玛丽亚的哲学家首次为生命一词赋予了美妙和欢乐的缤纷色彩。”尼采与后世尼采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和修辞学家,技艺精湛的心理学家,辛辣尖刻的批评家和论战性小册子的作者,总之他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物。所有这一切使得我们很难透过这浅层面具管窥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本质。时至今日,在尼采去世近九十年之后,经过对尼采进行的各种各样的阐释阶段以及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误解,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只有把尼采看做是一位思想家并能够深刻领会他的思想,这对尼采来说才是公平的。只有这样,人们迄今为止对尼采所做的阐释至多也只能是还算正确或部分正确,而且并不少见的情况是,当一个注释家是有名望的独立思想家时,他在阐释尼采作品时往往会掺入自己的观点。确实,尼采和叔本华、哈曼、海德尔以及歌德一样,都非常注重感情、直觉、意愿和“生命”,因而我们可称之为生命哲学家及其开拓者。
如果想细致地研究尼采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必须清楚这一点:尼采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经过他的遗作管理人之手,尤其是经过他的妹妹伊丽莎白·弗斯特·尼采之手被蓄意篡改和歪曲了。确实,与叔本华相比,尼采的学说带有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特征。确实,尼采是一个具有天才预见性的文化诊断医生和文化批判者,他的某些预言已经应验了。只是到了由考利和孟迪纳利编辑的《尼采全集》问世之后,才还了尼采作品较客观真实的原貌 。20世纪最后15年里出现的“尼采学”证明了人们对尼采的研究还是相当活跃的。在当代重要的思想家中,马丁·海德格尔对尼采做了较深入地研究。近年来,许多法国作家也非常关注尼采。新近对尼采所做的研究和阐释使尼采的生活及其死亡之谜更为明朗化了。
2.对康德的批判性思考
1.概论
在唯心主义者那里,康德哲学中关于自我的自发性思想,关于思维的创造性思想致使人们在实践经验过程中只看到了创造性的自我而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外在于我们的感官和内在于我们的感官的那个“既有的”现实世界并不是由自我创造的。与此相反,实证主义和唯物主义则是只把握住了“既有的”现实世界而忽视了康德先超验论考察的结果。叔本华的形而上学将意志看做是我们的自我的最为内在的本质,并且以此类推用意志来解释整个既有的世界,在这里,叔本华利用了康德的物自体的概念,而且毫无疑问是滥用了它。
回归康德的运动是由三个人发起的,其中一位来自自然科学领域,他就是重要的自然科学家海尔曼·封·赫姆霍尔茨,第二位是弗里德利希·艾伯特·朗格,最后一位是奥托·李普曼,他在其《康德及其追随者》一书中呼吁人们回到康德那里去。他站在康德批判哲学的立场上逐个地考察了康德之后出现的主要哲学思潮,在每一章的末尾,他都提出了如下的要求:“必须回到康德那里去。”
继这三个人之后,在德国以及欧洲的其他国家里出现了康德主义的繁荣复兴,产生了卷帙浩繁的康德研究文献。虽然新康德主义不久便分裂为许多不同的“学派”,但是这个哲学运动还是有几个共同特征的:
(1)“理解康德就意味着要超越康德”——新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说的这一句话或多或少地适用于所有的新康德主义者。没有人仅仅满足于把康德的学说重新搬出来或让他为自己说话,所有的新康德主义者都试图在某个方向上发展康德的思想。
(2)新康德主义者对康德提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他的物自体上,李普曼就认为,康德关于外在于时空的物自体的观点纯属无稽之谈,它是康德之后哲学之所以误入歧途和引起误解的主要根源。
(3)我们在叙述康德哲学时就已经明确表示,如果我们仅仅把康德看做是一位认识论理论家,那是不公平的。康德的主要愿望是成为一个实践家和伦理学家。许多新康德主义者的视野过于狭窄,他们的目光只盯在康德的认识论问题上以及与此相关的康德的功绩。
2.马堡学派
认识是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它的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的目的,那对对象世界的彻底的理性认识,也就是通过一种普遍有效的客观的东西替代一切主观的东西。这也同样适用于伦理学,在人类的欲望和行为当中,也存在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不断地克服主观自我,在一个完美的法治国家里不断地实现客观道德理性。柯亨也认识到,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也是坚持不懈地追求一种纯粹客观的感觉的规律性。新康德主义的真正创始人是海尔曼·柯亨,在他的三部著作《康德的经验理论》、《康德对伦理学的论证》和《康德对美学的论证》中,柯亨首先考察了康德批判哲学的三个主要部分,然后他也与这三个主题相对应,分别用三部著作《纯粹认识的逻辑》、《纯粹意志的伦理学》和《纯粹感情的美学》发展了康德的思想。这种发展的基本倾向就是彻底地取消物自体。柯亨摒弃了物自体和现象的二元论,他也摒弃了作为两种平等并列的认识形式的直观和思维的二元论。他认为直观也是一种思维的形式。不存在这样一种“既有的”原材料,每一种感觉和直觉也都是一种思想性的东西。
后来被称为马堡学派的思想家们和在马堡生活并产生影响的柯亨是一脉相承的。保尔·纳托普以他明白易懂的阐述方式而成为马堡学派的真正代言人。纳托普的观点基本上和柯亨是一致的,他尤其承袭了康德认识论,他致力于批判性地考察自然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
这成了后来的一系列对个别科学进行批判性基础研究的出发点。法哲学家鲁道夫·施达姆勒对法学进行了批判性的基础研究;其他人,如卡尔·弗棱戴尔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基础研究。阿图尔·黎波特认为对于这种基础研究来说批判哲学是非常必要的。如同有人会问“纯粹的自然科学等等如何是可能的呢?”这种问题一样,黎波特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批判哲学如何是可能的呢?”一位批评家就此问题写道:“这个“批判哲学如何是可能的呢”的问题又如何是可能的呢?”
一般来说,哲学家们对于这些基础研究领域的兴趣要比科学家们的兴趣大。有人说,随着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出现,新康德主义也就到了尾声;不过另一种说法也是对的:新康德主义是通过国家社会主义而结束的,或者干脆说,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人物要么是已经去世,要么因为是犹太人而遭到诋毁,倘使他们1933年还有职位,也被从德国驱逐出去了。
卡西尔的新康德主义老师与康德的关系——从康德出发是为了超越康德一在某些方面和卡西尔自己与柯亨以及纳托普的关系是类似的。对他们来说,认识和科学认识在本质上是同义的。此外,卡西尔还对所谓的人文科学和文化学进行了研究;他也将语言、神话和宗教思想以及艺术直觉纳入哲学研究的范围,视其为与科学相对的另一种独立的世界。他最后在国外(部分用英语)发表的著作如《人论》和《国家的神话》尤其是这种情况。
卡西尔的思想是从新康德主义中发展而来的,其繁荣时期大约在1870至1930年间。他的思想不仅在时间上是属于20世纪,而且在本质特征上也是属于20世纪的,卡西尔将他的批判工作的中心从意识和认识问题转移到了语言问题上,他的理论依据就是20世纪初——特别是通过瑞士人菲迪南特·德·索绪尔的研究——才开始作为精密科学出现的语言学。
符号这个概念可被看做是卡西尔的中心概念。在卡西尔看来,我们永远都不可能直接把握和重现真实的东西,我们始终需要一种象征或符号的体系作为中介。卡西尔的这个思想已非常接近现代符号学,其创立者中较为杰出的一位就是美国人查尔斯-莫里斯。
在叙述20世纪哲学之前,我事先在这里补充几句话用来解释符号学的含义。符号学这个词是从希腊语sema——符号引申而来的,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符号学是一个一般的符号体系理论——所谓一般是指,这个理论不仅包括自然形成的语言,而且还包括人造语言 ,此外还包括用于计算机的程序语言,图像符号 ,艺术和宗教中的象征符号,最后还有动物王国里用于相互沟通的语言体系。
莫里斯的主要著作《符号理论的基础》是以弗雷格和佩尔泽以及美国的实用主义和维也纳学派的思想为基础的。符号学所考虑的基本问题就是符号的特征,即其所代表的意义。符号,符号所代表的事物,还有使用符号者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符号三角关系”,在这些角点之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
语义学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专门研究符号与所指对象的关系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用文字这种“语言符号”表达事物时,语词与它们所指称的对象之间并不存在一种直接的关系,这种关系更多的是通过概念传达的。
3.西南德意志学派
新康德主义的第二个重要学派西南德意志学派从一开始就与马堡学派不同,这个学派的主要活动地在海德堡,它的两个领袖人物就是威廉·文德尔班和海因利希·李凯尔特。就像李凯尔特著作的题目所标明的那样,这个学派并不以纯粹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他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人文科学以及如何独立地建立人文科学和正确地划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界限。文德尔班认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自然科学研究一般规律,与此相反,人文科学研究特殊的、唯一的和个别的事物。在研究方法上它们之间也是不同的。
这个学派的另一个特征与他们的兴趣转向文化和文化学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文化学——其中最重要的是历史——探索和描述特殊事务,那么其必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在大量的个别现象中做出选择,而这种选择——如果不过分武断的话——也要遵循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依据只能是对象的价值。价值这个概念被用于哲学是通过鲁道夫·海尔曼·罗采实现的,和古斯塔夫·提奥多·费希纳一样,在转向哲学研究之前,罗采也是个自然科学家。
从罗采开始,价值这个概念在哲学中占据了一个中心地位,它不仅对于人文科学研究的方法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也是一切人类行为和认识的基础。有超验价值,它不是来源于人的既有的经验,其中包含应当如此的成分,它是真理、道德和美的范畴中的理想原则。如果一个判断“真正”符合价值原则,那么它就是正确的。如果一个行为“真正”符合价值原则,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好的。这样的价值是超越时代的,它们不依赖任何既定的经验而普遍适用于所有时代。这样的价值既没有肉体的存在,也没有精神的存在——在精神行为中,我们只专注于那些既有的价值。它们的存在就是“价值”。
价值是通过人类精神的客体化而得以自我实现的:科学、国家、法律、艺术、宗教。李凯尔特将价值的范围进行了细致划分,在他看来,逻辑学具有最高价值,其次是美学,神秘主义 ,伦理学 ,性爱 和宗教 。
新黑格尔主义在意大利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乔凡尼·金蒂雷。在法国,可以与克罗齐比肩的影响较大的新唯心主义思想家是莱昂·布隆施韦克,他的重要著作有《判断的方式》、《精神生活导论》、《数学哲学的阶段》、《西方哲学中意识的进步》以及(《理性与宗教》。
在这篇简要的述评中,我们还应该提到弗拉基米尔·索洛维耶夫,他是俄国出现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在共产主义思想和苏维埃政权之外,他对俄国思想的贡献是巨大的。在德国,他以精湛的语言艺术和他的天才作品《反基督者的自白》而享誉天下;自1953年后,他的哲学著作出版了德文版的全集。索洛维耶夫的基督教哲学思想融合了形式上的西方思想和俄罗斯宗教信仰。
在提到俄国思想家的时候,细心的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本书中很少涉及到俄国的思想发展?这当然不是因为俄国思想的发展历史不属于欧洲思想史的范围。毫无疑问,在文学和音乐领域内,俄国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在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俄国人也有突出的成就。但是,俄国人在哲学方面的成就与此相比就逊色多了。虽然自彼得大帝以后,俄国向欧洲敞开了大门,虽然重要的欧洲思想运动——启蒙运动、德国唯心主义、浪漫主义、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都输入到俄国并产生了反响,但是,我们几乎看不到一种来自俄国的思想反过来对中欧和西欧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例外的情况是,列宁和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补充。
在西方,至少自康德以后,著名的思想家大都是大学教授,而俄国的大学——其整个教育体制都是如此——则是持续地受到国家的。
监护,因此,独立的思想在这里不可能得以自由发展。甚至在很长时间以内,康德的著作都是禁书。独立的思想至多只能在文学或某些内部刊物中表达出来,所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以及那些评论家关于人和世界的深刻思想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或报刊中才有表达的可能性。
在苏俄马克思主义内部,形形色色的修正主义和正统的共产主义占据主流。斯大林统治时期,任何偏离党的路线的企图都很容易招致杀身之祸。大约自1960年开始,在消除斯大林影响的过程中,西方思想家如莱布尼茨、斯宾诺莎、洛克、休谟、尼古拉·哈特曼、维特根斯坦和伯特兰·罗素的大量著作首次有了俄文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