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4822500000037

第37章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孔方兄魔力非凡1

第六章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孔方兄魔力非凡1

戴子骂钱神——令人爱恨交织的金钱

【寓言典故】

有个神面孔是红色的,眼睛是方形的,脸上刻了古怪的花纹,它站在街中央,臭气传到很远。众人都拜它,非常诚恳。

戴子指着这个神说:“你的罪状太多了。”

神发怒道:“如果不是我,人们就戚戚惶惶,窘迫得无以为生。官吏没有我会不开心;商人没有我便无法通行;交往没有我会不受优待;文章没有我就不被重视;亲戚没有我则不和睦。谋求我的都要斤斤计较、一厘不落,老老实实地分清利和害。”

戴子说:“自从你出现后,就分出斤两的名称,定下方圆的样子,蛊惑扰乱民众的心志,各种纷争事端都来了。庸人拿你当做轻重的标准;奸人因为有了你而往上爬;穷人因为没有你,遭富人鞭挞、奴役,流血流汗。世人为了得到你,有的巧设诡计,铤而走险,有的损人利己,有的杀人偷盗。官府的人为了你而贪污受贿,对老百姓肆意搜刮,敲骨吸髓。世俗风情因你而破坏,仁义道德因你而堵塞。你的罪过之大,就是把你融化了,毒气也难消尽;要是把你剁断了,你给人们带来的祸害也不会停止。”

钱神听完这番辱骂,仰面嬉笑,低头退步,而众人共同拥着它离去。

(选自清代戴名世的《南山集》)

【趣味解读】

这则寓言故事通过钱神与戴子的问答,揭示了金钱的两面性。在现代社会中,金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早就渗透了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一个人如果没有钱,那么他在社会上就寸步难行;如果有了钱,就可以得到物质享受。正因为钱的这个作用,使它拥有了一种令人疯狂的魔力,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国外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人向电信部门投诉,抱怨某个公用投币电话总是“吃钱”,投了钱币进去,如果电话未接通,它也不退钱出来。可是电信局接到投诉后迟迟不派人去修理。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办法,再打电话给电信局,说那个投币电话出了点毛病,只要一投币,投币机里就哗啦啦地流钱出来。结果,电信局的人很快就赶来了。

这个笑话说明了金钱的重要性。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由于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个趋利避害的经济人,金钱是经济人主要追逐的目标,所以利用“金钱”来办事,虽然不能百发百中,却往往能屡试不爽。钱有铜臭味,亦有实用性。

世界上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用金钱来解决,但的确有很多事情必须用金钱才能解决。因为金钱可以衡量大部分具体事物的价值,也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使人类从以物换物进步到现代社会中有股票、地产、金融等公开交易平台,这全是金钱的功劳。正是因为其重要性,金钱对社会的激励与推动作用也是巨大的。

《茶花女》中有一句名言:“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当你的生活为追求金钱所主宰时,你就迷失了自我;而当你的金钱为你的生活所主宰时,你就接近幸福。金钱对守财奴而言,只是一串数字而已;而对理智的人而言,应该是随时可以打发的仆人。因此,在青春年少的时候,金钱仅仅是身边可以流淌的东西,即使做不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爽,也不用“钻到”钱眼里去了。

《佛经》里把人分成三种:第一种是盲人。这种人不知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不知如何获得新的财富,他们也无法区分道德上的好坏。第二种是独眼人。他只有一只金钱眼,而无道德之慧眼。这种人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和创造新财富,但不知道如何培养好的道德品质。第三种是双眼者。他既有金钱眼,又有道德之慧眼。他既能使他已有的财富增长,并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德而富、富而有德、有两只眼睛的人,是我们每个人的不懈追求。

佛陀与弟子阿难外出乞食,看到路边有一块黄金,就对阿难说:“毒蛇。”阿难也回应道:“毒蛇。”正在附近干农活的父子俩闻言前来观看,当他们发现佛陀和阿难所说的毒蛇竟然是黄金时,立刻欣喜若狂地将其占为己有,结果却引来了杀身之祸,黄金没有给他们带来富贵,反而使他们陷入国库被盗的案件之中。刑场上,父子俩才追悔莫及地想到佛陀所说“毒蛇”的真正意义。

我们对钱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既不能像晋朝的王夷甫那样,把它蔑称为“阿堵物”,连碰也不愿碰它,也不能为它而疯狂,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它。总而言之,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去赚钱,“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经济学点睛】

金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早就渗透了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世界上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用金钱来解决,但的确有很多事情必须用金钱才能解决。当你的生活为追求金钱所主宰时,你就迷失了自我;而当你的金钱为你的生活所主宰时,你就接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