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4822500000053

第53章 聪明人做聪明事,博弈是智者之间的游戏2

第八章 聪明人做聪明事,博弈是智者之间的游戏2

狐假虎威——向小猪学习博弈智慧

【寓言典故】

有只凶猛的老虎,四处寻找各种野兽作为自己的美餐。它抓到一只狐狸,狐狸不慌不忙地对它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遣我来做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就是违背上天的命令。如果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走,你跟随在我后面,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那时你再吃我也不迟。”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没有不害怕的,都逃走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于是将狐狸放走了。

(选自《战国策?楚策》)

【趣味解读】

“狐假虎威”的故事妇孺皆知,狐狸不过是凭借他人权势吓唬人的骗子。从常规角度分析这则寓言,当然顺理成章,但若在特定环境下,我们也可以给狐狸唱个赞歌,这只机智勇敢的狐狸,不正是荀子笔下“善假于物”的“君子”吗?在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模型中的小猪与这只狐狸具有相同的聪明之处。

智猪博弈的模型解析如下: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它们在同一个石槽里进食。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要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大小猪收益比是6∶4。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实际上小猪选择等待,让大猪去按控制按钮的原因很简单:在大猪选择行动的前提下,小猪也行动的话,小猪可得到1个单位的纯收益(吃到3个单位食品的同时也耗费2个单位的成本)。而小猪等待的话,则可以获得4个单位的纯收益,等待优于行动。在大猪选择等待的前提下,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小猪的收入将不抵成本,纯收益为-1个单位;如果小猪也选择等待的话,那么小猪的收益为零,成本也为零,总之,等待还是要优于行动。

表8-2 智猪博弈

大猪/小猪 踩踏板 等待

踩踏板 7/1 4/4

等待 9/-1 0/0

在智猪博弈模型中,反正受罪的都是大猪,小猪等着就行。智猪博弈模型可以解释为谁占有更多资源,谁就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

智猪博弈存在的基础,就是双方都无法摆脱共存局面,而且必有一方要付出代价换取双方的利益。而一旦有一方的力量足够打破这种平衡,共存的局面便不复存在,期望将重新被设定,智猪博弈的局面也随之被瓦解。

赤壁之战中,孙权一方其实扮演的就是智猪博弈中“大猪”的角色,刘备一方则是捡了大便宜的“小猪”。赤壁正面作战的是孙权,出大力的也是孙权,但最大的胜利果实———荆州却被刘备摘去。多出力并没有多得,少出力并没有少得,这就是孙刘在赤壁之战中的博弈结果。

智猪博弈在社会其他领域也很普遍。在一个股份公司中,股东都承担着监督经理的职能,但是大小股东从监督中获得的收益大小不一样,在监督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大股东从监督中获得的收益明显大于小股东。因此,小股东往往不会像大股东那样去监督经理人员,而大股东也明确无误地知道不监督是小股东的优势策略,知道小股东要搭自己的便车,但大股东别无选择。大股东选择监督经理的责任、独自承担监督成本,是在小股东占优选择的前提下必须选择的最优策略。这样一来,从每股的净收益来看,小股东要大于大股东。

这样的客观事实为那些“小猪”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成长方式,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借助于外界的力量,是很难成功的。我们看一下智猪博弈就能明白这一点,小猪的优势策略是坐等大猪去踩踏板,然后从中受益。也就是说,小猪在博弈中拥有后发优势。在博弈中,抢占先机并不总是好事,因为这么做会暴露你的行动,对手可以观察你的选择,做出自己的决定,并且会利用你的选择尽可能占你的便宜。

到底是选择先发还是后发,在博弈论中,就要先分析形势,按照风险最小、利益最大的原则,把风险留给对手,把获益的机会把握在自己手中,做一只“聪明的小猪”。

【经济学点睛】

在智猪博弈模型中,反正受罪的都是大猪,小猪等着就行。智猪博弈模型可以解释为谁占有更多资源,谁就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